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職學校幼兒保育專業人才培養實踐探索

2022-05-15 01:22關啟合
快樂學習報·教師周刊 2022年11期
關鍵詞:中職學校人才培養

關啟合

摘要:隨著新時期發展,為了進一步加強中職學校幼兒保育專業教學水平,教師應深入教學實際,針對中職學校幼兒保育專業教學內容,全面的加強人才培養水平,構建更加高效的人才培養體系,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為學生專業能力提高奠定基礎。通過具體分析,總結了中職學校幼兒保育專業人才培養目標,探索了人才培養的實踐對策,希望分析能進一步提高中職學校幼兒保育專業教學質量。

關鍵詞:中職學校;幼兒保育專業;人才培養

引言

中職學校幼兒保育專業教學過程,注重的是培養學生的專業能力以及職業素養。在開展中職學校幼兒保育專業教學改革研究時,教師要以學生為主體,提高對于人才培養的認識,要不斷構建更加高效的教學體系,全面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為學生實踐水平提高奠定基礎。通過實踐研究,結合學生學習特點以及專業教學內容,從多方面總結了提高中職學校幼兒保育專業人才培養水平的措施。

1中職學校幼兒保育專業人才培養目標

基于我國政府頒布的保育員職業標準,保育員等級證書可分為初、中、高三級。學生可結合幼兒園的要求或自身的能力來選擇適合的等級報考。中職所設置的學前教育專業主要面向幼兒園、早教和福利等機構提供專業化的教育人才。上述人才具有更高的職業素養和技能,能夠獨立為嬰幼兒提供保育服務,同時也可輔助教師實施技術性的育兒工作。保育人才可勝任的崗位為托幼園所、福利機構等的保育職位。中職學前教育專業在培養保育人才期間,需重點處理保和教、專業技能需職業素質的關系。第一,學前教育專業所培養的保育人才須具備更高的責任意識,能夠隨時掌握我國幼教發展的前沿信息及未來的發展趨勢,不但具有扎實的“?!钡哪芰?,同時也具有較為先進的“教”的能力,以此來實現“?!敝杏小敖獭?,二者同步發展。第二,保育人才也需建立正確的價值觀念,從而形成更高水平的職業素養。

2中職學校幼兒保育專業人才培養實踐對策

2.1構建全面發展的人才培養模式

學前兒童的年齡較小,因此也具有更高的可塑性。學前期是培養幼兒形成良好行為習慣和個性的關鍵期,任何與幼兒相處的人員,尤其是保育員的言行均會對幼兒的行為習慣和性格發展產生持續的影響。第一,幼兒園可作為嬰兒最早接受統一教育的機構,保育員和幼兒相處的時間較長,也會承擔幼兒全面發展的引導工作。這便需要保育員不但要儲備更為豐富的理論知識和操作技能,同時也需掌握兒童的衛生保健、心理學和教育學等相關的理論知識,在扎實開展保育工作的基礎上,也要配合教師實施更為科學的教育活動,全面掌握各環節的教育理念,與時代發展同軌。在專注做好保育工作的基礎上,還需實現“?!敝杏小敖獭?。第二,與中、高等教育不同,學前兒童的生理年齡較小,因此心智水平還未達到成熟階段,情緒化特征明顯,這更需要教師和保育員做好幼兒行為的規范工作。保育員需要具有更高的職業素養和道德情操,以高度的責任心和協作意識來完成幼兒的教育和引導工作。

綜上職業要求,本文認為保育人才的培養目標主要可總結為下述幾點:培養全面發展具有扎實保育和教育理論儲備和良好道德情操的人才。依據幼兒的身心發展規律和具體的工作要求,能夠熟練掌握保育工作所要求的各項技能,并且具有一定的知識和藝術素養,可較為熟練地開展組織管理和交往活動,具有健全的人格,對幼兒保持高度的熱心和責任心。在語言表達和組織方面也具有一定的能力,觀察力較高,身體靈活性較強,能夠給保育工作帶來更為積極的影響。輔助教師開展專業化的教學活動,同時也要了解相關領域的知識和技能。實踐教學課堂,要以人才培養為目標,應構建全面的人才培養體系,這樣不僅利于加強學生幼兒保育綜合能力,也能培養學生良好職業素養,這對于學生日后發展以及工作有著重要的助力作用?;诖?,教師要根據學生學習特點,針對性地開展人才培養研究,全面的提高課堂教學質量,進一步研究高效的人才培養模式,不斷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為學生綜合能力提高提供有效助力。

