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支氣管擴張癥采用CT影像診斷的意義探析

2022-05-20 13:47鄧啟明
醫學概論 2022年5期
關鍵詞:診斷價值

摘要:目的:分析CT影像在支氣管擴張癥(支擴)診斷中發揮的臨床效果。方法:研究病例選取自本院2019年6月-2021年6月收治的支擴患者(納入病例數:105例)為研究對象,均為其進行常規CT、64排螺旋CT檢查,對比兩種診斷方案的臨床應用價值。結果:病理顯示本組105例患者42例為柱狀型、28例為囊狀型、14例為靜脈曲張型、21例為混合型;而螺旋CT檢測中,出現柱狀、囊狀、靜脈曲張、混合型及總檢出率分別為97.62%、100.00%、100.00%、95.24%、98.10%,明顯高于普通CT的78.57%、67.86%、50.00%、52.38%、66.67%(P<0.05)。結論:采用CT影像診斷支擴具有較高準確性,可謂疾病診療提供有價值的參考,值得推廣。

關鍵詞:支擴;CT影像;診斷價值;影像學技術

支氣管擴張(Bronchiectasis,下文簡稱支擴)是臨床上病發率較高得到一種肺部疾病,該病癥發生后以氣道不可逆擴張為典型表現,一旦未能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療可對患者生命健康產生嚴重威脅[1]。因而在患者有相關臨床表現后,及時采取準確的檢測方案輔助診斷十分關鍵,在傳統支氣管擴張癥診斷中,多采取X線輔助,但其診斷準確性并不理想;而在CT技術不斷優化普及下,其臨床應用也愈發廣泛。對此,此次研究主要分析將CT技術應用支擴診斷中的臨床效果。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研究病例選取自本院2019年6月-2021年6月收治的支擴患者(納入病例數:105例)為研究對象;其中男性、女性比例為56:49;年齡35-68(48.77±3.65)歲。納入患者均存在咳嗽、咳痰等癥狀,且無CT影像學檢查禁忌,對研究內容知情。另外此次研究經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

1.2?方法

針對入院患者分別實施普通CT、多層螺旋CT檢查。

(1)普通CT:①掃描位置:經肺尖到肺底部。②掃描參數設置:管電流/管電壓=100mA/120KV、間距/層厚=10mm/10mm、掃描時間=每層2.8s;需局部病變位置薄層掃描者,設置掃描層厚=5mm。(2)多層螺旋CT:①檢查前:指導患者進行屏氣/吸氣訓練,同時協助患者取仰臥位,使用64排CT掃描儀進行檢查。②告知患者在深吸氣后保持屏氣,在此過程中快速掃描(掃描部位為肺底-肺尖)。③參數設置:管電流/管電壓=400mA/120KV、掃描時間=7-9s、間距/層厚=1.25mm/1.25mm、螺距=1.35mm。④掃描后傳送獲取圖像到工作站,實施二次薄層圖像重建(層厚=1-2mm)。

研究采集影像整理后交給影像科經驗豐富的2-3名醫師進行綜合審閱,并以其一致意見為最終結果。

1.3?觀察指標

以病理學診斷結果為金標準,對比兩種診斷方案疾病檢出率。

1.4?統計學方法

研究采集數據應用SPSS 25.0軟件統計。涉及計量與計數方面數據應用(?±s)、%分別表示,并以t、χ2檢驗;組間數據以P<0.05表示有統計學差異。

2.結果

經病理診斷顯示,本組105例患者中,檢出42例柱狀型、28例囊狀型、14例靜脈曲張型及21例混合型;螺旋CT檢出柱狀型、囊狀型、靜脈曲張型及混合型分別為41例、28例、14例、20例,普通CT檢出33例、19例、7例、11例。組間數據對比可見,螺旋CT檢出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3.討論

伴隨近幾年臨床醫學的持續發展,現代影像學診斷技術也獲得了極大的發展與進步,針對支擴的影像學診斷技術也得到了廣泛推廣。既往臨床上,在支擴診斷中,一般以支氣管造影為主要手段,但在實際操作中,該方案較為復雜,且操作中需要患者承受較大生理痛苦與心理壓力,風險較高,應用價值有限[2]。而自CT技術普及推廣以來,該技術在多種疾病診斷中均起到了重要作用,更為推動現代臨床診斷學的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CT技術是當下臨床上應用十分廣泛的無創診斷技術,其具有診斷快速、準確率高及操作方便等特點,其在支氣管擴張癥診斷中可發揮一定價值[3]。但該檢查方案在實施中僅可顯示軸位圖像,因而在面對小內徑支擴的診斷尚有一定不足,存在一定漏誤診幾率。相對比之下,多層螺旋CT則能夠對常規CT檢查的不足進行彌補,且具有較為理想的分辨率,可清晰顯示支氣管管壁、管腔等組織結構,進而為支氣管擴張癥的診斷提供科學參考,為疾病后續治療提供準確依據。

結合此次研究可見,在采取普通CT與多層螺旋CT輔助診斷支氣管擴張癥下,多層螺旋CT在柱狀/囊狀/靜脈曲張/混合型等多種類型支擴診斷準確性較普通CT均更為理想,組間數據統計學差異顯著(P<0.05)。該研究結果顯示,借助CT的三維成像技術,可更為清晰地將支氣管走向、實際擴張部位顯示出來,從而為醫師分析支氣管形態、表征起到輔助作用,降低臨床誤漏診幾率。

綜上,在支擴診斷中,應用螺旋CT技術準確性較為理想,可有助于明確病癥及支擴具體表現,為疾病診療提供科學參考,建議推廣。

參考文獻:

[1]盛麗.CT影像診斷支氣管擴張癥的臨床作用探析[J].中國醫藥指南,2021,19(25):32-33.

[2]王磊.支氣管擴張癥采用CT影像診斷的價值[J].心理月刊,2020,15(04):211-211.

[3]舒蕾.探討CT影像診斷支氣管擴張癥的臨床價值[J].中國冶金工業醫學雜志,2021,38(02):238-239.

作者簡介:鄧啟明(2000—),男,漢族,安徽省馬鞍山市人,大理大學醫學影像學本科在讀。

猜你喜歡
診斷價值
經顱多普勒超聲對腦梗死患者顱內動脈狹窄的診斷價值研究
探討陰道超聲與宮腔鏡對絕經后子宮出血的診斷價值
高頻超聲在肘管綜合征診斷中的應用
骨轉移瘤X線和CT診斷臨床價值分析
超聲在急腹癥診斷中的價值
磁共振擴散張量成像在輕型顱腦損傷患者中的診斷價值
腹部超聲對肝膽疾病的臨床診斷價值
腦CT對腦器質性精神病的診斷價值分析
彩色多普勒超聲對乳腺癌的診斷價值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