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的論視角下《圍城》英譯本中疊詞翻譯策略研究

2022-05-19 23:21郭璐
今古文創 2022年18期
關鍵詞:疊詞目的論圍城

郭璐

【摘要】小說《圍城》語言詼諧幽默、尖銳潑辣,疊詞使用頻繁,具有獨特的語言魅力。中國疊詞浩若繁星,而疊詞的形式和音韻大多很難傳遞,所以有許多不能被很好地翻譯出來,一定程度上阻礙了中國文化向外傳播,這也成為了譯者在翻譯中的一大挑戰。本文試從目的論視角,以珍妮·凱利和茅國權翻譯的小說《圍城》英譯本中疊詞為研究對象,研究小說中疊詞翻譯問題,并對疊詞翻譯策略做出總結。

【關鍵詞】《圍城》;目的論;疊詞;翻譯策略

【中圖分類號】H315?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2096-8264(2022)18-0120-03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2.18.037

疊詞是漢語詞匯中的一種特殊的現象,使用非常普遍。文學作品中疊詞的使用可以大大增強語言的美感,增加讀者的審美體驗。雖然漢語和英語都有使用疊詞的習慣,但漢語的疊詞構成更加復雜靈活,中國文學作品所擁有的獨特審美價值與疊詞的頻繁使用密不可分,合理翻譯疊詞這一富含文化特色的表現形式在傳遞中華文化時也發揮著重大意義?!秶恰分携B詞數量廣泛,種類多樣,在凸顯語言詼諧幽默、尖酸刻薄,以及趣味性上發揮了不可磨滅的作用。而在英譯中,受到中英文化差異,語言差異等各種差異的制約,譯者通常很難在英語中找到對應的詞匯來精準傳遞中文的意義,而同時不失漢語特色,通常是在準確度和美的傳遞之間做出了妥協,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譯文的質量。本文從目的論視角出發,通過分析小說《圍城》中的例子總結出小說疊詞的英譯策略。

一、目的論與文學翻譯

翻譯目的論的定義是:“在目的語背景下,為目的語的目的,和目的語環境讀者,產生一個文本”。(劉軍平,2019:409)“目的論”(Skopos theory)是弗米爾最早在《普通翻譯理論基礎》(Groundwork for a General Translation Theory,1984)中提出來的,它形成了功能翻譯理論的主流。翻譯目的論者認為,翻譯是一種交際行為,翻譯行為所要表達的目的決定整個翻譯行為的過程,即“目的決定手段”。

在目的論指導下,翻譯過程中應該遵循三個總體原則,即目的原則(skopos rule)、連貫原則(coherence rule)和忠實原則(fidelity rule)。

目的原則:在整個翻譯過程中,包括翻譯方法和翻譯策略的選擇,都是由翻譯行為所要達到的目的決定的。

連貫原則:指的是譯文須符合文內連貫的要求,是針對譯文內部和譯入語文化之間的關系而言的。連貫原則規定,譯文“必須可解釋為跟譯文接受者的處境具有連貫性”。(杰里米·芒迪,2001:113)

忠實原則:指譯文與原文之間應符合互文連貫的要求,是針對譯文文本與原文文本之間的關系而言的,近似于人們通常所說的譯文應忠實于原文的說法,所不同的是“忠實原則”必須首先服從“目的原則”和“連貫原則”。

本研究采取珍妮·凱利和茅國權翻譯的小說《圍城》英譯本中疊詞作為研究對象,從目的論的視角出發,對疊詞的翻譯策略進行深入分析,試圖為文學翻譯和教學提供借鑒。

二、疊詞概述

疊詞,又稱“疊字”,是一種重復相同的詞、形或音的寫作方法(何善秀,李宗,2008)。合理使用疊詞,能和諧音律,傳遞豐富的思想內容,達到較好的藝術效果。漢語的名詞、數詞、量詞、形容詞、副詞、動詞以及象聲詞都有重疊變化,其主要形態格式有以下幾類:

AA式:看看、常常、試試……

AAB式:毛毛雨、草草地、看看書……

ABB式:眼巴巴、黑黢黢、酸溜溜……

AABB式:大大小小、規規矩矩、滴滴答答……

ABAB式:一年一年、爬上爬下……

ABCC:風塵仆仆、威風凜凜、熱氣騰騰……

A一A式:看一看、試一試、抖一抖……

A著A著式:如看著看著、說著說著、笑著笑著……

此外,漢語中還有諸多疊詞格式,如A里AB式(糊里糊涂),A也不A式(看也不看)等,因使用率不高,故不再一一列舉。

三、目的論視角下《圍城》中的疊詞翻譯

雖然英語有重疊元音而形成的詞匯,有類似于重疊的單詞連續反復,以及象聲詞重疊的現象。但是,與漢語的重疊變化來說相去甚遠,它們不足以翻譯漢語的疊詞。因此,大多情況下,只能舍棄其形式而譯其意義,用比較貼近、自然的譯文表達出原文的語意和體現重疊后詞的詞義變化。但是從目的論三原則出發可以有效解決疊詞翻譯困難的問題,從中總結出一些基本的翻譯策略。

(一)押韻法

許淵沖認為:“傳達音美時可以借用英美詩人喜聞樂見的格律,選擇和原文音似的韻腳,或借助雙聲、疊韻、重復等方式來表達。(許淵沖,1979)”中英文的押韻方式有所不同,漢語講究平仄,抑揚頓挫,而英文中的押韻是相同的音的重復,比如壓頭韻、尾韻、元音韻等。

例1:她幫她父親經營那奶牛場,大大小小的事,全是她一手辦理,外表斯文柔弱,全看不出來!