2.2不斷完善專業課程體系

中職可重點通過課程渠道培養人才。因此,構建科學的課程體系對于人在發展也較為關鍵。當前,保育專業的教學并未形成更為完善的體系,本文依據保教融合的原則和專業人才培養的要求提出:在必修課設置方面要與學前教育的課程存在一定的交叉,此外從保教實踐角度著手,可融合公共課、專業及實踐課不同模塊,形成創新的課程設置思路。

2.2.1公共基礎課模塊

公共課程可作為提高保育人才知識儲備的重要課程,也是實施專業課和實踐課程的前提,具有所有專業課程均無法替代的重要價值。結合專業公共課程,本文認為需包括文化類、思政類和選修類等不同的課程內容。其中,文化課主要包括語文、英語、體育、公共藝術等課程,思政課程主要包括職業道德與法律、哲學與人生、政治學習等課程內容。選修課程可包括物理、優秀傳統文化、化學等課程。中職需要求所有學生任選兩門以上的選修課程,以此來拓展自身的專業知識儲備。公共課程體系的完善,是提高學生綜合能力的關鍵,中職學校應結合具體專業,針對性地構建完善的公共基礎課程體系,以為學生發展提供有效助力。

2.2.2專業課模塊

專業課可作為保育課程的核心,也是開展專業教育的重點,能夠全面促進學生實現職業素養的提升。目前,保育工作的對象已經有3-6歲拓展至0-6歲范圍,且學生的就業范圍也從以往的幼兒園拓展到早教、社會教育等不同的機構類型。為迎合新的就業和學生個性化發展要求,基于保證專業教學的基礎,還需將專業課程進行細化分類,不斷拓展學生的學科視野,促使學生持續提高保教能力。教師可將專業課程細化分為專業基礎課、技能課和選修課三部分。其中,專業基礎課可包括學前心理學、兒童營養與配餐、幼兒園活動設計與指導、兒童行為與觀察等專業化的課程內容,能夠為保育人才形成保教并重的思想提供扎實的前提,也為其職業生涯的順利發展提供有效的基礎。專業技能課程可包括音樂素養、美工基礎、環境創設等課程。選修課程可包括蒙太梭利教學法、化妝等課程。中職也需要求學生任選上述兩門以上的選修課程,從而打造具有多種才能的綜合性人才。

2.2.3實踐課模塊

中職可側重通過開展實踐教學活動來提高學生的實踐技能,充分凸顯職業教育的特征,對學生的專業技能和職業道德進行系統培養。教育實踐能夠為學生提供了解工作環境和專業特征的渠道,促使學生準確掌握保教的流程,全面提高學生的職業素養,豐富實踐經驗。在構建實踐課程體系期間,如果能夠結合系統工作過程具有邏輯性的劃分學習的領域,便可有效避免課程設置和工作實踐脫節的情況發生,全面提高知識技能學習的有效性。進一步增強教學內容與工作實踐的融合度,有效縮短學生參與工作后的適應時間。若想做到逐層深入,全面掌握,便需要求實踐教學活動全面滲透到三年的教學中。本人認為,可運用專業認知實習、保教見習、實習、頂崗實習等多樣化的形式形成新型的課程結構,并科學設置相應的教學時間,從而讓學生獲得更為有效地實踐課程鍛煉。

2.3運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模式

中職學??山柚茖W的教學模式來培養人才,因此確定適合的教學模式也可作為人才培養的關鍵。保育專業和學前專業既存在聯系又有明顯的區別。當前所使用的教學模式更傾向于學前專業的傳統模式。為提高人才培養的科學性和專業性,充分發揮課程體系建設與應用的作用,本文認為需運用理論和實踐并重、提高教學方式豐富性的模式來培養人才。

2.3.1理論與實踐并重

開展保育專業的教學,便是要達到培養高技能專業人才的目的,同時輔助學生在參與實習和工作期間,能夠在較短的時間內適應崗位工作的內容,高質量完成工作任務。因此,以往重理論、輕實踐的教學模式便難以迎合目前的教育需求。創建新型的技能策略便具有更高的價值。第一,配置完善的實驗設備和具有操作條件的實訓類課程便可為開展理實一體化教學提供前提。第二,教師基于熟練掌握專業技能的前提,要為學生做出正確的講解和示范。通過實踐提高學生理論知識掌握的鞏固性。第三,要側重帶領學生開展實訓練習,通過仿真實訓來提高學生操作的準確性,縮短對工作的適應時間,提供扎實的知識和技能基礎。

