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銀行金融業務創新研究

2022-05-20 13:37江紅豆
商展經濟·下半月 2022年5期
關鍵詞:金融業務理論基礎發展趨勢

摘 要:隨著互聯網技術日益發達,最重要的變化發生在銀行的內部市場需求與外部運營環境上。銀行傳統業務隨著高速發展的互聯網金融而面臨著極大的挑戰與機遇。本文通過分析金融業務創新的理論基礎,概括銀行金融業務創新現狀,再結合銀行業務創新的發展趨勢,提出完善銀行金融服務創新的措施,以期對銀行互聯網金融業務創新研究有所幫助。

關鍵詞:銀行;金融業務;理論基礎;創新現狀;發展趨勢

本文索引:江紅豆.<標題>[J].商展經濟,2022(10):-067.

中圖分類號:F830.2 文獻標識碼:A

隨著互聯網的飛速發展,金融產業也快速發展。銀行作為傳統的金融服務機構,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企業如何擴大利潤空間、拓展新業務成了銀行經營的重中之重。面臨著瞬息萬變的外部業務環境,銀行在金融業務創新的過程中,如何改變經營管理思想至關重要。本文主要就銀行及金融服務創新進行適當的研究分析。

1 金融業務創新的含義

通過國內外對金融創新含義的表述可知,金融創新囊括了廣義和狹義兩層內容。廣義的金融服務創新,不僅包含在微觀層次上的金融服務創新、金融市場創新,還涉及宏觀層次上的金融體制創新;從狹義的范疇來看,金融創新就是金融業創新,主要是指從20世紀70年代西方國家放寬對金融服務監管以后,隨之涌現出的各種新業務、新商品、新市場、新科技、新組織等。許多西方金融界學者都將這個金融新趨勢叫做“金融革命”。從互聯網金融業務創新的基本內涵,能夠歸納并總結出互聯網金融業務創新的基本內涵?;ヂ摼W金融業務創新是指微觀金融機構在外部環境發生變化的情形下,為了避免經營風險,并達到收益最優化目標,對所具備的各項基本要素而做出的創造性改革與發展活動。用函數形式來表述,我國金融業務創新過程可總結為:

IN=f(C,R,P)

其中,為行業創新,為外部環境,為銀行所需要避免的經營風險,為銀行的預期收入。綜上所述,能夠歸納總結出互聯網金融業務創新的內涵,即互聯網金融業務創新是指在外部環境發生變化的情形下,微觀機構為了規避各種經營風險,達到效率最優化的目標,對機構內所有要素條件做出的創造性改革與發展活動。

2 銀行金融業務創新現狀

2.1 創新質量差

當前,不斷下降的交易量及日益增加的個人信用卡數量主要發生于國有銀行中,產生這種現狀的主要因素是創新性業務能力不夠強,在運營的整個流程中往往只對個人信用卡的數量發展給予了重視,而對顧客使用銀行卡的頻率不夠關注。并且銀行所推出的個人信用卡也很少具備創新性,因為很多都是相似的功能,而且其通用性不高,例如我國中行的長城卡、我國工行的牡丹卡、我國農行的金穗信用卡。這樣的狀況造成了銀行技術創新互聯網業務的成本增加、巨量的資源被耗費,同時銀行在技術創新業務過程中也導致了勞動過程大規模重復性。值得注意的是,絕大多數銀行在技術創新過程中只關注競爭,而對銀行內部的合作關系視而不見。

2.2 金融業務創新單一

金融發展有賴于金融業基本要素和金融服務環境條件的配合,金融機構基本要素與金融服務環境條件的匹配結合及經濟基本要素與自身的匹配結合,是影響金融業技術創新配套性的兩個關鍵因素。把金融機構基本要素中還不能完全有效開發利用的部分,合理地開發利用起來是銀行互聯網金融服務技術創新的關鍵,所以,銀行互聯網金融服務的技術創新之路是在選擇最佳結合的時候,盡量擴大金融機構基本要素。當前,國內銀行在金融服務技術創新中較為突出的問題就是發展過程存在單一性。銀行在創新發展金融領域有重大任務的時候往往存在著混亂的金融服務程序,這大部分原因是銀行對配套的金融服務工作環境的漠視。

2.3 創新模仿現象嚴重

目前,無論股份制銀行或是國家投資銀行的業務探索創新大部分都是通過模擬技術創新,而模擬技術創新所產生的服務產品超過了服務產品總量的85%之多。由此可見,我國大部分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不夠,技術創新出的業務產品有很大的同質性。值得一提的是,我國部分企業在創新發展銀行業務的時候大體上都屬于照搬,完全不顧及外國產品能否適應我國的實際狀況。

