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鄉村振興視角下農村人口消費觀淺談

2022-04-24 12:44
農村實用技術 2022年3期
關鍵詞:建房村民消費

朱 帥

(貴州民族大學,貴州 貴陽 550025)

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至今以來,中國國內經濟得到飛快的發展,我國城鄉村民消費水平取得明顯的提高??梢哉f經濟發展和全球化對消費的影響,最先是城市,再次才是農村。全國經濟的發展,村民整體生活水平得到提高,農村村民生活水平也有所改善。在市場經濟的影響下,農村逐漸被現代經濟思想所滲透。因此農村村民開始放棄以前“離土不離鄉”的傳統思維,離開自己的土地,放下種地的工具“離土又離鄉”走向現代化的城市和工廠,開始不一樣的生存方式。但是隨著這樣的消費主義被大肆的宣傳和提倡的同時,農村地區消費隨之而來也出現了很多的問題,農村消費行為經歷了一個變化過程,從開始的節衣縮食階段---轉變消費習慣階段---模仿消費階段---攀比消費或面子消費階段演變。這給農村地區本來有所轉變的生活造很大的經濟負擔和思想負擔,甚至存在“返貧”危機。

1 我國農村面子消費產生機制

1.1 收入增加底氣

我們可以從表1-1得知,2008年到2019年我國農村村民人均收入水平從2008年的4760.62元,增長到,2019年的16021元,11年之間增長超過3倍,增長速度高于城市地區。農村地區村民年均消費水平從2008年的3660.68元增長到2019年的13327.7元,增長近3.5倍,增長倍數高出城市地區年人均消費水平。雖然消費總額還和城市有一定的差距,但是上升勢頭依然比較快速。這樣的經濟收入變化與現實農村村民收入情況基本是相符合的。

表1 2008年-2021年我國城鄉村民收支情況單位:年/元

數據來源:2020《中國統計年鑒》整理而來

1.2 “示范效應”的帶動

農村村民工返鄉過程中,成了城鄉之間的“媒介”,消費行為也會趨向“城市化”,回鄉后,他們的消費行為會對村民產生“示范效應”[1]。以2021年2月份調查貴州省H縣Y鎮建房情況為例,農村村民外出務工習慣了城市干凈有序的住房條件,在他們回到家鄉時,看到自己家農村較為傳統的磚瓦房,還有不太衛生和雜亂的居住環境,與他們在城市住的住房是有反差的,所以在這一過程中就讓農村村民有了改變自己居住環境的動力。就從Y鎮X村一個廁所改造就可以體現農村生活態度的變化,據一位村民回憶他家建房的原因之一就是想改造一下自己家的廁所。他自己家的廁所還是農村老式“茅坑”,這種茅坑是在住房外面,不僅簡陋,又不是沖水的,夏天味道還很重,故產生建房建沖水廁所的想法。

1.3 在面子消費中追求炫耀性

加拿大經濟學家約翰·雷(John Rae,1796-1872)首次用到“炫耀性消費”這一詞組。約翰·雷認為虛榮心僅是一種超越他人的欲望目的是為了占有他人不曾占有的東西[2]。凡勃倫(Torstein Veblen)于1899年在他出版的一部著名的經濟學著作《有閑階級論》中也提到了“有閑階級炫耀性消費”一詞。書中,他主要通過“明顯消費”與“金錢競賽”來體現炫耀性消費的目的[3]。近年國家加強對農村地區的扶持政策,鄉村振興戰略,統籌城鄉發展建設新農村等措施都給中國農村發展帶來了很大的機遇或者動力?;A設施的完善給鄉村發展打開了通道,人們開始接觸網絡世界和城市文化。農村人不再是沒有見識的農村村民,他們開始追求實現個人社會地位[4],甚至說他們更向往成為“高人一等的人”---有錢人,這時選擇一種“顯性消費行為”成為了現實。這里筆者還是以農村建房為例,因為住房外形巨大,很容易就可以看到;再者住房的價值大家都是心知肚明,所以農村村民就會以建高大漂亮的住房來獲得一種身份的認同,并且得到同類群體的尊重和羨慕,這時同村人就相互攀比,并且成為彼此建房行為的參照群體[5]。

