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教”改革背景下五融合教學模式的實踐探索

2022-05-30 01:04蔣錦秋
江蘇教育研究 2022年12期
關鍵詞:工藝美術改革教學模式

摘要:隨著“三教”改革的深入,職業院校仍然存在著一些阻礙改革的因素。以融合課程教學理念為基礎,嘗試以課程資源融合、教學形式融合、學習內容融合、評價方式融合、互動方式融合為標志的“五融合”教學模式,對工藝美術專業“圖案裝飾”課程進行課程改革探索,從團隊合作、雙師課堂、理念更新三個方面來破解教師問題;學科結合、融入課程思政,改革單一的教材制約;融入信息化、采用CDIO教學策略、多種任務融合,打造沉浸式課堂,破解教法限制,推動“三教”改革。

關鍵詞:“三教”改革;“五融合”教學模式;工藝美術“圖案裝飾”課程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9094-(2022)04C-0042-04

教師、教材、教法改革是職業院校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叭獭备母锸且豁椣到y性的統籌工作,教師是改革一線實踐者,教材是改革的主要內容,教法是改革的核心環節,三者的落腳點在于課程建設[1]。工藝美術“圖案裝飾”課程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技法表現課程,又是一門極具個性的創作課程,它既強調傳統技法,又注重現代創新,應時代之需而不斷變化。這對教師、教材和教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筆者嘗試引入“五融合”的創新項目式教學模式,為工藝美術“圖案裝飾”課程提供實踐樣例。

一、因何:課程建設中教師、教材、教法存在的問題

課程建設是當前職業教育改革和發展的重點。目前,職業院校的課程建設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在實施過程中,在教師、教材、教法上仍然普遍存在一些問題。例如,在教師層面,校企合作機制不夠完善,“雙師型”教師在教學和生產的融合互通上還不夠通暢,專業教學的學科壁壘沒有被打破,教師團隊的合作機制沒有形成。在教法改革層面,往往停留在理念上,只在課題研究和教學競賽時被嘗試應用,以學為中心的教法改革還未能常態化。在教材改革層面,在實際教學中仍以書本為重,與產業脫軌,融通平臺尚未打通,導致無法及時融入新知識、新工藝、新材料。這些問題都制約了課程建設的深度開展,在工藝美術“圖案裝飾”課程中表現尤為突出。

二、是何:“五融合”教學模式在課程建設中的嘗試

“五融合”教學模式的理論基礎來自于融合課程的教學理念,融合課程旨在解決職業學校課程在教學分化中知識割裂的弊端,是以學生立場、學生需求作為課程構建、調整和優化的根本依據,打破學科壁壘,著眼學生核心素養的培育,滿足學生發展需求的國內外教育改革趨勢[2]。

“五融合”教學模式以融合課程教學理念為基礎,針對工藝美術專業職業能力及未來崗位需求,將人才培養方案落在實處。核心理念是通過融合培養學生多樣能力,即課程資源融合,培養學生多維度發展能力;教學形式融合,實現學生個性化學習;學習內容融合,促進項目任務融合,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職業責任感;評價方式融合,使評價結果精準合理;互動方式融合,便于精確學情分析,開展因材施教。通過“五融合”的教學育人模式,來解決課程建設中的難題,作為撬動職業院校課改的一個基點,培養學生職業發展、終身發展的能力。

三、何如:“五融合”教學模式破解教師、教材、教法改革難題

(一)構建合作型、雙師型、創新型的教師團隊

1.團隊合作打破屏障。在課程建設實施過程中,大多數教師對教學改革不夠重視,改革動力不足?!拔迦诤稀苯虒W模式通過項目式工作任務的推進,組建跨界融合的多學科、“雙師型”教師團隊,實現教學團隊一體化。以“圖案裝飾”課程設計單元為例,筆者所在團隊結合學生實際,調整課程內容,搭建模塊化課程構架,整合多學科內容,分為多個項目開展項目式教學。整個教學過程分為文化調研、主題設計構思、設計圖稿繪制、陶盤制作四個流程,依托不同的設計任務“梳理傳統,節祥乾坤”“叩擊時尚,象郵新生”“傳承工藝,器象更新”,不同環節不同教師合作,打破屏障,建構積極有效的可持續的協同育人模式。

2.“雙師型”團隊合作育人。專業教學要與生產過程相對接,要基于地方產業特色培養人才,以市場需求為出發點,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教師與企業指導師傅相互融合,能使學校教師融入產業發展,在理論教學中融入地域特色、地方資源,整合社會資源,提升教學能力?!拔迦诤稀苯虒W模式為企業師傅和學校教師的協同育人提供平臺?!半p師”的融合,將理論知識與直接經驗聯系,實現教學做一體,同時更好地搭建產教融合平臺,打通融通平臺,有利于教學內容產業化,教學過程生產化[3]。

教師理念更新。部分教師忽略了教育觀念創新,忽視受教者的發展規律,單純依靠傳統課堂無法培養學生的職業知識、職業能力、職業素養?!拔迦诤稀苯虒W模式給了教師團隊契機,團隊不斷探索、不斷創新,通過資源共享、資源互換,融合多維評價方式,以學生為中心,以實踐為中心,培養突破傳統的應用型人才。教師不斷完善自身教育理念,并以此為“錨”,作為支撐啟動教學,用先進的理念為學生提供幫助,搭建基礎學習的腳手架。

(二)開發多學科、專業化、融思政的融合教材

產業發展日新月異,當前已經出現教材與新工藝、新材料、新方法相脫節的現象?!拔迦诤稀苯虒W模式在融合過程中將生產項目融入教學過程,改變了專業課程中教材與產業脫軌的問題。