3 銀行業務創新的發展趨勢

3.1 混業經營

我國銀行現在采用的是分業經營。在世界金融業自由化的大潮中,全球大部分國家和地方政府的銀行均采用混業經營方式?;鞓I經營方式完全突破了傳統銀行領域和其他金融服務機構的經營邊界,把傳統銀行、投資銀行甚至最新發展的網上銀行運營方式都緊緊地融入在一起。

3.2 融資證券化和資產證券化

全球資金從商業貸款向證券化過渡,商業貸款逐漸減少,全球證券交易蓬勃發展,大部分傳統的商業貸款已被利用發行各種股票實現投資的方法所代替。而且由于銀行業已淪為證券的主要持有人和發行人,采用了證券化融資方法,使得部分銀行的資產負債結構出現了改變,不少銀行已經把流動性不好的負債轉變為證券。

3.3 電子銀行迅速發展

國外的網絡銀行首先在美國紐約出現,其后又迅速擴展至其他發達國家。隨著網絡的發達,網絡銀行業務日益普遍。在全國,網絡銀行業在短短五年里就已取得了快速發展。據統計資料,2011年,艾瑞咨詢公司根據美國政府Novantas公司公布的年全美網絡銀行業務貿易狀況的研究報告表明,近年來,大部分美國公司使用者在辦理網絡銀行業務的每日貿易時會首選網絡銀行業務途徑,而不再首選銀行柜臺貿易。2010年,選擇使用網上銀行辦理轉賬業務、查看個人賬戶資金結余、選擇網上銀行研究產品的用戶群體比重分別由2005年末的34%、44%、46%迅速上升到34%、44%、46%。

2013年3月20日,美國聯邦合眾銀行成了全美第一家允許顧客利用拍照賬單技術進行賬單付款的大型銀行,顧客只需要通過智能手機或平板計算機拍照賬單,而不需手工錄入支付信息,就能夠進行賬單付款。同時美國聯邦合眾銀行和系統軟件公司將通力合作,為用戶提供金融服務。該專利技術可以更加安全地在紙質賬單上獲得有關信息,并自動填充移動支付系統所要求的個人信息,當顧客核實個人信息后,就能夠進行支付了。顧客還能夠通過美國聯邦合眾銀行的iPhone、iPad及安卓軟件免費進行這一業務。而按照美國聯邦合眾銀行公司的內部聲明,市場分析師預計到2018年底,全美將有的33%成年人采用這一功能;但另一份調查預計未來每5個客戶中將會有一人采用該功能。

4 關于完善銀行金融服務創新的措施

4.1 拓展金融業務空間

4.1.1 中間業務創新

我國銀行業發展中間業務將會帶來很多益處:一是可以促使我國銀行資產負債業務規模增長,使我國銀行收益增加;二是通過發展對銀行資本儲備沒有需求的中間業務,可充分利用我國銀行的網絡資源;三是可以減少銀行風險。

(1)由于我國的金融機構衍生品的發展時期比較短暫,我國消費者普遍不了解這一系列的金融機構產品。所謂金融衍生品,就是在基本的金融商品,如公司股票、證券等基礎上發展出來的金融業投資工具。在我國進行商業投資應利用我國改革開放后的黃金時代,迎頭趕上,利用蛙跳效應,完善我國的金融產品市場。

(2)我國銀行還應積極開拓代銷行業,不斷地緊跟市場經濟發展的變化要求推出更多滿足不同消費者的代銷商品。

(3)創新信托業務。人民收入的不斷增加使之積累了大量財富,產生了不同的財產管理要求。我國銀行應根據消費者的各種需求,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創新出令消費者滿意的信托業務。

4.1.2 資產證券化創新

對于資產證券化,人們認識最深刻的就是美國的次貸危機。雖然資產證券化會產生一定的金融風險,但我們也應該看到它有利的一面。風險和收益的分離和重組是資產證券化的核心內容,它使資產配置更為有效,參與的各方都能從中獲利。即能最高效地配置資產,優化其合理使用,創造大量的社會財富。我國銀行應充分考慮到資產證券化能釋放銀行部分資產的影響,未來通過出售和提供資產證券化產品的代理擔保所能帶來的客觀收益。我們必須清醒認識到,當前對銀行全面發展資產證券化的要求還不夠完善,需要穩扎穩打。

我國房地產市場的發展可謂一日千里,這就產生了大量的投資性購房,與原有剛性購房需求一起催生了我國規模巨大的個人住房貸款。這些規模龐大的購房貸款中難免存在日益增高的不良資產率。所以,我國銀行十分有必要推出個人住房貸款的證券化。這一過程中,必須嚴格進行金融監管,避免次貸危機的再次出現。與個人住房貸款存在同樣問題的是汽車信貸資產證券化。

