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羅山皮影人物服飾中的象征性

2022-04-23 01:07康露
藝術研究 2022年1期
關鍵詞:褶子羅山象征性

康露

摘要:羅山皮影是豫南最具代表性的皮影之一,蘊含著深厚的豫南文化與羅山人民的思想情感。羅山皮影圖案的種類豐富多樣具有一定的象征性,并給人帶來視覺上的享受。從羅山皮影的地域特色出發,分析皮影服飾造型的文化內涵、圖案和色彩的象征性,挖掘羅山皮影背后的象征性的內涵,弘揚羅山皮影的民俗文化與藝術內涵。

關鍵詞:羅山皮影象征性皮影造型

中國著名的民俗專家劉錫誠先生認為:“象征是以外的感性事物的形象,暗示一種抽象的、普遍性的意義。象征所給予人們的或是要使人們意識到的,不是這個具體的、外在的事物本身所具有的直接意義,而是以其某些特征所暗示的普遍性的意義?!绷_山皮影作為一種民間藝術,蘊含著豐富的地域風俗文化內涵的象征性寓意,羅山皮影服飾的造型、圖案、色彩中是體現象征性的主要方式,多方面展現了羅山皮影的藝術形態以及深層次的文化內涵。如今社會科技的飛速發展也讓羅山皮影面臨著失傳問題,皮影藝人的老齡化嚴重,如何發展羅山皮影戲成為當前嚴峻的問題。因此筆者想要通過研究羅山皮影圖案和色彩中的象征性寓意,讓人們更深入了解羅山皮影的民俗文化與思想精神。

一、羅山皮影的概述

《羅山縣志》中記載,羅山皮影在明朝嘉靖年間自河北灤洲傳入羅山,已經有四五百多年的歷史。傳入以后,在幾代皮影大師的傳承和發揚下,皮影的生、旦、凈、末、丑行當齊全,造型獨特。羅山皮影自傳入以來,保留了灤洲皮影原型的基礎上與當地的民俗文化、生活習慣逐漸融合,也吸收了木版年畫與漢畫像石的造型手法,將原本大約90公分的大水皮影改為了約50公分的二水皮影,羅山皮影的整體外形流暢清晰,線條生動,富有韻律。造型簡潔大方、質樸無華,體現了豫南人民單純質樸熱情的性格特征。注重輕雕刻,但有很強的裝飾性和象征性,有著豐富的裝飾圖案,色彩鮮艷明快,以紅、綠、黃、白、黑為主,有自己的一套配色規律。在皮影的材質上與其他地區也有所不同,大多數地區選用驢皮,而羅山皮影則大多選用牛皮來制作皮影人物,認為牛皮韌性好,方便刻畫,存儲時間久。

羅山皮影作為豫南最具代表性的皮影,有著很高的藝術研究價值,其皮影人物的色彩,服飾圖案,藝術造型根據人物身份及性格的不同而產生變化,也給予了一定的象征性寓意。

二、羅山皮影色彩的象征性

羅山皮影的色彩主要有紅、黃、綠、黑、白五種顏色,民間藝人在繪制皮影時大膽運用對比色,使皮影人物服飾出現強烈的對比效果,每個人物都有清晰的主色調,根據性格、身份不同主色調也不同,人物的色彩上追求主次分明、協調統一。

(一)中國傳統五色觀在羅山皮影中的映射

宋代《武林舊事》中就有“五色妝染如影戲之法”的記

載,由此可以看出民間五色在影戲造型中的歷史已有近千年?!拔迳^”是中國傳統對色彩的基本觀點,“以色明禮”的儒家色彩傳統、“以色證道”的道家色彩傳統共同形成中國傳統色彩的象征性特點,并且呈現象征色彩的多層次、多元狀態。

