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副產品加工業助力鄉村發展的對策

2022-05-23 11:27刁兆璘陳鴻霞張婧雯
中國集體經濟 2022年12期
關鍵詞:農副產品加工業策略

刁兆璘 陳鴻霞 張婧雯

摘要:為有效落實鄉村振興戰略,在農村經濟發展過程中,要積極把握自身的優勢,以農村地區特色農副產品為基礎,對之進行進一步加工,推動地區農副產品加工產業發展,提升農副產品的附加值,從而帶活相關地區農村經濟?;诖?,文章首先對農副產品加工概念做了簡單描述,分析了當前農副產品加工業的問題,最后提出了針對性的發展策略,希望能夠促進農副產品加工業健康發展,進而對鄉村經濟發展產生刺激作用,帶動鄉村經濟快速發展。

關鍵詞:農副產品;加工業;鄉村發展;策略

從整體上來看,我國經濟已取得巨大的發展成就,目前已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且表現出長期向好的發展趨勢。但在我國整體經濟快速增長的背后,國內各地區的經濟發展也表現出不平衡的情況,形成了較大的發展差距,尤其是一些偏遠的農村地區,存在的經濟差異表現得更為突出。因此,如何推動農村地區經濟的發展成為當前社會廣泛關注的焦點,國家在政策方面也做出了傾斜,加大對農村地區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在此種情況下,為有效激發農村地區的經濟活力,真正改善農村居民的生活質量,提升農村居民的經濟收入,選擇以農副產品為基礎,科學發展農副產品加工業,形成完整的農副產品生產、加工、銷售產業鏈,增加農副產品生產的附加值,對鄉村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有著十分積極的意義。

一、農副產品加工概念

農副產品加工也被稱為農業物料加工,其主要是指:針對農業生產的動植物產品,應用各種加工處理技術使之形成各種具有更高經濟價值的農產品類型,如:對糧食進行加工生產,可制作成為小麥粉;對果品進行加工生產,可制作成為各種果干、水果罐頭?;谵r副產品實際情況,在加工工藝方面可分為以下幾種類型:第一,機械加工類型。應用機械設備對農產品進行深加工,如:將小麥制粉;將油菜籽榨油;將動物產品去皮等操作。第二,物理加工類型。將農副產品做烘干、冷凍等處理,提升其存儲時間。第三,化學加工類型。采用化學方法對農產品進行處理,將農產品中有用的化學成分提取出來,提升其應用價值。第四,生物加工類型。應用各種微生物或酶素對相應的農副產品做特殊性處理,較為常見的加工有:發酵、釀造等。在實際生產加工過程中,應重視結合農副產品類型、農副產品加工方式方法,在加工技術上做出創新,從而有效提升農副產品的加工質量。

二、農副產品加工業發展存在問題分析

農副產品加工業的健康發展,能夠有效推動農村地區經濟持續增長和發展,是現階段鄉村振興發展的重要舉措之一。雖然從我國農副產品加工業發展整體上來看,行業已經取得了較為快速的發展,并形成一定的發展規模,但相關產業發展多集中在經濟較為發達的地區,在農村偏遠地區,農副產品加工業發展仍較為滯后,使得這些地區的農副產品大多只能以較低的價格出售,在產品附加值方面不足。

(一)政府在宏觀規劃和指導能力方面顯得不足

農村地區由于自身經濟水平限制,完全依靠市場體制來進行農副產品加工業發展,受到的影響因素較多。雖然政府加強宏觀規劃和政策引導有助于找準地區農副產品加工業發展方向,從而推動農村地區農副產品加工業發展,助推鄉鎮振興、鄉村發展。但是從當前各地區政府工作開展實際情況來看,在農副產品加工業的宏觀規劃上卻未引起充分重視,產業發展引導和指導都顯得較為不足,阻礙了偏遠農村地區農副產品加工業發展。

