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認知行為療法在抑郁癥患者護理中的臨床效果探討

2022-05-18 13:47劉琰
醫學概論 2022年6期
關鍵詞:認知行為療法抑郁癥護理

劉琰

摘要:目的:明確認知行為療法對提高抑郁癥患者整體護理效果起到的積極作用。方法:將60例抑郁癥患者劃分為2組(對照組30例予以基礎性護理;觀察組30例予以基礎性護理聯合認知行為療法),而后展開組間數據對比。結果:觀察組護理后WHOQOL評分改善程度更佳,呈P<0.05。結論:抑郁癥患者多伴有輕重不一的認知障礙,而在對其從事護理期間重點突出認知行為方面的干預,可有效改善其認知功能,對病情好轉十分有利。

關鍵詞:抑郁癥;認知行為療法;護理;WHOQOL評分

倘若抑郁癥患者沒有及時接受有效治療,那么睡眠障礙、認知障礙將會更為嚴重,使患者極為痛苦,遇到事情時無法客觀看待,甚至會出現自殘、自殺、傷人等不良行為,這對患者本人、其家庭以及整個社會而言都是非常不利的。目前治療抑郁癥的藥物包括文拉法辛、氟西汀、曲舍林等等,嚴格按照醫囑按時、按量服用藥物可有效控制病情,但為更顯著地改善患者存在的認知功能障礙情況,也不能完全依賴藥物,更是應給予患者針對性的護理照拂,這樣才能改善其存在的錯誤觀念與行為,更好地促進病情好轉。

1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

2021年1月份至2022年1月份期間,按照隨機數字表分組原則將60例抑郁癥患者劃分至對照組與觀察組各30例,兩組患者均與《精神障礙診斷與統計手冊第四版》中的診斷標準相符,病歷資料無統計學意義,呈P>0.05,詳見表1:

1.2方法

對照組:僅接受基礎性護理,包含督促合理用藥、塑造良好就醫環境等等。觀察組:①小組護理模式現已廣泛用于各類精神心理疾病患者當中,其與以往傳統護理模式相比有諸多優勢,尤其體現在發揮組員工作能力、便于組員協調合作等方面,因此,建議通過小組護理模式來對患者展開認知方面的干預,要求組員務必要經過嚴格培訓,且本身具備比較豐富的工作經驗,以確保其能基本了解臨床常見精神心理疾病的發病特征與護理期間應注意的問題。在對患者從事護理期間,護理人員應合理運用相應的評估工具,以此來提高診斷功能與臨床特征的描述,像PSP個人社會功能量表、SDS抑郁自評表、MDQ心境障礙問卷等均可達到相應的輔助效果。在此基礎上,護理人員應按照評估結果與患者的語言、行為來輔助醫師設計相應的護理、治療措施,從健康宣教、情感支持等方面來展開干預。②如情況允許,護理人員可以定期在病區開展病友交流會,鼓勵患者參與,引導患者之間相互交流治療經驗,分享在日常生活中面臨的困境,在此基礎上,護理人員也要對患者的認知態度進行正確處理,引導其對自己的認知情況進行分析,這也是改善認知功能的有效手段。另一方面,護理人員要加強與患者之間的交流,細致觀察其情緒變化,從傾聽、勸導、暗示等方面來入手進行心理疏導,建立點對點交流模式,以此來使患者感受到被尊重、被關懷,又便于護理人員了解患者存在的認知誤區,期間要在適宜時機開展健康宣教,參照不同患者的理解能力與病情嚴重程度來合理選擇文字宣教、視頻宣教等方式,確保每例患者均能了解日常事物、生活的認知態度與抑郁癥預后方面的相關性。③寫日記對抑郁癥患者而言利于抒發自身的不良情緒,亦是提高自我體驗感的有效方式,所以護理人員也可以幫助患者培養寫日記的習慣,以此來記錄生活點滴,而后護理人員應結合患者的日記內容來明確其認知方面是否存在問題,在適宜時機利用角色互換的方式來讓患者認識到自己存在的錯誤認知觀念或行為,培養正確的認知功能。

1.3統計學方法

數據經SPSS19.0分析,P<0.05為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經對比,觀察組護理效果更佳(護理后根據WHOQOL生存質量簡表的評估結果來明確患者的護理效果),呈P<0.05,詳見表2:

3討論

抑郁癥這類臨床中最為常見的精神障礙疾病的發生與遺傳、酗酒、應激性生活事件、患有慢性病等因素息息相關,相對而言,抑郁癥在患病早期多不被引起重視,有患者會伴隨輕微的頭痛、失眠、注意力難以集中、性格改變等情況,也往往被其忽視。另一方面,抑郁癥會導致患者伴隨輕重不一的認知功能障礙,使其在思考事物或社交期間存在認知偏差,比如保持絕對性思考方式、缺乏事實依據便任意推斷、內射性攻擊等等,而這無疑嚴重影響到了患者的學習、社交與日常生活,也使其承受沉重的心理壓力,對病情好轉十分不利。

因此,臨床應重點突出認知行為干預,利用認知重建、問題解決等形式來引導患者正確看待事物,這樣才能與心理治療、藥物治療起到良好的協同作用,改善預后。在本文中,對觀察組患者實施了基礎性護理+認知行為療法,發現該組患者取得更佳的護理效果,呈P<0.05。

根據上述研究結果得知,認知行為療法對提高抑郁癥患者整體護理效果起到了非常確切的作用。

參考文獻:

[1]張鴻, 秦偉. 護理中運用認知-行為療法在抑郁癥患者中的效果分析[J]. 醫藥前沿, 2020, 10(24):2.

[2]黃小芬,王偉.認知行為護理療法對抑郁癥患者負性情緒和應對方式的影響[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20,8(25):93-94.

[3]譚菜軍, 黃美蓮, 蘇利娣. 抑郁癥患者實施認知行為護理療法提高自我照護能力的作用分析[J]. 臨床護理雜志, 2018, 17(3):3.

[4]趙明麗, 常余善, 高艷華. 認知行為治療對抑郁癥患者疾病認知,心理健康水平及應對方式的影響[J]. 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 2019, 6(104):3.

猜你喜歡
認知行為療法抑郁癥護理
骨科護理的安全隱患及人性化護理的探討
個體化護理在感染科中的護理應用
妊高癥護理中優質護理的應用
舒適護理在肝癌介入護理中的應用
認知行為療法聯合咪唑斯汀治療慢性濕疹的臨床療效觀察
認知行為療法在大學生心理咨詢案例中的應用
對一例因抑郁癥有自殺傾向的案例分析
文拉法辛聯合米氮平治療老年抑郁癥的效果及安全性
西酞普蘭治療抑郁癥的療效及安全性
認知行為療法對醫學院校心理危機干預的實驗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