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漢語國際教育中網絡新詞語的教學策略探究

2022-05-16 17:15陳瑤
錦繡·中旬刊 2022年1期
關鍵詞:漢語國際教育教學策略

摘要:近年來,隨著互聯網時代的深入發展,網絡新詞語已經成為我國人民比較常用的一種交流語言,那么在漢語國際教育活動中,既要重視傳統漢語知識的教學,也要將網絡新詞語應用到其中,以此提高漢語國際教育的水平,使其能夠適應社會發展。因此,本文主要針對漢語國際教育中網絡新詞語的教學策略進行分析探究,期望能為漢語國際教育的發展提供一些可靠的參考依據。

關鍵詞:漢語國際教育;網絡新詞語;教學策略

在全球經濟快速發展的背景下,漢語國際教育受到高度關注,但是在漢語國際教育過程中,需要認識到網絡新詞語給漢語國際教育帶來的挑戰,必須主動適應這一變化,將網絡新詞語引入到漢語國際教育中,有效提升漢語國際教學的質量。通過深入分析漢語國際教育中網絡新詞語的教學策略,有利于提出一些可靠的參考依據,促進漢語國際教育朝著更好的方向不斷發展。

1.漢語國際教育中網絡新詞語教學的必要性概述

互聯網給全球經濟的發展帶來了更多的機遇,要求漢語教師在進行漢語國際教學的時候,對傳統漢語知識進行詳細講解,且需要將一些適合的網絡新詞語引入到其中,以此促進漢語國際教育的不斷發展。根據以往漢語國際教育中網絡新詞語的教學情況來看,其主要目的就是保證外國學生能夠掌握更多的漢語詞匯,可以在日常的交流中加深對網絡用詞的理解,且可以通過網絡新詞語對中國文化進行深入了解。同時,做好網絡新詞語教學,不僅能夠防止出現詞語理解偏差的問題,也能夠滿足文學教學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比如在“打call”這一網絡詞匯的教學中,外國學生按照傳統動詞對“打call”的理解存在偏差,這就必須考慮到網絡詞匯產生的時代背景,從網絡角度對其進行解讀,幫助外國學生掌握網絡詞匯的內涵,使國際漢語教學的質量得到保障[1]。

2.漢語國際教育中網絡新詞語的教學策略分析

2.1精挑細選,去粗存精

在漢語國際教育中進行網絡新詞語的教學,必須充分考慮到網絡新詞語的時效性及不穩定性等特點,做好網絡新詞語的篩選工作,通過精挑細選找出實用性強的網絡新詞語,保證學生的學習效果。通過深入分析學生的不同需求,開展具有針對性的網絡新詞語教學,從而提高漢語國際教學的整體質量。例如:“給力”是網絡用戶比較常用的網絡新詞語,其不僅體現出較強的實用性,也屬于文明用語,可以將其融入到漢語國際教學中。同時,對于網絡新詞語的篩選,不僅要從語義的穩定性上進行考慮,也要考慮到學生往后的就業方向,這主要是因為有些網絡新詞語并不適合正式的工作場合,必須保證網絡新詞語教學的合理性,在保證學生學習質量的同時,使其能夠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2]。

2.2因材施教,循序漸進

在漢語國際教育中進行網絡新詞語的教學,應充分考慮到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結合學生的具體情況進行科學規范的教學,且需要考慮到網絡新詞語的不同特點,對網絡新詞語的數量及難度進行合理控制。在學生處于初級階段的學習時期,其主要教學的內容為基礎詞匯,不能將網絡新詞語引入其中;在學生處于中級階段的學習時期,既要做好基礎詞匯的講解,也可以將一些實用性強、使用頻率高的網絡新詞語引入其中;在學生處于高級階段的學習時期,對中國文化具有一定的了解之后,可以對書面詞語、口語詞匯、穩定性高的網絡新詞語進行重點講解。其次,應考慮到學生的年齡不同對網絡新詞語的接受能力,在高年齡層次學生的教學活動中,應選擇適量的網絡新詞語進行教學,而在低年齡層次學生的教學中,應選擇流行實用、趣味性高的網絡新詞語進行教學[3]。

