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依托現代信息技術優化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策略

2022-05-05 13:02祁晴
快樂學習報·教育周刊 2022年15期
關鍵詞:探索研究語文學科信息技術

祁晴

摘 要:信息技術越來越廣泛地被應用到教學當中。新課標的實施并沒有動搖語文學科在所有教學任務當中的主要地位,教師要注重對學生語文素養的培養。小學是培養學生扎實基本功的良好時期,小學生接受新鮮知識的能力很強,教師要把握住小學生的學習關鍵期進行針對性指導,有效提高學生學習的效率。教師要發揮自身的教育智慧,保證語文學科的教學質量。本文基于信息技術與語文學科的融合做了相關對策研究。

關鍵詞:信息技術;語文學科;探索研究

引言

語文學科比較強注重學生的語感,信息技術的應用可以把語文知識呈現到學生面前,加深學生的學習印象。語文是一門人文性學科,便于學生走向社會之后能夠很好的適應社會。信息技術可以把語文學科的重難點突出出來,幫助學生重點學習。信息技術的應用改變了傳統的教學手段,是教師教學的一大創新點和嘗試。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探究能力有所提高,是不可或缺的教學手段,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信息技術的應用是現代教育的現狀和熱點。

一、播放視頻,幫助學生理解教學內容

現在大多是獨生子女,嬌生慣養,有社恐心理。播放視頻調動了學生多種感官的參與度,使得學生手、腦并用,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動力。視頻為學生營造了一定的學習情景,使得學生身臨其境。一、二年級的學生大多都是形象思維比較突出,視頻鼓舞了學生學習的斗志,學生爭先恐后的舉手回答問題,提高了學生的質。播放視頻優化了教學過程,增強了教學效果,滿足了小學生的好奇心和學習欲望。

例如:在學習小學語文一年級上冊《四季》的時候,信息技術使得語文知識變得非常簡單、易懂,鍛煉了學生的觀察能力。教師為學生播放視頻,展現小鳥在春天嘰嘰喳喳,青蛙在夏天荷葉上玩耍,秋天一片金黃的麥穗,冬天雪人站在雪地里笑哈哈的景象。視頻的播放減輕了學生學習壓力,消去了語文知識的陌生感,加強了與學生的熟悉度,便于學生接受,保證了教學的順利開展。觀看視頻提高了學生的課堂參與感和體驗感,活躍了學生的思維。

二、整合資源,豐富學生課外知識

學生要有自己獨特的見解,語文學科非常注重學生的平時積累和文化底蘊。拓寬學生學習語文學科的渠道,聯系自身的生活實際來進行對語文知識的掌握。語文學科開闊了學生的眼界,教師要幫助學生進行知識的遷移,學生要學會舉一反三,進行新舊知識之間的聯想。信息技術使得學生語文知識更加系統化,豐富了學生的表象,便于加強師生之間的互動交流,營造和諧民主的學習氛圍。

例如:在學習小學語文二年級《難忘的潑水節》的時候,信息技術把課本當中的圖片、文字進行加工整合,傳遞了多樣的信息。信息技術為學生提供了課程咨詢和課后輔導的服務,代理學生認識周恩來總理。結合周總理的歷史故事,體會傣族人民為什么愛戴他。利用多媒體為學生展示潑水節的歷史由來,了解傣族人的穿戴。多媒體技術的應用解決了學生討論激烈的矛盾明顯的問題。改變了教師教學簡單強硬的教學方式。信息技術宣傳了語文學科的實踐性,便于解決生活當中遇到的問題。小學生的新時代的新氣象,計算機整合了許多專家、教師的教學經驗和學習經驗,學生可以拿來借鑒,完善自己的學習方法。教師要充分了解學生,鉆研教材,反思自己教學的不足,調整教學方法適應學生發展,培養具有現代素質的學生。

三、利用資源,促進學生自主學習

教師要鼓勵學生質疑,學生在提問、作答的環節當中潛移默化的進行了語文學科的學習。學生對教師的提問有效的集中了學生課上的注意力,教師對學生針對性的指導,幫助學生解決了語文學習當中遇到的困難,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自信和學習熱情,避免學生出現厭學的心理。學生在多媒體的環境下進行探究,加強了學生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

例如:在學習小學語文一年級《雪地里的小畫家》的時候, 學生通過反復練習,掌握語文知識,會認文章當中的生字,學會牙、馬等簡單字的筆畫,熟悉傳統文化。語文文章是古人智慧的精華凝煉。學生要明確學習方向,實現學習目標。學生可以進行小組學習,進行資源共享,相互商討學習經驗,展示自己利用多媒體搜集到的小動物的腳印圖片,取長補短,共同進步。教師要完善信息技術設備,以便更好的為學生服務。語文知識是多種多樣的,教師要讓學生思考,青蛙為什么睡著了不來參加雪地里的畫畫。學生提出自己見解:昨天我利用信息技術進行課文的預習時,了解到,因為冬天到了,青蛙會冬眠的時候教師要給予及時、針對性的評價,滿足小學生善于表現自己,想要得到教師關注的心理特點。信息技術可以為學生的發展提供更多的機遇。教師可以為學生利用信息技術設計好學習計劃和學習任務,呈現到學生面前,學生一一對應完成學習。教師要重視學生的學習成就。

結語

信息技術的滲透貼近了學生的學習,學生要端正自身的學習態度,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信息技術拓寬了學生的學習空間和渠道,解決了交往當中學生語言缺乏的問題。教師要把握好語文教學的節奏,靈活使用教材進行授課。教師要有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把握住教學的切入點和突破口。小學生是國家的未來,漢字是我國的通用文字,語文是學好其他學科的基礎。信息技術與語文的融合是活躍課堂的有效手段。

參考文獻:

[1]張昔文. 基于信息技術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策略[J]. 中小學電教,2021,540(11):69-70.

[2]何曉寧. 發揮信息技術教學助手作用,帶動小學語文教學發展[J]. 學周刊,2021,466(10):125-126.

猜你喜歡
探索研究語文學科信息技術
幼兒園教學活動中信息技術的應用思考
巧學信息技術課程
淺談初中信息技術項目式學習教改實踐
巧用“信息技術”,提高課堂效率
如何在語文學科滲透心理健康教育
論語文教學中創造性思維的培養
供電企業社會責任的探索與研究
論如何面對未來圖書館員的角色
開發幼師語文校本教材的原則探析
高職院校平面設計專業教學模式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