(二)農副產品加工業發展呈現為“粗放”狀態

從當前我國偏遠地區農副產品加工業發展的實際情況來看,其在發展上表現得較為“粗放”,使得相關企業的整體競爭力不足,進而影響到地區農副產品加工業的持續性發展。具體來看,“粗放”狀態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1.加工產業分散分布,且以個體產業居多

在偏遠農村地區農副產品加工產業未進行統一規劃和布局,各類型產業分布呈現出不規律性,且這些產業的經營者多為個人經營管理,缺乏規?;?、產業化思維,在很大程度上限制其發展,對農村地區經濟發展起到的引導作用也較為有限。如:較為常見的食醋加工業、釀酒加工業、果蔬加工業等,這些產業在縣域內大多零散分布,缺乏規?;瘍瀯莺图夹g優勢,在當前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下,缺乏綜合競爭力,進而影響到產業良性發展。

2.加工產業科技含量較低

目前,農副產品加工產業大多仍舊依賴于人工生產模式,對機械設備、科學技術的應用相對有限,這與時代發展相脫節。雖然個別傳統工藝生產加工方式有著自身的優勢,如生產的相關產品在口味上較為突出,但由于缺乏科學技術、先進設備的支持,在加工生產過程中對食品營養進行改善受到較大限制,進而影響到相關農副產品加工產業的持續、規?;l展,對鄉村經濟的帶動作用有限。

(三)農副產品加工產業忽略品牌塑造

許多偏遠農村地區的農副產品加工產業過于注重眼前的經濟效益,關注企業有形的固定資產、流動資產的積累,而在無形資產文化、產品品牌塑造等方面卻未引起足夠的重視,從而限制了產業的發展規模,難以在國內市場上做大做強,進而使得其對地區經濟發展產生的推動作用受到限制。

(四)農副產品加工產業經營資金顯得不足

由于偏遠地區縣、鄉兩級的財力都較為有限,村內形成的集體經濟財產也較為薄弱,再加上偏遠地區個人資金也通常較少,使得農副產品加工產業資金不足。同時,在銀行貸款方面,大部分銀行考慮到農副產品加工產業的產出效益較低,貸款資金風險較高,所以針對農副產品加工產業的信貸支持力度不大。受到資金因素的限制,一些優秀農副產品加工企業難以獲得較好發展,且無法投入充足的資金去購買新的加工技術和加工設備,限制了相關企業的市場競爭力,阻礙了相關產業帶動農村地區經濟發展。

三、農副產品加工業助力鄉村發展的對策研究

為更好地助力鄉村發展,激活鄉村經濟活力,以農副產品加工業發展為基礎,表現出較為積極的意義。但在具體發展的過程中,還需注意發展策略的科學性。筆者認為主要可從以下幾方面來發展農副產品加工業:

(一)地區政府重視規劃指導,促進農副產品加工業做大做強

1.加強對地區農產品種植生產的規劃指導

地區農副產品加工業發展的基礎在于地區特色農產品,以地區特色農產品作為主要生產制作原材料,不僅有助于提升地區農副產品加工業的市場競爭力,而且能夠更好地帶動農村地區經濟發展,使得農村地區種植業與農副產品加工業形成合力。因此,當前地區政府應高度重視農產品種植生產的規劃指導,結合地區氣候、土壤條件等,在地區范圍內推廣適宜生長的作物,形成特色農產品供應基地,然后根據推廣種植的特色農產品,支持相關加工業發展。如:在區域內種植生產大量的葡萄作物,可推進葡萄干制作產業、葡萄酒釀造產業等,使之與地區農產品形成聯合,相互促進,相互發展,進而帶動農村地區經濟發展。