2.3與時俱進,不斷更新

在傳統的漢語國際教育中,教師都是以大綱和教材的內容為主,而網絡新詞語的更新速度超過大綱與教材內容的更新速度,使得大綱中的網絡新詞語存在數量少、更新速度慢等情況,有些網絡新詞語已經無法滿足現實需要,難以體現出網絡新詞語的時代性及時效性?;谶@一情況,必須堅持與時俱進的原則,對大綱與教材的內容進行不斷更新,保證新詞匯收錄的及時性,幫助學生掌握中國社會的動態,主動學習新的網絡新詞語。

2.4掌握技巧,舉一反三

將網絡新詞語融入到漢語國際教育中,要求教師對網絡新詞語的特點進行充分了解,利用其本身的特點進行分類教學,幫助學生掌握網絡新詞語的規律,學習相關的技巧,引導學生進行高效的交流訓練,從而保證學生能夠做到舉一反三,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雖然網絡新詞語的數量不斷增多,但是大部分網絡新詞語都具有一定的規律,可以利用網絡進行資料查閱,選擇適合的教學方法對相同類別的網絡新詞語進行展示,將網絡新詞語的組合規律羅列出來,要求學生做好筆記,使其能夠對網絡新詞語的結構產生更加深刻的認識。

2.5課程豐富,策略多樣

將網絡新詞語應用到漢語國際教育中,需要采用多樣化的教學形式,將網絡新詞語貫穿到閱讀課、口語課、文化課等各個課程,從而提高網絡新詞語教學的質量。在網絡新詞語的教學中,要求教師考慮到各個課程的特點,比如當代中國話題課程和報刊閱讀課在國際漢語課程教學設計中,能夠與網絡新詞語緊密結合。在文化課程中進行網絡新詞語的教學,以介紹中國人生活方式和生活觀念的內容為主,將相關的網絡新詞語引入其中,以此保證網絡新詞語教學的針對性。例如:在有關婚俗的課程教學中,可以將“裸婚”這一詞匯引入其中,映射出傳統婚姻觀與當代中國婚姻觀的不同。在口語課中進行網絡新詞語的教學,其主要內容為網絡新詞語的含義及其產生的時代背景,將口語交流和語言的溝通作為側重點,保證口語課教學中網絡新詞語的實用性。

3.結語

綜上所述,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學習漢語的外國學生不斷增多,為保證漢語國際教學的質量,需要主動適應時代發展,將網絡新詞語引入到其中,幫助外國學生了解中國,進一步使外國學生的漢語應用能力得以有效增強。

參考文獻

[1]樊柯,楊欣欣.漢語國際教育中網絡新詞語的教學策略[J].現代商貿工業,2021,42(27):143-144.

[2]朱瑤.漢語國際教育中網絡新詞語的教學概述[J].家庭生活指南,2018(12):217.

[3]詹春燕,王儷璇.漢語國際教育中網絡新詞語的教學研究[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18,34(11):127-130.

作者簡介:陳瑤(1991.2—),女,漢族,貴州貴陽人,碩士研究生學歷,職稱講師,工作單位:貴陽幼兒師范高等??茖W校,研究方向:漢語國際教育E79B5F08-E8C1-4FB6-BEB0-3E7CA3828A31

猜你喜歡
漢語國際教育教學策略
高中化學反應原理學習難點及教學策略研究
識字寫字結合教學策略探析
初中數學絕對值概念教學策略
培養學生數學閱讀能力的三項教學策略
基于語文綜合性學習的作文教學策略
關于提高小學生識字實效的教學策略
高校轉型背景下的跨文化應用型人才培養
漢語國際教育中教師利用對學生的正面評價促進教學
漢語國際教育專業實踐教學模式構建研究
漢語國際教育中開展合作學習時教師應發揮的作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