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聯網背景下醫學專業網絡教學相關研究

2022-04-28 12:14張玉陽姜浩特黃曉婉
中國現代醫生 2022年7期
關鍵詞:計算機輔助教學人文科學臨床實習

張玉陽  姜浩特  黃曉婉

[摘要] 鐘南山院士提出“當今,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技術加速了與交通、醫療、教育、科研等領域的深度融合,助推了社會信息化轉型升級”。伴隨互聯網技術的蓬勃發展,網絡教學作為輔助教育手段提前大規模試水,逐漸進入廣大教育工作者的視線。然而,每次教學創新與改革都會與傳統的教育理念和傳統意識形態發生沖突,引起有關人與技術理性、人與人之間關系的大討論。因此,網絡教學相關學習效率及成效問題成了教學活動中關注的重點之一。對于需要在醫院環境下觀摩學習的醫學生及參與規范化培訓的青年醫生而言,無法現場接觸臨床、溝通患者、動手操作、創建臨床思維等,都是網絡醫學教育中所面臨的難題。本文旨在結合新背景下網絡教學方式及創新不足點,從中找到醫學專業網絡教學改進新方向。

[關鍵詞] 計算機輔助教學;臨床醫學;臨床實習;人文科學

[中圖分類號] R420? ? ? ? ? [文獻標識碼] B? ? ? ? ? [文章編號] 1673-9701(2022)07-0158-06

Research on online teaching of medical profession in the context of Internet

ZHANG Yuyang1? ?JIANG Haote2? ?HUANG Xiaowan1

1.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Wenzhou Medical University,Wenzhou? ?325000,China;2.Wenzhou Medical University,Wenzhou? ?325000, China

[Abstract] Academician Zhong Nanshan proposed that "Today, big data, cloud computing,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other technologies have accelerated the deep integration with transportation, medical care, education,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other fields, boosting th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social information". With the booming development of Internet technology, online teaching as an auxiliary education means is testing the water in advance on a large scale and gradually enters the sight of the majority of educators. However, every teaching innovation and reform clashes with traditional educational philosophies and traditional ideologies, rising great debates abou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uman and technological rationality, and between human beings. Therefore, the issue of learning efficiency and effectiveness related to online teaching has become one of the key points in teaching activities. For medical students who need to observe and learn in a hospital setting and for young physicians involved in standardized training, the inability to have on-site clinical contact, communicate with patients, do hands-on work, and create clinical thinking are all challenges faced in online medical education. This paper is aimed at combining the new context, online teaching methods are used and shortcomings are innovated, from which to find new directions for improving online teaching of medical profession.

[Key words] Computer-assisted teaching; Clinical medicine; Clinical practice; Humanities

大眾媒介的發展與現代化進程緊密相連,人民大眾文化水平也相應的顯著提高。隨著互聯網和新媒體的誕生與發展,除電腦外,手機、平板電腦等便攜式電子設備也為大眾所熟知。移動通信網絡的升級,使信息交流傳播的流暢性、個性化、場景化逐漸提升。移動設備功能發展,更進一步推動了數字信息化時代下的信息傳播。此外,各大視頻網站、社交平臺的迅速發展,使網絡平臺上的信息交互成為可能?!盎ヂ摼W思維”最初由百度創始人李彥宏提出,包括便捷、免費、無中心、去層級、社群化、個體參與、用戶體驗至上、數據化等要素[1-3]。電視及電腦此類傳統的電子設備逐漸被淘汰?,F今,錄制網課或線上視頻直播等教學形式開始進入大眾視線之中[4]?;ヂ摼W思維的深入人心,使社會各行各業,可以通過網絡途徑獲得相同質量的學習資料,甚至足不出戶,隨時隨地通過互聯網進行學習[5]。開放、共享是互聯網的內在精神,社會應考慮把價值導向擺在首位。因為網絡教學的受眾面較線下教學廣,所以每位教師需要明確輸出內容的價值標準?;ヂ摼W作為傳播知識和文化的載體,已逐漸成為社會生活中必不或缺的一部分,在醫學教學中也體現出它的重要性。網絡教育模式具有高效性、便利性等優點,是開展自主學習的有效途徑[6]。