2.引導“龍頭企業+特色農產品+基地農戶”的產業鏈形成

在傳統農副產品分散種植的模式中,難以形成規?;饔?,且缺乏對應的產品生產標準,使得農業生產種植的經濟效益較低,這也是阻礙農村地區經濟發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當前地方政府在發展鄉村經濟,支持農副產品加工產業發展的過程中,應注意構建規?;洕б?。首先,政府在地區范圍內可加強龍頭農副產品加工企業的打造與支持,形成一定的規模優勢、技術優勢,在市場范圍內形成較強的競爭力。如:對地區已形成一定規模的特色農產品加工企業,可在技術和稅收政策方面予以支持,為相關企業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同時在產業規劃建設上以集中式發展為主,這更有助于形成規?;瘍瀯?其次,在龍頭農副產品加工企業的引導下,讓特色農產品生產種植形成與市場需求相符合的標準,促進地區特色農業發展,從而帶動農民創收,激發農民的種植積極性,進而構建出“龍頭企業+特色農產品+基地農戶”的產業鏈形式,在地區范圍內構建出完善的產業鏈條,更有助于維持相關產業的發展穩定性,對鄉村經濟的發展產生更為積極的作用。

3.科學規劃和布局產業,優化產業結構

推動和發展農副產品加工產業應注意對產業進行科學規劃和布局,結合區域范圍實際情況優化產業結構,避免某類加工產業的數量過多,形成惡性競爭。應積極調查周邊地區各類特色農產業發展情況,按照各類特色農產業的種植生產比例發展對應的農副產品加工產業,使得二者之間的比例基本保持一致。

(二)加強農副產品加工技術的創新發展

在推進農副產品加工產業發展的過程中,技術發展與創新是最為關鍵的一點,擁有先進的加工技術才能切實保障產品質量,保障企業的綜合競爭力,從而對鄉村經濟發展起到帶動作用。在實際發展中,主要可從建立專門的研發基地和設定較高的技術標準兩個方面著手。

1.與國際接軌,樹立較高的發展起點

農副產品加工業在發展的過程中,為形成較為先進的技術水平,加強技術研發與創新,首先應樹立較高的發展標準,將發展視野聚焦于國際標準,爭取與國際先進水平接軌,這對于農副產品加工技術的發展創新有著較為積極的作用。從當前我國農副產品加工技術發展的現狀來看,目前主要在酒、醋、果蔬、藥材等方面的加工技術上有一定的優勢,而在小麥、玉米、土豆等較為常見的農副產品加工制作技術上,仍表現出較多的不足,因此在制作方面應重視與國際標準接軌,注意加工生產過程對營養的保持。

2.建立農副產品基地研發平臺

科學技術是創造生產價值、提升實際生產力的關鍵因素。農副產品加工企業單純依靠人力、資本進行粗放式的發展,獲取的經濟效益有限,且難以適應激烈的市場競爭。在此種情況下,相關農副產品加工企業應高度重視研發工作,政府可在其中做好引導和宣傳工作,讓相關農副產品加工企業認識到技術研發創新的重要性。對于有條件的農副產品加工企業,可與高校聯合建立專門的農副產品基地研發平臺,由企業出資進行技術研發,從而推動加工生產技術水平提升,進而為企業發展打下更為堅實的基礎,促進企業持續發展。

(三)融入傳統文化、地域文化,加強產品包裝創新

新時代背景下,消費者越來越看重商品品牌和質量,為此農副產品加工企業在發展過程中不能只局限于眼前的經濟效益,應注重企業文化、企業品牌的塑造?;谵r副產品的特點,在進行品牌宣傳塑造時,主要可從質量和文化兩個方面著手,通過強化質量管理,讓人們對產品質量更加放心;通過加強產品包裝的創新設計,融入文化元素,打造特殊的產品類型。

1.創新產品包裝,促進品牌塑造

單純的農副產品在進行銷售時,存在保存時間較短,并且經濟效益附加值較低的問題。而通過對農副產品進行一定的加工處理,不僅更有助于產品存儲,而且能夠利用其創造出更高的經濟效益。為促進相關農副產品加工企業持續發展,促使其在國內市場上形成較高的知名度,相關農副產品加工企業在進行技術創新的過程中,還應重視產品包裝技術的創新,基于產品的實際特點,融入地域文化、傳統文化,以此吸引消費者的注意力,促進品牌宣傳與推廣,同時也能夠有效提升產品的附加值,使得農副產品加工企業在經營發展過程中獲得更高的經濟效益。

