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民工職業技能培訓的社會意義及策略

2022-05-23 12:09郭秋
中學生學習報 2022年26期
關鍵詞:職業技能培訓社會意義實踐策略

郭秋

摘要:改革開放30多年來,農民工雖然數量巨大,但就業困難,致富無門。這是由于市場需求和農民工文化水平低,掌握的技術技能不過關沖突所導致的,這就為加強農民工職業技能培訓創造了背景前提?;诖?,本文主要針對農民工職業技能培訓的社會意義及策略進行闡述,希望能夠為相關人員提供參考依據。

關鍵詞:農民工;職業技能培訓;社會意義;實踐策略

引言:

新生代農民工跟傳統農民工有著較大差別,他們是年紀較小,很早步入社會,渴望融入城市并為之揮灑汗水的新時代產業工人。但由于受到自身文化程度和職業技能的限制,只能從事一些非專業性勞動。城市需要他們,但是不能很好地接納他們,農民工在城市中無法立足,無法改變自身經濟現狀,因此各級政府必須要對此問題予以高度關注,通過加強農民工職業技能培訓來解決上述問題。

1.農民工職業技能培訓的社會意義

1.1有助于落實鄉村振興戰略要求

新中國下的城市和鄉村應該是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的。國家開展鄉村振興戰略主要從兩方面入手,一方面促進農村向城市轉移,另一方面是完善農村經濟體系,引導新生代農民工留在農村創業,走科技興農道路。俗話說,“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加強農民工職業技能培訓,不僅從根本上可以提高農民工的整體素質,在專業技能方面也能得到很大提升。通過職業技能培訓,一部分新生代農民工進城務工可以適應市場需求找到更好的工作,改變自己的經濟狀況;另一部分新生代農民工可以選擇留在農村,在政府的政策扶持下,開展自主創業,為中國落實鄉村振興戰略貢獻一份力量。

1.2有助于推動新型城鎮化建設

城鎮化建設作為中國改革開放遺留至今的歷史問題,依然存在不少不足之處。而加強城鎮化建設,核心是要堅持"以人為本"。合理滿足進城務工的新型農民工的生存需求,改善他們的生存環境是其核心。新型城鎮化建設不僅僅是單純的讓農民進入城市,而是讓農民在城市找到自己的落腳點,真正融入城市生活。這才是符合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型城鎮化道路。加強對農民工的職業教育可以從根本上改變他們原有的生活觀念,培養他們對城市的認同感,使他們積極投身到黨中央引領下的新型城鎮化建設過程中去,是促進農民工更好地融入城市生活的有力手段[1]。

1.3有助于促進社會和諧穩定

中國想實現特色化社會治理,加強對中國民眾的道德素質的提高是必不可少的。新生代的農民工大量走出鄉村,一方面給城市的經濟發展帶來了大量的勞動力,但另一方面新生代農民工的出現對于城市的社會治理也提出了巨大的挑戰。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的必經之路就是走"城鄉融合"的道路,而加強農民工職業技能培訓能有效的消除城市對農民工筑立的屏障,促進農民工融入城市,使農民工逐漸“城市化”,縮小農民工與市民之間的差距,增強他們內心對自己的認同感。這樣城市中的農民工和市民才能實現地位平等,市民能更好的接納農民工,社會才能和諧穩定發展。

1.4有助于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

新生代農民工在行為習慣和價值取向等方面都逐漸脫離農村,城市生活逐漸影響著他們的思想。入城打工改善自身經濟狀況已成為每個新生代農民工內心所追求的目標。但是廣義上來說,農民工經濟富裕了,也就象征著中國經濟較之前發展了。中國經濟要想實現高質量發展,生產力基礎是其產業體系。其中農民工因自身人力資源豐富的特點占據了獨特的優勢,農民工本身的職業技能得到提升不僅關乎他們的生活條件,對于經濟社會的蓬勃發展也有戰略意義。由此可見,加強對農民工的職業技能培訓已成為時代發展的必然產物。

2.農民工職業技能培訓的實踐策略

2.1樹立科學的農民工職業技能培訓觀

在我國實行鄉村振興和新型城鎮化建設的戰略決策中,新生代農民工一直占有重要地位。了解他們的個性特點和對職業前景的規劃,幫助他們樹立科學的職業技能培訓觀,可以為新生代農民工的就業發展提供正確的方向。首先,政府作為管理和改變農民工觀念的最高掌舵者,在宏觀方向上應該重視對農民工的職業技能培訓,建立科學的職業培訓體系,制定合理的培訓計劃,積極采取有效措施促進農民工參與職業技能培訓,初步培養農民工對職業技能培訓觀的認識。其次相關培訓機構在農民工職業培訓中也發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培訓機構要響應政府號召,從上而下建立正確的職業價值發展觀,不歧視看輕農民工。培訓老師作為他們的直接接觸者,在專業知識和技能培訓的教育過程中要多層次地給農民工灌輸加強職業技能培訓的好處,幫助他們樹立科學的職業技能培訓觀,做農民工職業發展的引路人。最后農民工自身要與時俱進,拋掉傳統觀念,樹立正確的職業技能培訓觀。切實認識到時代在變革,社會在進步,原有的職業技能已經不能滿足市場需求。為了自己的職業發展前景,要緊跟時代腳步,只有加強職業技能培訓才能在社會上充分實現自己的價值,為國家經濟發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2]。