教學育人是國家發展永恒的課題,在當今互聯網高速發展的背景下,如何將網絡優勢與教學活動結合,尋找適合自己學生的教學方案,是每位教師首先需要考慮的目標。網絡教學,尤其是醫學領域中的網絡教學,同學們可以在任意的網絡環境下便捷地獲取學習資料,這種學習環境會讓學習過程事半功倍。但是,人具有與生俱來的惰性,部分同學缺少旁人的監督,進行線上課程時容易注意力不集中,學習效率會顯著降低。同時,在這種網絡虛擬環境下獲取的知識,不如現場教學學習印象深刻。這對于臨床醫學的教學工作來說,是一個需要優先考慮的問題。與傳統的課堂教學不同,醫學教育除學習課本中大量基礎知識外,還要求學生對人體結構解剖、綜合性發散思維以及結合實際問題具體分析等各個方面要熟練掌握。課堂教學除了傳授課本上的基礎知識外,還需要實物展示、實際操作演練、師生互相討論及臨床思維能力鍛煉等。由此看來,網絡教學給醫學生學習帶來了較大的挑戰與困難??傊?,網絡教育是一把雙刃劍,教師與學生處于不同的空間,易發生諸如單一教學視頻的堆砌、互動與反饋模塊的缺失、用戶界面不友好等問題,說明網絡教學目前還存在許多弊端。

1 開展中的教學實踐

1.1? 基礎課程的網課教學

目前,對于部分醫院院校,其醫學類專業課已劃分為理論課與實驗課兩部分。理論課與其他普通選修課一樣采取了線上教學的方式?,F已有的線上教學方式主要分為兩種:錄制播放和線上直播。兩種方式各有其優缺點。

錄制播放的優點是教師的單節教學內容可以進行反復優化,時間與內容分配及講課順序兩方面都可以得到較大保證。由于課程是錄制,視頻內容可以進行剪輯,甚至可以根據最新版的教材與最新的科研前沿內容進行實時修改更新。然而,其缺點是學生上課打卡標準僅限定于視頻播放時長,對于缺乏自律性學生來說,觀看錄播網課的學習效率就遠不如線下教學。部分學生可能用一個電子設備打開視頻,之后便在授課老師不知情的情況下,做與課堂教學內容毫不相干的事,甚至于一整個學期的錄播課程都會這樣例行公事,只是為了完成指標。雖然,如果發現這一問題,教師可采取一些應對措施,例如:視頻播放至一定進度時進行暫停,學生需完成相關課題提問方可繼續觀看?;蛘?,在攝像頭等設備的協助下,不定時地進行人臉識別監測,防止學生的“偷懶“行為。但是,要想真正提高學生對課程學習的積極性,唯一有效的方式就是增加課程內容的趣味性。真正讓學生們喜歡的課程,不需要任何針對偷懶的應對措施,學生們也必將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它的學習中來。

相較錄制播放而言,線上直播的教學方式較為靈活且師生互動性高。由于直播軟件的興起與發展,教師可以隨時對在線學生進行一對一提問,這樣既可以避免學生中途離開課堂,要求學生時刻集中注意力,又可以增添師生之間互動環節,使得教師時刻關注學生對于課堂內容的掌握情況,及時改變上課方式,調整教學進度,學生們就可以更好地掌握每節教學內容。網絡直播同時還具有保存回放功能,學生上課時未掌握的內容,可以隨時進行回放,及時復習回顧教學知識點,可作為臨近考試時一份非常有效的復習資料。

