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匠精神培育融入五年制高職教學的困境與突破

2022-05-30 01:04楊勁平
江蘇教育研究 2022年12期
關鍵詞:語文課程

摘要:職業學校聚焦“紅心工匠”培養展開學生工匠精神培育已成為社會共識。學生工匠精神的培育是五年制高職教育教學的應有之義和重要內容。當前,在工匠精神培育融入五年制高職教學的過程中,面臨融入定位較模糊,師生工匠精神培育意識不強;融入路徑較單一,學生工匠精神培育力度不夠;融入難點較突出,學生工匠精神培育效果不佳等困境。五年制高職教育要分別從意識規劃、路徑策略、重要節點等方面進行整合優化,有效提升五年制高職工匠精神培育的質量。

關鍵詞:工匠精神培育;五年制高職教學;語文課程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9094-(2022)04C-0050-05

近年來,工匠精神在我國政府工作報告中屢次被提及,職業學校聚焦“紅心工匠”培養展開學生工匠精神培育已成為社會共識。工匠精神培育應該貫穿職業教育,并落實到職業教育的教學層面。五年制高職教育作為我國職業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人才培養體系旨在增強新時代區域職業教育適應性,體現現代職業教育類型屬性,并具有整體性、系統性和協同性等特征[1]。根據人才培養特色,學生工匠精神的培育是五年制高職教育教學的應有之義和重要內容。但是,當前工匠精神培育融入五年制高職教學,面臨諸多困境。五年制高職教育要從意識規劃、路徑策略、重要節點等方面對融入進行整合優化,從而有效提升五年制高職工匠精神培育的質量。

一、工匠精神培育融入五年制高職教學的困境

(一)融入定位較模糊,師生工匠精神培育意識不強

大多數五年制高職師生對于工匠精神培育融入教學持支持態度,也認可工匠精神培育融入教學的必要性,但對于融入地位的重要性認識還不夠,培育意愿也不強。

1.教學重學生技術技能培養,輕工匠精神培育。與學生感受直觀的技術技能的培養相比,工匠精神的培育是顯性知識和緘默知識的有機交融,教學中,教師更多傾向于關注學生技術技能的提升,沒有意識到工匠精神培育是包括學生專業技能培養在內的更全面的要求。學生及家長對于工匠精神及其培育重要性更是了解不多,很多學生及家長能夠看見一技之長帶來出彩人生的機會,能夠看見大國工匠身上閃耀的工匠精神,但沒有意識到工匠精神培育是優秀技術技能人才成長的整體要求,也沒有意識到工匠精神的培育是五年制高職教育重要的學習內容。這里既有不了解的因素,也有歷史和慣常造成的偏見。

2.工匠精神培育目標不清晰,沒有凸顯五年制高職特點。因為職業教育長期以來的弱勢地位,很多師生對于職業教育,對于五年制高職都缺乏文化自信。部分師生甚至認為,與普通教育相比,五年制高職除了教學要求難度有些許降低外,并沒有明顯差別,這一點在公共文化課的教學中表現尤為突出。與一般高職和三年制中專的課程相比,五年制高職的課程教學也沒有體現其應有的特色。這樣的教學現實也對工匠精神培育融入教學產生了局限。另外,目前在五年制高職階段的工匠精神培育融入往往只考慮其融入的有無,而很少考量其融入現實的操作性,如融入的階段性目標內容是否契合五年制高職學生特點及專業特點等。

