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美術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分析

2022-05-01 06:09楊丹露
民族文匯 2022年5期
關鍵詞:動手能力策略分析能力培養

楊丹露

摘 要:小學美術學科可培養學生的欣賞能力、創造能力、表達能力,對學生能力提升及品行培養有著重要作用。傳統小學教學中將美術學科視為陶冶情操、端正品行的“附加”學科,現在的新課改背景下小學美術學科地位得到一定提升。動手能力即學生將所學知識應用于實踐的能力,在美術教學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結合實際教學情況,對小學美術現狀予以概述,并進一步闡述小學美術教學中培養學生動手能力的策略。

關鍵詞:小學美術;動手能力;能力培養;策略分析

引言

素質教育的地位在現在的小學教育中得到明顯提升,知識能力不再是評價學生個體優秀與否的唯一標準。動手能力即學生實踐能力、創新能力的綜合體現,同時這一能力也是學生學習美術這門藝術性、工具性學科不可缺少的一項能力。如何在小學美術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便是小學教師值得思考的重要問題。

一、小學美術教學現狀

1.美術課程重視度不足

應試制度影響在我國仍然存在,小學階段學生所學科目并不算多,但學生間競爭壓力并不算小。部分學校為提升學生成績、增加本校生源及影響力,在語文、數學、英語這三門基礎性知識課程投入精力、師資最多,力求學生得到最好的教育。校方在語、數、英三科投入越多,美術學科課時占比就越輕。多數小學每周美術課程不過開設1至2節,且美術教師多由一人負責整個年級美術教學或多個年級美術教學。因此,校方對美術課程不夠重視、投入資源有所限制,導致美術教學無法發揮其素質教育功效,學生動手能力變得不到充分培養。

2.美術教學手段比較單一

小學美術教學不只存在重視度不足這一問題,教師教學手段單一則是小學美術教學又一問題。我國東西教育資源分配并不平均,各地學校教學設施、教學設備建設程度也不盡相同,學校所能聘請的美術教師能力便也存在高下。師資能力雄厚的學校所聘教師多是專業美術院校出身,且有著豐富的理論知識及教學經驗,而部分個人經營學校所聘教師專業能力則略顯不足。就課堂教學而言,多數教師不過使用規定學生創作主題、交由學生自我發揮這一種方式而已,缺乏對學生美術欣賞、美術審美、美術創造等能力的培養。因此美術教師自身教學理念的局限性,致使美術教學價值下降,學生動手能力得不到有效提升。

二、小學美術教學中培養學生動手能力的策略

1.進行作品賞析,培養學生興趣

“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小學學生正是活潑好動、思維活躍的年紀,其專注力、自制力有限,若教師只采用單一且枯燥的知識講解手段,便難以吸引學生興趣,課堂教學效果也會因學生配合度、參與度低下而大打折扣。因此教師教學需從學生興趣點入手,將學生感興趣的、熟悉的生活元素融入課堂教學中。

美術學科與語文、英語等人文學科存在相似性,學生學習、理解的前提均是對教材知識的欣賞、感知,作品賞析環節也能對學生審美、表達等能力予以充分培養。以教材《五彩的煙花》一課為例,煙花是節慶假日常見的慶祝元素,在夜空中綻放的煙花就像一朵朵鮮花般色彩斑斕、種類多樣。教師教學時可展示國內外煙花繪畫作品或攝影作品,指導學生分析煙花的常見顏色、樣式,作品欣賞結束后學生再進行創作,可有效加深學生對煙花的認識,學生作品也更具藝術感。

2.調整教學手段,優化教學環境

誠如前文所述,“設定主題、學生繪畫”是小學美術課堂的常見教學手段。這一教學手段雖然有效卻過于單一,對學生創新思維、發散思維提升影響有限。美術創作不只有繪畫這一形式,剪紙、黏土等手工制作也是美術作品的重要表達形式。便是繪畫本身,也有油畫、國畫、素描、簡筆畫等不同形式,教師可根據班級學生學習水平及興趣傾向任選其一或其二開展教學。

小學是學生學習美術知識、美術技能的初始階段,教師需創設舒適、輕松的教學環境,以此激發學生的美術靈感。以教材《彩旗飄飄》一課為例,旗幟在生活中是常見的裝飾元素,在不同場合旗幟有著不同作用。教師便可先行介紹常見的旗幟種類,隨后派發給學生彩紙、畫筆等文具,交由學生創作。教師可將學生作品在班級內進行裝點,以此鼓勵學生動手實踐。

3.重視教學評價,提升學生自信

小學學生年齡小、心思細膩,對教師及家長的情緒變化較為敏感。部分教師及家長受傳統教育理念影響,對學生學習多采用“打壓式”手段,學生畏懼感加深致使其無法樹立學習自信心?,F今小學美術教學便應轉變這一錯誤局面,教師應對學生多加鼓勵、贊美,學生得到肯定其動手意愿便能得到加強。

以教材《小小書簽》一課為例,書簽是幫助學生記錄閱讀段落的輔助工具,貼紙、樹葉、花朵等都是書簽制作的原材料。教師便可先行介紹幾類書簽的制作方式,隨后給予學生動手操作時間。學生完成制作后教師可鼓勵其交換、保留或贈送自身書簽作品,從而拉近學生間、師生間的良好關系。教師應對學生作品報以肯定并給予正面評價,為那些對自身作品不甚滿意的學生提出建議。教師對學生給予及時反饋、評價,學生動手能力才能得到長期、穩步提升。

結束語

綜上所述,素質教育是小學教育改革的重要內容,動手能力則是素質教育中教師應對學生著重培養的能力之一。動手能力是學生理論知識實踐化的重要體現,對學生學習乃至生活都有重要作用。就實際推廣而言,一方面校方應加強教學建設及教師培養,給予學生最佳校內學習環境;另一方面家長應與教師保持順暢溝通,在家庭中給予學生充足的動手、實踐機會,讓學生在家庭教育中得以提升自身所學能力。

參考文獻

[1]魏小勇.小學美術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J].新課程,2022(08):166.

[2]繆鑫.小學美術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分析[J].科幻畫報,2020(07):279.

[3]薛亞非.小學美術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分析[J].問答與導學,2019(31):33.

猜你喜歡
動手能力策略分析能力培養
動手能力在高職計算機教學中的培養
服裝電子商務發展淺析
小學美術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
完善計算機通信網絡安全的策略分析
數學歸納法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信息技術教學中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養探析
基于CDIO的大學生職業素養培養研究
低年級學生課前預習能力的培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