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數字賦能皖北地區鄉村振興效應測度與路徑研究

2022-04-29 22:02朱玲玉程文潔
客聯 2022年2期
關鍵詞:鄉村振興

朱玲玉 程文潔

摘 要:在高質量發展中推進共同富裕是新發展階段的重要課題,數字化發展是鄉村振興的必由之路。本文分析了數字賦能皖北鄉村振興邏輯機理,根據2015-2019年皖北地區6個地級市面板數據,利用GMM動態面板模型測算數字賦能皖北鄉村振興的效應,并運用中介效應模型識別其賦能路徑,實證結果表明,數字賦能皖北鄉村振興效應和路徑顯著。具體來看,數字技術通過賦能鄉村治理現代化、產業數字化、農業科技化三方面助推皖北鄉村振興。

關鍵詞:數字賦能;皖北地區;鄉村振興

一、引言

城鄉發展不平衡、農村發展不充分是新發展階段中亟待解決的關鍵問題之一,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解決這一問題的重要戰略,數字化推動鄉村振興則是實施這一戰略的重要引擎,如何激發數字經濟在鄉村振興中的巨大潛能和倍增效應,以促進農業全面升級、農村全面進步,需要學術界給予理論回應。本文系統分析數字賦能皖北鄉村振興的效應、實施路徑,一方面有助于完善并拓展數字賦能鄉村振興理論,激發數字賦能鄉村振興潛能;另一方面有助于為皖北地區地方政府實現鄉村振興提供理論支撐,深化皖北地區地方政府鄉村振興研究,明確皖北地方政府數字賦能鄉村振興邏輯機理及實現路徑,助力皖北鄉村振興快速發展。

二、文獻綜述

鄉村振興是鄉村轉型過程中的特殊階段(郭遠智,2021)[1],改革開放后,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實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農村深層次的矛盾依然突出(何慧麗,2018)[2],需要制定新的農村發展戰略為鄉村治理謀劃新圖景。鄉村振興是鄉村發展到一定程度后,為解決突出問題以向更高層次邁進的戰略選擇(賀雪峰,2021)[3]。習近平總書記(2021)指出,“必須清醒認識到,我國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仍然突出,城鄉區域發展和收入分配差距較大”,同時農村也存在空心化、污染加劇和農產品缺乏競爭力等問題(李周,2021)[4]。鄉村振興成為破解鄉村問題的必由之路。國內外學者分別從三大核心元素視角研究了數字賦能鄉村振興的邏輯機理。首先從數字化信息視角,數據成為關鍵生產要素,對農業生產、管理、銷售全程進行賦能重塑,進而開發鄉村經濟的新業態新模式(沈費偉,2021)[5]。從數字技術視角,數字技術能夠滲透到鄉村振興的方方面面,產生巨大的資源優化與集成作用(蘇嵐嵐,2021)[6],有優化資源配置,降低交易成本等優勢(李珍剛,2019)[7],三大元素賦能鄉村振興,可以有效解決鄉村振興困境。綜上所述,國內學術界很多研究難以充分發揮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互補優勢。上述不足成為研究數字賦能鄉村振興的短板,需要學術界進行研究補充完善,這正是開展本項目研究的目的和意義。

三、數字賦能皖北鄉村振興的理論機制

(一)數字技術與皖北鄉村治理能力

推進鄉村治理現代化必須依托數據技術,現階段國內學術界對數據技術賦能鄉村現代化治理進行了一定程度的研究,諸多學者從行為動機、資源配置等方面研究了數字賦能鄉村治理現代化的實現邏輯。黃博(2021)[8]指出目前鄉村治理效能無法滿足社會需求的發展,出現矛盾,且新階段鄉村治理內容更為復雜,傳統鄉村治理模式效率低,難以實現基層治理發展的目標,鄉村治理急需數字技術賦能。依托大數據技術,基層政府能夠及時匯總民意,收集鄉村信息,提高治理時效性,同時數字技術可以提升治理空間透明度,助推城鄉融合治理。因此,本文提出假說1:數字技術通過提升鄉村治理能力來助推皖北地區鄉村振興。

(二)數字技術與皖北鄉村產業現代化能力

產業興旺是鄉村振興的基礎和關鍵支撐,鄉村產業現代化是產業興旺的重心所在,數字賦能是實現鄉村產業現代化的重要引擎和持續動力。宗世偉(2021)指出數字技術通過助推鄉村產業專業化、信息化、融合化、集約化、信息化、綠色化六個方面提升鄉村產業現代化能力。數字技術加速鄉村產業專業化分工合作,使鄉村產業朝著專業化方向轉型升級。數字技術助推鄉村產業關聯化發展,促進鄉村產業融合。數字技術可以搭建完善的鄉村信息基礎設施平臺,助推鄉村產業信息化發展。同時數字技術進一步優化鄉村資源配置,助力鄉村產業集約化發展與綠色化發展。本文提出假設2:假設2:數字技術通過提升皖北鄉村產業現代化能力來助推皖北地區鄉村振興。