譯文:She helps her father manage a dairy farm and handles mayor and minor chores herself.Outwardly she looks so dainty and refined.You could never tell what she does.

例2:李梅亭道:“我并不是沒有新衣服,可是路上風塵仆仆,我覺得犯不著糟蹋?!?/p>

譯文:“But it’s so dusty and dirty on the road,I don’t think it’s worth getting them soiled.”

例3:我有時請外國friends吃飯,就那個康熙窯“油底藍五彩”大盤做salad dish,他們都覺得古色古香,菜的味道也有點old-time。

譯文:Sometimes I invite foreign friends over for dinner and use this big K’ang-hsi‘underglaze-blue-and-colored ware’plate for a salad dish.They all think the ancient colors and odor make the food taste a little old time.

“大大小小”“風塵仆仆”“古色古香”都是漢語中常見的疊詞,疊詞是中文中所特有的形式,在小說《圍城》中也有廣泛使用,在翻譯的過程中要盡可能地保留其語言特色,保留其形式上,節奏上所營造的氛圍,從目的論目的原則出發,借用押韻的方式來翻譯,同時也能更好地傳遞中文語言特色。

“大大小小”譯為“mayor and minor”,押尾韻/?r/,讀起具有節奏輕快,還原了中文“大大小小”所帶來的抑揚頓挫的美感,同時“mayor”和“minor”在形式上雖不似中文同字反復出現,但也在一定程度上還原了原文所展現的形式美感。

“風塵仆仆”翻譯為“dusty and dirty”同時押了頭韻和尾韻,頭韻押/d/,尾韻押/ti/,在聲音上很好地傳達了其音韻美,“dusty”“dirty”兩個詞在形式上也極其相似,進一步還原原文的形式美。

“古色古香”的意思是形容器物書畫等富有古雅的色彩和情調(出自宋·趙希鵠《洞天清錄》),而作者翻譯為“ancient colors and odor”,進行了直譯,沒有傳達出來該詞的真正意義,在這里作者是遵循目的論原則,為傳達中文語言特色所作出的讓步,“colors”和“odor”在聲音和形式上貼合“古色古香”所傳遞出來抑揚頓挫的美感。

(二)Being+名詞/形容詞/副詞

動名詞Being形式是英語中常用的形式,且用法靈活多變,在翻譯疊詞的過程中可以借用英語中being的形式,符合目的論連貫原則,使得譯文更具有流暢性,譯入語讀者也能更好理解原文。

例4:茶房把傘交還給孫小姐,濕漉漉加了熱氣騰騰。

譯文:The waiter handed Miss Sun the parasol,which was now steaming hot as well as dripping wet.

例5:車夫指著血淋淋的膝蓋請他看,他才不說話。

譯文:The rickshaw boy pointed to the blood dripping from his knee,and asked Li to take a look.

例6:從早晨起,空氣悶塞得像障礙著呼吸,忽然這時候天不知哪里漏了個洞,天外的爽氣一陣陣沖進來,半黃落的草木也自昏沉里一時清醒,普遍地微微嘆息,瑟瑟顫抖,大地像蒸籠揭去了蓋。

譯文:Ever since morning,the air had been oppressive,as though it were holding its breath.Suddenly,the sky sprang an opening at some point,and the wind outside came rushing in gusts.The yellowing vegetation awoke momentarily from its slumbers,sighing gently and rustling softly.

“濕漉漉”“熱氣騰騰”“血淋淋”“微微嘆息”“瑟瑟發抖”都是雙疊詞,在這里譯者都處理成“being”加形容詞或者副詞的形式,在整體形式上非常統一。在這里作者沒有處理成重復的英文形式,符合目的論里面的連貫原則,使目標讀者能夠理解譯文所要表達的內容,不會有陌生的感覺。

例4、例5中“濕漉漉”和“熱氣騰騰”“血淋淋”譯為“dripping wet”,“steaming hot”和“blood dripping”,都是“being+形容詞”,譯出來了真該發生的事情的狀態,具有很強的動態感。being的形式也符合英文的表達習慣,讓目的語讀者讀起來有一種親切的感覺,符合譯文內部連貫的要求。例4和6在句子內形式統一,具有對稱性,視覺上和聽覺上都傳遞出來了原文所要表達的效果。

(三) have(or make,take,give,etc)+名詞結構

用have(or make,take,give,etc)+名詞結構翻譯漢語動詞重疊形式,所表達的動作多為一次體或者嘗試體。此結構中名詞大多數與動詞有詞源關系(周篤寶,1999)。借用此類英語中原有的固定動詞搭配可以拉近與譯入語讀者的距離,方便理解原文。

例7:辛楣道:“去瞻仰瞻仰汪太太也無所謂?!?/p>

譯文:Hsin-mei said:“I don’t mind going to get a look at Mrs.Wang.”

