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幼兒園動態教育環境的創設

2022-05-19 11:34饒梅華
教育界·A 2022年5期
關鍵詞:幼兒教育

【摘要】作為一種重要的教育資源,幼兒園環境對幼兒的日常學習和生活有著重要影響。一所充滿活力且資源豐富的幼兒園,不僅能夠滿足幼兒的各項發展需求,而且允許幼兒在與環境的互動中探索、表達自己,推動幼兒的認知發展、健康成長。

【關鍵詞】幼兒;動態環境;教育

作者簡介:饒梅華(1970.11—),女,福建省南平市光澤縣實驗幼兒園,一級教師。

幼兒園環境作為一種重要的教育資源,在培養幼兒的多種興趣和推進幼兒身份的認同方面發揮著特殊的作用?!队變簣@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明確指出“環境是重要的教育資源,應通過環境的創設和利用,有效地促進幼兒的發展”,并要求“幼兒園應為幼兒提供健康、豐富的生活和活動環境,滿足他們多方面發展的需要,使他們在快樂的童年生活中獲得有益于身心發展的經驗”。良好的教學環境像是“一個生命體”,可以隨著幼兒的身心發展而產生變化,可以讓幼兒在與環境的互動中推進自身發展,所以校園內應形成一個動態的幼兒教學環境。

一、分析動態教育環境的相關概念

(一)動態教育環境概念

有關教育環境的研究表明,幼兒園及教師主要是依照教育活動,采取有效措施來調控和制約教育環境,進而發展多元化的環境系統。在發展的過程中,幼兒園及教師需要有效發揮教育環境的基礎作用,有針對性地注意一些具有動態變化特征的元素,注意涉及學校教育內部的一些要素之間的聯系,甚至還有幼兒成長過程中的一些外界環境。

(二)動態教育環境的核心要素

動態教育的環境要素的研究表明,除了幼兒園的環境,諸如家庭、社會以及自然環境等相關要素也應包括在內。在動態教育環境核心要素的研究中,筆者發現核心要素主要是幼兒園的校園以及班級等相關環境。此外,對于這種動態環境而言,其相關要素應能夠強化幼兒視野的拓寬需要,滿足幼兒逐漸走向社會的需要,滿足教育對發展幼兒教育平臺的認識和思考需求。在這種局面下,幼兒教師們應對動態教育環境的創設進行研究,在研究的過程中,需要以幼兒的身心發展為核心要素,有針對性地滿足幼兒教育的發展需求。

(三)動態教育環境的意義

環境能對人產生一定的刺激效果,身處什么樣的環境,就會受到什么樣的刺激。在這種情況下,針對動態教育環境的研究發現,環境能夠對幼兒產生一定的積極效應,可以滿足幼兒的教育創設環境需求。但在幼兒發展的過程中,要想有效營造優質的教育環境,幼兒園還需要積極對教育理念進行更新,并需要在教育環境的創設方面保持高度重視。對動態教育環境的分析表明,教師除了需要有效應用環境,還應當參與環境創設的全部過程。而在具體的教育環境創設過程中,園方及教師需要針對性地分析環境創設的主體,該主體即幼兒,只有這種教育環境才能滿足幼兒園動態教育環境的創設需求。

二、“以動制動”—幼兒園動態環境創設的基本指導思想

幼兒具有無限潛能,但幼兒潛能的開發不是一下子就能完成的,幼兒的發展和提升是有規律的,他們的潛能需要被持續地激發出來。這說明各種環境組分都應當可以根據幼兒提升的需要進行調整、改變和升級,“活力制動”才可以最大化。在幼兒園教學環境創設方面,必須保持環境的活力性。

一個充滿活力的幼兒園教學環境意味著,首先,環境的創造應該反映出框架的變化,也就是說,環境應該根據不同環境的特點來創造,突出環境本身的教學屬性。露天環境和室內環境之間有很大的不同,適合室內行動的環境形狀基本上不適合露天環境,例如,室內環境中不同的主題角落(如游戲區、創造范圍等)不適合安排在外面,而開放的露天環境特點決定了其更適合被用于進行體育鍛煉,不考慮這種環境特點的區別會造成教學使用上的障礙。

