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與校園文化建設融合研究

2022-05-05 11:52吳智文
高教學刊 2022年11期
關鍵詞:校園文化建設創新創業教育人才培養

吳智文

摘? 要:創新創業教育是培養學生創業意識、創業思維、創業技能和創業精神的綜合素質教育。校園文化對于培養學生的創業意識、創業能力、創業心理品質、創業團隊精神和塑造學生性格與促進學生社會化等方面都具有獨到的作用。文章通過討論創新創業教育與校園文化建設相融合的現實意義,提出高職教育既要充分把握校園文化的時代特征通過構建系統的創新創業教育體系來豐富校園文化內涵,也要進一步明確創新創業型人才培養的理念和目標、重構校園文化育人體系,充分利用校園文化強大平臺探索培養創新型人才的有效路徑,營造創新創業學習文化氛圍,打造創新創業文化生態。從而實現創新創業教育與校園文化建設之間的良性互促。

關鍵詞:創新創業教育;校園文化建設;人才培養

中圖分類號:G710? ? ? 文獻標志碼:A? ? ? ? ? ?文章編號:2096-000X(2022)11-0048-04

Abstract: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s a comprehensive quality education which trains students' entrepreneurship awareness, entrepreneurship thinking, entrepreneurship skills and entrepreneurship spirit. Campus culture plays a unique role in cultivating students' entrepreneurial consciousness, entrepreneurial ability, entrepreneurial psychological quality, entrepreneurial team spirit, shaping students' character and promoting students' socialization. By discussing the practical significance of integrating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with campus culture construction, this paper proposes that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should not only fully grasp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ampus culture, but also enrich campus culture connotation by constructing systematic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ial educational system. It is also necessary to further clarify the concept and goal of innovative and entrepreneurial talent training, reconstruct campus culture education system , fully benefit the campus culture powerful platform to explore the effective path of cultivating innovative talents, create an innovative entrepreneurial learning culture atmosphere, create innovative entrepreneurial cultural ecology. So as to realize the benign mutual promotion between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and campus culture construction.

Keywords: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construction of campus culture; talent cultivation

“創業教育”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于1989年在“面向21世紀的教育國際研討會”上最早提出的,其指出青年除了接受傳統意義上的學術教育和職業教育外,還應當擁有第三本教育護照——創業教育。黨的十八大提出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強調科技創新是提高社會生產力和綜合國力的戰略支撐,必須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堅持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創新創業型人才培養是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關鍵。而校園文化是以校園精神為主要特征的一種群體文化,是人才培養的主要陣地,是學生知識、技術、產業等創新能力鍛煉的基礎平臺,是學生適應社會變化、實現崗位創新的前期訓練,其本質是一種人文環境和文化氛圍。高職校園文化應以高職自身的特質為起點,突出學生的職業素質教育。創新創業教育與校園文化建設有機融合是實現創新創業型高技能人才培養的有效途徑。

一、加強創新創業教育與校園文化融合的現實意義

(一)創新創業教育是高職校園文化的內涵建設

校園文化是一個開放、發展、動態系統,是社會文化在校園里的折射和反映,其生命在于不斷創新。只有時時創新,校園文化才能源遠流長,歷久彌新。高職教育的目標是塑造學生價值取向、導引學生的行為規范、培養高技能職業型人才,是引領校園文化創新發展的重要力量。高職院校校園文化既是知識傳遞、文化與信息傳播和生產基地,又是新知識、新觀念、新信息的匯聚區,能夠集中反映一個學校的發展理念、辦學特色、精神面貌。所以,高職校園文化建設要按照先進文化的本質要求,勇于創新,批判舊文化、創造新文化、推動文化演進,積極吸收先進企業文化中的創新元素,拓展實踐形式,豐富文化活動內容,才能保持永恒的生命力。創新創業教育是高職校園文化的內涵建設。A46BA61A-58BF-4F92-B056-5DBEBC4A8AD8

(二)通過創新創業教育可以突出高職校園文化建設中職業教育特色和體現鮮明時代特征

創業時代下,國家之間的競爭在于創新創業型人才競爭。創新創業教育作為一種新的教育理念,強調教育與經濟互通、適應時代要求、與時俱進,既注重創業知識和創業技能教育,也注重對創業精神的培養,是高職院校人才培養改革的主流方向。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將學生的專業技能和興趣特長結合,利用高職校園文化平臺對學生開展知識更新、技術創新、創業實踐等訓練,讓學生學會創造性地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把學生觀念轉變為主動創業觀,培養了學生的創業意識、思維、技能等綜合素質。其教育目標與高職院校培養具有創新創業能力和可持續發展潛力的人才培養目標相契合,有效彌補傳統教育脫離經濟發展與社會實踐的缺陷,突出了高職校園的時代特征、職業特色和育人氛圍,從而形成具有“高等特色”“職業本色”和“時代氣息”多維特征的高職校園文化。

