?

心臟康復護理對心肌梗死介入治療后患者心理狀態的影響研究

2022-04-20 17:23竇翠沙
錦州醫科大學報 2022年1期
關鍵詞:介入治療心理狀態心肌梗死

竇翠沙

【摘要】目的:探究心肌梗死患者給予介入治療加入心臟康復護理對心理狀態產生的影響。方法:以2020年6月至2021年10月我院收治的100例心肌梗死患者為依據,采用隨機分配的方法進行分組,對照組接受常規護理,觀察組采用心臟康復護理,對比兩組焦慮、抑郁情況。結果:研究組患者焦慮評分為(3.25±0.54)分,對照組為(6.43±0.69)分,研究組抑郁評分比對照組低,組間數據對比差異顯著(P<0.05)。結論:心肌梗死介入治療患者接受心臟康復護理,有利于降低患者焦慮、抑郁水平,具有在臨床上推廣應用的價值。

【關鍵詞】心肌梗死;心臟康復護理;介入治療;心理狀態

【中圖分類號】R542.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26-5328(2022)01--01

心肌梗死作為臨床比較常見的心臟疾病,其具有發病快、病情進展迅速等特點,嚴重威脅著患者的生命安全。采用心臟康復護理對心肌梗死患者進行干預,有利于提升患者護理滿意度,達到改善患者心理狀態的效果[1]。本文以100例心肌梗死患者為依據,觀察實施心臟康復護理的效果,以期為類似研究提供一定的參考,現總結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次納入的病例均為在本院接收的100例心肌梗死患者,入選時間2020年6月-2021年10月。納入標準:所有患者及其家屬均對此次研究知情,并簽訂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排除資料不完整者;排除精神疾病及交流障礙患者;排除依從性差者。隨機將其進行分組,每組50例。對照組年齡(41-72)歲,平均年齡(52.3±4.3)歲;研究組年齡(42-75)歲,平均年齡(53.9±4.5)歲。對比可知,兩組年齡等資料不存在統計學差異,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對照組行常規護理,包含:護理人員為患者提供溫馨、舒適的病房環境,合理控制溫濕度,并注意通風;根據患者年齡、飲食偏低設計合理的飲食方案,避免患者發生便秘;注意監測患者生命體征情況,掌握患者病情變化情況等;

觀察組采用心臟康復護理,具體內容如下:(1)術后8-12h,術后8h之內,于患者腰部兩側放相應的軟枕,有利于降低患者的身體壓力,促使患者感到舒適感。術后12h,查看患者恢復狀況,如果患者條件允許可下床開展適量的活動,例如:護理人員協助患者開展慢步行走,每次時間不可超過10min,2-3次/日,運動后最少休息30min;(2)自術后3日起,患者恢復到相應的程度,可依據其恢復情況為患者安排強度偏低的活動訓練,如:幫助患者在病房走廊內開展步行訓練,每次500-800米左右,可一次或分階段完成,但訓練頻率是2次/日。如果患者恢復狀況較好,7d之內適當增加運動量,直至患者自行上下樓梯即可。當化安置運動過程中發生胸悶、胸痛的情況,必須即可停止運動。這一階段要告知患者食用清淡、容易消化、含有各類維生素或者微量元素食物,減少高脂肪及鈉鹽食物攝入量;禁止患者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確?;颊叽蟊惚3滞〞?。(3)術后1個月:患者可以在護理人員指導下開展適量的戶外運動,例如:打太極拳、慢步,30min/次,每天1次。進行運動過程中,注意監測患者心率情況,如果心率每分鐘為100次,停止運動。當患者出現胸痛、意識紊亂等癥狀,及時停止運動,告知醫護人員進行一系列的治療。在此期間,根據患者出現的負面情緒實施心理疏導,聯合患者家屬給患者相應的安慰、鼓勵,消除患者不良的情緒,提升其接受治療的依從性。護理人員要指導患者出院后定期來院接受復查,日常注意控制情緒,避免情緒劇烈波動引發心肌異常,降低復發率。

1.3臨床評價指標

采用焦慮、抑郁自評量表對患者心理狀態展開評估,分值越高,表明患者焦慮、抑郁程度更嚴重。

1.4統計學分析

利用SPSS 21.0軟件展開研究,以 (x±s)代表計量資料,用t進行檢驗。當P<0.05,表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兩組患者焦慮水平存在顯著差異 ,研究組抑郁水平明顯低于對照組,組間數據對比差異顯著(P<0.05),如表1所示。

3討論

心肌梗死是一種發病急、發病率較高的疾病,患者發病后會導致血清心肌酶異常上升?;颊咭虿∏榈挠绊?,極易出現焦慮、恐懼等負面情緒[2]。加之,心肌梗死患者給予介入治療會產生強烈的心理應激反應,對患者心理狀態產生不良的影響?;诖?,做好做患者的護理干預工作尤為重要。心臟康復護理作為心內科比較常用的護理方法,護理人員在考慮患者實際情況基礎上制定恰當的心臟康復護理計劃,有利于提升患者對治療及護理工作的依從性,達到改善患者預后的目的。心臟康復訓練作為心臟康復護理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對這類患者開展康復訓練,有利于提升患者的生活質量,促使患者獲得良好的治療效果[3]。心肌梗死介入治療病例實施心臟康復護理,能避免患者發生肢體肌力減退的情況,提高患者的社會適應能力。李玉勤, 張艷平研究指出,心肌梗死患者行介入治療后配合心臟康復護理,能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促使患者心理狀態得到明顯的改善[4]。本研究證實,兩組患者抑郁評分存在顯著差異,且研究組焦慮評分低于對照組,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由此可知,通過心臟康復護理對心肌梗死介入治療后患者進行干預,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焦慮、抑郁情況,促使患者獲得良好的治療效果。

結論:

總之,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治療后實施心臟康復護理,有利于降低患者焦慮、抑郁評分,對于提升患者生活質量、改善患者預后具有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丁麗娜, 趙艷. 心臟康復護理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理狀態與并發癥的影響[J]. 中國實用醫藥, 2021, 16(24):3.

[2]李俊霞, 魏晶, 李秀鳳. 心臟康復護理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理狀態和并發癥的影響研究[J]. 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 2020, 8(11):2.

[3]張慶, 葛巧玲. 心臟康復護理對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療患者術后心功能及心理狀態的影響[J]. 臨床醫學研究與實踐, 2021, 6(9):3.

[4]李玉勤, 張艷平. 早期心臟康復護理對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療后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J]. 黑龍江中醫藥, 2021, 50(1):2.

猜你喜歡
介入治療心理狀態心肌梗死
院前急救標準化管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應用
急性心肌梗死的院前急救和急診急救護理
急診護理干預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應用效果
談談播音創作主體的心理素質
基于《初、高中過渡階段學生心理狀態及學習狀態調查》的分析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經皮冠狀動脈介入和靜脈溶栓治療后心率變異性的影響研究
急性冠脈綜合征患者介入治療中替羅非班的應用及意義探究
探討氯吡格雷預防冠心病介入治療心血管的臨床療效
年輕心肌梗死患者急診冠狀動脈造影及臨床特征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