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學本”理念的小學語文低年段讀寫作業設計

2022-05-06 03:24陳惜銀
廣東教學報·教育綜合 2022年51期
關鍵詞:學本原則策略

陳惜銀

【摘要】讀寫作業是檢驗學生語文學習效果的有效手段,是語文學習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本文以統編版小學語文二年級上冊教材內容為例,從“學本”理念出發,聚焦作業設計的趣味性、分層性原則,闡述小學語文低年段讀寫作業設計的有效策略。

【關鍵詞】學本;小學語文;讀寫作業;原則;策略

2021年7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聯合印發《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明確提出了“全面壓減作業總量和時長,減輕學生過重作業負擔”(下文簡稱“雙減”)。長期過重的作業負擔和乏味的作業內容,讓學生逐漸消磨學習興趣,導致學習效能低下?!半p減”政策的明確,實際上對教師的教學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既要保證教育教學質量,也要關注作業設計的原則與評價實效?;凇皩W本”教育理念的小學語文讀寫作業設計,就是以學生為主體,以學生的發展為目標,遵循趣味性、分層性原則,設計出符合學生學情的作業。

一、小學語文讀寫作業設計的現狀及問題

1.功能上重知識掌握,輕素養培養

大部分小學語文教師設計作業的目的僅局限于鞏固課堂所學知識,多集中在抄寫課文詞語、背誦篇目等這一類簡單機械的作業類型,缺乏對學生語文素養,如,口語交際能力、閱讀能力、寫作能力等的培養。這些作業容易固化學生思維方式,阻礙其個性發展及思維開發。學生疲于在白紙上填上一成不變的答案。久而久之,作業留給他們的將是繁重的壓力,他們也失去了求知的欲望和動力。

2.作業量普遍過大

在設計作業時,總有教師奉行“題?!睉鹦g,陷入了學生完成的作業量不夠大、知識點的掌握就會不夠牢固的思維怪圈。于是,教師本著“寧可布置題海,也不能放開一個可能遺漏的知識點”的原則布置作業。此外,市面上的各類配套練習冊也在一定程度上“解放”教師的雙手。過于繁重的作業量使學生每天完成作業的時間被無限延長,部分基礎不好或是書寫速度較慢的學生叫苦連天,家長看在眼里,憂在心里。

3.題目質量偏低

現今教育信息化飛速發展,教師獲取教學資源的渠道多樣,不再為找不到作業資源而發愁。然而,網絡所帶來的諸多問題也接踵而至。教師從網絡下載的作業內容未能結合學生學情進行甄別完善,學生成為檢驗作業題目質量的“試驗品”。此外,由于簡單機械的讀、抄、背作業較多,創新型拓展實踐作業較少,學生的思維固化在簡單記憶文本知識層面,實踐應用能力更是得不到發揮。

4.內容缺乏趣味性、分層性

學生的知識水平、能力基礎的不同造成了他們應對作業的能力也有所不同。教師在布置作業時,容易忽略這一客觀存在的差異。教師設計并布置相同的作業類型,缺乏結合學情個性設計的意識,導致了學有余力的學生“吃不好”,能力有限的學生“吃不了”的情況。

二、基于“學本”理念的小學語文低年段讀寫作業設計原則及策略

讀寫作業是語文作業設計最普遍、實效性最高的主要形式之一。它主要指的是以文本知識為載體,由讀促寫、由寫促讀的教學模式。有效設計個性化的讀寫作業有助于啟發學生思維遷移與應用,讓學生不再單純為了“作業”而作業,開拓學生的想象力,發掘學生的個性,推動學生語文素養的提升。

1.立足教材,扎根“學本”

小學語文低年段讀寫作業的設計原則應以教材學本目標為導向,無論是設計類型、作業形式、作業內容及作業評價都得基于教材編排特點、單元雙線結構和單元語言要素來進行。

例如,二年級上冊語文教材編排符合低年段學生好奇、好玩、好學的學情特點,倡導開放、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旨在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想象力和創新實踐能力。教材的單元主題目標注重生活體驗和情感培育,分別安排了“大自然的秘密”等自然生活專題、“相處”等人際社會專題和“想象”等思維能力專題。語文學科獨一無二的雙線組織單元結構,從“積累并運用表示動物的詞語”到“借助詞句,了解課文內容”,從“閱讀課文,說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到“展開想象,獲得初步的情感體驗”,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由詞句過度段篇,將知識與能力訓練點落到實處,融會貫通。教材編排注重人文主題與語文技能雙線并驅,讓教師更明白教什么,學生更知道學什么。

