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負債水平、負債結構與經營收益

2022-05-23 11:11董麗黃志權
中國集體經濟 2022年12期
關鍵詞:負債率比率借款

董麗 黃志權

摘要:運用廣州地區農村集體經濟組織2017~2018年財務數據進行實證分析,發現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負債率大于80%時,呈現與經營收益顯著負相關;借款比率對經營收益具有微弱的正向作用;在盈利的樣本中長期負債比率與經營收益顯著正相關。

一、問題提出

我國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是實現農村有效治理的重要保障。舉債是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唯一外部融資方式,為農村集體獲得更大經濟利益提供了機會。20世紀90年代農村集體經濟組織靠集資和舉債,興辦公益福利事業和大型農田基本建設等,出現負債額大、無力償還債務本金等問題。沉重的債務負擔,阻礙、制約了農村集體經濟的發展壯大。近年來,政府不斷出臺相關政策法規,規范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借貸;強化村級財務管理,實行“三務”公開和村務監督委員會監督等民主監督機制,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債務問題得到化解。本文以廣州地區鄉鎮轄下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譹?訛為樣本研究其負債水平、負債結構及其對經營收益的影響,為資本結構相關的研究提供更豐富的情景素材,也對優化農村金融服務和農村集體資本結構、發展壯大農村集體經濟具有重要現實意義。

二、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負債對經營收益影響的分析

(一)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盈利模式

近年來,各地不斷探索集體經濟發展壯大的途徑,分別依靠先天資源發展、依靠國家資源輸入、依靠村企合作推進等方式促進集體經濟發展。但是隨著農村城鎮化和產業融合發展進程加快,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農業資產占資產總額的比例逐漸降低,農村集體經濟組織不再依靠經營農、林、牧、漁業務盈利,減征或免征所得稅的農、林、牧、漁業務經營所得占比大大降低,盈利主要來自集體資源(如山林、魚塘、耕地)出租或出包收入、建造并出租廠房及倉庫等不動資產獲取租金收入、以資源或不動產投資入股獲取分紅等。租賃、發包收入或入股分紅等應稅所得占比漸增。

(二)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負債水平、結構影響經營收益的機理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村民委員會組織法》農村集體實行民主決策、民主管理工作機制和公開透明的工作原則,對于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關心的集體經濟組織發展中的重大事項,必須履行民主程序進行決策和管理。實踐中,往往涉及“錢”與資產的事項,均是成員關注的重點,且“錢”或資產的金額越高,要求的民主決策層級越高,民主決策最高層級為成員大會或成員代表大會,大會一人一票集體表決,結果向全體成員公示公開,還需向鄉鎮政府主管部門備案。舉債金額越高,要求民主決策的層級就越高,民主商議、溝通會議的次數也就越多,代理成本增高。相對于應付款,借款的財務風險及代理成本較高,但其利息支出存在減稅收益;負債還具有外部治理作用,對于農村集體經濟組織來說償還負債所需自由現金流量的壓力,能夠督促其經濟向好,形成外部治理收益。根據權衡模型理論,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負債的財務風險、代理成本之和與利息避稅收益、外部治理收益之和持平時,其負債率達到較優。故:

假設1: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存在較優負債水平。

借款等有息負債的利息不僅有減稅收益以抵消借款財務風險及代理成本,同時償還本金、支付利息的雙層壓力能夠對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管理者形成良好的督促作用,相比無息的應付款債務而言,借款對管理者的壓力更大,其外部治理效應更明顯。故:

假設2: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負債中的借款比率越高經營收益越高。

負債期限與農村集體組織資產期限是匹配的,資產期限更長的組織使用期限更長的負債,這種匹配能夠對負債風險和代理成本進行更好地控制,前文所述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盈利模式使其資產配置以投資、物業等非流動資產為主,自有資金及長期負債等較穩定的資金來源能滿足其資產期限配置需要,期限更長的負債與之盈利模式及其資產期限相匹配,能夠更好控制長期負債的風險及代理成本。故:

