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低年級學生良好行為習慣養成的重要性

2022-05-16 22:51劉冬芹
錦繡·上旬刊 2022年2期
關鍵詞:低年級學生行為習慣培養策略

劉冬芹

摘要:行為習慣是指學生在經過一段時間的練習與堅持后養成的行為方式。良好的行為習慣可以幫助學生高效學習,而處于低年級階段的學生是養成良好行為習慣的關鍵期,只有全面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才能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促進學生健康成長。本文旨在分析培養低年級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重要性,并探討如何有效的培養學生行為習慣,以供參考。

關鍵詞:低年級學生;行為習慣;培養策略

低年級的學生其身心發展具有鮮明的特點,這個階段的學生探索欲強且模仿能力強,正是幫助學生養成良好行為習慣的最佳時刻。在低年級的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創新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來讓學生尚未定型的行為習慣朝正確方向發展,促進學生良好行為規范的養成,為學生未來的學習發展打下良好的根基。

一、培養低年級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重要性

首先,行為習慣并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后期的發展中形成的個人行為方式[1]。低年級的學生由于其心智尚未成熟,具有強烈的“向師性”,教師的一言一行都會影響到學生的發展,而教師在日常的學習以及生活中對其進行引導,就能夠有效的培養學生的行為習慣。同時幫助學生培養行為習慣也可以為學生的學習發展提供基礎,促進學生主動性的發揮。另一方面,良好的行為習慣可以幫助學生良好道德品質的形成,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同時學校作為重要的育人基地,其教學目的就是要培養學生成為一個人格健全的人,而培養學生良好行為習慣是讓學生學會做人的重要途徑之一,同時這也對提高學校教學質量有著緊密的聯系。

二、低年級學生良好行為習慣養成的策略

(一)豐富實踐,行為指導

低年級學生的行為習慣養成是一個長期的過程[2]。在教學中,教學應充分結合低年級學生的身心發展特征,創新教學手段,可通過多樣化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在“寓教于樂”中養成良好行為習慣,成為一個愛學習,遵紀守法的好學生。同時低年級的學生其自律性較差,所以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應密切關注好學生的學習行為等表現,及時正確的引導學生在學習中存在的錯誤,糾正學生不良的行為習慣。教師可以通過創設豐富的實踐活動,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積極參與,親身體驗文明行為習慣,從而讓學生將抽象的行為規范知識轉化為自己的理解,在良好的氛圍中養成自己良好的行為觀念與道德品質。如教師可在班級內創設學習角,在“學習角”內設置一些文明行為知識,如“熱愛勞動”“品德思想”等等,同時教師可以讓學生自己動手制作相關的圖畫文字,名言名句等,將自己動手制作的材料貼在“學習角”上,從而讓學生在實踐中與環境氛圍渲染中感悟思想品格精神,懂得如何成為一個新時代好少年。同時教師還可以積極舉行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如"學雷鋒""保護環境"等,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傊?,教師不僅要抓好“第一課堂”,還要抓好“第二課堂”,既可以創設實踐活動,還可以在學校搭建平臺,如組織學習小組等,拓寬培養學生行為習慣的渠道,將行為習慣培養融入到學校的教學活動全過程,從而讓學生能夠增強自身的思想品格,強化自身行為規范。

(二)榜樣示范,自主管理

低年級的學生其模仿心理極強,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重視發揮好的榜樣作用,讓學生能夠在正確行為影響下,潛移默化的改變自身的行為習慣。據此教師要注重提高自身的職業修養,讓自己的言行能夠正確的影響到學生,從而逐步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習慣。如教師在教學活動中重視文明規范用語,利用規范化語言引導學生文明用語,其次在面對學生以及同事時,親切問候,培養學生養成文明禮貌的習慣。另一方面,教師還要重視學生自主管理意識的培養,加強學生自我管理,讓學生能夠對自己的行為規范進行正確的認識與評價,從而進行自主的調節與控制,改變自身的不良行為,調動學生主觀能動性有效自我管理[3]。首先,教師應讓學生意識到什么是正確的行為習慣,讓學生認識到正確行為規范的標準,如當學生作出正確行為之后,教師就可以對學生進行表揚,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強化學生行為習慣的養成。如當進行早讀時,教師可以對認真注意力集中的學生進行表揚鼓勵,從而讓學生得到肯定,也為其他學生起到示范作用;當學生在生活中出現了不良行為習慣,如與他人爭搶,自我意識太強等,教師就要對其及時的糾正,告訴學生這是不對的,培養學生禮貌謙讓的行為習慣。教師可以積極舉行“行為習慣養成”“ 先進標兵”等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正確認識到什么是良好的行為習慣,從而進行有效的自我管理,以他人為榜樣,加強自身的行為規范管理??傊?,培養學生的自主管理意識,讓學生能夠自覺的規范行為,切實的養成良好行為習慣,成為一個擁有良好品質與習慣的新時期少年。

(三)家校合作,教育引導

低年級學生的行為習慣發展不僅受到了教師的影響,同時還會受到家庭教育環境的影響,因此為全面培養學生的良好行為習慣,學校應重視家校合作,共同促進學生的成長發展。學??梢耘c家長之間建立起教育協同機制,以完善的教育體系促進學生成長[4]。具體來說,對于學生在學習中存在的一些問題,教師與家長可就此進行共同的探討交流,有效糾正學生存在的問題。教師與家長之間形成教育互補,將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貫穿于學生成長的全過程。教師可以通過網絡通訊工具等與家長進行線上的溝通交流,全面管理學生的行為規范。如教師對學生布置了相應的家庭作業后,可及時的與家長溝通,掌握學生在作業完成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在校內進行引導教育。同時學校與可以積極的搭建網絡平臺,拓寬教師與家長交流的渠道,如教師可向學生布置一項家庭勞動的作業,而家長負責評價學生心理狀態和身體素質情況,在平臺上作出反饋。另外,學??煞e極舉行如"敬老愛老"等實踐活動,在活動中將家庭資源緊密聯系起來,從而為學生的行為習慣培養構建多元化平臺。

結語:

低年級學生的學習發展關系著未來社會的發展,而學生擁有良好的行為習慣是保證學生全面發展的必然要求。為了有效培養學生的良好行為習慣,應結合低年級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通過采取一系列的策略逐步養成學生良好的行為規范,讓學生成長為優秀的人才。

參考文獻

[1]折慧芬.讓好習慣為學生的健康成長助力——低年級學生良好行為習慣養成的實踐和思考[J].陜西教育(教學版),2021(Z2):65.

[2]安萍芳.淺談班主任怎樣幫助小學低年級學生養成良好行為習慣[J].課程教育研究,2019(32):216-217.

[3]杜娟. 小學生良好行為習慣養成教育的實踐研究[D].河南師范大學,2019.

[4]顧敏燕.淺談低年級學生良好行為習慣養成的有效方式[J].當代家庭教育,2018(12):162.

猜你喜歡
低年級學生行為習慣培養策略
多動癥幼兒良好行為習慣養成策略
淺談小學生良好行為習慣養成教育的重要性
如何培養低年級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
激發低年級學生寫話興趣的幾點思考
高中政治教學中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策略初探
高中體育教學中創新意識的培養
巧設任務,發展數學思維能力
歷史教學中學生證據意識的培養策略研究
少年兒童良好品德和行為習慣著成中值得關注的48個生活細節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