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臨床28例小兒腹瀉患者采用抗生素治療情況分析

2022-05-10 17:45丁國珍
中國藥學藥品知識倉庫 2022年7期
關鍵詞:微生態制劑

摘要:目的:通過對臨床上28例小兒腹瀉患者進行調查研究,探討提高對抗生素應用過程中導致嬰幼兒抗生素相關腹瀉的認識,并對其防治方法進行分析。方法:抽取應用抗生素治療的全部住院病歷,按抗生素相關腹瀉的診斷標準,統計分析其發病率,探討其發病原因,提出防治辦法。結果:抗生素相關腹瀉總發病率為10.8%,其中頭孢呋辛占7.6%;頭孢曲松占1.2%;克林霉素占0.8%;兩聯以上抗生素占1.3%。應用微生態制劑及腸黏膜保護劑,佐以免疫增強劑靜脈用人血免疫球蛋白,防治療效滿意。結論:兒科抗生素相關腹瀉發病率較高,受多種因素影響,可用微生態制劑及免疫增強劑防治。

關鍵詞:抗生素相關腹瀉(AAD);腸黏膜保護劑;微生態制劑

【中圖分類號】 R722.13+2 【文獻標識碼】 A? ? ? 【文章編號】2107-2306(2022)07--01

近年來,廣譜抗生素在兒科中應用越來越多,由此引發的抗生素相關腹瀉(AAD)也在逐年上升,文章通過對兒科28例患者住院病例的分析,提高對抗生素導致嬰幼兒相關腹瀉的認識,并探討預防和治療方法。

一、臨床資料

(一)一般資料:選取我院兒科2021年1月~2021年12月收治的應用抗生素治療(治療前未合并腹瀉)的患兒28例,其中男16例,女12例,年齡4 d~9歲。其中新生兒(0~28 d)2例,嬰兒(28 d~1歲)14例,幼兒(1~3歲)3例,兒童(3歲以上)7例;呼吸道感染2例,急性支氣管炎3例,支氣管肺炎2例,其他感染1例。只用一種抗生素治療的患者22例,使用兩種以上抗生素治療患者6例。單一使用的抗生素分別是頭孢呋辛50~100 mg/(kg·d),分2次靜脈滴注,療程5~10 d;頭孢曲松20~80 mg/(kg·d),1次靜脈滴注,療程4~14 d;克林霉素15~25 mg/(kg·d),分2次靜脈滴注,以上各類呼吸道感染診斷標準符合兒科疾病診斷標準。

(二) 抗生素相關腹瀉診斷標準與臨床特點:患者的AAD診斷符合《醫院感染管理辦法》的標準。主要有:①近期曾應用或正在應用抗生素治療,在治療過程中或停藥后2周內發生腹瀉,排除慢性腸炎急性發作或急性腸道感染及非感染因素所致腹瀉。②治療前大便性狀正常,次數1~2次/d,治療過程中大便性狀發生改變,如水樣便、血便、黏液膿血便或見斑狀條索狀偽膜,便次增多達5次/d以上。③原發病改善而腹瀉無明顯好轉。④大便涂片有菌群失調或培養發現有意義的優勢菌群。

二、結果

(一) 抗生素相關腹瀉的發病情況:按年齡統計的我院兒科2021年抗生素相關腹瀉的發病情況得出在應用抗生素治療中,新生兒3例,發生AAD 1例;嬰兒14例,發生AAD 1例;幼兒(1~3歲)2例,發生AAD1例;兒童(3歲以上)7例,發生AAD 1例。

(二) 使用抗生素品種統計:應用頭孢呋辛21例,發生AAD2例;頭孢曲松5例,發生AAD1例;克林霉素2例,發生AAD0例。

(三) 各種抗生素AAD發病率:在出現的3例AAD病例中,1例未采用其他方法治療,停用抗生素后腹瀉消失。其余在停用抗生素后,均根據患者腹瀉及脫水情況,增加補液量,維持水電解質平衡,口服微生態制劑——枯草桿菌腸球菌二聯菌(0.1 g,口服,2次/d)及腸黏膜保護劑——雙八面體蒙脫石(1歲下,1.0 g;1~2歲,2.0 g;2歲以上3.0 g,飯前口服,3次/d)。經過治療患兒腹瀉消失;加用磷霉素靜脈滴注(100~300 mg/(kg·d)后腹瀉停止。