假設3: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負債中的長期負債比率與經營收益正相關。

三、數據來源及變量選取

(一)數據來源

本文運用廣東農村集體資產管理服務平臺公布的廣州地區鎮轄下的村與其所屬組2017~2018年相關財務數據,并以各村及其所屬組的合并財務數據為樣本數據。為了排除土地等自然資源以及管理制度等因素對研究結論的干擾,排除了街道轄區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同時還排除數據缺失及異常的樣本,最后共獲得1384個樣本(見表1)。農村集體組織村委會與市中心的距離則根據手機百度地圖功能收集。

(二)變量的選取及模型

1. 經營收益為被解釋變量

總收入、經營收益、資產收益率、成員分紅等指標均可用于反映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經濟績效??偸杖氚洜I收入、政府補貼收入等,政府補助收入與經營無關,也不能考察為經營活動中發生的支出情況;資產收益率綜合反映經濟組織以一定資產賺取收益的能力,常被用于測量資產利用效率。成員分紅不僅僅與當年經濟績效有關,很大程度上與征地補償相關??紤]到各個指標的適用性,本文以當年經營收益(OI)測量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當年經濟績效。

2. 負債率和負債結構為解釋變量

以資產負債率代表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負債水平??紤]到資產負債率在不同區間范圍時對經濟績效的影響不同,并顧及樣本平均負債率(表3),將資產負債率劃分為多個區間,分別觀測負債水平各區間的經營收益情況。負債結構分別以借款(有息負債)比率和長期負債比率測量,借款比率與應付款比率之和為1;短期負債比率與長期負債比率之和為1。

根據現有文獻,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規模、所在區域城鎮化進程和第一二三產業融合程度影響農村集體經濟績效,故分別就組織規模、產業融合度和城鎮化進程三個維度設置了控制變量。變量的定義見表2。

分別構建模型1和模型2,單獨觀測負債率和負債結構與經營收益的關系,模型3則同時觀測負債率、負債結構與其經營收益的關系。

四、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負債對經營收益影響實證結果及分析

(一)初步統計分析

負債率最高99.9%,最低0%,均值42.4%,表明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資金來源平均42.4%為負債,57.6%為自有資金或內源性融資。借款比率最高值86.7%、均值1.4%,表明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負債中絕大部分為應付款,應付款比率平均為98.6%,具有明顯的應付款負債融資偏好;長期負債比率均值6.2%,短期負債比率均值93.8%,說明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債務期限具有明顯的短期負債偏好。

(二)實證結果及分析

運用SPSS22.0對模型進行檢驗,模型總體平均vif都遠小于10,模型整體不存在嚴重的多重共線性。

1. 負債水平對經營收益的影響

表4模型1、模型3負債率分區間的回歸結果顯示,負債率為0~40%時與經營收益正相關,40%~80%時與經營收益負相關,但均未通過顯著性檢驗;當負債率在80%~100%區間時與經營收益負相關,且在5%水平下顯著,這表明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負債率大于80%時嚴重阻礙經營收益提升。故一定意義上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存在較優的負債率,一定程度上支持了假設1。

2. 負債結構對經營收益的影響

表4模型2回歸結果顯示借款比率與經營收益正相關,但是未通過顯著性檢驗,僅部分支持假設2。表明雖然借款負債融資的抵稅收益、外部治理收益,能夠在一定程度上促進農村集體經濟績效向好,但可能抵稅收益、外部治理收益之和不能明顯高于財務風險與代理成本之和,且樣本的借款比率較低,故借款比率對經營收益正向影響不夠顯著。相應地,大量的應付款負債雖然節約了利息,代理成本低,但是其對管理者督促的外部治理作用也弱,導致農村集體應付款負債占比越高在一定程度上越不利于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經濟績效提升。

