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探秘若爾蓋、瑪曲濕地草原

2022-05-16 01:56姚思源
錦繡·中旬刊 2022年1期
關鍵詞:藏民牦牛大氣

姚思源

趁著大暑還沒來,成都信息工程大學大氣科學學院“陸面過程與大氣邊界層團隊”開啟了科學考察的行程,本次科考隊一行十人,由大氣科學學院的王磊老師和賴欣老師帶隊,前往青藏高原黃河源區。通過對黃河源區自然生態環境的考察,可以加深學生對濕地草原地形地貌的認知;通過對直觀自然環境的感知,可以啟發學生學習天氣氣候時,思考與自然生態環境的聯系;通過與大自然的親密接觸,可以增強學生對生態環境的保護意識,對天氣氣候學習的熱情;通過這幾日的所見所聞所感,可以感受藏族人民的文化信仰,同樣也豐富了學生的假期生活,為即將步入研究生階段的學生上了第一堂戶外課。

這次的“十人行”從成都信息工程大學出發,此次行程,期待值早已拉滿,不知路上會有怎樣的奇妙故事發生呢?

一望無際是草原

從成都出發,司機師傅駕輕就熟,途徑汶川,帶我們順利抵達若爾蓋大草原。剛下車,穿著短袖的我不禁打了一個寒顫,所以立即查了一下當時的溫度,15℃,而我們從成都出發時的溫度就有28℃,這是因為成都的海拔只有500米左右,而若爾蓋大草原的海拔大約3000多米。海拔每升高100米,氣溫就會下降0.6℃。且高原上空氣稀薄,白天地面接收來自太陽的直接輻射,而大氣層厚度、空氣密度、水汽含量和大氣氣溶膠含量相對較少,大氣逆輻射少,大氣的保溫作用較弱,不能很好地保存地面輻射的熱量,加上高原上風速較大,更不利于熱量的積累和保持,所以,即使在盛夏,高原的溫度也不會很高。而且在高原上,太陽的直接輻射強度大,其中紫外線輻射強度尤為顯著。

駐足遠眺,整片大地都被綠色包圍,是自然的綠毯。遠處的山彼此緊密的聯系在一起,起起伏伏,從此山到彼山,有話不完的秘密。天空的蔚藍更是錦上添花,云卷云舒,鋪開整片天空,似一幅油畫,但又比油畫逼真百倍,想要拿起手機拍下這一切,但是總是不能將這美景全部收入,也許,這美景留在眼底,就是來過。

天蒼蒼野茫茫,這里遍地可不僅僅是牛羊,更是“黃金”,這里的藏族牧民大多養牦牛,之前就聽說過牦牛全身都是寶,這次可真大開眼界了。牦牛呢,它不怕冷,反而畏熱,它還能在零下30℃的地方過夜,所以牦牛在高原上生活是最合適不過的了。聽說牦牛還有個小名,叫“豬聲?!?,這就是因為它叫聲像豬鳴。牦牛不僅可以農耕,還是高原上的運輸工具,牦牛奶同樣也是藏族人民的喜愛之一。牦牛肉不僅味道鮮美,還富含極高的營養價值,被當地藏民煮煎烹炸,花樣各式,牦牛湯鍋也是一絕,這次有幸吃到牦牛肉,的確口齒驚艷。

說到草原,必須要提一提阿萬倉,這是位于甘南藏族自治州的“人間天堂—濕地公園”。阿萬蒼背靠阿里瑪卿雪山,鮮有客人到訪,但這里可是游人來一次就忘不了的地方。駕車前往半山腰,沿棧道步行上山,棧道修在山的脊背處,兩邊放眼望去,卻是不一樣的景致。迎著落日的西面,是濕地,是草原。山上風大,吹動著山上的花草,一種叫做格?;ǖ闹参镂宋?,她們五顏六色,有紅色、有粉色、有白色,打造出一片花海,每一株都那么有生氣。這種花生命力極其頑強,只要有種子,無須澆水,無須施肥,在來年的夏天就會還你一片美麗,藏民們也賦予這種花幸福美好 ——“格?!?。山的東面是座座房屋,臨近傍晚,能看見裊裊炊煙徐徐燃起。山是神圣是象征,山的一面是生活,一面是自然,我們都享受著一切來自大自然的饋贈,必將要對自然懷以敬畏,保護環境,這已經是老生常談了。