(二)融入路徑較單一,學生工匠精神培育力度不夠

目前五年制高職教學中,點滴融入含有工匠精神培育元素的教學設計和教學內容比較常見,但系統設計、協同推進的融入比較少,相關教學研究也不夠深入。

1.路徑上,淺層貼標簽式的混合較多,結合課程特點的深度融合較少。目前五年制高職教學中不乏工匠精神培育融入,但淺層貼標簽式的混合較多。這樣的融入容易使學生教師產生融入疲勞,降低教育效度。課程形式中,必修課程融入較多,選修課程、課外第二課堂教學的融入較少。融入內容上,明確性的文本內容較多,富有趣味、貼近學生生活、多模態多角度弘揚培育工匠精神的內容較少。以語文為例,增添工匠精神培育內容的淺層零碎的閱讀較多,但契合語文課程人文性、工具性、實踐性與審美性等特點,將工匠精神培育滲透其中,融合聽說讀寫思等多維路徑的教學比較少。教學呈現上,工匠精神培育的融入往往表現為單篇課文、單個知識點的碎片融入,整體課程較為系統的融入較少。

2.方式上,教師單打獨斗的嘗試較多,課程抱團共進的協同融合較少。隨著我國職業教育發展,學生工匠精神培育融入課程教學已成為必然要求。然而,考察現有的工匠精神培育融入課程的方式,教師自發的單打獨斗式的短期嘗試較多,這樣的嘗試往往依托公開示范教學,體現為點擊式的融入態勢;而以課程為核心各級各類抱團共進、較長時期的協同融合較少。單個教師可以完成幾篇課文或幾個單元的探索,但一冊教材或更多教材的探索則需要團隊的通力合作。而嘗試有成功有失敗,所以也需要一定時間甚至一定周期的積淀總結。目前融入大部分是線下課堂講授時的片段滲透,而線上線下結合、課內課外結合、顯性知識學習與默會知識學習結合的融入較少。從教科研角度來看,工匠精神及培育的文獻很多,但具體到五年制高職課程教學的文獻就比較少。從五年制高職校融入課程看,專業課更重視,公共基礎課雖然有課程標準的要求[2],但融入程度上相對偏弱。

(三)融入難點較突出,學生工匠精神培育效果不佳

1.培育融入資源相對匱乏。從教學資源角度看,與五年制高職學生相適配的培育資源較少。近年來隨著國家對于工匠精神的弘揚倡導,工匠精神培育資源在數量與質量上都在穩步提升。但從教學角度看,與五年制高職學生工匠精神培育相適配的融入資源還是比較少?,F有資源多以社會性資源為主,聚焦一定專業行業的針對性資源不多。富有校本特色接地氣的原生資源有,但極少運用在課程教學中。從形式角度,普適性宣傳類的資源較多,結合課程特色裁剪整合的資源較少。從學生接受角度,文字、視頻類的材料不少,但適合五年制高職學生閱讀的短小精悍,能夠吸引學生注意的材料不多;相關視頻不少,但貼合學生學習生活的短視頻不多。另外,現有培育資源的碎片化現象突出。

從人力資源角度,培育的師資狀況也不容樂觀。很多五年制高職的教師本身對于工匠精神的了解和踐行尚需加強。有些教師知道工匠精神,但和本專業、本學科學習適配的工匠精神內涵和實例卻知之甚少。有些教師本身不關注細節,個人工匠精神有待提升。工匠精神培育,目前很多只是停留在文件口號上,缺少扎實實踐的行動方案。沒有一定可供遵循和參照的整體標準,也讓師生在培育上陷入困惑。

2.培育融入評價較難量化。因為工匠精神培育在一定程度上屬于默會知識學習的領域,這為其培育效果的評價帶來了客觀難度,培育的評價相對于某些顯性的知識技能的考核,確實較難量化。另外,教師在教學中對于培育評價也存在一定的主觀誤區。一是將工匠精神趨于虛化。這樣的觀點只看到工匠精神“虛”的一面,忽視了工匠精神也有相關顯性知識,也能體現為可見的習慣選擇等。二是將工匠精神培育等同于技術技能的培養,忽視了工匠精神培育中的人文、審美等屬性。三是認為工匠精神的培育是長期的,一時難以見效。工匠精神的培育確實貫穿技術技能人才成長全過程,但培育還是可以根據培育對象身心特點進行分層,并設定漸進式目標加以考量。