此外,一個動態的幼兒園指導環境意味著環境的內容應該有豐富的變化,這種變化不應該止步于符合幼兒認知發展的特點,而是要突出和傳遞環境的指導功能,并允許幼兒與之持續聯系,以實現幼兒與環境的“對話”,這需要教師提供合適的支持。在現實中,有一個常見的誤解,即幼兒園環境的創造應以環境本身的豐富性為目的。這樣做無視幼兒的真正需求,會造成環境與教育模塊脫節。這種誤解中,環境被認為能夠在沒有教育者干預的情況下自行完成其指導性工作。然而,在實踐中,園方應該考慮創造出實質上能夠不斷變化的情境,同時考慮到它們對幼兒進步的多方面作用,并將其納入教師的教學內容,以便真正完成幼兒與環境的交流發展。

簡而言之,一個動態的幼兒園教學環境應該完全體現出一種“空靈”的性質,不僅能推進幼兒與環境的互動,而且能不斷強化幼兒創造能力、思考和操作能力,同時推進幼兒的自主學習,再輔以教員的指導性支持,最終可使幼兒園環境具有“潤物細無聲”的指導作用。

三、幼兒園動態教育環境創設應體現的特點

(一)多元性

根據建構主義的觀點,幼兒的學習是一種動態的過程,幼兒經常利用他們現有的經驗,通過親身參與來解讀和分析他們面對的不同事物。幼兒能力的提高是離不開環境的影響的。幼兒學習的環境這一概念很廣泛,不單一指教室,幼兒自己的實踐接觸可以將幼兒學習環境擴大到教室外的各個角落。例如,幼兒園可以在大門口安置一些多功能的游玩場所,它們直接通向幼兒園大廳彎曲的隔斷結構樓層,幼兒們可以進行攀爬和滑行,這個完美的游戲區不僅為幼兒們的思考插上了翅膀,而且還培養了他們的洞察力;還可以在樓梯的四角,設置許多鏡子,這樣幼兒們無論站在樓梯的哪個角落,都可以從不同的角度觀察自己,從而加強了他們對觀察的興趣。

此外,教室環境作為幼兒園日常環境創設中最重要的部分,應該比照教學內容進行設置。許多教學內容需要在教室的有限空間內得到很好的協調,這反映出教室教學環境本身應具有嚴肅性和協調性。因此,教室內部完整的三維空間應當可以被包括在一個有活力的教學環境的創造中,而不是像它最初的設計那樣,它是更多的行動過程和角落環境的一般設計的結果。教室環境的每個角度都可以有其特定的規則。

在安排上,園方可以從美化環境的角度開始著手,然后再逐漸向其他方面發展,利用循序漸進的方法,不斷豐富教室的硬件設施,同時,不斷深化教師們對教學環境的理解。

(二)參與性

在準備創造幼兒園的日常教學環境時,許多幼兒被禁止行動,這其實不利于教學環境的創造。首先,保證幼兒園環境的物質和形狀的動態變化是根本。但如果只依靠教師的話,變化的工作量會非常大,而且成人的價值標準與幼兒并不相同,從長遠來看這會影響環境本身的指導作用的發揮;此外,幼兒也是幼兒園指導和教育工作的對象,他們有能力也必須參與創造一個符合他們要求的教學環境的過程中,而且這種需求應該得到滿足和重視。幼兒的學習不僅包括書本上的內容,而且還包括個人興趣的滿足。在興趣的滿足中,幼兒們不是獲得了一種占有感,而是通過動手合作,鍛煉了他們的操作能力,激發了他們的創造能力,這最終推動了他們的綜合素養得到普遍提高。

(三)可滲透性

幼兒園環境創設的可滲透性意味著,一方面,環境本身所包含的成分應該是不同的、全面的;另一方面,環境應該以提升幼兒的積極經驗積累的方式來創造。首先,盡管環境的內容和形狀在不斷變化,但許多幼兒園的環境包含的成分經常是非常單一和不靈活的。在任何情況下,環境各組分之間都需要被協調和聯系,教師們習慣于在許多分別的規定中創造幼兒園的環境,而忽略了不同的環境因素的整合和交叉點,忽視教學應該以“多學科”的方式執行;另一方面,創造環境可以采取根據主題變化的方式來協調不同的教學內容。因此,可以為幼兒園的學期教學工作建立月度課題,并緊緊圍繞課題創造合適的教學環境。例如,可以利用教師節、國慶節、元旦等重大節日,組織幼兒進行主題活動,使幼兒的各種能力在充滿活力的教學環境中得到有效的提升。