1.2? 交流分享講座

對于線下的分享講座來說,每個大學的會議講座廳的座位數量是有限的,意味著參加特定講座的學生名額也是有限的。因此,必定會有部分學生對某場特定專題講座心馳神往卻又無法獲得入場券而錯過機會。但是,互聯網線上直播分享很好地解決了這一難題。通過攝像機的現場直播,未能到現場聆聽講座的學生,可以通過移動電子設備同步觀看現場畫面及內容,獲得自己感興趣的學習資料以及經驗。并且,網絡直播的觀看人數數量通常不設限制,不僅醫學生可以參加一些關于疾病、科研、學者成長經歷分享等專題講座,對于社會上的非醫學專業人士來說,疾病科普預防知識宣教也是非常有效的傳播途徑。

1.3 云畢業

受疫情影響,2020年畢業季中各大高校紛紛采取了云畢業的形式,云畢業是指學生本人不到達現場,在云端觀看畢業典禮,并根據不同學校的特點,舉辦在線“云游校園”“云撥穗”“云集體照”等活動。這種方式解決了防疫期間人員流通的困難,體現技術賦能,保留了畢業生的儀式感。

2 醫學課程的特殊性

2.1 實驗課程

醫學生需要親自操作的實驗課程包括基礎化學/有機化學實驗、系統解剖學實驗、機能學實驗、醫學物理學實驗、組織學與胚胎學實驗、寄生蟲實驗、病理學實驗、病原微生物學實驗、生物化學實驗、免疫學實驗、檢體診斷學實驗、外科學實驗、局部解剖學實驗等。但是現在的網絡課程技術還無法達到個體參與的實驗需求,因此對于這類課程,其在線上教學時只能被壓縮、理論化、甚至被暫時跳過。

2.2 臨床知識與技能

臨床知識一方面是實驗課程的延續,需要學習臨床技能操作如心肺復蘇、胸穿、腹穿、腰穿、骨穿、外科打結等。另一方面,也包括與患者的接觸交流,以患者的實際情況考慮問題,診斷與鑒別診斷、制訂和執行診療計劃、急診處理等操作。而這些知識與技能需要在臨床實踐中通過不斷地訓練積累而來。

3 網絡教學實踐中的問題

3.1 單一教學視頻的堆砌

目前,網絡教學主要以PPT課件形式在各大直播平臺進行。但是,據多數學生反映,在網絡教學過程中,教師重講授輕指導[7-8]。部分網絡教學中,教學內容多是大量的文字信息,缺少對教學過程的實踐性的指導,并且醫學領域專業名詞較多,醫學知識需要學生系統化地學習,許多知識需要通過實踐親身掌握,這方面較其他學科困難,難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2]。此類單一的教學方式同時會增加部分同學的惰性,在學習平臺上僅僅是上課打卡簽到及簽退,其余時間并沒有有效地獲得學習資料。如今網絡技術發達,電腦等設備可同時開啟多個頁面,而且,網絡信息豐富多樣,學生更易被其他信息吸引。對于醫學生而言,也不應片面強調學科的學術性而忽視學科的應用性和實踐性,單一知識點的講解無法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3.2 互動與反饋模塊的缺失

在面對“技術與身體”這一永恒的哲學問題時,筆者不得不思考去肉體化的自身如何應對身體缺席狀態。網絡教學不同于面對面教學,對于教師而言,出于對網絡教學的陌生,部分教師還不能完全地掌握網絡教學技術,從而不能充分發揮出自身原有的教學水平,也不能及時對學生的問題給予答復甚至給出不明確的解答,導致學生無法及時地獲得問題的正確答案。對于學生而言,有些學生會出現間斷反復觀看課件,查閱書籍資料,仍有困惑的問題存在。缺少教師的現場指導與監督,難免會出現遇到難題就想逃避的思想,學習過程容易受中斷。同時,情感的缺席也是需要考慮的問題,線上教學中師生的互動是一種“類人際互動”關系,它是人際互動的模仿和衍生,但并非是物理層面面對面的互動[9]。立體真實的老師形象被機械的電子音與二維的圖像所代替,導致學生對教師容易缺乏尊敬。例如,在教室上課時,學生總以穿戴整齊、姿勢端正的形象與狀態出席,而在線上教學時,盡管老師個人保持良好的形象與狀態,但許多學生穿著睡衣甚至臥床聽課。同樣,以往老師通過點名等互動方式,可以較快地認識了解同學,線下教室中存在較良好的溝通氛圍。盡管線上教育平臺也有點名功能,但其技術還無法達到與線下教學相媲美,因此,教師對學生的認知與親密感也遠不如線下教學,彼此之間更加陌生,無法建立起密切、友好的師生關系。