2.強化質量管理,實施名牌戰略

隨著我國居民生活水平不斷提升,企業越來越注重質量和品牌效應。因此,農副產品加工企業為實現持續健康發展,在大力加工和生產農副產品的過程中,自身應不斷加強質量管理,注意塑造屬于自己的品牌,利用品牌提升產品的價值,同時增加產品的銷售量。如:企業在生產發展過程中可積極引入GB/T19000系列質量認證體系、HACCP食品安全質量體系等先進認證體系,保證產品的生產質量。同時,企業在營銷工作中應突出自身產品的營養屬性、綠色環保屬性等,不斷擴大市場占有額和市場知名度。

(四)加大農副產品加工產業資金支持力度

任何產業在發展的初期都存在著較多的限制,尤其是資金方面的限制,使得產業發展規模、發展速度都會受到較大的影響。當前,為有效刺激偏遠地區農副產品加工產業發展,以此帶動偏遠地區鄉村經濟發展,政府在積極鼓勵農副產品加工產業發展的初期,應加強政策和資金的扶持力度,為產業化發展創造更為便利的條件。首先,應加強地區基礎設施建設工作,通過基礎道路設施、水利設施、電力設施建設,為農副產品加工產業發展奠定良好的環境基礎;其次,應給予農副產品加工產業更多的信貸支持,鼓勵金融機構加大對農副產品加工產業的信貸支持力度;再次,在農副產品深加工的建設用地方面,應在規劃用地上給予支持;最后,在稅收政策方面、產業扶持資助金方面加大力度,降低農副產品加工產業初期發展的困難度。

四、結語

綜上所述,在我國經濟發展轉型的關鍵時期,黨和政府對農村地區的經濟發展予以高度關注,希望通過以農村特色農產品為基礎,大力發展農副產品加工產業,并構架對應的物流運輸體系,借助當前國內興起的電子商務平臺,有效激活偏遠地區的經濟活力,使得農村居民的整體收入水平得到提升,鄉村地區經濟能夠有較為明顯的增長,打破城鄉壁壘,縮小城鄉差距,實現共同富裕。

參考文獻:

[1]鐘秋漢,陳濤,張小玲,劉明,金剛.劍麻葉片的加工方法及其設備研制[J].裝備制造技術,2021(01):26-29+33.

[2]鄧春波,賈永全,徐麗.大慶市農副產品加工業發展情況的調研報告[J].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學報,2020,32(06):126-131.

[3]劉敏,王秀強.新疆農副產品加工產業發展對策建議[J].老字號品牌營銷,2020(08):20-21.

[4]劉金蘭.山西省農副產品加工企業營銷問題研究——以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A公司為例[J].輕工科技,2020,36(07):139-140+150.

[5]曾益東.農副產品批發市場的培育提升與物流現代化的途徑探索[J].現代營銷(下旬刊),2020(06):135-136.

[6]戴克禹,蔣生發,何劍芳,文衍榮,俸飛霞,梁玉艷,唐康元,蔣和順.灌陽縣農產品加工企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及建議[J].江西農業,2020(12):86-87.

[7]聞立新,戴明華,章小勤.農業機械與農副產品加工信息電子商務平臺的建設[J].新農業,2019(17):97-98.

[8]張慶偉.把食品和農副產品精深加工業做成黑龍江第一支柱產業[J].黑龍江糧食,2018(01):13-14.

[9]晁雷,王健,尤濤,李曉東,張巍,李亞峰.遼河上游地區農副產品加工廢水污染現狀及對策[J].黑龍江農業科學,2016(04):108-113.

*基金項目:天津商業大學2018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基金項目(202010069095)。

(作者單位:天津商業大學)

猜你喜歡
農副產品加工業策略
武漢白沙洲農副產品大市場水產品價格
武漢白沙洲農副產品大市場水產品價格
武漢白沙洲農副產品大市場水產品價格
農業部部署扎實推進主食加工業提升行動
Passage Four
什么叫一、二、三類農副產品?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