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PBL教學模式的旅游心理學課堂教學改革探究

2022-05-15 18:39葉銀寧
現代商貿工業 2022年9期
關鍵詞:PBL教學模式教學改革

基金項目:2020年度西安翻譯學院校級教改項目(J20B32)。

作者簡介:葉銀寧(1983-),女,浙江慈溪人,碩士,西安翻譯學院講師,主要研究方向:旅游管理教學改革、旅游經濟。

摘 要:旅游心理學現有教學模式在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教學評價等方面存在諸多問題。因此,基于PBL教學模式,結合教學實例,從創設情境、提出問題;分組分工;自主學習、合作交流;課堂展示;總結評價5個環節對旅游心理學課堂教學模式進行重構,并對教學效果進行總結和反思。

關鍵詞:PBL教學模式;教學改革;旅游心理學課程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2.09.086

旅游心理學是旅游管理專業的一門核心課程,在教學過程中既強調心理學理論的應用,又注重與旅游業的結合,旨在培養學生良好的職業道德和職業心理素質。因此,為更好地完成旅游心理學的教學目標,應對課程教學模式不斷探索、改革和創新。

1 現有旅游心理學課程教學存在問題

1.1 教學內容方面

首先,很多旅游心理學教材的內容體系多采用普通心理學的框架結構,實際教學內容脫離旅游行業實際,重心理學而輕旅游學,從而使學生產生應用性不強的錯覺。其次,課程教學內容偏重理論而缺乏實踐。旅游心理學是兼有理論和實踐的課程,很多知識點需要學生實踐才能很好掌握,而目前許多教師在講授該課程時,由于課時進度安排、實踐資源缺乏等原因,大部分以理論講授為主,課程實踐涉及較少。

1.2 教學方法方面

目前大部分教師在講授該課程時,仍采用課堂講授這一傳統教學方法,向學生滿堂灌輸心理學的知識和理論,缺乏對學生反饋信息的收集。新時代的學生個性鮮明、善于思考、獨立性強,他們排斥缺乏個性的滿堂灌、填鴨式授課方式,因此就出現了很多高校旅游心理學課堂上教師講的聲嘶力竭,學生聽得昏昏欲睡的場景,師生雙方都身心俱疲。

1.3 教學評價方面

旅游心理學是兼有理論和實踐的課程,因此不僅要求考核學生對基礎理論的掌握程度,更應考查學生對理論的應用能力。而目前大部分高校旅游心理學的考核成績由平時成績和期末成績組成,期末成績通過閉卷或開卷考試獲得,重點考查學生對理論知識的掌握情況,而對理論應用能力的考核相對較少。這一考核方式重結果而輕過程,平時上課不認真的學生只要考前突擊復習就能通過考試,從而使學生缺乏對課程考核的認同感,打擊學習積極性。

1 PBL教學模式在旅游心理學教學中應用的可行性分析

PBL(problem based learning,簡稱PBL)教學法,即基于問題的學習方法,是一種有別于傳統課堂講授模式、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通過讓學生組成學習小組,合作討論,解決一些模擬現實生活中的問題,從而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旅游心理學以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為目標,多涉及復雜的、無固定答案的情境性問題,這就為PBL教學模式的采用提供了可行性和必要性。PBL教學模式以問題為導向,學生為主體,教師為引導,把學生置于復雜的、模擬現實的問題情境中,學生通過自主探索和合作,對知識的理解更深刻,考核方式也更過程化。因此,PBL教學模式的應用可以有效解決旅游心理學課程傳統教學在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教學評價等方面的問題。

2 PBL教學模式在旅游心理學課程中的實施應用

2.1 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2.1.1 問題應具有關聯性和現實性

首先,設計的問題應具有關聯性,能引出相關知識點,甚至拓展到其他相關學科知識,使學生通過問題不斷深入學習。

其次,設計的問題應具有現實性,問題應聯系學生的現實生活和旅游實踐,從而激發學生的興趣。如在講授“旅游動機”這一知識點時,提出“大學生的旅游動機”這一問題,學生結合自身旅游體驗,交流討論旅游動機的類型及影響因素,并進一步探討如何激發大學生的旅游動機等問題,從而使學生在層層深入探討中鞏固所學知識點。

2.1.2 問題應具有復雜性

設計的問題應涉及知識的高級應用領域,具有一定的復雜性,沒有固定答案和唯一解決途徑,要解決問題必須綜合運用所學知識,通過多種渠道搜集所需信息,進行討論和探索,從而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和創造性。但問題的難度要適中,具有可操作性,使學生既無法直接利用已有知識迅速獲得答案,也不會因為難度太大、無從著手而產生挫敗感。如關于“旅游購物心理”部分,如果直接讓學生列舉旅游者的購物心理,學生會因為太簡單而無法提起興趣。但是如果針對“導游安排購物引起旅游者投訴”這一熱點行業現象,可以讓學生分析旅游者針對旅游購物進行投訴的原因,旅游線路應如何設計從而避免旅游者對購物的抵觸心理等。針對這類結合行業熱點的復雜性問題,學生通過搜集相關資料,運用所學知識討論分析,從而獲得解決方案,能充分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2.2 分組分工