儒家注重色彩象征性,把色彩看成是人倫現象合于“禮”的象征色,并將德行、尊卑、等級、秩序等倫理內容與色彩進行結合。傳統五色觀也跟五行文化相對應,把自然界的形態、屬性、色彩等作為基準,將事物納入五行文化,形成了“白、青、黑、赤、黃”五種顏色。在古代人們將五色體系運用在身份等級制度上,認為五色正色為貴族正統,混合色則代表地位差異,比如天子朱紅色、平民用間色,五色在形成時就被賦予了“昭示名份,標示尊卑”的象征性意義。五行色彩在民俗文化中也有所體現,認為色彩與人的運勢、身體健康、吉祥順遂有關,在羅山皮影最常用紅色和綠色作為人物的主色調,代表著喜慶和吉祥,視覺上明亮、華麗,色彩豐富且對比強烈,一般都是皇室以及地位高的人物穿紅色蟒袍,展現出皮影人物身份的尊貴。平民人物以“民婦”為例,人物服飾整體偏暗黃色,加入黑色等間色使整體人物色彩明度減弱,展現人物身份的普通,紅色和綠色使用偏少,相對“富貴”的平民的服飾使用紅色和綠色面積多一些,色彩對比強烈,以此來反映人物身份的差異。筆者認為羅山皮影影人服飾中對色彩的選擇表現出的程式化特征,也反映了羅山皮影服飾用色也受中國傳統五色觀里象征性的影響。

(二)服飾色彩象征在人物“身份性”中的體現

羅山皮影的人物的身份一應俱全:帝王將相、才子佳人、生旦凈丑等等描繪的精美細致,并且遵循人物的身份地位的不同進行色彩搭配以及明度純度的變化,突出色彩的象征性。

在皮影服飾上紅色是高貴且常用的顏色,紅色也代表著喜慶吉祥,皇室貴族、狀元、將軍等通常穿紅色蟒袍,色彩華麗雕刻精美,平民百姓富貴的或有地位的也會穿紅色服飾,一般用平涂的比較多,圖案也比較簡單。根據紅色使用面積以及色彩的豐富程度來表示身份的差異,比如德高望重的員外日常所穿褶子色彩使用豐富,丑縣令的褶子使用紅色平涂會極少的色彩穿插,平民百姓也會用穿紅色褶子來區分身份,比如富貴的老旦和普通民婦服飾色彩上的區別,富貴老旦穿著紅色的褶子和豐富的牡丹花,并加入綠色彰顯富貴,色彩對比強烈(如圖1),普通民婦穿深黃色褶子并加入了黑色,整體色彩稍顯暗沉,以此來顯示身份的差異(如圖2)。

羅山皮影中的黃色的服飾一般為少年所穿,少年英雄、王爺、書生等所穿皮影服飾普遍都為黃調,少年王爺身穿黃色的帔且下身有大面積的綠色,胸前帶有團花的圖案,少年英雄身穿黃色褶子,與少年王爺相比綠色面積較少,整體色彩樸素、簡單,可以看出羅山皮影在制作時充分考慮影人身份差異,從色彩圖案等方面來象征皮影身份。

綠色不僅和其他色彩搭配使用,一些有身份的人物也會穿綠色蟒袍,王爺、員外、藩王等所穿蟒袍都為綠色,以此來表示與皇室身份的差異。當地還流傳著一些約定俗成的配色口訣:“紅配藍,談人嫌;紅配綠,一塊玉;紅配黃,亮堂堂等”,因此綠色蟒袍中也會搭配紅色、黃色等來調合色彩象征吉祥。

黑色在服飾的整體使用中比較少,一般是包青天(如圖3)、南極仙翁(如圖4)、丑旦這些特定的人物身份使用,包青天穿黑色蟒袍,黑色象征嚴肅正義以此來表示包青天身份,其黑色蟒袍中蟒為黃色,紋樣用綠色和紅色,圖案色彩豐富,南極仙翁身穿黑衣來表示其斬妖除魔的道教身份。

(三)面部色彩象征在人物“性格”中的體現

羅山皮影的色彩象征不僅體現在服飾色彩中,面部色彩也有所體現。羅山皮影遵循角色的性格特征設色,皮影在民間有著“臉譜定性格”的說法,生角和旦角面部色彩較淡或不施色彩,凸顯人物的清秀俊俏之美,凈角和丑角人物有著粗獷的個性,會根據不同的性格特征來把握色彩的輕重。人物臉部顏色的使用與傳統戲曲臉譜有著異取同工之妙,黑色多公正正直,紅色勇猛正義,白色多奸詐陰險,綠色則常見強盜或妖怪等。黑色在皮影臉部造型中多為陰刻造型,重眉環眼,表情端莊肅穆,所代表人物皆為剛正不阿的正面形象,如包公、張飛就涂黑臉,《珠寶釵》中的尉遲大海就是黑臉。紅臉為赤誠忠厚的象征,是正面形象的典型代表如關羽畫紅臉來表現其英武正直的英雄性格。綠臉造型一般臉部著綠色,豹頭環眼,胡須多為虬髯,用以扮演性格剛烈、勇猛善戰的武行人物和神怪,如程咬金、韓毒龍、《五峰會》中暴虎勾綠臉等。白臉造型大都前額突出,眼睛圓瞪,目露兇光,奸態畢現,如曹操、《西宮判》中的龐太監都勾白臉。這些傳統色彩經過合理的使用搭配才產生了皮影人物不同的身份、性格,色彩鮮艷并且色調協調統一,讓皮影造型產生了豐富多彩、絢麗明快的視覺藝術效果。

