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音樂創作中數字媒體技術運用分析

2022-05-09 23:04何泊滿
藝術評鑒 2022年4期
關鍵詞:曲式數字媒體技術音樂創作

何泊滿

摘要:新媒體技術的快速發展,對眾多領域都有一定的影響,同時,也促使音樂行業發生了變革。本文主要論述了音樂創作中數字媒體技術的運用,改變了傳統音樂創作方式,創新創作技巧,讓創作模式更為直觀化與模塊化。

關鍵詞:音樂創作? 數字媒體技術? 音響? 曲式

中圖分類號:J60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8-3359(2022)04-0058-03

數字媒體屬于媒體的一種,為傳播媒介,利用光盤或磁帶等固體載體寄存,表現出圖畫、視頻、聲音等,從媒體的發展趨勢分析,會干擾消費者的行為,特別是影視與廣告業,借助這方面的發展,逐步擴大影響力,而將數字媒體技術應用于音樂領域中,能獲得巨大的成效。

一、數字媒體技術概述

數字媒體是一門新興學科,其以數字技術與信息科學為導向,大眾傳媒理論為依據,將商業、教育、管理的科學同藝術進行交互融合。

依托數字媒體可以發揮出現代信息傳播技術的優勢,以各種藝術形式開展多維藝術創作,最明顯的特征是數字傳播技術的應用,既方便了音樂活動,還影響著音樂生活的方方面面,從創作模式來看,從傳統模式轉變到擁有數字時代特點的創作模式。

二、音樂創作中數字媒體技術應用

(一)音響概念變化

縱觀音樂創作發展歷程,每一次的科技進步都引發了音響概念的改變,作曲家利用特殊的演奏方法得到傳統樂器聲音。而現在,通過使用高科技,拓展了音色,比如,FM調頻、采樣回訪技術、線性算法合成技術RLA等,讓音樂創作者有了全新的音色。另外,音頻處理軟硬件擁有優質的音頻處理功能,可以讓作曲家更好的控制音色。通過這種方式,作曲家不但能夠制作出擁有鮮明個性的音色,還能夠精準調節各種音色參數,比以往調用音源與合成器音色的方法更為先進。在新技術支持下,可以合成各種特性的音色。

聲音合成是創作音樂的主要手段,原理是借助振蕩器、濾波器、包絡發生器進行各種方式的合成,制作出新的聲音,合成方法千變萬化,具備豐富的可調因素,充分發揮出新技術的作用。

MIDI控制手段就是利用各種控制器、專用信息等方法改變濾波器、音色包絡線等,讓音色在動態過程中出現變化,這一方法專門針對硬件音源的現有音色,在實際應用中,大多被用于修飾聲音。在進行電腦音樂創作過程中,最重要的設備就是計算機,要保證配置達到要求,可以無壓力運行多個軟件音源,MIDI基本設備無法單獨操作,需要構建出完整的音樂制作體系,硬件設備包括聲卡、硬件音源、擴聲器、計算機等。當聲音信號傳輸至擴音器時,制作就完成了。

利用音頻調制方法調制音頻,改變音頻本來的部分特性,這種方式為現代音樂創作的關鍵部分,可以作為評定作品質量的指標,各種效果器進行組合,可生成多種音色變化。全新的音響效果離不開全新的音色,促使傳統配器理念出現了變革,作曲家深入研究音色,對音色有著全新的認識,打破了傳統音色可選范圍的束縛,電子技術為音樂帶來了無限可能,讓音樂創作上升到新的層次。

由于更多音響的出現,受眾的音樂審美會慢慢轉變,導致作曲家會更加大膽,更多的電子化音響概念和作曲家的創作理念相融合。在整個過程中,一些作曲家全身心投入到純電子音樂創作中,這種創作是一種音響概念的拓展,屬于現代音樂藝術發展的組成部分。

直接聆聽音響是新時代音樂創作的特點,這種方式是直接面向處理音頻對象,在實際處理時,運用數字技術和調制手段,優化音樂創作,在調制頻響信號方面,需要用到濾波器與數字均衡器,通過音頻調制技術處理各種變形,在數字平臺上進行調制工作。

(二)創作方式影響

數字媒體技術是音樂創作的輔助手段,豐富了音樂創作可能性。作曲軟件擁有強大的功能,不但能夠支持寫作五線譜,還能夠使作曲家聽到作品的全貌,有利于修改作品細節。

聲音處理技術讓音域與音色獲得了拓展,在電子手段的幫助下,從理論層面來看,樂器與人聲音域能夠無限拓展,借助計算機算法獲得音域,確保其擁有較高的保真度。另外,利用電子合成出的仿真音色與合成音色在音域上不受約束,大幅度擴大了作曲者的選擇范圍。電子合成音色被大量應用于音效制作中。在音樂作曲領域,創作觀念在不斷改變,部分作曲家把創新音色看成第五大要素,不單憑借傳統樂器產生音色,而是充分利用各種合成手段,讓音色擁有個性化的審美特質,而電子合成手段是作品架構與表現的主要形式。