(三)高職文化是創新創業教育全真實踐環境、是創新創業型人才的培養基地

中國近代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提出:“學校應使學生在集體創造中學習創造,使學校成為——創造健康之堡壘;創造藝術之環境;創造生產之園地;創造學問之氣候”。而高職院校要實現價值傳遞與導向、文化傳承與創新,提升學生文化素質及創新創業能力,就要營造健康高雅的、富有創新氣息的校園文化氛圍,強化文化育人功能。校園文化具有強大的育人功能,能夠為學生價值導向、創新創業意識樹立、創新創業興趣培養、創業動機產生以及孵化等提供容錯環境和實踐條件。所以,是創新創業教育全真實踐環境、是創新創業型人才的培養基地。

(四)高職院校校園文化內涵建設與高職學生的創新創業素質教育是辯證統一的

創新創業教育對高職院校創新創業型人才培養起到核心驅動作用。相對其他社會群體,高職學生具有可塑性強、創造活力高和創業潛力足的特點,能以最快速度培養出創新創業型人才。按國家政策要求,高職院校要把人才培養重心轉向培養能夠適應社會進步和工作崗位變化且兼具創新創業能力的高技能人才,大力開展創新創業教育,實現國家人才轉型。習近平總書記給第三屆中國“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青年紅色筑夢之旅”的大學生的回信中寫道:“希望你們扎根中國大地了解國情民情,在創新創業中增長智慧才干,在艱苦奮斗中錘煉意志品質,在億萬人民為實現中國夢而進行的偉大奮斗中實現人生價值?!?/p>

創新創業教育能夠引導學生樹立遠大目標,引導學生把個人追求和國家經濟發展戰略緊密結合起來,培養學生探索精神和創新思維,增強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業能力和就業競爭力,使學生由求職者轉變為崗位創造者,從而把握機遇、適應時代、成就自我,實現人生價值。高職教育深受文化影響,又肩負著文化傳承使命,是文化的重要載體。高職院校校園文化是先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強化校園文化建設是優化育人環境的時代要求,是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下,全面推進創新創業型人才培養的重要途徑。在高職院校創新型人才培養過程中,校園文化作為第一課堂的補充、延伸和拓展,包含創新創業文化,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創新創業課程學習氛圍,對培養學生創新創業意識、能力、素質等綜合素質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以提升學生創新創業素質為目的的校園文化創新創業文化活動,又直接推動了學生與社會政治經濟等方面文化密切接觸與互動,彰顯校園文化的開放性和發展性,其教育過程與教育效果又進一步詮釋了校園文化的內涵。高職院校校園文化建設與學生創新創業素質提升是相輔相成的,校園文化內涵建設與高職院校創新創業能力發展是辯證統一的。

二、創新創業教育存在的問題

(一)創新創業教育與“文化”育人工作結合不緊密

高職院校的創新創業教育是以培養高職學生創業意識、創業思維、創業技能和創業精神為目標的一種教育,其本質是一種文化活動。但目前,創新創業教育普遍功利性比較強,往往以成果為導向,重點關注少數創新創業者的驕人業績,強調企業創辦者或創業大賽精英培養,而忽視大眾化教育,大部分學生只能做為局外“看客”袖手旁觀。其次,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較著重于創業計劃大賽等實務或技能教育,而在文化氛圍營造、理念熏陶和創新意識的大眾化培植等方面做得不夠,沒有把創新創業教育真正融合于學校文化建設的整體規劃當中,還未構建成創業教育、創業訓練、創業實踐有機結合的、完整的創新創業文化育人體系。

(二)高職院校校園文化建設創新性不足

高校教育在引領社會創新創業文化方面具有其獨特優勢。高職教育的高等性、職業性以及實踐性決定了高職校園文化也應具備相應的特性。校園文化活動要求策劃者具備較好的創新意識、創新素養和創造性素質能力,才可能推陳出新,活動才能更有活力和引領力。目前,高職院校的校園文化活動盡管豐富多彩,但大多數只重規模、數量和娛樂性,以學生為主策劃活動和推動活動,教師參與不充分,從而呈現校園文化的同質化嚴重、缺乏本土化基因、創新性不明顯以及專業技術創新層次不高等不足,以致校園文化逐漸失去創新引領作用,校園文化建設對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功能難以發揮。

(三)尚未形成創新創業型校園文化生態環境

高職院校受傳統教育理念、機制體制、實踐資源等因素影響,教育中過度強化對學生的學業和紀律的常規化管理,學生創新意識受到抑制,逐漸形成循規蹈矩的意識和行為習慣,導致不能很好地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激發學生的創新創業潛質。同時,部分教師受傳統教育思想影響較深,未能形成“接受質疑”“容錯”等鼓勵學生創新意識發揮的教育教學思維習慣,對有創新創業意愿的學生做不到因材施教和差異化教育,學校層面缺乏創新創業教育保障制度與規范,未能形成創新創業型校園文化生態環境。

