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故事教學法在幼兒教育中的應用探討

2022-05-30 02:19宋瓊
教師博覽·科研版 2022年5期
關鍵詞:故事教學法教育方法幼兒教育

[摘 要]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推進,各種新型的教學方式逐漸被運用于課堂教學中。在幼兒教育中,教師需要創新教學方式,結合幼兒的特點與發展需求,選擇適合幼兒的教育教學方式,更好地激發幼兒學習的積極性,從而提高幼兒教育的質量。故事教學法屬于新型教學方法中的一種,將其引入幼兒教育中,能夠讓幼兒教育更加生動有趣。

[關鍵詞] 故事教學法;幼兒教育;教育方法

近年來,我國經濟發展十分迅速,在這種情況下,人們對幼兒教育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與其他年齡段的兒童不同,幼兒對一些枯燥、乏味的教學活動參與的積極性比較低。所以,為了更好地保證幼兒教育的效果,教師需要將故事教學法引入課堂,通過一個個生動有趣的故事,提高課堂的吸引力,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一、幼兒教育中存在的問題

在當前的教育形勢下,傳統幼兒教育的局限性逐漸顯露,以下針對幼兒教育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

(一)幼兒的學習熱情不高

幼兒教育屬于啟蒙教育,在這類教育中,幼兒積極參與是保證教學質量的關鍵。但是當前很多幼兒參與教學活動的熱情度不夠,導致課堂很難達到讓人滿意的教學效果。

(二)忽視幼兒語言系統的構建

當前,很多幼兒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時,往往將重點放在提升幼兒的知識儲備和技能上,對于幼兒語言系統、表達能力的培養多有忽視,而幼兒的語言系統尚未發育完全,有時很難將自己的想法準確表達出來,這項能力的培養會影響后續幼兒的發展。

(三)忽視幼兒的情感體驗

相較于一味地傳授知識,保證幼兒有一個良好的情感體驗是十分重要的。當前,很多教師在開展幼兒教育的時候,會下意識地忽略幼兒的情感體驗,導致幼兒參與的積極性降低,課堂氛圍比較沉悶,不利于教學效果的提升。

二、幼兒教育中出現問題的原因

在當前的教學環境下,幼兒教育的改革和創新是非常必要的。要想在幼兒教育的創新方面做出成效,就需要充分了解當前幼兒教育中出現的問題及原因,具體包括以下三點。

(一)傳統教育模式的影響

傳統教育模式在我國推行了很長一段時間,對于我國教育工作者尤其是中老年教師教育理念的影響是根深蒂固的。在這種情況下,很多幼兒教師會下意識地基于傳統教育模式開展教學,而這種教育模式已經不再適應當前的教育環境了,運用傳統教學模式會使各種教學問題逐漸顯露出來。同時,教師制定的教學目標也會比較單一和片面,不利于幼兒綜合能力的發展。

(二)教學方式單一

除了傳統教學理念的影響,有些幼兒教師在開展幼兒教育的時候,還會習慣性地采用單一的教學方式。這種教學方式下的課堂氛圍比較枯燥、乏味,幼兒參與的積極性會受到影響,從而很難在學習過程中獲得更好的情感體驗。

(三)對故事教學法等新型教學法的重視程度不足

故事教學法是一種符合幼兒需求的教學方式,將其運用于幼兒教育中能夠起到較有效的作用。幼兒教師對新型教學法缺乏足夠的重視,導致課堂的創新性不足,從而影響幼兒的學習熱情。

三、故事教學法在幼兒教育中的應用策略

(一)合理選擇故事,充分發揮故事對幼兒的引導作用

與其他階段的教育不同,幼兒教育更加重視啟蒙和引導,所以教師在運用故事教學法開展教學活動的時候,還需要注重對故事的選擇。選擇故事時,不僅需要充分結合幼兒的年齡特點,還需要考慮到故事的教育價值,保證所選的故事符合幼兒的發展需求,同時能通過故事讓幼兒學習一些知識和為人處世的道理,起到教育引導作用。筆者認為,教師在選擇故事前,可以先了解幼兒的興趣愛好,選擇一些繪本故事,通過圖文結合的繪本故事,幫助幼兒更好地理解和接受知識。幼兒繪本的色彩通常比較豐富,讀繪本時,幼兒的閱讀興趣會更高,教學效果能夠得到保證。教師在講故事的過程中,也需要重視故事的傳遞性,將故事中的道理傳導給幼兒,從而促進幼兒各方面能力的發展。

