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方廣電媒體制作精品廣播劇的突圍之道
——以攀枝花臺、蘇州臺、北京臺為例

2022-05-05 08:36馮乃超
中國廣播 2022年6期
關鍵詞:廣播劇廣電蘇州

☉ 馮乃超

廣播劇是一種用聲音塑造人物形象的戲劇藝術形式,有著廣泛的受眾基礎。20世紀八九十年代,中國廣播劇經歷了前所未有的輝煌,涌現出了很多廣播劇精品。

隨著互聯網的發展,廣播劇在網絡逐漸興起,出現了一批職業化的配音工作室和數量眾多的廣播劇作品。然而,在傳統的廣播播出平臺,因播出需求的銳減導致廣播劇產量越來越低。究其根本,地方廣電媒體實際面臨著創作資金不足、精品劇本一本難求、優秀配音演員缺乏、優質音效資源匱乏等現實問題。面對如此困境,筆者認為,地方廣電媒體應當在提升廣播劇內容質量和拓寬營銷方式等方面探尋新的發展路徑。本文以攀枝花市廣播電視臺(以下稱攀枝花臺)、蘇州市廣播電視總臺(以下稱蘇州臺)、北京廣播電視臺(以下稱北京臺) 為例,探討如何通過拓寬思路、集聚社會力量、市場化運營等手段,使地方廣電媒體廣播劇生產找到可持續發展的突破口。

一、聯動文藝單位,彌補編劇力量不足問題

劇本是廣播劇的靈魂,編劇力量的匱乏是各地方廣電媒體面臨的最大難題。攀枝花臺通過與黨政機關單位合作聯動,有效彌補了編劇力量不足的問題。

2020年,攀枝花臺創作了一部反映該市40多名醫護人員馳援江城武漢的廣播劇《星夜》,以致敬新冠病毒肆虐下這些勇敢的“逆行者”。創作之初,專業編劇人才的欠缺成為棘手問題,于是,攀枝花臺在全市范圍內尋找合適的編劇人選,最終邀請了曾榮獲國家藝術基金青年藝術創作人才、全國戲劇文化獎、四川省“五個一”優秀作品獎等多個獎項的攀枝花市文藝創評室專業編劇李驪負責廣播劇本的編寫工作,并由創作團隊的編劇、導演從聲音傳播的角度對劇本進行微調、錄制,配音演員再根據劇情進行二次創作,由此,廣播劇《星夜》破繭而出。

圖1:配音演員錄制廣播劇《星夜》

受此啟發,攀枝花臺和市文聯、市文化藝術中心、共青團市委、市婦聯等單位建立合作平臺,以日常節目合作為契機,建立長效合作機制,挖掘真實故事,匯聚各領域人才力量,為廣播劇劇本內容生產奠定了專業厚實的基礎。

二、聚攏社會力量,彌補配音演員不足

目前,大多數廣電媒體缺乏專業的廣播劇配音演員,很多廣播劇配音工作是由播音員和主持人承擔的,其在錄制過程中難免存在演繹不夠生活化等問題。筆者認為,依靠媒體號召力,聚攏社會力量,讓社會大眾參與廣播劇的錄制,是解決配音演員匱乏的有效渠道。

以攀枝花臺的做法為例,攀枝花臺長期以品牌節目《麥克瘋不?!窞橐劳?,組建社群平臺,從龐大的聽眾資源中搜羅聲音愛好者,包括退休職工、外賣小哥、大中小學生等,讓他們參與廣播劇錄制,由于其不是專業演員,錄制出來的廣播劇反而更真實,也更貼近生活。

2012年攀枝花臺創作的臺慶劇《最好的未來》正是因為社會大眾參與錄制,才解決了聲音之憂,達到了很好的播出效果。

《最好的未來》是一部反映留守兒童生存現狀的廣播劇,編劇通過講述留守兒童袁小軍的一段離奇經歷,呼吁社會共同關注留守兒童群體。攀枝花臺利用其品牌少兒節目《910 新聲代》舉辦的“我是小主角”選拔活動,最終挑選出十余位小演員進入廣播劇錄制現場。廣播劇《最好的未來》首播后,社會反響熱烈,聽眾通過短信、微信和電話的方式,肯定了故事的主題和巧妙的情節構思。

圖2:小演員錄制廣播劇《最好的未來》

三、專業機構發揮引領作用,建立共享平臺

廣播是一個地域性極強的媒介,即便身處互聯網時代,地方廣播仍以本地市場為主,這就給廣播劇創作生產提供了“共享”土壤。2022年6月9日,四川省廣播電視學會廣播劇藝術專業委員會(以下簡稱四川省廣播劇專委會)成立大會在成都舉行,筆者認為,借助省級平臺的優勢,不僅能夠聚合資源,同時可以增強廣播劇的影響力。

1.資源共享

各地方臺資源不夠均衡,同時又存在各自的優勢和短板,比如有的電臺創作能力強,后期制作力量弱,有的電臺策劃能力強,演播力量弱,不一而足。四川省廣播劇專委會成立以后,通過搭建共享和溝通平臺,形成集體創作機制,將各臺優勢資源最大化。資源共享不僅彌補了創作方面的短板,同時其也成為廣播劇創作的有力支撐。