3.3 用戶界面不友好

網絡教學方式受網絡狀況影響大,新興的各種網絡教學平臺監管系統水平不一。在課程中,不少學生反映,出現延遲、卡頓,甚至無法觀看等情況。由于醫學知識的系統性與專業性,這些問題會使許多學生常常無法順暢的理解課程內容,從而導致思維中斷。并且,部分較偏遠貧困地區的學生只能使用手機進行線上上課活動,觀看網絡教學移動流量消耗較大,且流量的收費卻相對較高。

3.4 技術對于身體與記憶的損害

進入數字化時代以來,人們的生活過度的依賴電子產品。學生大多數的線下作業已經轉變為線上作業。而新興發展中的網絡課程又再一次擴大了這一趨勢。每天數小時的網課需要學生不間斷地觀看屏幕,導致許多學生自身視力和脊椎受到影響。同時,網課的流動性容易導致記憶碎片化。盡管老師線上課程的內容與線下相同,但許多學生習慣了互聯網碎片化記憶的模式,使線上教學的聽課效率較于線下教學。

3.5 大學教育的高中化問題

在我國,大部分專業大學教育和高中分界線并不明顯,進入大學每學期仍然有10余門課程,課程表排得滿滿當當,為了獲得學分,學生們自然選擇壓力小、學分高的課程。越是嚴格的教師,往往在學生教評中越是得不到好的評價。在大多數歐美國家,本科生平均一周上4門課。相比較而言,我國的本科生課業壓力普遍較大。學生的注意力與精力有限,課程太多必然會導致學生們缺乏深度針對性的學習,而“蜻蜓點水”式的淺層學習卻不利于學生們對知識進行深層次的掌握,缺乏自我思考辨析和需要大量有效時間投入的自主學習過程,不利于專業型高規格人才的培養?!疤铠喪健苯逃诟鞔蟾咝<案鞔髮I普遍存在,這種現象更是普遍存在于專業知識繁多且復雜的醫學教學之中。眾所周知,醫學專業書籍動輒上百萬字,包括內科、外科、婦產科、兒科、生理學、生物化學、解剖學等等。這些專業書不要求字字熟記于心,但是大部分內容還是需要學生們熟練掌握背誦,并應用于之后的實際臨床實踐中。對于大量的醫學知識而言,教師很難在授課過程中增加其趣味性,遇到一些難以理解的生物機理,不僅需要教師清晰的授課思路,更需要學生們課堂上集中注意力。一周10余門的線下課程另加線上課程,學生難免會出現懈怠心理?!罢n程數量填滿教學時間”不僅僅剝奪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更可能會讓剛出高中軍事化學習生活的學生們產生了逆反心理。