4.2 加強金融風險控制

可以從以下三方面加強金融風險控制:

4.2.1 風險評估系統的研發

我國銀行要能更高效地開展風險辨識與評估,必須立足于先進的金融技術服務電子技術,通過進一步擴展完善數據庫,開發出監測跟蹤機制,以便于建立能滿足不同情況的風險評估制度,只有這樣,才能在各種金融風險中最大限度地保障安全。

4.2.2 內部監督的加強

(1)銀行內部風險必須要進行監督,一方面要設立良好的內部風險控制體系,既能讓管理部門制定監管內容、執行具體監督,又能讓董事會、各級行長、各級經理和每個員工都能認識和監督各自部門的金融風險。另一方面,建立完善的安全的通信體系,使得各部門的風險消息能夠快速傳到管理層。

(2)我國銀行的不同業務部門一定要做好內部的操作風險預警工作,從授信機制和授信額度等方面進行嚴格把關,并不斷地通過優化工作流程來減少我國銀行可能面臨的經營風險,從而持續提升我國銀行的服務能力。

4.2.3 進行持續有效的管理

首先,應吸收西方國家的先進經驗,對風險進行全面、深入的監管;其次,要不斷完善立法,增強信息的披露,建立完整的監管制度;最后,應加強與發達國家的技術合作,共同應對跨境銀行業務和全球金融業務的監管。

4.3 深化業務創新水平

我們從以下三方面提出建議。

(1)加大對理財服務的創新投入。比如在理財產品方面,外國銀行也可以給我國數量龐大的富豪們進行對海外地產、證券、公司等的投資,但因為相對外資銀行的外文合約,我國富豪們也更加信任自己的銀行。因為在上海、北京等城市,出現了不少金融詐騙的情況,也增加了富豪們對某些所謂外國精英投資集團的不信任。我國銀行可以利用這一機會,加大對理財產品的投資,進一步認識國外的投資環境和有潛力的基礎投資理財產品。針對面臨退休金的老人,可為他們量身制作退休理財產品,使員工的退休生涯后顧無憂;對需常年就醫養病的老人,可根據他們的儲蓄打造健康就醫金融理財產品;對一些家庭供養中小學生的父母,可給中小學生提供教育理財產品;等等。

(2)大力開拓跨境業務及結算服務。我國銀行應該從這一潮流中抓住機遇,利用國內外兩種渠道來積極地開拓跨國結算服務。我國銀行也可以先在周邊國家的國際貿易中實現對人民幣的直接結算使用,進一步將人民幣引為世界性貨幣,從而增加國外人民幣的需求。唯有大量的人民幣商品進入全球金融市場,才能使跨境結算變得容易、更為便利。

5 結語

綜上所述,我國銀行業務創新發展的水平還有待提高,在金融業務創新的過程中還存在許多問題,包括創新質量差、金融業務創新單一、創新模仿現象嚴重等。同時,我國的金融創新服務還受產權模式、運營模式、技術標準、金融管理等各種因素的約束。所以,要推進我國金融業務創新的進程,就需要從擴大金融業務空間、提高風險管理、加強企業業務創新能力水平、變革傳統產權管理模式、不斷創新企業經營策略模式、大力提高管理水平和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等方面努力并加以完善。

參考文獻

侯長磊.商業銀行業務創新與風險的防范[J].商場現代化,2020(25):23-25.

劉熒楠.我國金融創新及其風險控制[J].經營管理者,2021(21):19.

黃秀蘭,胡基紅.淺談我國銀行金融創新的必要性[J].老區建設,2021(8):10-11.

趙明元,向剛.我國商業銀行金融創新的影響因素述評[J].改革與戰略,2020(7):21.

鞏浩偉.我國商業銀行金融創新不足的原因及發展探討[J].中國外資,2020(8):9-10.

中國工商銀行廣東省分行課題組.商業銀行金融產品創新和整合的策略及建議[J].金融論壇,2020(10):13-14.

吳凌,蘇丹.我國商業銀行金融創新的策略選擇[J].中國發展觀察,2021(1):23.

孟祥林.商業銀行業務創新的策略選擇[J]. 金融電子化,2020(2):21-22.

作者簡介:江紅豆(1991-),女,甘肅慶陽人,碩士研究生,現供職于中國人民銀行西寧中心支行,研究方向:經濟金融。

猜你喜歡
金融業務理論基礎發展趨勢
綠色金融回顧與展望
郵政儲蓄銀行金融業務管理的現狀與優化策略研究
淺議中職計算機基礎課自主學習教學模式
會計準則變革的非預期效應理論框架構建
中小型商業銀行金融市場業務風險管理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