表4模型2回歸結果顯示長期負債比率與經營收益正相關,但是未通過顯著性檢驗,僅部分支持假設3。這說明長期負債對保障農村集體經濟當前盈利模式所需資金有益,而較高的短期負債比率,使得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必須預留足夠自有現金以被急需償還的債務,資金不能有效支持對內或對外投資需要,故而短期負債比率高不利于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經營收益提升??赡芤驗闃颖镜拈L期負債率普遍偏低且在不盈利時缺少利息支出抵稅收益,故而回歸結果不夠顯著。

表5對952個經營收益大于0(即是盈利)的樣本進行模型2、模型3回歸,發現長期負債比率與經營收益分別在5%、10%水平下顯著正相關,系數分別為1.091和0.904。在盈利的情況下,長期負債越高越有利于經營收益的提升,驗證了假設3。這可能是由于盈利時農村集體經濟組織長期借款的抵稅收益以及外部治理收益更加突出。

3. 穩健性檢驗

首先,將樣本篩選為經營收益為正進行模型1回歸,結果與前文基本一致。其次,將樣本篩選為有借款樣本,分別以借款比率為單一解釋變量和加入長期負債比率解釋變量進行回歸,借款比率、長期負債比率與經營收益正相關,但均未通過顯著性檢驗,與前文結果一致。表明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借款比率與長期負債比率之間不存在相互依賴性。再次,將樣本區分2017年、2018年分別進行回歸,沒有改變上文的結果,鑒于篇幅原因,回歸結果表格省略。

五、結論及啟示

第一,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負債率分區間分析卻發現負債率大于80%時呈現出與經營收益顯著負相關,負債率為0%~40%時與經營收益正相關但不顯著。發展農村集體經濟時負債率適宜保持40%左右的水平。

第二,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負債結構明顯偏好應付款和短期負債。負債中的借款比率越大經營收益越高,但不顯著,農村集體經濟組織龐大的應付款債務融資并沒有與經營收益相長;長期負債比率與經營收益正相關,但只要在盈利的樣本中才顯著。

本文得出以下啟示:

第一,推進農村普惠金融。加大貸款優惠政策,優化金融后續服務業務,降低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向正規金融機構借款融資的代理成本,提升金融機構對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外部治理作用,確保集體經濟穩步健康發展。

第二,優化負債結構,清理賬面長期呆滯的應付款,根據自身盈利模式配置負債結構。完善決策機制和激勵機制,降低借款融資的監督成本、財務和法律風險。

參考文獻:

[1]張暉.鄉村治理視閾下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建設[J].廣西社會科學,2020(11):68-72.

[2]方志權.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產權制度改革若干問題[J].中國農村經濟,2014(07):4-14.

[3]于雅璁,,王崇敏.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發展歷程、檢視與未來展望[J].農村經濟,2020(03):(10-18).

[4]夏傳文,何天勤.債務治理對公司績效影響的PERF模型研究[J].湖南師范大學自然科學學報,2019(01):88-94.

[5]肖作平.債務期限和資本結構的聯合影響因素:一個結構方程模型[J].數理統計與管理,2007(03):543-549.

[6]仝志輝,陳淑龍.改革開放40年來農村集體經濟的變遷和未來發展[J].中國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8(12):15-23.

[7]舒展,羅小燕.新中國70 年農村集體經濟回顧與展望[J].當代經濟研究,2019(11):13-21.

*基金項目:廣東省財政科研自主參與課題項目(Z201994)。

(作者單位:華南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數字鄉村研究院)

猜你喜歡
負債率比率借款
妻子的借款該如何認定債務關系呢
基于負債率降低視角下的醫院資產管理探索
基于半導體聚合物量子點的羧酸酯酶比率熒光傳感
演進中的資本結構理論及相關評析
千點暴跌 兩市凈流出逾7000億資金
美拭目以待的潛力城市
淺談如何降低國有企業資產負債率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