4 前景與發展策略

4.1 多元化教學模式

院校應重視網絡化教育教學模式的重要作用,以網絡課程建設為指導思想。首先,應加強網絡教育師資隊伍的建設,可通過對教師進行培訓或者鼓勵教師自學等多種途徑提高教師的信息技術素養,從而促進教育軟件在教學教育活動中得到深度應用[5]。教師可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通過活潑生動的畫面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其積極性。整合文本、圖像、動畫、音頻和視頻等教學資源,將教學內容呈現得更加生動,增加教學趣味性,同時提高學生上課積極性。醫學知識相較其他學科專業性強。例如,解剖學等學科相對抽象,難以理解,教師可通過仿真圖像、3D技術等方式幫助學生理解和記憶[4]。同時,應該發揮網絡傳播公開性、共享性的優點,構建資源共享平臺,全方位聚合信息,實現數據資源利用價值最大化。對于已經接觸臨床的醫學生,教學內容中可多添加病例討論,模擬接觸患者,逐步給出預設條件,逐步引導學生形成臨床思維,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內、外、婦、兒等臨床學科,知識更新快,教師應實時追蹤國內外最新科研結果,將這些資料集合到課程內容中,更好地培養學生臨床及科研思維。例如武漢火神山醫院借助“華為云”搭建的“遠程會診平臺”,能實現遠程視頻會診[10]、遠程外科手術等功能,實現社會物質資源的數字化和虛擬化。

4.2 加強交互性

針對目前存在交互性不強的問題,應結合實際情況,增設師生答疑、學習討論、隨堂測驗等模塊。目前,微信應用較為普及,可建立師生微信交流社群,鼓勵和引導學生在社群中相互討論、相互答疑,及時處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疑惑。對于課堂或自主學習中遇到的問題,可在網絡社群中提出,教師也應及時地進行答疑解惑。利用網絡的數字化功能,可設立課后匿名問卷星,問卷星中可包含對于課程和教師的評價,教師關于課程內容設立的問題,學生對于學習內容的思考問題。如此可以幫助教師更好地了解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和學生掌握知識的情況,并在課后網絡社群中對學生提出的問題針對性的進行解答并引導學生互動。過去,媒介形態的變革總是主動的前進,從黑板走向幻燈片,又走向平板電腦等電子產品。在這一次次的變革中看似是在做加法,實則相反。最有效的做法是尋求并還原最基礎的面對面交流傳播。

4.3 完善UI設計

UI即user interface(用戶界面)的簡稱。UI設計是指對軟件的人際交互、操作邏輯、界面美觀的整體設計[11]。充分利用現代科學技術成果,加強網絡教育硬件建設的科學技術發展,為網絡教育的推廣提供了強大的技術支持。直播課程應錄制并上傳,可供學生多次觀看。雖然,完善UI設計的工作主要由程序設計師完成,但教師可以與學生交流,共同發現缺點和需要進行優化的方面,并且向平臺提出改進的建議。例如微博、百度等網站,其側欄設置有熱門排行榜,且根據瀏覽量進行實時順序排列,便于用戶快速了解最熱新聞。網絡直播平臺界面也可以形成類似工作欄,學生們的高頻問題、主要疑惑點,可以通過彈幕或是熱度詞條的方式使教師動態地了解學生們的課堂掌握情況。并且,大眾媒體一對多的單向傳播模式應轉變為界面一對一的雙向互動模式,可以讓用戶產生被需要和被重視的心理活動,亦是增強用戶黏性的良好途徑。對于網絡教學直播平臺,舒適的界面,較強的互動性,及時表達自己觀點,增加上課時的參與感,對于學生們接受網絡教育的積極性有極大的促進作用。但是,在UI設計還無法完善的情況下,教師需要發揮主觀能動性,例如:出現延遲、卡頓甚至無法觀看等情況[13],教師可放慢語調,適當減緩教學進度。尤其是剛開始連接網絡時,教師應首先確保學生準備就緒后方可上課。對于手機用戶,學習消耗流量較大,可上報學校,學??蛇m當與移動通信公司聯系進行合作,優化價格,滿足相應學生的需求。