三、羅山皮影圖案的象征性

(一)人物頭茬圖案的象征性

羅山皮影人物服飾的圖案都有隱喻或傳達某種思想,來彰顯人物的品格和身份,皮影頭茬也是區分人物角色的關鍵,帝王將相、文臣武將等都可以通過頭茬分辨出來。在羅山皮影中人物的頭茬居多,身段較少。皮影頭茬造型一般分為:帽、盔、紗等類型,帽有帝帽、王帽、帥帽、英雄帽等;盔分為:尖頂盔、斗笠盔、荷葉盔等;紗分為:太師紗、相紗、尖紗、圓紗等,除了這些還有一些專用頭茬根據相應的劇目使用。下面簡要分析幾種皮影頭茬:

帽:帝帽分為龍、鳳帽,帽子上刻有龍的為帝王將相所戴,紋樣精致華麗,象征著權利、地位;鳳帽為皇后、太后所戴,刻有鳳凰的圖案,鳳凰被稱作鳥中之王,象征著身份的尊貴,另外在帝帽上還刻有絨珠、花朵、云紋等象征吉祥美滿的圖案。王帽是王爺這類身份的人物所帶的帽子,有纓圖案并刻有云紋水紋,象征武將身份。帥帽在羅山皮影中比較常見的是魚鱗帥帽,能夠彰顯英勇善戰的性格,刻有魚鱗紋、鎖子紋、云紋以及太陽紋等圖案,帥帽是大元帥專用的帽子。

紗:紗帽在古代是指文官所戴的帽子,一般有太師紗、相紗、元紗等等。紗帽頭翅有方紗、圓紗、尖紗三種,這三種帽翅根據皮影戲中不同的人物的思想性格來區分,象征褒貶之意。圖案也有所區分,地位越高紗帽上的紋樣就越豐富,如太師紗帽就比相紗帽的圖案刻畫細致多樣,會有絨珠、花朵、火紋、云紋、回形紋等,帽翅上也有鏤空雕刻的太陽、鳳鳥的圖案,對比之下相紗帽翅只有少量圖案裝飾,以此來表現身份的差異。

盔:盔類的帽子主要是主帥武將、元帥的頭盔,有帥盔、狗頭盔、虎頭盔、荷葉盔、太子盔、抱龍盔等??心锌团?,男盔后沒有雉雞翅,女盔后有雉雞,抱龍盔是女將所配盔頭,用來區分是漢邦還是番邦的女將。有些地位比較高的女性將軍還有綴風抱龍盔。

另外,異族或“番邦”這類人所戴的帽子上都有狐尾,也稱番尾,是指在帽子的后方有兩條狐貍尾巴,一般額前會有一顆絨球,帽子上刻有火紋和云紋,并在帽后扎雉雞翅,也象征著一定的權利和功績,區分華夏與蠻夷的身份。

羅山皮影人物頭茬的圖案造型都各有專門的造型,不能隨意更換,每種圖案所象征的人物身份性格都不同,比如:皇后、公主必須是帶鳳的圖案,皇帝、太子是帶龍的圖案,武旦的鬢角必須要用團花圖案等等。人物身份與帽子、圖案都必須相配,正是這樣才產生了帝王將相、才子佳人、平民百姓、神道妖僧等各種身份。

(二)人物身段圖案的象征性

羅山皮影在造型上充分吸收了朱仙鎮木版年畫與漢畫像磚的造型方法,將抽象與具體的圖案紋樣結合,運用反復、對稱、連續等造型手法進行排列,一般花草云鳳用在女性身上,龍虎水云用在男性身上,注重圖案使用的韻律美、和諧和統一,涵蓋的吉祥意義也有所不同。皮影戲中人物的服飾也稱身段,主要分為蟒袍、靠、官衣、帔、箭衣、褶子等等,皮影中的人物身段造型是人物身份等級和性別的象征,以下從這四種身段研究羅山皮影圖案的象征性:

蟒袍:華麗且精致,在羅山皮影戲中一般為地位身份都很高的人穿蟒袍,蟒的圖案一般在胸前,四周用直線和弧線進行鏤刻,形成整體的圖案,蟒袍也分男蟒和女蟒,男蟒一般身上有蟒的紋樣,胸前、袖子都是經??逃序奈恢?。女蟒一般飾有丹鳳朝陽的圖案,為太后、皇后、女將所穿,是較高身份女性所穿的官服,下身飾有海水江崖、牡丹和云紋、回字紋、直線紋等眾多具有吉祥寓意的花邊紋樣,彰顯人物的身份的高貴。

靠:是指武將所穿的盔甲服飾,其原型古代將士所穿的鎧

甲,靠子與其他身段外型不同的是外部輪廓有魚鱗甲片,背后有令旗和無令旗象征身份的不同,背后有令旗一般為元帥所穿,稱大靠,穿著無令旗身份相對偏低,元帥胸前有蟒的圖案,少年將軍胸前無蟒紋,兩側胳膊上有小型蟒紋,以此來表現身份的差異,裝飾紋樣有魚鱗紋、十字紋、鎖字紋等,整體造型突出將士的霸氣威嚴的身份。

帔:為貴族穿的服飾,是帝王將相、皇室、等級高的官吏平時穿的便服。領口、袖口、褲腳處都刻有花邊,紋樣呈“團型”的裝飾手法,也稱團花(源于民間剪紙)有團龍、團鳳、團壽等,每種團花圖案表達的象征性寓意也不同,團花上有壽、鶴、鹿的一般是年齡到了告老還鄉并且權利高的官宦所穿,女帔刻有鳳是皇后、公主的便服,還會特意運用牡丹、梅花、鳳頭釵來凸顯富貴的身份。

褶子:在皮影戲中是平民所穿的服飾,有男褶子與女褶子兩類。男褶子身段圖案依據性格不同圖案也不同,人物身段上刻有大量云紋的男褶子,象征其豪邁的性格,為俠義之士,英雄所穿;身段上有牡丹花圖案的男褶子一般為書生相公的服飾,表達了一種文雅的氣質。女褶子為平民婦人穿,分素色和花色,素色服飾上幾乎沒有紋樣,一般是丑旦穿著;花色服飾上會有團花牡丹的圖案,整體服飾大方得體。

民間藝人在使用圖案上大都遵循“圖必有意,意必吉祥”的意義,羅山皮影影人服飾圖案和色彩將民俗文化的美好寓意融入進去,不僅有寓意豐富的圖案,還有大量吉祥的紋樣,體現了羅山人民熱愛生活以及對未來美好生活的向往,不管是皮影的色彩還是造型都是羅山民間文化精髓的變現。

四、結語

羅山皮影在不斷的變化和傳承中變成具有豫南文化內涵和思想情感的皮影,研究羅山皮影的服飾的象征性寓意可以發現羅山皮影的圖案和色彩中不僅蘊涵了人物性格、身份、地位等特征還給人視覺上的享受,也從側面看到豫南人民淳樸、善良的優秀品質?,F在服飾設計中使用的圖案、色彩大都帶有一定的象征性寓意,在服飾上賦予更多的傳統文化精髓,傳統文化對于彰顯民族個性起著重要的作用。深入挖掘羅山皮影的傳統文化,以象征性為切入點,用羅山皮影的文化與個性特征運用在現代設計中,讓羅山皮影戲被更多的人了解,傳承和發揚傳統文化的精髓。

參考文獻:

[1]楊麗萍.《羅山皮影戲》[M].河南:河南人民出版社,2007.

[2]米蘭達·布魯斯.《符號與象征》[M].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0.

[3]江玉祥.略談皮影的造型特征[J].文史雜志,1997.

[4]溫欠欠.從《說文解字》看中國傳統五色說[J].湖北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8.

[5]方丹.羅山皮影造型、色彩及文化內涵研究[J].河南大學,2009.

[6]崔蓉蓉,徐亞平.民間服飾藝術中“象征性”要素芻議[J].歷史與文化絲綢,2007.

[7]苗廣娜.羅山皮影色彩特征芻議[J].四川戲劇,2013.

猜你喜歡
褶子羅山象征性
褶子的迭奏:德勒茲論巴洛克藝術
跟蹤導練(二)
守護“平安羅山” 人大代表在行動
跟蹤導練(二)
北人食菱
尕妹妹,哥哥在羅山上等你
父親上法庭
論德勒茲的褶子思想*
自動美顏
給打印機治“皺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