四、幼兒園動態教育環境創設策略

(一)提高對于動態教育環境創設的重視

調查研究發現,在當前的教育環境中,很多幼兒園對動態教育環境的創設方面并不重視,主要涉及了以下幾個方面:1.在理解創設環境方面,園方及教師的理解比較片面;2.呈現出來的創設思維比較僵硬,無法體現環境的整體性和協調性;3.在創設環境的過程中嚴重忽視幼兒的主體地位;4.在創設環境的過程中過度求新求異,對于環境的教育功能嚴重忽視;5.教師代理一切事務,幼兒未能參與其中。因此,幼兒園和相關教育工作者需要對創設環境有更科學的認識,同時還需要對環境教育的相關功能保持高度重視,對環境創設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需要及時采取解決措施,不斷促進幼兒的健康發展。

因此,幼兒園的管理人員要對幼兒園環境進行持續、科學的評估。盡管有動態的幼兒園環境的創造應該反映出多元性、參與性和可滲透性,但一個“動態”的教學環境,必須被不斷地評估和調查,以保證幼兒園環境的創造不偏離教學目標。除此之外,評估本身為教師提供了機會,讓他們在準備創設環境的過程中,深刻反思不同的教學觀念,并使他們對教學和教育的理解取得進步。因此,建立一個適度且合理的評估標準和框架是至關重要的。

(二)充分結合幼兒的心理特征和興趣

在教育領域中,一直流行“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句話。因此,在有效創設幼兒園動態教育環境的過程中,園方及教師需要有效結合幼兒的心理特征以及幼兒的學習興趣,才能有效滿足環境教育的需求。在這種局面下,教師需要尊重幼兒,有針對性地分析幼兒的興趣以及內心需求,不斷滿足幼兒的好奇心以及求知欲望。比如教師在墻面布置的過程中,需要明確主題,采用的色彩要鮮明和生動,通過這種方式來吸引幼兒的注意力,不斷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使得幼兒在學習的過程中有效獲取相關知識和獲得愉悅的情感體驗。

(三)提高相關教師的專業素養

對于幼兒園的環境進行分析,實際屬于一門隱性課程,因此相關教育部門也需要有針對性地采取改革措施幫助園方和教師,同時,教師需要真正領會幼兒課本知識,在教學的過程中高效利用教學環境。教師應在幼兒和環境互動的過程中扮演多種角色,動態的幼兒園環境在給幼兒的指導信息方面更易受到限制。因此,教師的指導和支持是環境真正與幼兒“對話”并產生深刻聯系的基礎。通過教師,環境中的有教育意義的成分可以“流”進幼兒的認識和實踐中,并在長期接觸中內化為幼兒的自身經驗和理解。因此,為了有效發揮動態教育環境的作用,教師需要不斷提高自身的專業素養。教師除了有效吸取相關教育理論知識,還需要將這些理論針對性地應用于實踐,不斷發揮動態教育環境在幼兒成長過程中的促進作用。

幼兒園需要向相關教師提供支持和幫助,不斷開展創設環境的研討工作,并強化物質支持,滿足教師更好以及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動態教育環境理念的需要。

五、結語

結合上述分析,本文主要介紹的是動態教育環境分析中應用的相關概念和創設環境的主要特點,并在分析環境創設的要點的基礎上,提出幼兒園動態教育環境創設策略,旨在為相關教育工作者提供參考。同時,創造幼兒園動態教育環境,能夠在潛移默化中對幼兒產生較大的影響,其具備了樂觀的發展前景,在幼兒教育中可以進行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費萍.幼兒園環境創設中的幾個問題[J].早期教育,2003(06):34-35.

[2]劉小青.淺談幼兒園“空靈型”環境的創設[J].教育導刊(幼兒教育),2008(09):22-24.

[3]郭麗.建構主義理論對幼兒園環境創設的啟示[J].教育導刊.幼兒教育,2004(Z1):26-28.

[4]彭蝶飛.幼兒園生態環境教育探析[J].學前教育研究,2007(Z1):73-75.

[5]李俐.幼兒園班級環境建設[J].學前教育研究,2008(08):49-51.

猜你喜歡
幼兒教育
國外教育奇趣
題解教育『三問』
幼兒美術作品選登
幼兒美術作品選登
幼兒美術作品選登
幼兒優秀作品欣賞
優秀幼兒園親子活動展
教育有道——關于閩派教育的一點思考
辦好人民滿意的首都教育
2020未來教育新思維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