5? 討論與分析

筆者在微博、微信、知乎等社交平臺抓取關鍵詞“線上教學”,分析了5000條相關信息,其中發現,有1032條提到無聊/催眠,僅有226條表達積極情緒。負面情緒出現的敏感詞,包括“不暢”“延遲”等,而正面的詞條包括“喜歡”“推薦”等。除網課內容外,網絡連接速度,視頻流暢程度,直播時音畫是否同步等對硬件要求比較高。直播視頻不流暢,會極大地降低學生們的上課聽課效率以及課程體驗,且缺乏互動性,讓本就枯燥乏味的課程更加死氣沉沉。因此筆者認為,在優化網絡環境以及直播音頻畫質質量的基礎上,教師應提高網課內容的生動性及趣味性,并增設互動環節,讓學生們參與到課堂中。課堂參與感是提高上課效率的關鍵。并且,筆者通過問卷調查,統計本校135名本科生及研究生對于網課中存在的一系列問題的看法和評價。學生們認為,網絡教學存在的主要缺點包括部分網課價格昂貴、缺乏線下學習的學習氛圍等。見圖1。

對于醫學生而言,課堂互動性,小組討論,思維發散尤為重要,討論及互動對于網絡教學的硬件要求較高。因此筆者比較目前3款使用頻率較高的網課直播會議軟件[14],ZOOM、騰訊會議以及釘釘(圖2)[16]。相比較而言,釘釘的使用頻率在三者中稍領先,但三款軟件各有其優缺點。例如,Zoom在功能上更加側重于會議本身,即完全可以滿足企業用戶多人的日常會議需求。在企業會議、跨國會議的使用上更具有專業性。而騰訊會議則更適合小團體,它更側重于用戶的體驗和具有較為強大的輔助功能,甚至有人像的美顏、濾鏡等獨特功能,在使用上也更加簡便。同時,還具有較強大的移動化特性,利用手機APP、微信小程序就可以快速入會;在安全上也有保證,如會議等候室,會議的數據安全等。釘釘是絕大多數學校網課直播的首選軟件,它使用方便,兼具校園通、打卡簽到、發布作業等多項功能。釘釘功能較為完善,但主要側重于OA辦公方面。在會議方面,相較于騰訊會議[15],其主要的一個缺點是操作較為復雜,不如騰訊會議方便快捷,創建及加入會議的步驟較為繁瑣,所以更適用于固定團體的內容培訓。對于醫學生上課的選擇,如果需要進行類似PBL形式的小組討論,可以嘗試使用騰訊會議等方便快捷的會議功能軟件,相較于釘釘更能發揮其長處。

6 總結與展望

新中國成立之后,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教育體制機制改革已取得顯著成效,高等教育實現了跨越式的發展,在規模和數量上已處于世界前列。只有準確把握本科教育和學生創新思維開發的基本規律,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回歸自主學習和深度學習,才能真正地激發學生潛能。如今,線上教育飛速發展,使得網絡教學未來的道路也有了更多嶄新的課題[17-18]。

首先,堅持維護馬克思主義教育觀,尤其是習近平同志對于教育工作的重要指示。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推進職業教育尤其是職業倫理教育進程。全面提升教務從業者的倫理意識和專業素養。

其次,改革創新管理體制機制和模式,推動資源整合、流程優化,實現技術應用、信息內容、管理手段共通共融。醫學教育是國家的重要基石之一,做好醫學生基礎教育是當今群眾最關心的熱點之一。選擇線上教學的新模式,加速了教育與媒介融合,也加速了互聯網改革創新時代新篇章的到來。

第三,加強網絡治理,加強立法,建立多部門的協同整合機制,安全危機預警機制,最終打破不同行業彼此獨立的規制體系,建立獨立的融合規制部門[19]。同時,由企業自律向社會、政府、企業聯合管理轉型,明確有關直播平臺的責任,充分發揮各方力量。

最后,加強學生教育素養。尤其是提高自身對信息尋找、篩選、過濾以及評估和質疑的能力,保證不傳謠、不造謠、不信謠。

除了業界要適應這一時代變局,教育工作者也需要做出改進。課程改革不應被職場的快速變化“帶節奏”,而應當繼續堅持“知識+技能”導向,以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為目標,讓他們具備“以不變應萬變”的專業素養。