(二)選擇合適的語言表達方式,提升故事的畫面感

在故事教學法中,畫面感是非常重要的。在傳統教學模式下,教師習慣站在成人的角度去講解,語言表達方式也比較偏向于成人,導致故事的趣味性和畫面感不強。針對這種情況,教師需要充分認識到語言表達方式的重要性,站在幼兒的角度思考問題,選擇適合幼兒的語言表達方式,從而有效提升故事的畫面感。例如,在講述《白雪公主》的故事時,教師可以調整結構,多去描述故事的情節和場景,做好鋪墊,并且有意識地引導幼兒展開想象,通過這種方式,提升畫面感,讓幼兒更好地融入故事中,充分感受故事的內涵,故事教學法的效果也會更顯著。

(三)引入游戲活動增強故事教學的趣味性,激發幼兒參與課堂的積極性

在幼兒教育中,幼兒參與的積極性是影響教育質量的重要因素。因此,教師在開展幼兒教育的時候,需要更加重視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教師可以將游戲活動與故事教學法充分融合,滿足幼兒的期待和需求,這樣幼兒的學習興趣會更高,同時融入游戲教學后,故事也會更具有趣味性。例如,在《小蝌蚪找媽媽》的故事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入“角色扮演”這一游戲,找出故事中的角色,然后以分組的形式,讓每個小組的成員分別扮演與小組對應的角色,并分配角色臺詞和任務,讓幼兒進行角色扮演。在表演的時候,一方面幼兒更容易理解故事的內涵,另一方面能提高課堂的靈活性,同時提升幼兒的合作意識、配合意識、語言表達能力。在完成表演后,教師還可以有意識地引導幼兒對之前的表演進行總結和分析,讓幼兒學會自我反思。

(四)引導幼兒進行故事分享,鍛煉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在幼兒教育中,語言能力的培養是關鍵部分。為了更好地保證幼兒的發展,教師需要有意識地鍛煉和提升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因此,在引入故事教學法的時候,教師應該充分利用故事教學法的優勢,給予幼兒更多鍛煉語言表達能力的機會,引導幼兒分享故事,鼓勵幼兒將自己的想法融入故事中,從而鍛煉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例如,在《猴子撈月》的故事教學中,教師可以先讓幼兒進行故事分享,然后提出一些問題,讓幼兒深入感悟故事,并且鼓勵幼兒將自己的閱讀感悟表達出來。這時候,有的小朋友說:“猴子雖然沒有撈到月亮,但是它們團結合作的精神是值得我們學習的?!边€有的小朋友說:“猴子們在撈月亮之前,需要先了解月亮是不是真的,再動手去撈,以免白費工夫?!泵總€幼兒都有自己的想法,并想表達出來。教師通過這種方式,可以培養幼兒良好的閱讀習慣。

四、結語

綜上所述,在當前的社會環境下,幼兒教育至關重要。教師需要充分認識到當前幼兒教育中存在的問題,然后通過合理選擇故事、選擇合適的語言表達方式、引入游戲活動增強故事教學的趣味性、引導幼兒進行故事分享等方式,將故事教學法融入幼兒教育中,通過故事教學法更好地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提升幼兒參與課堂的積極性,鍛煉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

參考文獻

[1] 姚卉.故事教學法在幼教課堂中的巧妙運用[J].小學生(下旬刊),2019(12):15.

[2] 任彥潔.故事教學法在鋼琴啟蒙教育中的應用研究[J].當代音樂,2019(7):51-52.

[3] 梁鴻森.幼兒園繪本閱讀教學的現狀分析及對策研究[J].讀書文摘(中),2019(4):108.

[作者簡介]宋瓊(1989—? ? ),女,江蘇睢寧人,睢寧縣機關幼兒園,一級教師,研究方向為幼兒教育。

猜你喜歡
故事教學法教育方法幼兒教育
融入故事提升品德與社會課堂教學效率探究
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故事教學法的應用芻議
幼兒故事教學法在幼師語文教育中的應用淺析
小學體育教學中審美教育初探
淺談小學班主任工作
如何有效利用游戲實施班級管理
金工實習教育對工科院校創客教育影響分析
音樂與科學有效整合的研究
幼兒教育中美術與科學整合的研究
內化外來資源開辟幼兒教育新途徑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