2.2優化農民工職業技能培訓的組織結構

近年來,黨和中央也越來越重視農民工職業技能提升。一方面在當前全球經濟危機的沖擊下,我國農民工外出打工人規模巨大,人員復雜,給市場經濟帶來了不小的動蕩,各國在面對農村剩余勞動力的問題上都做出了許多值得我國借鑒的舉動。政府作為國家經濟發展的"掌舵人",理應學習國外各項有效措施,加強宏觀管理,根據經濟發展趨勢制定農民工職業技能培訓計劃,形成科學有效的培訓體系,提高培訓效率和資源的使用效率。另一方面,政府應該引領企業關注農民工職業技能培訓這一模塊,加強對崗前員工和在職員工的職業技能培訓雖然短期內可能消耗一些企業運營和時間成本,但從長遠的眼光來看,員工職業技能得到提升,隨之工作效率也會提高,企業效益也會呈現指數增長,對企業的長遠發展是有利的??v觀世界其他國家,在農村剩余勞動力由農村向城市轉移的道路上也都遇見過類似的問題,他們在應對這些問題中的做法和經驗也值得我們借鑒。例如,美國在農民勞動力職業技能培訓中所推出的"農村教育培訓項目"、德國的"雙元制"等,不僅在思想上注重對農民勞動力的教育,而且在實際生活中也加強對農民勞動力職業技能培訓的重視。因此我國各部門和各企業也要吸取各國經驗,加強通力合作,高度重視,承擔起重擔,健全工作機制,促進農民工提高技能和穩定就業,培養適用性高技術人才,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

2.3提高農民工職業技能培訓的實效性

職業技能是立身之本,就業之基,國家要對農民工進行職業技能培訓的前提是擁有高質量的師資隊伍。當前越來越多的地方認識到農民工職業技能培訓的重要性,相對應的職業技能培訓機構也層出不窮,專業性也參差不齊。一個合格的專業機構,不僅思想上要向黨和中央看齊,在實際培訓中也要有“真功夫”。一個優秀的培訓教師不僅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懷,職業技能培訓的專業理論知識也要過硬。面對不同年齡、不同類型的新生代農民工要因材施教,做到多方位、多層次的開展職業技能培訓,真正做到有效提高農民工勞動素質和職業技能。另外,在教學上要注重農民工的實際情況,不僅要讓他們掌握充足的理論知識,在實踐操作方面也要顧及到。針對這一方面,培訓機構可以主動和相關企業部門取得聯系,在保證農民工安全的范圍內讓新生代農民工下到真正崗位上運用所學的理論知識去實際操作練習,逐步熟練,以達到最佳培訓效果[3]。

2.4加大對農民工職業技能培訓的經費投入

隨著我國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戰略措施,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對高素質勞動者和高技術人才的迫切要求,農民工職業技能提升已經迫在眉睫。雖然新生代農民工想要逃脫農村去城市發展,但是在老一輩的傳統思想的影響下,其自身對世界的認知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另外,企業也不愿意花費資金和時間去培訓農民工,培訓期間員工無法工作還得給他們開工資,耽誤了企業效益也增加了企業運營成本。針對這些問題,政府需要予以妥善解決,具體措施如下:其一,通過電視、廣播、報刊的報道,加強農民工自身和社會各界對加強農民工職業技能培訓好處的認識,讓他們了解到社會發展趨勢,人才市場對于勞動者的素質和職業技能的要求逐步提高,要想在城市立足必須掌握先進技術和較強的工作能力。其二,增加政府財政撥款,完善相關政策。沒有規矩不成方圓,黨中央要制定科學培訓體系,完善培訓政策,在制度上制約企業去重視員工的職業技能培訓。同時要恩威并施,通過獎勵、補貼等方式鼓勵各大型企業有組織地開展員工培訓,提高員工工作能力。其三,政府應號召社會各級人士參與到新生代農民工的職業技能培訓中,比如自身具備專業技能的人可以投身到培訓機構中,給這些缺乏相應專業知識的新生代農民工講一些工作中的趣事,傳授給他們知識和經驗的同時還可以增加他們對于相應專業領域的了解,激發他們的興趣,投身到培訓中來。

參考文獻:

[1]申海龍.新形勢下農民工職業技能培訓現狀及對策探究[J].成人教育,2018,4(03):60-63.

[2]李蓉.新生代農民工職業技能培訓研究綜述[J].勞動力轉移,2019,16(05):253-255.

[3]劉慧,周彥濤.新時代背景下新生代農民工職業技能提升研究[J].廣東經濟,2019,9(06):66-71.

猜你喜歡
職業技能培訓社會意義實踐策略
從稱呼語角度解讀“親”的指稱含義和社會意義
加強失業再就業職業技能培訓及就業檔案管理的研究與分析
淺談提高初中生牢記英語單詞的實踐教學策略
國外農村勞動力職業技能培訓的經驗及啟示
高級英語課程提升學生人文素養實踐策略研究
試分析高中班主任班級管理中用心管理的實踐
大學生開設特產專賣的社會意義
開展陽光體育運動的社會意義研究
基于公共管理的農民工職業技能培訓探討
淺談教師職業道德的社會意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