教材編排為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明晰了方向,“學本”目標也為低年段讀寫作業的有效設計確立了基本原則。教師在進行讀寫作業設計時應熟知教育目標、學段目標、單元目標,尊重學生學習的主體性以及學習發展軌跡,循序漸進,將語文訓練與學生能力素養有效結合,而不局限于簡單機械的重復操作,更注重知識遷移運用、人文拓展與觀念培育。

2.符合學情,兼顧趣味

基于“學本”理念的小學語文低年段讀寫作業設計應從低年段學生學情出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強調,語文教學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教師在進行讀寫作業設計時,如果能夠在落實知識學習目標的同時考慮作業設計的趣味性,那么,學生在完成作業時,就會有強烈的求知欲和完成作業的積極性。

例如,二年級上冊第一單元以“大自然的秘密”為主題,編排了相關的自然科學課文。課文插圖畫面色彩鮮艷,形象生動有趣,極具吸引力和感染力,拉近了學生與大自然的距離,啟發學生通過閱讀知曉其中的變化規律和科學道理后,會更加喜愛大自然,更想去仔細觀察大自然,去探究其中的科學奧秘。由此可見,作業設計講究趣味性,也是低年段語文讀寫作業設計的重要原則之一。因此,在設計本單元《植物媽媽有辦法》這一課文作業時,教師立足自然科學這一學本目標,另辟蹊徑,運用跨學科知識幫助學生理解不同自然現象的不同形態特點,從而領會“打”“落”“飄”三個動詞使用上的區別。

識字寫字作為語文教學務必落實的目標,同樣是學生日常學習的重點。盡管處于低年段,二年級學生在第一學期便需要認識常用漢字450個,會寫漢字250個。面對困難的識字寫字這一難關,教師在進行作業設計時應該滲透不同的識字寫字方法,引導學生學會遷移運用。如,在設計二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的課中寫字作業時,教師可通過分類游戲鞏固認識漢字結構,讓學生在歸類不同結構漢字的過程中加深印象,緩解畏難心理,落實寫好每一個字的目標。

教師在設計小學低年段讀寫作業時,應考慮學本與趣味相結合,趣味應為達成語文教學目標服務,不能為形式而形式。低年級學生的直觀形象思維占主導地位,作業應多出現圖像、游戲、動手制作等趣味十足的形式,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寓教于樂,使學生樂在其中。

3.尊重個體,重視分層

基于“學本”理念的小學語文低年段讀寫作業設計應重視每一個學生的個體差異,為他們確定適宜的目標,設計自主化、個性化的分層作業,讓每個學生都能“吃得下”“吃得飽”“吃得好”,力爭讓每個學生在自主選擇適合自己的作業中發揮所長,獲得成功的學習體驗。

低年級學生的語文學習往往需要一個支架,這就需要教師在進行作業設計時有明確梯度,既能滿足大部分學生鞏固知識,也能幫助學有余力的學生提升能力。如,《小蝌蚪找媽媽》一課的識字環節,可以通過不同的識字方法進行遷移識字,舊知新學。通過給 “土”“皮”“青”等簡單生字加上偏旁變成新字,這樣的識字方法有一定梯度,由淺入深,降低了生字識字的學習壓力。同時教師可設計選做題的形式,引導學生遷移運用,用上述識字方法從課文中選擇生字進行識記。

分層作業設計是為了更好地幫助學生鞏固所學知識,從不同層面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最大程度讓學生獲得成功的體驗,愿學、樂學。教師在進行讀寫作業分層設計前,需要明確學段目標、單元要素和課時目標,了解本班學生的學習差異,增加作業的多樣化選擇,在作業評價時多采用鼓勵性機制,讓學生得到長足長效的發展。

作業設計作為語文教學設計的組成部分,是學生鞏固學習知識,提高學習能力,檢驗學習質量的重要手段。如何在教學過程中牢牢把握以“學生為主體”的“學本”目標,以文本知識為載體,進行有效的作業設計,豐富作業形式,關注作業評價,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全面提高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同時切實減輕學生的作業負擔,是當前“雙減”政策下小學語文教育教學關注的重點。

[本文系廣東教育學會“十四五”教育科研課題“基于網絡學習空間的小學教師高質量協同教研模型構建與應用研究”(項目編號:GDES14128)的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1]溫儒敏,陳先云.義務教育教科書教師教學用書語文二年級(上冊)[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

猜你喜歡
學本原則策略
十二星座的做事原則
教育尋真
滲透“學本”思想 構建有效課堂
整體·聯系·學本
淺談“學本”課堂中教師的角色觀B
Passage Four
惹人喜愛的原則(二)
惹人喜愛的原則
原則與原則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