三、討論

抗生素相關腹瀉是嬰幼兒應用抗生素治療中常見的不良反應,已逐漸被臨床醫師認識并引起重視。而在這些抗生素中,頭孢菌素類由于過敏反應少、價廉、療效顯著而被廣泛使用,由此引起的AAD也在日漸增多。其原因可能是:頭孢菌素類為廣譜抗生素,在殺滅致病菌的同時,破壞了腸道正常菌群,造成機體菌群失調,正常情況下不致病的大腸桿菌大量繁殖,成為病原菌引起腹瀉,這種情況在腹瀉物的病原學培養中也得到證實。另外嬰幼兒胃酸度低,免疫系統發育不完善,補體水平低,對外界環境變化耐受力差也是一個原因。

這些出現AAD的病例有以下臨床特點:從用藥時間來看,抗生素使用時間超過5 d,腹瀉發生率明顯升高。從抗生素品種來看,頭孢呋辛及兩聯以上抗生素聯合使用AAD的發病率較高。這是因為頭孢呋辛是第二代頭孢菌素,在兒科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中應用較為廣泛,用量較大;而聯合使用抗生素或反復更換抗生素,增加了引起腹瀉的危險性。從年齡看,新生兒及3歲以上兒童AAD的發病率較低,這可能是由于新生兒出生時及在母乳喂養過程中含有從母體獲得的抗體,獲得了被動免疫,可以應對胃腸道環境的變化;而3歲以上兒童,隨著生長發育的成熟,免疫功能增強,對環境變化的適應能力也增加。正是由于這種年齡段免疫狀況的差異,決定了AAD的發病主要集中在嬰幼兒(28 d~3歲)期。這也與文獻報道相一致。從總的發病率來看,該院兒科AAD總發病率為10.8%,也在文獻報道范圍內。從治療情況來看,AAD患者多為單純性腹瀉,通過停藥及調整腸道菌群等藥物治療大多可治愈(80%);對于合并腸道感染患者,可采用靜脈滴注磷霉素,因為磷霉素除了對腸道致病菌有較好抗菌活性外,還有免疫調節作用。對于上述方法治療無效的AAD患者,可能系腸道對該抗生素過敏(敏感)所致,可通過靜脈滴注丙種球蛋白(IVIG)改善腹瀉癥狀。這是因為丙種球蛋白含有抗病毒、細菌及其他病原體的IgG抗體外,還有少量的IgM、IgA及抗炎因子。通過靜脈滴注丙種球蛋白,迅速提高患者血液中的IgG的水平,使其與相應抗體物質特異性結合,并刺激機體的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功能,發揮抗感染和免疫調理作用,達到治療和預防疾病的目的。

總之,AAD的發生受多種因素影響,合理使用抗生素,控制廣譜抗生素的使用,保持腸道微生態平衡,是防治AAD發生的根本措施。在臨床治療中,盡量避免多種抗生素聯用及由低級到高級頻繁更換抗生素,應結合藥敏試驗,嚴格掌握適應證選用抗生素。針對兒科目前二代頭孢菌素——頭孢呋辛廣泛使用的情況,建議對常見的呼吸道感染可優先考慮一代頭孢菌素——頭孢硫咪。對于敗血癥及嚴重感染患兒,在抗生素治療過程中可同時靜脈滴注丙種球蛋白預防AAD的發生。

作者簡介:丁國珍,(1973年—),女,漢族,吉林通榆人,吉林省白城市通榆縣興隆山鎮中心衛生院,副主任醫師,研究方向:臨床醫學全科。

猜你喜歡
微生態制劑
微生態制劑對河蟹養殖成活率的影響
微生態制劑對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的預防作用
血漿置換術聯合口服微生態制劑治療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的臨床研究
微生態制劑在小兒腹瀉治療中的療效評價
奧沙拉秦聯合微生態制劑治療潰瘍性結腸炎的臨床療效探析
微生態制劑和奧沙拉嗪聯合在潰瘍性結腸炎患者中的應用效果
高效復合微生態制劑對養殖水體修復效應的研究
微生態制劑對中國對蝦養殖池塘底質改良效果的探討
免疫增強劑和微生態制劑對凡納濱對蝦生長的影響
一種復合微生態制劑在鯽魚苗養殖中的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