(三)數字技術與皖北鄉村農業科技創新能力

農業農村現代化是鄉村振興的總目標,實現農業現代化要牢牢把握數字技術這一關鍵動力?,F階段中國農業現代化急需向高質量發展轉型,必須提高科技創新能力,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夏顯力,2019)[9]。諸多學者認為信息化是促進農業技術快速發展的關鍵動力源,數字技術賦能農業現代化,主要通過大數據、移動互聯網、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方面推動農業科技創新能力的提升,加快鄉村振興和農業高質量發展的步伐。本文提出假說3:數字技術通過賦能皖北鄉村農業科技創新能力推動皖北鄉村振興。

四、模型設計

(一)變量選取

本文將從數字基礎設施、農業數字化、農業數字產業化三個維度構建指標測算皖北地區鄉村數字技術發展水平。關于皖北地區鄉村振興水平,本文分別從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五個維度進行指標選取,借鑒國內研究成果,結合數據可得性,控制變量選取政府參與程度(ZFCY)、經濟發展水平(RGDP)。中介效應變量選取皖北鄉村治理能力(XCZL)、皖北鄉村產業現代化能力(CYXD)、皖北農業科技創新能力(KJCX)。

(二)模型設計

1.面板回歸模型構建

根據理論分析,利用2015-2019年皖北地區6個地級市面板數據,構建動態面板GMM模型判斷數字賦能皖北鄉村振興的具體效應,同時考慮皖北鄉村數字發展水平自身可能存在動態演進的現象,引入因變量的一階滯后項。構建動態面板GMM模:

2.中介效應模型構建

為識別數字賦能路徑,采用中介效應模型,構建模型如下:

為引入的中介變量,為控制變量,其他變量與面板回歸模型一致,本項目擬使用上述中介效應模型檢驗皖北鄉村數字水平是否通過中介變量影響皖北鄉村振興水平。

五、實證分析

(一)基本回歸結果分析

通過上表可知,第2列為回歸結果,在控制政府參與程度和經濟發展水平的情況下,數字技術的回歸系數為5.731,通過了1%的顯著性檢驗,即數字技術發展水平每增加1%,皖北鄉村振興水平就提高5.792%。數字技術水平對皖北鄉村振興水平影響顯著,皖北各地區應重視數字技術賦能作用。

(二)中介效應檢驗

本中介效應模型進行穩健性檢驗的實證結果如下表所示:

結合上述表格,可以發現數字技術水平對于皖北鄉村振興水平的綜合效果是正向的,數字技術的確是從賦能鄉村治理水平、農村產業數字化、農村科技創新能力來推進皖北鄉村振興。

六、結論與建議

實證結果表明,數字技術可以推進皖北鄉村振興。據此,本文提出如下建議:首先,皖北基層政府應持續優化數字化轉型發展環境,進一步夯實數字技術基礎。強化數字治理,提升鄉村治理數字化的廣度和深度,增強數字技術新動能推進鄉村治理現代化轉型的效能。同時提高基層政府工作人員的素質。其次,在皖北鄉村產業層面上要推進鄉村產業數字化和數字產業化。把握在高質量發展中推進共同富裕的國家政策方針,重視區域合作、城鄉融合發展,催生鄉村產業發展新動能。最后,在皖北農業科技創新方面,要加快推動農業生產設備自動化、數字化,推動核心設備系統上云,解決傳統農業生產轉型過程中關鍵的共生性問題,實現農業生產現代化,提高農業生產效率。

參考文獻:

[1] 郭遠智,王介勇.中國城鄉轉型的時空格局及其優化決策[J].地理科學進展,2021,40(11):1799-1811.

[2] 何慧麗,溫鐵軍.生態文明視域下脫貧攻堅的制度創新[J].人民論壇,2018(21):48-50.

[3] 賀雪峰.城鄉關系重組下的鄉村建設[J].中國鄉村發現,2021(02):111-113.

[4] 李周.中國走向共同富裕的戰略研究[J].中國農村經濟,2021(10):2-23.

[5] 沈費偉,葉溫馨.數字鄉村建設:實現高質量鄉村振興的策略選擇[J].南京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1,21(05):41-53.DOI:10.19714/j.cnki.1671-7465.2021.0071.

[6] 蘇嵐嵐,孔榮.農民金融素養、農地轉入與農地抵押融資——基于陜西、寧夏、山東1947戶農戶調查數據的實證[J].財貿研究,2021,32(07):42-55+110.DOI:10.19337/j.cnki.34-1093/f.2021.07.004.

[7] 李珍剛,古桂琴.民族地區農村數字經濟發展的公共服務供給研究[J].廣西民族研究,2019(06):131-138.

[8] 黃博.數字賦能:大數據賦能鄉村治理現代化的三維審視[J].河海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1,23(06):28-36+43+110.

[9] 夏顯力,陳哲,張慧利,趙敏娟.農業高質量發展:數字賦能與實現路徑[J].中國農村經濟,2019(12):2-15.

猜你喜歡
鄉村振興
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的安徽省農村產業融合發展探析
美麗鄉村建設的探索與實踐
鄉村振興戰略下新型職業農民從業素質提升研究
鄉村振興:從衰落走向復興的戰略選擇
鄉村振興戰略的宏觀思維
基層黨校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工作思考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幾個抓手
激發“鄉村振興”內生動力破題尋路
民建貴州省委攜手中天金融集團推進“鄉村振興”貴州赫章縣結構鄉“扶志扶心扶智”項目開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