新技術可以完善演唱技巧,音準、節奏組合等問題已不是決定作品質量的關鍵,比如,可以在計算機軟件中任意設置TICK精度,甚至達到了人耳無法辨別的程度。一些高難度的演唱可以經過音頻處理技術來實現,同時搭配動感的流行節奏,讓古典和流行進行完美融合,先進技術使演奏與演唱技巧獲得了突破。

數字媒體技術在音樂創作領域的重要應用即音波數字化,其徹底改變了音樂創作模式,突破了離不開五線譜、傳統樂器的局面,能夠按照自己的意愿,利用電腦混音器進行音樂創作,還可以及時聽取創作內容,并做出修改,使創作方式更加直觀化,簡化創作過程,為豐富創作內容奠定基礎。

音樂作品和音樂片段一般以數字形式存在,便于存儲和調取,都是單獨存在的單元,每個音樂單元之間能夠相互組合,在這個過程中提高音樂作品數量的指數級,達成模塊化音樂創作。借助數字媒體技術可以對音樂作品進行組合與拼接,讓音樂創作效用最大化。

傳統的音樂創作對創作者自身水平有著較高要求,創作技巧單一,缺乏創新,使得音樂作品難以得到聽眾的認可。而數字媒體技術很好地彌補了這一問題,讓創作方式更加靈活多樣。

根據傳統的發展模式分析,在創作中出現了軟音源、電子音等素材,作曲者的需求不斷擴大,很多商業公司準備了各種音效素材與插件音源等,一些產品的免費下載提高了產品促銷力度?,F已迎來了數字時代,資源共享方便了人們的生活,利用通訊與網絡處理音樂數據,打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另外,在音樂網站上存在很多的共享樂譜,為音樂創作提供了便利。

在聲音傳播技術方面,已實現了從單聲道向立體聲的升級,這意味著人們對聲音有了更高要求,傳統的音樂生產模式不符合社會的需要,目前,音樂產品的需求量不斷提高,因此,需要縮短音樂創作周期,且還要擁有較高的品質。

(三)曲式與音樂體裁改變

運用新技術手段,增加了曲式結構自由度,即使仍有很多音樂作品在沿用單三、復三、回旋等舊的曲式結構,但部分作品的局部結構變化較為明顯,具有很好的便捷性,方便剪切、拼貼和重組,顛覆了傳統曲式結構理念,有了更多可能性。

以前磁帶作為錄音媒介,音樂再編輯是指橫向時間點上的簡單拼接,使用的工具為膠帶與剪刀,選擇切入時間點是較為困難的?,F階段,數字化錄音對音樂作品結構產生了立體化、縱深化的影響,體現出數字化手段對現代音樂發展的作用。

數字媒體技術直接影響著音樂創作體裁的發展,和協奏曲、交響曲與民間音樂等體裁相比較來看,新技術手段有利于各種體裁相互結合,彰顯新的活力和光彩。尤其是民族特點鮮明的體裁,作曲家重新編排民族風格要素,更容易被年輕人接受,可以嘗試將中華民族器樂和西方管弦樂進行融合,可能會有更好的效果,這也是未來世界的音樂發展趨勢。

(四)形成音樂創作群體

音樂屬于人類精神文化范疇,其發展與演變依賴于音樂的傳播,從深層次來看,音樂信息承載著音樂藝術意圖、音樂思想。要深刻意識到音樂作品的傳播是一種社會行為,在信息產業飛速發展的當下,各種傳播媒體都可以促進新興音樂形式的發展,比如,說唱音樂、搖滾樂等,由于成功的商業宣傳與推廣,使得這類音樂形式獲得較好的發展,媒體傳播有助于音樂領域的交流和互補。風格體裁的發展受到多方面藝術領域的影響,音樂創作的取向擁有明顯的層次和分類。

近些年,計算機音樂相關產品研發速度加快,制造成本持續減少,計算機輔助作曲水平不斷提升,許多非專業作曲人員也加入到創作當中,利用電腦軟件的聲音編輯功能,可以彌補自身音樂創作理論的不足。一些作曲者不借助外力的話只能創作簡單的旋律,但經過技術進行處理之后,一首完整的歌曲便制作成功。創作人員利用鍵盤輸入的方法把旋律上傳到音序軟件中,經修改成型,幫助了很多非音樂專業人士完成了創作夢想。

根據音樂創作的發展歷程分析,傳統音樂形態體現在對位、密度等方面,通過觀察樂譜認識形態,對一些獨立要素來說,通常不會按照以往的邏輯性進行處理。若音樂作品電子特性較強,要利用控制數據和頻譜分析觀察形態變化,無極音高和電子波形對傳統樂音體系產生強烈沖擊,利用作曲軟件觀測并分析聲音頻譜,掌握頻響范圍、無序音高和無極音高等,通過頻譜形態進行直接觀察。