比如在廣播劇的后期制作當中,音效不足是困擾地方臺廣播劇生產的一個現實問題。四川省廣播劇專委會成立之前,曾有數家地方臺采取眾籌的方式購置音效庫,雖然攤薄了費用,但是平臺方對使用單位數量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制,同時存在版權糾紛等方面的問題。筆者認為,類似廣播劇專委會這樣的組織機構可以將有能力采制音效的成員單位進行任務劃分,分頭采制環境音效,廣播劇專委會進行把關審核后,打造專有廣播劇音效庫,所有成員單位按照具體下載量進行付費,以年為單位進行統一結算,反哺采制單位,由此形成良性激勵機制,支付成本在地方臺可承受范圍內,版權問題也得到解決,一舉多得。

2.播出平臺共享

在當前的廣播劇市場當中,供應商大多采取付費播出模式,然而,地方廣電媒體很難通過廣播劇實現商業價值,因為廣播劇生產周期長、制作難度大,作品無法保證供給充足。因此,類似廣播劇專委會這樣的組織機構可建立統一播出平臺,進行統一主題策劃,共享制作,共享播出,這樣,既滿足了群眾對于高質量聲音產品的精神需求,也避免了各媒體在廣播劇生產后“束之高閣”或“影響力不足”的窘境。

四、市場化運營思路,助力精品廣播劇行穩致遠

目前,大部分地方廣電媒體創作的廣播劇,市場認可度并不高,筆者認為,問題出在營銷模式和推廣思路上,“酒香還怕巷子深”,如果在創作之初就有全流程的營銷策劃,廣播劇“出圈”將不再是難事。

圖3:9集兒童廣播劇《藍小銳幻游記》首季進入蘇州30所學校班會課

圖4:9集兒童廣播劇《藍小銳幻游記》首季進入蘇州30所學校班會課

比如2021年,全國廣播原創活動IP 競演大賽第五屆廣播超級碗在湖南長沙舉辦,競演大賽上,兩個廣播劇結合商業模式運營的案例給人啟發。第一個是蘇州臺的《藍小銳幻游記》。2021年“5·18 國際博物館日”期間,蘇州臺和蘇州絲綢博物館聯合創作了9 集兒童廣播劇《藍小銳幻游記》,除了開辟廣播和新媒體宣發渠道之外,作為創作之初就設定好的“流量密碼——“藍小銳”這個劇中人物IP 也被全方位打造。廣播劇落地宣發的同時,“藍小銳”文創周邊、“藍小銳”舞臺劇、“藍小銳”人工智能(AI)等形式紛紛在蘇州絲綢博物館推出,賺足了蘇州市民的眼球。因為內容創作精良,該劇在云聽客戶端和全國20 多家省市電臺同步落地播出。因為策劃前置,基于廣播劇開發的博物館沉浸式實景演出觀眾爆滿,基于“藍小銳”開發的文創周邊熱賣,僅線下活動就為蘇州臺創收80萬元以上。該劇主創人員透露,此次為蘇州絲綢博物館策劃的“藍小銳”IP,精良的廣播劇是其根基,全方位覆蓋的營銷方式是其精華,它們的結合,讓主創人員的設想落到實處,也使得該劇獲得了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雙豐收。

第二個是北京臺的《戀愛吧!人類》。和蘇州臺的全方位覆蓋不同,《戀愛吧!人類》專注于廣播劇和舞臺劇的結合。該劇是北京臺聯合北京開心麻花娛樂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打造的一部廣播舞臺戲劇,由北京臺交通廣播中心品牌欄目《一路暢通》主持人作為主角參演,開心麻花專業演員參與演出。

為了配合舞臺劇上線,北京臺制作了廣播云劇場《貓眼看世界》,并于開演前10 天獨家上線,舞臺劇參演人員為角色配音,從內容上反哺廣播節目。廣播+戲劇的全新展現形式,讓用戶提前感受本劇的魅力,進而購票進入劇場觀看演出。該劇于2021年5月在北京地質禮堂連演10 場,首輪演出門票全部售罄,并得到觀眾的認可。

除了將廣播劇和舞臺劇相結合,落地變現,廣播劇依托融媒體傳播,在云聽、喜馬拉雅、蜻蜓FM、荔枝、企鵝FM、貓耳FM 等音頻平臺進行收費播出,獲取商業價值的模式也已經屢見不鮮。未來,如何讓精品廣播劇在產生良好社會效益的同時,獲取更多的經濟回報,從而反哺廣播劇創作,使其進入良性運作周期,除了提升劇本品質之外,針對市場進行內容研發,拓展傳播渠道,為廣播劇運營打造全鏈條、立體化的市場模式也應當是重要的考量因素。

五、結語

新媒體傳播環境下,理念的創新、科技的革新、體系的融合為廣播劇的發展提供了新的契機,從而大大增強了廣播劇應對新媒體挑戰的能力。廣播人只要潛心創作、開拓思路,廣播劇的存在價值以及商業市場都將迎來廣闊的發展空間。

猜你喜歡
廣播劇廣電蘇州
“洋蘇州”與“新蘇州”演奏和弦
探討大數據在廣電新媒體中的應用
廣播劇還有前途嗎?
淺析微廣播劇有效傳播的三大特質
2018中國廣播劇年會在遼寧丹東召開
蘇州一光
用屠呦呦精神創作屠呦呦廣播劇——一次科研般嚴謹的藝術創作
廣電新聞出版整合對廣電業發展影響的思考
蘇州十二憶
EPON技術在廣電網絡的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