三、推進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與校園文化建設相融合的幾點建議

(一)構建創新型人才培養平臺,將創新創業教育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

一是以創新創業型技術技能人才為培養目標,一方面調整人才培養方案中的專業課課程設置,增設創新思維訓練、創業實務等課程,構建創新創業網絡教育平臺,開展創新創業成果展,通過第一課堂豐富學生的創業基礎知識和增強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另一方面,在教育教學中納入創新創業要素并系統設計第二課堂活動,重塑高職校園文化體系。在校園文化教育實踐中,充分發揮創新創業社團作用,創業導師模擬掛號診斷模式對學生創新創業所遇難題進行精準把脈與指導,設計指南針式創新創業素質提升實踐路徑,積極開放校內外實踐基地,建設“產教融合型”真實項目孵化示范基地,讓學生沉浸于創新創業實踐真實氛圍環境中,從而實現把創新創業教育融入到人才培養的全過程。A46BA61A-58BF-4F92-B056-5DBEBC4A8AD8

二是以“微創新”能力提升為主線,以課程學習、項目訓練、競賽實踐、創新創業精英特訓營、協會活動為實現路徑,形成雙創教育課程體系、雙創教育組織與管理體系、雙創教育競賽與獎項體系、雙創教育社團與俱樂部體系、雙創教育指導服務體系,形成了“引擎式”的創新創業教育生態系統。

三是完善機制,強化創新創業師資隊伍建設。一方面加強校內創新創業師資建設,安排教師參加學術會議和短期進修等創新創業培訓,轉變教學觀念、增強創新意識和提升創新創業技能,建設一支具有創新創業精神的師資隊伍;另一方面加強產學研有機結合,利用學校與科研單位等在人才培養上的各自優勢,聘請知名企業家、投資人、名教授等擔任創業導師,成立創新創業工作室,培養學生的創新創業綜合應用能力,促進校企雙方互利共贏。

四是轉變教師教育教學理念,培育勇于創新創業的精神文化。培育創新創業的精神文化是創建校園文化品牌、提升校園文化品位的有效路徑。而這種精神文化集中體現于學校的制度文化、教育教學思維意識以及教師的語言行為中。教育者需要摒棄“聽話的孩子就是好孩子”的傳統教育教學理念,用愛心去激發學生的信心,用耐心去培養學生的匠心,用高職畢業生佼佼者的故事去激勵學生,鼓勵學生勇于實踐、敢于拼搏、積極積累實踐技能,逐步培育學生主動探究的習慣和善于質疑的精神,從而形成一種猶如“土壤和空氣”一樣的創新創業校園文化氣息。

(二)以創新創業教育為抓手,創新校園文化發展理念,豐富校園文化內涵建設

一是以創新創業教育為抓手,將第二課堂與第一課堂有效結合,通過校園文化熏陶推進高職生的社會化。在創新創業教育中,充分挖掘第二課堂實踐教學作用,發揮學生校園文化建設的主體性,引導學生自主參與社會實踐活動,讓所有學生都參與到校園文化建設中來。在校園文化實踐活動中,鼓勵學生自我策劃與管理、教師引導提升,鍛煉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既能深化學生的理論知識,又能培養學生的專業實踐能力,還實現精神上的獨立并開發了創新創業精神,推進高職學生社會化進程。

二是創新校園文化發展理念,推進校園文化制度改革。在開展創新創業教育的過程中,要堅持創新創業的發展理念,既注重理論知識的培育,也要加強實踐環節的鍛煉,積極提升學生競爭力,打造校園文化新制度,實現“教-學-行一體化”。以創業家論壇、企業家結對等方式實施“創業導師計劃”,大力培育學生的企業家精神。在開展各類活動的過程中,重點突出創新創業思維理念,通過對學生創業思維的開發,反作用于校園文化建設。

三是以“玩中創”為創新創業理念,以校園文化活動為載體,大力開展創新創業實踐校園文化活動。陶行知先生強調“處處是創造之地,天天是創造之時,人人是創造之人”。所以,我們在開展校園文化活動時,需要積極組織學生參加“互聯網+”“挑戰杯”等品牌創業大賽,舉辦“創業點子秀”“創業沙龍”“模擬談判”等實踐活動。結合學生愛玩愛學的特點,以“玩中創”為創新創業理念,打造“路演玩創匯”“創業訓練玩創營”“創業沙龍玩創趴”“創業故事玩創派”等“玩創”系列活動升級創新創業型校園文化;孵化學生速賣通和淘寶店等,為學生提供“全真創業”見習條件,增強學生創新創業體驗、培養學生創業精神,激發學生的創新創業活力和創業夢想。