例8:“我倒也想散散步,咱們同走?!?/p>

譯文:I was thinking of taking a walk myself. We can go together.

“瞻仰瞻仰”和“散散步”在這里的意思分別是“看望”和“散步”的意思,中文善用疊詞增強其文學效果,在這里直接譯文英文中常用的表達,即“get a look”和“take a walk”,簡單明了,通俗易懂,符合目的語用語習慣,使目的語言讀者輕松理解原文內容,不會造成任何歧義,在《圍城》一說中有大量疊詞采取此翻譯方法,雖然在形式上和音韻上有所欠缺,但是在連貫原則視角下也不失為一種好的翻譯策略。

(四)意譯法

意譯法是翻譯常用的翻譯策略,意譯法指導下翻譯出來的譯文簡單明了,內容上也與具有連貫性,容易理解。

例9:鴻漸一下午看得津津有味,見識大長,明白中國人的品性方正所以說地是方的,洋人品行圓滑,所以主張地是圓的。

譯文:Hung-chien read all afternoon with deep interest,greatly broadening his knowledge.He learned that the Chinese were square and honest by nature,so they said the sky was square.Foreigners were roundabout and cunning and therefore maintained that the earth was round.

例10:鴻漸遮不住的失望看得蘇小姐心里酸溜溜的。

譯文:Hung-chien’s disappointed look sent a twinge of jealousy through Miss Su’s heart.

例11:他們回去準一五一十搬嘴對是非,連姑母送的家具都以為是咱們自己買的。

譯文:They are certain to gossip and compare notes on everything when they get back;they’ll even think we bought the furniture my aunt gave us.

“津津有味” “酸溜溜” “一五一十”都是漢語中具有特色的疊詞,而且在英文中沒有直接對應的英文單詞、詞組,或者短語。所以這里統一用意譯的方法,更方便譯入語讀者理解,避免了陌生化。

“津津有味”在漢語中是“興趣濃厚的樣子”,這里描寫方鴻漸以博士身份回國,應邀發表演講,為演講做準備而讀書,重在描寫他對這些書興趣濃厚,所以這里翻譯為“with deep interest”,譯文簡單明晰,無歧義。

“酸溜溜”在漢語中有四種意思:形容酸的氣味或味道;形容輕微酸痛的感覺;形容輕微嫉妒或心里難過的感覺;形容愛引用古書詞句,言談迂腐。在這里指的使第二個意思,是蘇小姐看到方鴻漸心里在乎唐小姐時的嫉妒的心理描寫。這里沒有翻譯為“sour”“acetic”,而翻譯為“a twinge of jealousy”很符合原文的語境,準確傳達出蘇小姐的心理活動。

“一五一十”一詞出自水滸傳,意思是五個十個地將數目點清。比喻敘述從頭到尾,原原本本,沒有遺漏,也形容查點數目一清二楚。在這里翻譯為“everything”很貼切,一個詞就傳遞了原文意思。

四、結語

疊詞是漢語的一大特色,疊詞的翻譯也是漢英翻譯的一大難點,本文在目的論的指導下,經過分析,總結出四條行之有效的疊詞翻譯策略,即押韻法、Being+名詞/形容詞/副詞、have(or make,take,give,etc)+名詞結構、意譯法。本文通過分析《圍城》英譯本總結出了疊詞的翻譯策略,但缺乏具體性、廣泛適用性,所以,需要做進一步研究來解決這一難題,從而推動具有魅力的中華文化的傳播。

參考文獻:

[1]錢鐘書.圍城[M].Kelly,J&Mao,N.K.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3.

[2]劉軍平.西方翻譯理論通史[M].武漢:武漢大學出版,2019:409.

[3]杰里米·芒迪.翻譯學導論——理論與實踐[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1:113.

[4]何善秀,李宗.許淵沖教授詩歌翻譯中疊詞英譯賞析[J].瘋狂英語(教師版),2008,(6):120-122.

[5]許淵沖.如何譯毛主席詩詞[J].外語教學與研究1979,(2):5.

[6]周篤寶.漢語疊詞與翻譯[J].中國翻譯,1999,(3):27-29.

猜你喜歡
疊詞目的論圍城
追憶黃蜀芹:敢拍《圍城》,盡情綻放
妙用疊詞我來說
翻譯目的論下江蘇菜系英譯研究
社交電商的“圍城”
細讀文本,品疊詞之美
從目的論角度看中藥藥名英譯
目的論視角下譯者主體性的發揮
圍城之外
打破無形的圍城
可愛的疊詞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