小組學習討論是PBL教學模式主要的學習形式,通過小組成員間的溝通探討,能培養學生的團隊協作精神和人際溝通能力。在分組前,教師應充分了解學生的性格特點、學習方式、能力擅長等方面,從而使得各小組成員可以互補學習,發揮所長。同時,針對不同分組任務,每次可以采用不同的分組方式,從而使學生接觸不同的小組成員,避免固定隊友組合帶來的思維固化,培養多元化的思維方式。

在分組時,注意小組成員數量的控制,一般4-6人較適宜,人數太多會導致責任分散,個別成員無法深入參與,人數太少則會導致完成任務困難。同時,注意小組成員任務的劃分。分組完成后,每組選出組長,由組長根據每個成員的性格特點和能力特長分配任務,如查找資料、訪談調查、制作PPT、撰寫研究報告、匯報等,使每個成員充分參與。

2.3 自主學習,合作交流

學生通過自主學習,合作交流,共同促進問題的解決,是PBL教學模式成功的重要環節。建構主義認為,知識不是物品,教學過程不是物品傳輸過程,是教師創建一定的學習環境,提供支持,促進學生主動建構并獲得知識的過程。學生對于PBL這種新型教學模式較陌生,教師在學生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應進行相應指導,了解學習進度,引領方向,使學習過程不偏離目標。學生通過與小組成員的交流,碰撞思維火花,在探討中解決問題,鞏固知識,通過自主學習獲得知識的長時記憶效果是傳統教學模式無法比擬的。

2.4 課堂展示

在這一階段,小組成員展示研究成果,成果展示方式多樣,如PPT演示匯報、書面研究報告、情景模擬等。在各類展示形式中,較常見的為PPT演示匯報。小組成員將本小組研究結果以PPT形式展現,由小組代表進行8-10分鐘的匯報,闡述小組觀點、解決問題的思路、方法等。陳述結束后,其他小組成員自由提問,由本小組成員共同回答。另一種常見的成果展示形式為情景模擬,如在“導游服務心理”部分,由學生分別扮演導游和不同類型旅游者的角色,通過情景再現的形式,呈現導游針對不同類型旅游者的服務策略。這一形式直觀生動,學生參與度高,課堂氛圍熱烈,對知識的記憶深刻,深受學生歡迎。通過各類成果展現形式,能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充分鍛煉語言表達能力、問題分析能力和創造力。

2.5 總結評價

總結評價是PBL教學過程的最后環節,也是學生對自己學習效果的檢驗階段。評價指標通常包括自我學習能力、團隊協作能力、問題解決能力、語言表達能力等,評價方式通常包括自我評價、組內互評、組間互評和教師評價。自我評價能引導學生多角度進行反思,通過組內互評和組間互評等同伴評價方式,有利于學生進一步明確團隊協作的重要性,評定別人的過程也是認識自身差距的過程。教師評價時需要對各組表現進行充分總結,包括點評各組的亮點,使學生樹立信心,同時對不足之處要委婉指出,促使學生反思不足,并引導學生思考改進方法。通過各類評價,結合所設置的權重,得出每個學生的成績,這種多主體評價方式較教師單一主體評價能更全面、更客觀。

4 總結與思考

教學實踐證明,PBL教學模式應用于旅游心理學課程教學,在調動學生興趣、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能力方面具有積極作用,但在教學嘗試中也發現了一些問題。第一,對問題的小組討論、成果展示等會占用大量課堂時間,受課時限制,從而和完成教學任務產生了一定矛盾。因此,仍應結合講授等傳統教學模式,從而獲得較好教學效果。第二,尚未完全采用有效的評價體系,學生期末綜合成績仍以考試成績為主,參與PBL教學獲得的成績所占比重較低,影響學生參與積極性,因此,應進一步改革考核評價體系。第三,PBL教學模式的效果也受學生參與情況的影響,部分學生在PBL教學模式中參與程度較低。這些問題在以后的教學改革中應進一步探索解決。

參考文獻

[1]呂曉玲.PBL教學法在旅游心理學教學中的應用[J].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2012,(4):109-110.

[2]肖曉鶯.基于PBL的旅游心理學課程教學模式探討[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下旬刊),2014,(05):264-265.

[3]張博,王婷婷. PBL教學法在課程教學中的實施與思考——以旅游心理學課程教學為例[J].河南工程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32(01):92-96.

猜你喜歡
PBL教學模式教學改革
PBL教學模式在《食品微生物學》實驗教學中的構建與探索
大學英語教學中PBL教學模式的實施研究
中職學?!吧菊n堂”的調查研究與實踐
高校三維動畫課程教學方法研究
基于人才培養的技工學校德育實效性研究
現代信息技術在高職數學教學改革中的應用研究
以職業技能競賽為導向的高職單片機實踐教學改革研究
微課時代高等數學教學改革的實踐與探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