表2 請問您是否贊同下表有關住房的說法或觀點單位:%

1.4 農村婚姻要價剛性需求

社會轉型讓農村人的人際行為互動發生了改變,一項人類學以農村的禮物交換變化為例,那就是“情感性饋贈”向“工具性饋贈”的轉變,甚至連很多儀式上的禮節和祝詞都取消了。而這些變化我們也可以從農村結婚要求的變化所體現,當前農村結婚除了組建家庭以外,同時也附屬了很多的功能在上面,比如構建身份和塑造形象等社會學意涵。由于時代的飛速發展,普通農村村民結婚不再像傳統農村社會結婚一樣更為重視的是“禮儀”,而是有太多的工具性意義在其中。如同質性群體內部身份地位的認同、經濟實力和家族影響力的體現。在農村結婚的一般程序主要包括“訂婚彩禮、嫁妝、結婚用的新房、家具和婚宴及相關的結婚習俗”,我們可以看到在以上這一系列結婚程序的花費不是一個小數目,而其中花費最大又是結婚最為重要的物質條件就屬結婚的新房了。

2 我國農村村民面子消費存在的隱患

2.1 花費過大產生“間歇性貧困”

農村村民消費,在一開始是源于收入的增加和改善生活水平的需要。但是隨著城市化的進程,人們在消費上開始相互模仿,甚至是攀比。消費行為越來越脫離自身實際生活需要,懷著一種“別人有,我也必須要有”的消費心態,去達到消費的目的,這樣必然會帶來一種“死要面子活受罪”的經濟負擔。

表3 Y鎮農村家庭年均收入與建房相關成本開支數據單位:萬元

從數據上看,農村建房花費遠遠超出實際收入。所以這就導致農村村民建房產生兩種現象,一是借錢建房,二是分段建房,也就是因為資金不足,要么先建框架不裝修,要么先建一層,打幾年的工繼續建房。來來回回,家庭所有收入全部放在建房上,就產生打工有存款,建房就“變窮”的“間歇性貧困”怪圈。

2.2 其他支出受到擠壓,應對危機能力不足

我們可以在國家統計局數據中得知作為基本生活需求的“衣、食”消費占比額依然是很大的,但是已經有下降的趨勢。教育文化及娛樂、交通通訊、醫療保健消費支出占比在2013-2018年5年之間都有所上升,分別從從10%增加到11%,從11.6%激增到14%,從8.7上升到10%。而住房支出雖增漲較慢,也在5年間從21%漲到22%??梢娮》渴冀K是村民消費的剛需。但是如果在農村村民消費的過程中,不斷地去追求一種門面上的消費,房子一味地去追求“大而豪華”,農村住房消費一定在很長一段周期內,占比絕對不止22%。農村村民建房一般都需要一個比較長的周期,因為建房的支出遠遠超過了他們的實際收入,建房都是分時間段修建。不斷地掙錢修房,錢用完又停工,等幾年后存了錢又開始動工,這樣來來回回就是好幾年。而在這幾年周期中,家庭幾乎所有的經濟收入都是投資到建房之中,導致生活上省吃儉用,生活品質下降。在教育和醫療上的花費,也會受到擠壓,身體健康和教育質量跟不上,這是一種比較長遠的損失和傷害。除此之外,家庭之中有不確定性支出發生時,由于身邊沒有足夠的存款,家庭在應對危機的能力上是極其的不靈活和不及時的,這些影響甚至是災難性的。

