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彝族非物質文化融入初中語文寫作教學研究

2022-05-23 16:09孫曉靜
中學生學習報 2022年26期
關鍵詞:滲透方法寫作教學初中語文

孫曉靜

摘要:由于社會人文環境、人際環境的特殊性,日常生活中彝族學生都習慣用本民族母語進行談話與交流。為此,作為一名少數民族地區的初中語文教師,必須依托學生的已知經驗,找到科學的教學切入點,從而才能保證語文好課的順利產生。鑒于此,本文以彝族非物質文化融入初中語文寫作教學研究為主題,結合自己的實踐教學經驗,談論自己的教學看法,希望能夠為大家提供參考性價值。

關鍵詞:彝族非物質文化;初中語文;寫作教學;滲透方法

我國少數民族地區的語文課程改革,歷來是社會各界認識關注的焦點。其一,因為少數民族地區缺少漢語交際環境,這也造成了少數民族地區的學生,學習語文知識如同學習外語知識一般。其二,語文語用能力作為學習其他學科知識的必備能力,一個學生的語用能力高低直接左右了其他學科的高效學習。而在少數民族地區的學生基本上對漢語理解較差,這不僅對一線教師提出了很大的教學挑戰,也成為少數民族地區學生學業成績穩步提高的最大學習障礙。而美姑縣地處大涼山腹地,全縣彝族人口占據98.8以上,這也意味著美姑縣中小學幾乎都是彝族學生,在此成長環境下,如何提高語文課程的有效性,促進彝族學生語用能力提高,成為美姑縣一線語文教師工作的重點。為此,本文以初中語文寫作教學為研究載體,通過將彝族非物質文化深度融入初中語文寫作教學中,以此為學生提供一個深度性學習支架,以此橋接學生熟悉的民族非物質文化,從而實現拓展新的寫作學習空間,達到解決現實教學難題,促進學生漢語文字運用及有效建構的目的。

一、初中語文寫作教學融入彝族民間故事

關于涼山彝族民間故事上,大致分為生活故事、幻想故事、動物故事、世俗故事、民間寓言等,其故事內核都是立足不同時代的現實生活,反映了不同時期彝族人民的社會形態、民族習俗和審美觀念。彝族民間故事不僅是彝族非物質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初中語文寫作教學的最佳素材庫。尤其,彝族民間故事設置了很多夸張的情節,更加能夠引起彝族學生的學習探索心理和好奇感。例如,初中語文七年級上冊第六單元寫作《發揮聯想與想象》教學中,其目的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引導學生理解聯想與想象的功能,實現從生活中探究美好生活意識形成。為此,借助彝族著名的民間故事,如:《勤勞是根本》《聰明的阿嫵》《積習難改》《能聽小偷的話嗎》《互相推諉毫無結果》《小青蛙智勝大灰狼》等等,促使學生進行短文仿寫、續寫的實踐活動,并且組織不同的學習小組,一起討論不同故事情節的趣味性和想象性,這樣不僅極大提高學生的寫作興趣,還能夠推動彝族學生深層次、多元化理解彝族人民不同時期的文學作品及故事內核,從而實現最大化發揮語文工具性和人文性育人價值。

二、初中語文寫作教學融入彝族英雄人物

初中階段學生都有著崇拜偶像的心理傾向,那么教師應該敏銳抓住這一心理特質,轉化為提高寫作教學質量的切入點,這樣不僅為彝族非物質文化融入提供了深度融入語文寫作教學的橋接渠道,還能夠激發更強的學習動機,達到推動學生漢語理解與運用能力提高的教學目的。例如,彝族英雄人物——小葉丹,在彝族人民心中具有極大的聲望,他帶領彝族人民成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支以少數民族為主的地方紅色武裝軍隊(中國彝民紅軍沽雞支隊)……。關于小葉丹的英雄事跡,當地政府在90年代為其在彝海湖畔建館、樹碑、立撰;同時,我國著名的《彝海結盟》《紅軍的好兄弟——果基約達(小葉丹)》電視劇都是講述了關于“小葉丹”的英雄事跡。

基于此,在初中語文七年級上冊第三單元《寫人要抓住特點》的寫作教學中,一般常規的教學范本,都是借助第三單元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朝花夕拾》等文章,來引導學生掌握如何通過外貌描寫表現人物特點等方法,以此實現單元教學的讀寫結合,達到深度學習目的。但是面對彝族學生上,常規的教學無法實現預期效果。為此,初中語文教師可以將“小葉丹”英雄事跡作為教學范本,并且通過數字化媒介工具,有效將《彝海結盟》《紅軍的好兄弟——果基約達(小葉丹)》等圖文資源,通過PR剪輯軟件的運用,為學生形成一個圖文并茂的校本課程,這樣不僅有效切入學生生活見聞的經驗認知上,還能夠通過彝族英雄人物的闡釋與書寫感悟下,增強自己的民族自豪感和激發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最終不僅促進學生語言文字運用與建構能力的發展,還能夠高效化實現《寫人要抓住特點》寫作課程的預期目標。