2.3.2豐富教學方式

通過采取自主學習和理實一體化的模式,能夠輔助學生進一步提高自身的學習和操作技能。首先,教師可應用翻轉課堂、微課等形式,利用課前時間讓學生提前了解新知識內容,倡導學生能夠結合學習內容提出問題。教師在解答問題期間可再次深化講解重難點知識,這樣不但能夠加深學生對重點知識的記憶,同時也能夠提高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其次,在開展見習和實習活動前,可讓學生以小組形式模擬見習和實習內容。不同小組之間可進行相互平分,指出對方的不足,并結合問題進行討論。最后,可為學生提供更高質量的教育資源,彌補課堂教學的弊端。如聘請幼兒園的保育專家等來校開展講座活動,通過介紹真實的案例來讓學生對專業知識產生更為深入地了解,從而為后續的教學和實習活動提供基礎。

2.3.3推動校園共育

與保育專業相關的機構數量較多,如幼兒園、福利機構等。因此,可基于各縣市的教育局形成保育專業的實踐基地,開設“教學研訓”一體化的課程體系,通過為學生廣泛提供見習、頂崗實習等實踐機會來全面提高學生的實踐水平,將學、做等充分結合。

2.4構建合理的考核評價體系

課程考核不但能夠衡量學生的專業水平,同時也是評價教學效果的重要手段之一。采用科學完善的考核方式能夠有效促進教學質量和效果的提高。

2.4.1改變傳統評估體系

采用以往的評估模式難以全面衡量學生的專業能力,因此需將以往的2:3:5模式轉變為3:4:1:2多種類型評估方式結合的新型評估模式。具體來講便是課堂教學效果占比為30%,階段性測試占比為40%,平時作業的完成情況占10%,見習成績占20%,并將學生按照優、良、中等級別進行評價。這樣不但能夠明顯激發學生產生更高的學習主動性,同時也能夠輔助教師全面掌握學生的學習狀況,避免學生臨時突擊學習的情況發生,對師生均能夠起到良好的督促作用。

2.4.2構建新型畢業成績評定模式

以往對學生畢業成績進行評定,多以課程的通過率為衡量標準,更傾向于參照筆試成績,而對學生的實踐成績重視不足,因此也顯出一定的局限性。本文提出新的畢業成績計算方法為:畢業成績由各科考試成績、執業資格考試和頂崗實習鑒定成績等部分構成,分別占比為50%、20%和30%。保育工作肩負著保育和教育的職責,需要輔助教師實施各項教學活動,負責嬰幼兒保健等工作的專業性人才。幼兒保育的發展與保育員隊伍的整體素質直接相關,只有通過系統化的培訓和學習,保育人員才能夠更為全面的為幼兒提供健康成長的服務內容,真正實現保教融合。

結束語:

總之,隨著中職學校幼兒保育專業教學改革深入開展,如何培養學生專業水平,需要教師深入教學實際,針對性的開展教學實踐,設計更加有效的教學模式,提高學生參與學習積極性,幫助學生掌握更多專業知識點,為學生就業水平提高提供保證。通過以上分析,結合中職學校幼兒保育專業人才培養工作開展實際,探索了具體的教學對策,希望分析能為相關教師提供有效參考。

參考文獻:

[1]王磊,高敏.從“教育”到“保育”——中職學校學前教育專業改革與發展淺談[J].延邊教育學院學報,2020,34(05):249-250+253.

[2]胡慧珍,孫英俊,齊云飛.全科型與分科型:中職學前教育人才培養模式的比較[J].教育觀察,2020,9(24):121-123.

[3]牛麗平.中職學前教育專業幼兒保育人才培養的模式探究——以天津市學前教育現狀為例[J].天津職業院校聯合學報,2020,22(06):63-67.

[4]何宏懷.“1+X”證書背景下的中職學校學前教育專業保育技能教學實踐與思考[J].教育現代化,2020,7(04):21-22+28.

[5]丁衛東.中職學前教育“全科教育”人才培養模式實踐與研究[J].職業教育(下旬刊),2019,18(10):31-35.

猜你喜歡
中職學校人才培養
中職學校文明禮儀教育的問題和對策研究
德育工作淺談
速錄專業 “三個一” 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
利用微信做好班級管理工作的實踐研究
學研產模式下的醫藥英語人才培養研究
基于人才培養的中職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養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專班級管理共性問題與解決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養的技工學校德育實效性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