(三)大力開展創新創業教育實踐,構建創新創業型校園文化生態

一是依據高職院校創新創業型人才培養目標定位和創新創業教育的任務、內容要求,利用校園廣播、宣傳欄、網絡等各種媒體宣傳陣地,構建以創新創業能力提升和創新意識培養為主旨的校園學習、生活等全真的創新創業實戰環境,成立創業實踐基地,營造創新創業大氛圍,把創新創業教育轉化為全校師生的自覺行動,為創新創業教育實踐提供物質保障,造就校園創新創業物質文化,豐富創業型人才的培養途徑。

二是以市場為導向,以培養具有“專業特質創業型人才”為指導思想,開設創新創業精英班,著手強化學生創新創業技能實踐及創新創業體驗。充分用好創業學分置換、允許休學創業、設立創新創業基金等政策,通過“專創融合、課內外結合”的人才培養方案、“3+X ”的創新創業課程體系、專兼并重“教練式”師資隊伍、實施靈活彈性學制教學管理和“教研-應用-轉化”結合的教學研究五大舉措,推動高職人才培養中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業精神以及創業能力全面提升。

三是開展校園行為文化建設,以精品塑造為抓手深化創新創業教育實踐。在創新創業教育過程中,我們要從學生入學開始轉變其傳統就業思想,使其接受創業教育的觀念,引導學生價值取向、行為目標,創建一批創新創業教育與校園文化建設相融合的品牌項目,突出高職院校園文化建設中職業教育特色和體現鮮明時代特征,豐富校園文化的內涵,適應新時期高職院校校園文化建設與時俱進創新文化的要求,營造創新創業氛圍,形成有利于創新創業能力培養的人文環境,從而實現從思想上植入創業理念、培養學生創業創新意識與能力。

四、結束語

創新創業教育是培養學生創業意識、思維、技能和創業精神的綜合素質教育。校園文化對塑造學生性格、促進學生社會化和培養學生創業意識、能力、心理品質等起到獨特作用。而校園文化是一個開放、發展、動態系統,具有強烈的時代特征。時代要求高校院校校園文化建設與時俱進地融入更多創新創業新元素。創新創業教育是高職校園文化的內涵建設時代化的主要抓手,校園文化是創新創業教育的載體與平臺,創新創業教育與校園文化內涵建設之間存在著相互依存、相互促進的關系。我們要充分把握校園文化的時代特征和建設任務,通過構建系統的創新創業教育體系來強化校園文化的內涵建設;我們也要深入明確創新創業型人才培養的理念和目標,重構人才培養體系,并充分利用校園文化強大平臺探索培養創新型人才的有效路徑,從而實現兩者之間的良性互促??偠灾?,我們只有大力培育創新型校園文化,充分發揮校園文化“潤物細無聲”的育人效果,讓校園成為一本活的教科書,使校園的一切都能說話,營造一種“人人爭創新、處處有創新、時時可創新”的環境氛圍,才能根植創新創業理念,引導學生的創新創業行動,在潛移默化中影響激發學生的創新創業潛能。

參考文獻:

[1]科技創新是提高社會生產力和綜合國力的戰略支撐[EB/OL].人民網,http://theory.people.com.cn/n1/2016/0303/c402884-28168984.html.

[2]高職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融合的思考基礎理論[EB/OL].中國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網,http://www.civte.edu.cn/zgzcw/jcll/201001/5e5eeadf96294d8eaf4fed93a6a21303.shtml.

[3]傅田,趙柏森,許媚.“三螺旋”理論下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融合的機理、模式及路徑[J].教育與職業,2021(4):74-80.

[4]張超.“互聯網+”時代的高校校園文化建設——基于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J].高教學刊,2020(1):51-54.

[5]常颯颯.基于核心素養發展的歐盟創業教育研究[D].長春:東北師范大學,2019.

[6]楊曉慧.高校創業教育生態系統建設的國際比較和中國特色[J].中國高教研究,2018(1):48-52.

[7]張澤云,王中教.指數技術背景下高校創客教育探索[J].教育與職業. 2020(23):68-73.

[8]鄧書基.“雙創”背景下校園文化建設現狀與創新對策探究[J].創新創業理論研究與實踐,2019(9):146-147.A46BA61A-58BF-4F92-B056-5DBEBC4A8AD8

猜你喜歡
校園文化建設創新創業教育人才培養
高校校園文化建設探析
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影響因素及路徑探索
弘揚雷鋒精神與轉型期高校校園文化教育整合性研究
基于人才培養的中職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養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專班級管理共性問題與解決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養的技工學校德育實效性研究
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初探
校園文化建設在獨立學院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