駕車離開,遠處的經幡飄動著希望,那是藏民的一份虔誠。

黃河之水天上來

聽過黃河有九十九道灣,而最美的一道在第一灣。在陽光正在舒展的時候,我們駕車前往“黃河九曲第一灣”,她位于若爾蓋塘克鄉。坐上觀光扶梯上行,到達山的頂部,向遠處眺望,纏纏綿綿的黃河如絲帶般飄動,彎彎曲曲如此美妙,但黃河水勢卻不似小橋流水般溫柔。

定睛一看,似乎有東西在草地里奔跑竄動,原來是土撥鼠啊,有游客拿出了零食喂它們,它們也不怕生,伸出小爪拿過,用牙齒咀嚼,發出“gezi gezi”的聲音,它們個個都長得肥碩,但又很機靈,有一點兒不對勁,它們就鉆進洞中,逃之夭夭,只留下游客們渴望的眼神,好希望能聽見它們叫一聲。黃河第一灣臨近源頭,水質還很清,不像下游般呈現真正名副其實的“黃”河,土摸起來綿密,土質疏松,顏色呈現出黑褐色,遠處的云被風吹得更近了,黃河源頭的生態環境的確很好嘛。

瑪曲觀測試驗臺

此次的科考的一個重點就是前往中國科學院西北生態環境資源研究院(以下簡稱中科院西北院)若爾蓋高原濕地生態系統研究站瑪曲高寒草原觀測場和瑪曲陸面與遙感試驗平臺。在前往觀測場的路上,莫名的有些興奮,因為自己的本科畢業論文就是研究瑪曲和阿里地區土壤凍融過程對地表水熱交換的影響,想起這些,就有點激動,同樣也激發了自己研究生階段認真研究的積極性,來這一趟,太值了。

在精密的觀測儀器面前,由本校的文軍老師和中科院西北院的尚倫宇老師為大家講解了觀測場的儀器,包括名稱、作用以及數據傳輸,加強了大家對草原地貌的認知,啟發了大家對大氣與陸面之間相互聯系的思考,更重要的是增強了大家的求知欲,為此次科考注入了靈魂。

魅力濕地—花湖

實屬有些不巧,遲來的我們,錯過了這片美麗濕地最迷人的面貌。但是望著眼前這似寶石般的明鏡,一點也不懊悔,反而覺得不須此行。

夏季高原的太陽,熱烈且奔放,陽光鋪灑在湖面上,放眼望去,波光粼粼,湖面溫柔得倒映出天空的色彩,從湖面看進去,天空的云彩安靜的躺在水里,讓人也溫柔安靜下來,靜靜地,靜靜地……從隔壁濕地飛來一只小斑鳩,打破了這片寧靜,她掠過水面,打濕了翅膀,拍打著又飛遠了,也催促了游人們前行的腳步。新修的棧道,彎彎曲曲的橫在湖面上,給花湖增加了一份唯美感。

濕地作為地球三大生態系統之一,享有“地球之腎”的美譽,花湖又是我國三大濕地之一。這里孕育了大自然的眾多生靈,鳥兒們在這里度過美好的日子,她們覓食繁衍,嬉戲打鬧,為這片安靜的畫卷鳴一曲自然之歌。濕地不僅有凈化的作用,更有瀉洪的作用,且濕地作為野生動植物的家,在整個自然生態中,扮演者不可取代的角色。

本次科學考察真的是別樣的一種體驗,和素未謀面的同學們一起出行,共用探尋知識的魅力,使我對即將到來的研究生生活充滿了期待。正如,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不僅要讀好書,還要走出書,祖國山川遍地是美艷。九曲黃河讓我讀懂百折不回,茫茫草原讓我讀懂寬容博大,更有藏民文化讓我讀懂純真與尊重,萬物皆有美妙之處,細細品味,慢慢咀嚼,學會用欣賞的眼光看待這世界的一切,會收獲洗滌靈魂的美好感受。

猜你喜歡
藏民牦牛大氣
賽牦牛(布面油畫)
揉以成器,大氣悠遠
牦牛場的雪組詩
古道散茶香
Yak of All Trades
大氣光學現象
犬獒效應
微趣圖
請菩薩找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