2.3 “返貧”危機潛伏

傳統角度界定貧困,認為貧困是由于收入不足而帶來一種生活困境[6]。但是在現在的農村消費分析來看,農村村民的貧困并不只是收入不足所造成。研究顯示,農村村民由于不理性建房行為,讓建房的規格和花銷都嚴重超出了自己的收入能力和實際需要。但是在建房行為未出現之前,多數農村村民由于外出打工,收入或多或少都有所增加,家庭積蓄在多年的省吃儉用中也有了一定的增加。據筆者對Y鎮的家庭年平均收入調查顯示,該鎮村民年家庭平均年收入基本可以達到4.5萬元左右。4.5萬元的年均收入對于一個普通農村家庭來說其實已經算比較可觀的收入了。但是由于不理性的建房行為,動輒幾十萬的建房款,對于這些普通農村家庭來說是吃不消的。所以一味的追求建房高消費,不僅會把自己儲蓄多年的積蓄一分不留的花費外,反而還不得不向外借錢、貸款或者賒賬。讓自己本來已經好轉的生活水平,再次走向低谷。這些巨大的建房開銷和負債又再次將農村家庭卷入了漫長的貧困巨浪之中。而這樣的“貧困”,不是因為收入不足,而是花費過大。

3 我國農村村民面子消費對策

3.1 農村村民樹立正確消費觀

農村村民應該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在消費中一定要更具自身能力和需要做到量力而行。不應盲目攀比,沖動消費。特別是年青一代應該在有一定的經濟基礎時,不要胡亂花費,享受一時之樂。學會理財,規劃使用自己的收入。不斷的提升自我,可以把自己的收入分出一部分進行投資再生產,用錢生錢?;蛘呤怯糜趧摌I使用,增加自己的工作技能,提高收入。家庭之中留有一定的備用資金,增加家庭應對突發事件的靈活性。減小家庭危機風險。避免盲目建房而讓整個家庭陷入長期貧困的旋渦和極大地的精神壓力之中。

3.2 對農村競爭消費進行監督和打壓

增強基層組織的導向性和監督性,特別是村居兩委在基層前線,應發揮自己的帶頭作用,對農村的消費觀價值觀進行引導。例如,村委會可以發起村民參與到建房行為話題中及相關村居事物的討論中來。對不良風氣提出自己的建議或者意見,并制定有自己的特色“村約民規”,相互監督,相互幫助。村民的參與可以增強自己對不良風氣的認識深度。一定程度上可以遏制農村不理性消費現象。政府部門應加強對農村建房現象的遏制和打壓,加大理性消費的引導和宣傳教育。農村建房風氣已經席卷整個中國,政府部門可以根據地方建房現象,有針對性的去凈化建房風氣,對無序建房進行干預。

3.3 其他途徑增強農村村民自信感和認同感

農村村民競爭性消費,不只是收入的增加,其中更多的是現在農村消費被賦予了更多象征意義在里面。其中主要的意義是獲取一種身份的認同,不甘落后于人,增強自己或者自己的家庭在農村鄉土社會中的社會地位和家族自信心。但是我們都知道這種靠消費帶來的自信心是短暫而畸形的,不利于長期發展。所以農村地區應該通過其他途徑讓農村村民重獲自信感和認同感。比如,從教育中獲取真正的自信。再者,農村地區村委可以針對自己的文化習俗,多組織本民族文化宣傳和集體活動,增強農戶文化自信。H縣是一個彝族文化很濃烈的縣,組織全縣人民參與“彝族火把節”。而且H縣文化局還會對外宣傳,吸引游客。這不僅可以增加當地農村村民的收入,同時也可以起到增強文化自信和認同感的作用。

4 結語

現在處于“鄉村振興”起步階段,重視引導農村如何去理財和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具有重要意義。因為農村家庭的“振興”已經不只是因為“收入不足”,而是缺乏內心自信。所以在建房亂象發起的時代,想要有一個健康、穩定、和諧和富強的鄉土農村,既需要農村村民自身的覺醒,又需要農村基層組織的引導,還需要地方政府部門的政策約束,雖然現在已經出臺一些嚴管建房審批政策,但在農村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念上任重而道遠。

猜你喜歡
建房村民消費
蜂房的建造
定點幫扶讓村民過上美好生活
張存海:帶領村民過上好日子
國內消費
新的一年,準備消費!
山西摸排疑似農村亂占耕地建房問題50余萬個
十年磨一劍! 廣州“巨無霸”舊改茅崗村復建房亮相!
幫人建房喪命 引發賠償之爭
能人選出來 村民富起來
40年消費流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