三、初中語文寫作教學中融入彝族漆器

彝族漆器作為大涼山地區的著名特產,其種類多樣,涉及了20多種的生活家居用品。特別在餐具、酒器用品上更加獨具特色。如:鷹爪杯、雁爪杯、牛角杯和野豬蹄杯等飲酒器具。這些彝族漆器外部紋路飾樣特點是自然寫實,紋樣來自自然的花鳥蟲蛇、植物形態、家禽野獸……。通過彝族工匠的臨摹、提煉、概括下,使得不同的客觀自然現象化為規則化、藝術化的形態,從而通過工匠的技法再現不同漆器的外觀造型上。其中動物紋樣在如今的彝族生活用品上也較為常見。故此,在初中語文寫作教學中,應該重視彝族漆器種類資源豐富、紋樣裝飾多元的特點,以彝族漆器非物質文化為展示點,來為學生建立一個觀察外部客觀事物的支架,進而不僅提高學生寫作的觀察能力,還能夠增強學生參與寫作活動的主動性。如:在初中語文《說明事物要抓住特征》的教學中,其目的在于助推學生理解“特征”的理解,幫助學生掌握說明一個客觀事物的特征,不僅要對客觀事物表現進行說明,還要反映事物的內在聯系。如:為學生提供一個彝族日常生活常見的“筒狀器型”,然后帶領學生從彝族漆器的不同部位進行觀察,引導學生解構彝族漆器不同花紋主次位置搭配得當所呈現美感的構成元素,這樣師生互動過程,將是建立學生日常接觸的彝族漆器之上,不僅喚醒了學生已知學習經驗聯系,也保證學生富有探究興趣地了解與掌握“說明一個客觀事物特征性”的寫作表現手法,從而自然容易實現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四、初中語文寫作教學中融入彝族重要節氣

火把節作為彝族的重要節氣之一,主要體現了彝族先民對火的崇拜。在每年農歷六月二十四日的火把節,彝族人民身穿節日盛裝,舉行聲勢浩大的選美、摔跤、賽馬、射箭等活動,又或者載歌載舞,徹夜狂歡。同時,涼山彝族的火把節,還被我國列入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為此,在初中語文寫作教學中,完全可以融入彝族火把節等元素,這樣將會起到意想不到的教學效果。例如,在初中語文《思路要清晰》的教學內容中,為了鍛煉學生的概括性思維,強化學生撰寫一件或多件事情的寫作思維能力,教師可以借助彝族學生熟悉的“火把節”為寫作參考物,接著教師制作微視頻的媒體格式,為學生呈現30秒之5分鐘不等的微視頻,其中是從不同角度呈現了彝族人民在火把節的行為舉動。這樣不僅利于學生更加系統性回憶自己參與火把節的深刻記憶,也為教師提供一個有效的教學突破口,在學生觀看不同的微視頻和回憶暢想的過程中,加入敘述一件事或多件事的寫作要素,這樣不僅大大提高學生對語言文字運用能力,還起到減輕學生無話可說、無法敘述的創作難度,從而在彝族火把節的融入下,將會進一步提高師生共同參與相關寫作活動的積極性與活躍性,以此也實現最大化助推學生寫作思維和語言文字運用能力的穩步提升。

五、結語

彝族學生學好語文,提高語言文字建構與運用能力的最大障礙,在于無法依托個人生活、成長的經驗,脫離語文課堂特定情境,其習得的漢語知識沒有了廣泛的應用場景,所以通過彝族非物質文化中,摘取彝族學生喜愛的文化特質元素,并且融入初中語文課程教學始終,這樣將會實現“樂中學、樂中做、樂中長”的學習過程,從而自然對于彝族學生學好語文,以及接續與傳承彝族優秀傳統文化都有著極高的物用價值和現實教育意義。

參考文獻:

[1]非艷芹.涼山彝族文化語文課程資源的開發和利用[J].內蒙古電大學刊,2018(02):70-72.DOI:10.16162/j.issn.1672-3473.2018.02.020.

[2]張興沙.初中語文校本課程中“涼山彝族文化”的實施策略探究[J].文存閱刊,2017(22):160-162.

猜你喜歡
滲透方法寫作教學初中語文
基于“教、學、評”一致的初中語文作業一體化實踐模式
初中語文片段寫作的實踐路徑
群文閱讀與單元教學比較談——以部編本初中語文教材為例
淺談初中語文作文教學
以形思數,以數想形
初中歷史岳麓版教學中素質教育的滲透
論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的方法
民族預科生寫作教學的對策探究
積累,為學生寫作增光添彩
架設作文橋梁,探尋寫作源泉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