從長遠的教學模式變革的歷程來看,隨著科技進步與時代發展而導致的教學創新是自然而然的[20]。雖然,目前線上教學的迅速發展在一定程度上提前催熟了線上教育這種模式,但云傳播的時代必然到來。盡管技術與形式一直在改變,但學生和老師的內涵也許從蘇格拉底時代以來至今都沒有改變,學生對于知識與信息的探索是不會改變的,而老師傳道授業解惑的先天職責也沒有改變。線上教育突然襲擊,導致老師無所準備的“至暗”時刻已經過去,如何在技術創新的同時,發揮好人的主觀能動性是下一步教學應用的焦點。

[參考文獻]

[1]? ?劉建明.5G對社會與傳媒業的歷史性顛覆[J].新聞愛好者,2019(3):7-11.

[2]? ?陸環,魯德忠,趙志敏,等.“互聯網+”背景下系統解剖學混合式教學改革探索與實踐[J].農墾醫學,2018,40(4):376-378.

[3]? ?朱杰,邢藝蘭,王靜,等.“互聯網+教育”背景下高校課堂教學方法研究[J].北華航天工業學院學報,2020,30(6):45-46.

[4]? ?陳力丹,王之月,王娟.“用戶體驗”的新型媒體生存模式[J].新聞愛好者,2015(5):11-15.

[5]? ?黎明.“互聯網+教育”背景下網絡共享課程研究與思考[J].智庫時代,2019(22):189-190.

[6]? ?孟軍.“互聯網+”時代高校體育教學模式的變革[J].當代體育科技,2019,9(12):2-3.

[7]? ?陸競艷,黃曉紅,鄭錦花,等.線上教學模式在病理學教學中的探索與實踐[J].高教學刊,2021(5):145-148.

[8]? ?王偉,郭琰,錢素云,等.臨床醫學本科階段"兒科學"線上教學的實踐及思考[J].中華醫學教育探索雜志,2021, 20(2):153-156.

[9]? ?顧靜,楊清,李婷.基于線上教學的翻轉課堂模式在婦產科臨床實習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病案,2021,22(2):83-85.

[10]? 黎智權.即時通信軟件在網絡教學中的應用探究[J].知識文庫,2021(5):140-141.

[11]? 高振清.UI設計的交互性和界面視覺設計[J].電腦與電信,2019(9):56-57,60.

[12]? 劉旭彤.網絡直播對青少年職業價值觀的消極影響及對策探究[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19(10):211-212.

[13]? 劉瀟蔚.認同與對抗:網絡直播中的主體交互性[J].視聽界,2017(4):48-51.

[14]? 朱妍.結合ZOOM和釘釘平臺推進線上教學的實踐——以國際課程高中化學為例[J].化學教學,2020(11):52-56.

[15]? 李紅艷.網絡教學平臺在計算機基礎教學中的應用[J].電腦知識與技術:學術版,2017(4):97-98.

[16]? 楊雨佳.高校教學使用率較高的視頻會議軟件對比研究[J].中外企業文化,2020(5):99-100.

[17]? 張新明.信息化背景下高職理論課線上教學的探索與實踐[J].知識文庫,2021(5):114-115.

[18]? 趙丹玉,王艷杰,柳春.互聯網背景下碎片化學習在基礎醫學教學中的應用[J].遼寧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20, 37(6):60-63.

[19]? 任孟山.媒介技術變革時代的新聞傳播教育——從中國傳媒大學研究生教育綜合改革談起[J].青年記者,2020(28):58-60.

[20]? 劉振宇.淺談智媒時代的媒介教育改革[J].新聞研究導刊,2020,11(9):35-36.

(收稿日期:2021-04-23)

猜你喜歡
計算機輔助教學人文科學臨床實習
在“實踐”中研究人
淺談創新人才培養視閾下醫學人文素質教育
抓好四個滲透,全面提高歷史教學質量
護士執業考試輔導對促進臨床頂崗實習作用的探究
當前計算機輔助教學的實踐與思考
計算機輔助教學在中學美術教學中的應用
《線性代數》計算機輔助教學初探
計算機輔助教學網站設計與實現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