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校協同: 兒童同理心培養的“三度”路徑

2022-05-30 02:28陸春紅
中小學班主任 2022年9期
關鍵詞:家校協同

陸春紅

[摘要] 同理心是人際交往溝通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形成良好道德品質的基礎。針對因家庭教育缺位而導致同理心缺失的現象,實施家校協同模式,在學校和家庭之間構建不同的培育場,增加親子溝通渠道和家校共育機會,在家校合作中架起心與心的橋梁,促進兒童同理心的發展。

[關鍵詞] 兒童同理心;家校協同;情緒體驗;“三度”路徑

同理心是一種能站在他人的角度,客觀地理解對方感受,并且能進行反饋的一種溝通交流方式,是人際交往中重要的綜合能力。在日常教育中,我們察覺到兒童的同理心缺失現象普遍,常常表現出以自我為中心,忽視別人感受的行為。筆者調查發現,除了因為兒童年齡小、對情緒的感知少、生活經驗不足之外,家長在同理心培育中嚴重缺位也是一個重要因素。因此,筆者嘗試構建家校協同模式,在學校、家庭兩方建立感知同理心的培育場,以促進兒童同理心的健康發展。

一、構建暖心班級環境,體現兒童同理心培養溫度

要讓兒童的同理心有真正意義上的發展,前提是需要兒童敞開心扉,敢說敢做??偟膩碚f,教師需要從兩方面入手,創設出兒童喜聞樂見的班級環境和語言環境,為兒童構建一個具有安全感的氛圍。

1.創“共情文化”,根植同理心意識

詩人惠特曼曾說:“有一個孩子每天向前走去,他看見最初的東西,他就變成那東西,那東西就變成了他的一部分?!泵咳丈硖幇嗉壷械暮⒆觽?,他看到的“最初的東西”就是班級環境。班級環境能夠直接影響兒童的發展,成為無聲的榜樣。因此,創設溫馨的班級文化是滿足兒童心理需求、點亮同理心的前提。

我們以同理心為中心,與兒童共同創設了“心情大全”“有話對你說”“我有一個小秘密”等心理欄目,給學生營造了有話能說、有話敢說的開放寬松的氛圍,讓兒童的積極情緒得到長足的發展,無形中為同理心的培育創造了合適的心理環境。

2.說“長頸鹿語言”,滋養同理心成長

“長頸鹿語言”是美國心理學家馬歇爾·盧森堡博士提出的一種非暴力溝通方式,又被稱為“愛的語言”,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承認的良好溝通方式?!伴L頸鹿語言”致力于教人們不隨意對他人做出評判,深入傾聽自己的心聲,傾聽他人的心聲,發現自己和他人真實的需要,學會用同理心思考問題,勇敢而堅定地表達自己的感受,提出具體的請求。

良好的語言環境能夠直接拉近兒童與成人的距離,是班級建設中最為重要的一環。我們在班級中引導學生學習使用“長頸鹿語言”之后,班級里每個人都會關注自己及他人的想法和行為,并且捕捉契機去使用它。在日常生活中不斷重復、糾正、鞏固,為滋養學生同理心創造了極佳的語言環境。

二、營造舒心家庭氛圍,拓寬兒童同理心培養廣度

心理學家郝濱曾說:“家庭教育是人生整個教育的基礎和起點?!苯處煶四托囊龑W生正確處理情緒之外,更需要引導家長重視同理心的培養,提醒家長尊重、傾聽孩子,善于換位思考。

1.點滴反饋:喚起家長同理心

培養孩子的同理心,家長需要有同理心意識和理念,營造積極向上的家庭氛圍,助力孩子同理心發展。

小哲是個讓老師感到頭疼的孩子,他媽媽在教育理念上有許多激進的地方,如動輒打罵、罰站墻角。老師便每天晚上與家長溝通表揚小哲的點滴進步。日復一日,小哲媽媽發生了轉變,能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問題。小哲的行為也發生了變化,他開始正視缺點,緩慢進步。

從上述案例可知,很多時候家長總是站在成人的角度看待問題,這其實是缺少同理心的原因,需要教師及時做出示范,引導家長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待問題。家長眼中先有了孩子,才能為孩子同理心的發展做好

榜樣。

2.漂流瓶:交換親子想法

家長會上,老師組織漂流瓶親子溝通環節。家長們收到了孩子寫的一句平時不敢對父母說的話,老師讓家長隨機對孩子的話發表感言。

學生1:我覺得您總是不講道理,有時明明不是我的錯,你還怪我!