傳統的音樂創作教育一般在相應的音樂院校進行,存在時間和空間上的局限性,隨著網絡的普及,傳統音樂教育模式發生改變,可以在互聯網上共享海量資源,各種音樂網站與論壇層出不窮,同時,很多大學的音樂學院在網絡上公開了精品課程,人們可以隨時隨地在網上進行學習,讓廣大音樂人有了一個互相交流的良好機會。相關部門要充分結合音樂創作方面的具體情況,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并出臺有利政策,促進音樂產業的發展,轉變思想理念,注重產業融合,利用好已經掌握的資源,牢牢把握機遇,加強宣傳,大力扶植出現的新業態,保障其合法權益,為優化產業結構奠定基礎。

(五)提供大量的音樂素材

在音樂創作過程中,音頻素材是保證音樂創作的重要前提,而傳統的音樂素材多屬于書面形式,影響作曲者的創造效果。數字媒體技術以信息技術為載體,具有資源共享性,為作曲者提供了巨大的資源庫,對其創作提供重要的保障。例如,國際電子音樂研究協會,其具有影響力非凡的網站,作曲者可以在網站上傳自己創造的素材或作品,也可以借助其共享的特點,在網站內查到自己所需要的素材,因其對著作署名權具有一定的保護作用,被更多人所應用,作曲家通過對大量的音樂素材進行借鑒、學習,可以創作出更具有獨特風格的作品。與此同時,利用數字通訊技術及音樂數據實時處理技術進行創作,可以讓更多的作曲者共同體驗創作過程,帶給每位作曲者不同的體驗。另外,在音樂網站上提供的樂譜以及相關創作方法,也為更多的音樂創作者提供借鑒,對于創作中需要的軟音源、電子音等素材,創作者也可以快速在網絡中查詢到,為創作者提供了重要的素材支持。

數字媒體技術的應用,對音樂形態的發展具有重要影響,傳統的音樂形態在對要素進行統一時,一般是借助樂譜來完成的。而數字媒體技術的應用,對其進行較大的革新,主要采用控制數據、頻譜分析的形式進行操作,電子波形的出現由于其不同的運動形態,對傳統的音樂體系具有嚴重的沖擊作用,通過對聲音頻譜的分析,對數據的采納,可以對音樂直觀觀察,對聲音的研究及認知具有重要的作用,并且為和聲創作提供支持,對音樂形態具有重大的影響。

三、結語

數字媒體技術對音樂創造帶來了變革,其空間性與延展性是無限的,作為一種輔助工具,給作曲者注入了創作靈感,人始終是創作主體,擺脫不了人的主觀因素,因此,要對數字媒體技術有正確的認識,通過科學合理的利用,促進創作事業良性發展。

參考文獻:

[1]王淵文.融合數字媒體技術的傳統民族音樂傳播發展手段探析[J].中國文藝家,2020(10):73-74.

[2]陳申.數字媒體技術助力電子音樂創作——評《數字媒體應用教程》[J].機械設計,2020(06):152.

[3]湯鑫悅.基于數字媒體技術對當代藝術創作的影響分析[J].藝術大觀,2020(15):123-124.

[4]胡明珠.數字媒體技術對音樂創作的影響[J].文化產業,2020(03):45-46.

[5]阿榮.數字媒體技術在動漫設計和制作中的應用研究[J].藝術品鑒,2019(33):284-285.

[6]劉泳森.動漫設計與制作中數字媒體技術的應用研究[J].風景名勝,2020(01):126-126.

[7]王卓希.數字媒體技術在影視動畫后期制作中的應用研究[J].文藝生活·文海藝苑,2019(06):118.

[8]初夏.數字媒體技術對藝術創作的影響研究[J].山西青年,2019(02):197-197.

[9]王迪迪.論數字媒體技術對藝術創作的影響[J].新絲路:上旬,2019(12):1-1.

[10]李慧如,侯佳.淺析傳統藝術中數字媒體技術的運用[J].山西青年,2020(08):297.

猜你喜歡
曲式數字媒體技術音樂創作
鋼琴性能對音樂創作風格的影響
立足中國視角 跨越文化邊界——評《西方當代音樂創作研究——結構思維與當代走向》
秦腔現代戲《西京故事》的音樂創作技法分析
新時代如何做好群眾文化音樂創作工作研究
該丘斯曲式學之樂句式研究
數字媒體藝術在展示設計中的創新運用
中國大學生計算機設計大賽參賽經驗與總結
數字媒體技術課程體系及實踐教學環節設計
基于產業需求的數字媒體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研究
門德爾松《春之歌》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