教材多項目多學科結合。以“圖案裝飾”課程為例,設置多個項目,將多個專業課程,如“立體構成”“平面設計”“軟件輔助”“包裝設計”等進行整合。在任務驅動下,借助網絡課程資源,逐步引導學生掌握裝飾圖案的方法。課程融合不只是專業內的課程融合,將“課程+”的跨學科和“專業+”的跨專業融入教學改革后,教材不僅涉及一門專業課,而是一個專業,一個職業。一方面促進學生專業發展和專業知識積累,另一方面整合理論和實踐課程,提高專業素養,更能提升學生的藝術欣賞能力和審美素質。由此可以把學生的創新靈感與設計技能相結合,將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相結合,將基礎知識與市場需求相結合,不斷強調教材與專業的契合度,引領學科一體化,培養合格的專業人才。

教材融入課程思政。工藝美術專業以及地方產業是基于傳統文化的基礎上發展的,拋棄傳統或脫離實際,在學生后續職業生涯中會帶來無法突破和創新的困擾。所以在知識教學的過程中也要注重對學生傳統文化及地方文化素養的培養,同時要培育學生吃苦耐勞、頑強拼搏、傳承創新的工匠精神。在培養學生圖案設計技能的過程中,教師通過活動設計引導學生感知傳統元素,豐富傳統文化常識,在潛移默化中進行全方位育人。

(三)打造信息化、學本位、任務式的智慧課堂

教學內容融入信息化?!皥D案裝飾”課程是一門培養學生美感的課程,強調對具體事物進行抽象概括的表現,通過一定的形態來表達創造性的意念,將設計思想可視化。傳統課堂難以做到難點可視化、資源可持續化和評價多元化。而“五融合”教學模式在任務驅動下,借助網絡課程資源,可以實現學習平臺互動融合。運用線上教學形式,在平臺自主開展課前微課學習。學生課前線上測試,課后線下互動。師生形成合作伙伴,構建成長型資源庫。在教學設計時結合線上測試安排小組合作探究,注重指引與導向,有的放矢地帶領全體學生充分參與到課堂活動中。充分發揮企業資源優勢,結合地方產業文化實施信息化教學與多維度評價。組織學生與企業工廠線上訪談,企業行業專家進行評價,將口頭評價與書面評價相結合,基于學生實踐,培養溝通、表達、組織等職業能力,建立成長檔案[4]。

CDIO教學策略體現學生主體性。將“五融合”教學模式互動方式結合CDIO策略,使學生逐步掌握裝飾圖案方法。具體方法是課前布置線上任務,從概念入手,將問題作為教學核心,引導學生學習和掌握理論知識。課中按照構思(C)—設計(D)—實行(I)—運行(O)的流程展開。針對學生自身情況,師生合作共同制訂學習計劃,設計項目流程,在以學生為中心的課堂中更高效地共同組織、指導和評估各組學生。課后,每位學生追求“和而不同”,在基本的學習內容中保持共性,尋求個性,在相互取長補短,充分發揮各自學習優勢的過程中,達到1+1+1>3的課堂教學效果,提高學習成效。

不同任務融合實現沉浸式課堂。工藝美術實踐專業性強,僅依靠校內教學無法對接產業,在地方產業的長久發展中,不斷進行著傳統與現代的融合。為了接觸到最前沿的市場資源和信息,在項目式課程中實現不同任務融合,“五融合”教學模式加入傳統文化探訪調研、本地資源參觀考察和課后項目拓展指導環節。每一個環節都涉及不同專業的融合,做到從“單一化”走向“多元化”,構建起一種“靈動”的課堂,有機融合美學原理、圖案設計技巧和彩繪裝飾知識。在課程中通過不同任務將人文特征、學科知識、專業水準、文化熏陶進行融合,引導學生有思想有感情又有能力地學習知識,進一步滿足當前工藝美術市場對于復合型人才的需求。

四、結語

“五融合”教學模式,不僅實現了“圖案與裝飾”“陶瓷裝飾”以及“文創設計”“工藝美術”等專業課程的專業知識與技能的有機融合,而且潤物無聲地進行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實現了專業教學的課程思政?!拔迦诤稀苯虒W模式將現場互動、面對面教學與數字內容和個性化學習策略緊密結合,增強學生溝通表達能力、社會活動能力和合作能力。

參考文獻:

[1]陶紅,江雪兒.博弈視域下高等職業教育“三教”改革的路徑探究[J].職教論壇,2021(2).

[2]高曄.學科課程培育學生核心素養的策略探析[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8(5).

[3]劉林山.高職院校公共實訓基地“五融合”建設的難題與破解[J].南方職業教育學刊,2019(3).

[4]王楚鑫,呂騰.應用型本科中的實踐教學“三教”改革探索——以藝術設計專業為例[J].高教學刊,2021(1).

責任編輯:章躍一

*本文系宜興市“十三五”規劃2018年度課題“工藝美術專業課程資源的開發與應用研究”(YX/2018/28)階段性研究成果。

收稿日期:2022-02-12

作者簡介:蔣錦秋,江蘇省陶都中等專業學校教師,主要研究方向為藝術設計和職業教育。

猜你喜歡
工藝美術改革教學模式
群文閱讀教學模式探討
“思”以貫之“學、練、賽、評”教學模式的實踐探索
“認知-遷移”教學模式在高年級閱讀教學中的應用
一圖讀懂供給側改革
中職工藝美術專業實踐教學探討
改革創新
改革創新(二)
工藝美術的原生性與再生性解析
5E教學模式對我國中學數學教學的啟示
“改革”就是漲價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