家長1:媽媽是愛你的,有時候媽媽說錯了話,向你道歉。

學生2:你們總拿我和別人比??墒俏乙矝]有拿你們和那些聰明的父母比??!

家長2:以后咱不跟別人比,就跟自己比,每天做更好的自己,好嗎?

漂流瓶既解決了孩子們越長大越不愿意吐露心聲的問題,又擴寬了親子溝通的渠道,成為家長和孩子同理心體驗的有效載體。

三、重家校育心時機,提升兒童同理心培養厚度

情緒教育是培養同理心的基礎。教師需要創造育心的時機,增加大人傾聽孩子的時間,充分給予孩子情緒訓練的機會和指導,讓孩子在敢于說出自己的想法之后提升情緒的處理和應變的能力,促進同理心的發展。

1.親子共讀,聚焦情緒體驗

通過親子閱讀交流的方式,讓兒童自主發現情緒,接受他人的情緒,對歧視、排斥、嘲笑等更深層次的情緒有更多的理解體驗,為解決情緒矛盾打下了基礎。

2.趣演共享,豐富生活智慧

我們給學生布置“趣演劇場”表演作業,鼓勵學生從生活中、書本上選取故事,進行自我梳理,再向家長描述事情的經過和自己的看法。邀請家長觀看孩子的表演,聽聽孩子的聲音,并要求家長參加“看了之后,我想對你說”三分鐘親子交流活動。最后,孩子以打分的方式給家長評星,鼓勵家長做孩子心中的“滿星”家長。

“趣演劇場”表面上是孩子重現生活或書本中的小故事,實則是讓家長給孩子面對的問題進行指點。所以,充分調動孩子的積極性能變相引導家長積極參與,反過來提升孩子的能力。只有當學生把所聽所看轉化為自己的行動,才能積累同理心視野下處理事情的智慧。

3.童心日記,感悟真情流露

在日常生活中,兒童與家長之間的溝通對話較少。為此,我們在班級中流傳了一本“童心日記”。孩子們可以匿名寫下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吐露自己想說卻不敢說的事情,而老師則會每周安排“親子熱線”,增加親子溝通的機會。無論采用何種方式,教師只是家長和孩子之間的橋梁,最終目的都是要讓家長和孩子能夠無障礙地溝通交流,學會用同理心去對待彼此。

實踐證明,學校良好氛圍的營造為兒童同理心培育構筑了溫馨的港灣,家長教育理念的提升和多樣化的溝通渠道敲開了兒童心靈的大門。多種家校共育平臺的搭建豐富了兒童情緒的體驗,增進了教師、家長、兒童之間的情感溝通,有效促進了兒童同理心的培育發展。

[參考文獻]

[1]徐俊.教育戲劇的定義:“教育戲劇學”的概念基石[J].湖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報,2014.

[2]徐恩偉.在繪本閱讀中培養兒童的同理心[J].青年時代,2017.

[3]潘祝年.繪本閱讀干預視野下的兒童同理心發展研究[J].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2015(04).

[4]康曉剛.長頸鹿語言:打造你的超效溝通力[M].金城出版社,2009.

猜你喜歡
家校協同
享受學習生活 構建和諧教育
農村留守兒童心理健康的家校協同對策分析
“互聯網+”背景下家校協同教育的變革與實踐
農村留守兒童心理健康的家校協同對策
“互聯網+教育”時代的家校協同教育問題探討
論小學生感恩教育的必要性及方法
春風化雨,潤物無聲
利用博客平臺 強化班級管理
家校協同PK“蒙式教育”
信息化環境下家校協同發展教學策略的探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