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享受學習生活 構建和諧教育

2018-08-31 11:03蔡春蘭
西部論叢 2018年7期
關鍵詞:家校協同全面發展

摘 要:班級管理工作不僅是一門學科,而且也是一門藝術。我們要在其中感受到快樂幸福才能堅守這個工作崗位。就讓我們在與孩子們一起快樂地學習成長過程中,在與孩子們一起快樂地參加校內外各項活動的過程中,在取得家長對我們的信任與支持的過程中獲取快樂幸福的源泉吧!

關鍵詞: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 全面發展 開展多種課內外活動 找到自信 享受學習生活 家校協同 構建和諧教育

我來自美麗的英雄城南昌,我所任教的學校是南昌市第二十七中學。它坐落在久負盛名的繩金塔旁,面積不大但在當地卻曉有名氣。我很愛我的學校,它讓我找到了我的人生價值,它讓我在工作中體會到了做班主任的快樂與幸福。

我的快樂與幸福源于哪里?源于我能與孩子們一起快樂地學習成長,一起快樂地參與校內外各項活動,源于家長對我的信任與支持。

我班共有學生64人,其中男生39名,女生25人。嚴重的男女比例失調。有這種男女比例的班級讓任何班主任都頭痛,因為男孩多的班級班主任管理起來是很辛苦的。但我班卻是從開學到現在一直受到各科老師好評的班級,老師們都愿意來我班上課。這是為什么呢?我想這是因為我把德育工作滲透到了班級工作的各個方面。在班級工作中我注重了這幾方面的工作。

一、注重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

好的學習習慣讓孩子終身受益。怎樣才能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呢?我很善于利用點滴時間。

1.提高早讀的利用率。讓班上同學早讀提前15分鐘到校,在這15分鐘內,班上每位同學要上交每項家庭作業;打掃教室包干區的同學要完成打掃任務;小組長要收齊自己負責的各科作業并交給課代表;各科課代表要在早讀正式鈴響起前把作業交到任課老師辦公桌上。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早讀的高效利用率。語文早讀主要是進行全班的作文批閱、每日一句的朗讀,每單元字詞的聽寫及古詩文的默寫等等。英語早讀主要是對練習冊的講評、重要課文的默寫及進行朗讀比賽等等。2.善用課前2分鐘。每節課預備鈴一響,課代表走向講臺,提醒同學們安靜下來并拿出課本讀上節課老師勾劃的重點或提問講臺下同學們上節課老師所講課的重點,引導同學們盡早進入上課狀態。下課后值日生立刻擦干凈黑板,讓每位老師在進入教室之后都有一種好心情來上課。3.中午時段時間的利用。我班上有很多人因家離校較遠而選擇在學校吃飯,為了讓他們能在晚上早點休息,我讓課代表在上午下第四節課后就布置好家庭作業,他們吃了中飯稍微休息后就可以抓緊時間寫作業了,這樣一來他們回家后的作業就相對少了,晚上他們除了繼續完成作業外,還可以多出時間來復習舊知識并預習第二天要上的新課。4.自習課的利用。自習課除了考試外,就是孩子們自主學習的時間。在自習課上他們不能隨意和他人討論問題,隨意借東西,更不能隨意下位。在初一時,為了培養他們自習課的良好習慣,我經常會下到班上去,觀察他們,了解哪些人學習習慣好,學習效率高;哪些人學習習慣不好,學習效率低。表揚學習習慣好的孩子并及時和學習習慣不好的學生家長溝通,協同家長及時糾正他們的不良習慣。

二、注重孩子們的全面發展,讓孩子們享受學習生活。

1.抓歷史,地理及生物課的課堂效率。初中階段是拓展孩子們知識面的最佳時期,因為孩子們在這階段的學習負擔相對在高中階段要輕松多了,他們的閱讀能力較小學也提高了。為了讓孩子們多學點東西,我對我班每個孩子說在蔡老師眼里每一門學科都是主科,你們都要好好學。為了督促他們,我讓課代表每節課后檢查這三門學科的筆記,并規定在當天晚上每個孩子要及時復習所學內容,并鼓勵他們有時間多看看這些學科的課外書。2.抓課外活動,給每個孩子適當的平臺展示自己,讓每個孩子抬起自己的頭來,找到自信。心理學研究表明:“一個集體若沒有豐富的集體活動,就必然死氣沉沉,缺乏活力,這將有礙班集體的健康發展,”集體活動是班級形成的基礎,是學生發展的催化劑。因此在班上我開展了《Show my talent》的活動,并在每學期末評出Talent Show Star五名;鼓勵學生積極參加我校每年三月份的學科活動展示月活動,提高孩子們的動手能力,發倔小科學家;組織好一年一度的校運動會,讓孩子們在賽場上賽出風格,賽出水平,同時增強班級凝聚力;讓孩子們積極投身到每年年末的東壇之光藝術節當中去,讓他們在舞臺上展現不一樣的自我。3.家校協同—構建和諧教育。蘇霍姆林斯基曾說:“教育的效果取決于學校家庭的一致性,如果沒有這種一致性,學校的教學、教育就會像紙做的房子一樣倒塌下來?!币虼宋液茏⒅亟柚议L的力量。(1)開好家長會,取得家長的支持。利用班級家長會向家長匯報班內學生思想、學習、健康狀況,指出應當注意的問題,并和家長一起研究改進教育方法,研究學生情況,改進班級工作等。(2)做好“家訪”,全面了解學生。通過家訪,協調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步調,和家長建立良好的關系,取得家長對教師工作的支持和配合。(3)開展親子活動,家校和諧統一。在活動中,強調家長的參與,請家長檢查并幫助孩子,親自帶孩子參加比賽。讓家長用獨特的方式傳遞著自己的感情。這些活動陶冶著學生和家長的情操,啟迪者各自的心靈,達成了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和諧統一。(4)配合家長學校,更新教育觀念。舉辦班級家長學校,定期向家長傳授教育的理論與教育技巧,提高家長家庭教育素質,優化家庭教育環境。

總而言之,讓孩子們在學習成長的過程中不孤單,因為他們有老師的呵護,有家長的陪伴。

參考文獻:

[1] 杜妍.淺談班主任班級管理工作[J]. 佳木斯教育學院學報.2011(03)

[2] 張耕田.班主任如何做好班級管理工作[J]. 學周刊.2013(28)

[3] 陳紅.談如何通過高效溝通助力班主任班級管理工作[J].才智.2017(18)

作者姓名:蔡春蘭(1972.11) 女,漢,籍貫:江西南昌,最高學歷:本科,職稱:中學高級,研究方向:學生終身學習能力的培養, 作者單位:南昌市第二十七中學。

猜你喜歡
家校協同全面發展
論小學生感恩教育的必要性及方法
春風化雨,潤物無聲
利用博客平臺 強化班級管理
家校協同PK“蒙式教育”
信息化環境下家校協同發展教學策略的探究
如何做好新時期的黨政工作
體育教學基本原則是提高教學效果的關鍵
建筑設計創新與可拓思維模式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