二、工匠精神培育融入五年制高職教學的突破

工匠精神培育融入五年制高職教學要獲得實效,必須考慮融入的內涵、方式與效能等。從內涵角度,融入必須圍繞立德樹人任務的落實,契合五年制高職階段學生“德技雙修”的發展要求;從方式角度,必須適合五年制高職學生身心特點,切合課程特性;從效能角度,必須緊扣重要節點,融合學生知情意行發展的多層面。

(一)圍繞立德樹人,在五年制高職教學中增強學生工匠精神培育融入的意識

1.錨定德技雙修,明確工匠精神培育融入五年制高職教學的意義。工匠精神內涵豐富精深,橫向地域角度考察東西方工匠精神,內涵雖有不同,但相通之處也不少;縱向時空角度考察,工匠精神內涵一脈相承,但也與時俱進,體現區域特色。人們對工匠精神內涵的理解認識正從制造業的單一領域走向各行各業各階層的多元視角,從道德層面走向制度層面;工匠精神的培育需要學校與企業兩大主體的協作配合。作為我國技術技能人才預備役的五年制高職學生理解學習工匠精神也要兼顧多維度,要明確工匠精神培育融入教學是學生“德技雙修”的重要體現。

工匠精神培育的融入還要立足學生現實生活,要避免學生對工匠精神內涵理解的空泛,讓工匠精神在五年制高職學生生活中可感知、可學習。挖掘工匠精神培育與學生的生活的交集,通過課程教學將工匠精神多維內涵和學生多元生活交織融合,注重解決學生學習生活中的現實問題。如學生學習缺乏自信,沒有專業意識;沒有不關注細節學習習慣等。

2.立足學制特點,明晰工匠精神培育融入五年制高職教學的目標。貫通中高職的長學制為五年制高職學生工匠精神培育融入教學提供了學制契機。要充分利用貫通中高職的長學制,立足日常教學展開學生工匠精神沉浸式的培育。五年制高職中高職貫通的特點為學生工匠精神培育融入教學提供了整體規劃、遞進培育的可能。工匠精神培育融入五年制高職教學要立足學制特點設立相應的融入目標。

以語文課程為例,在五年制高職語文教學中融入工匠精神培育,首先要根據五年制高職學生工匠精神培育的階段特點對工匠精神的豐富內涵進行梳理遴選。如利用語文課程的人文性,通過聽說讀寫等語文實踐,將工匠精神的培育與學生生活深度融合,讓學生真正理解領會工匠精神的價值與作用。

(二)喚醒內生力量,在五年制高職教學中加大學生工匠精神培育融入的力度

工匠精神培育融入五年制高職教學,要“源自生活,為了生活”,即依據五年制高職學生課程學習的特點與課程特色,從學習內容到學習形式進行適配地融合。

1.立足課程特點,聚焦學生主體性發揮,提升融入的適切性。工匠精神培育作為一種默會知識與顯性知識的融合,既指向學生技術技能層面的進步,更深入到學生個人生命層面的領悟成長。工匠精神的培育尤其要注重發揮學生學習的主體性。五年制高職學生入學時年齡不大,都是初中畢業生。他們在學習中主體作用偏弱,工匠精神的培育融入教學要取得實效需要學生主體的參與和體悟。

工匠精神培育的有效性與其融入課程學習適配性成正比。教師要以工匠精神培育為主線,對教材進行“班本化”的二次開發。一是要根據班級學生實際情況,將教材中的話題、教學標準中的要求融入學生日常課程學習,特別要主動激發學生在學習中的內生動力,在學習中關注學生認知能力的提升、情感體驗的強化和實踐感悟的展開。二是要補充必要的學習資料,并對現有教材進行有意識的調整剪裁,讓教材變成學材。積淀、喚醒、運用學生對于工匠及工匠精神的生活經驗,并通過各種教與學的活動引導學生進行整理、交流進而整體提升。三是要展開對學習方法的引導。五年制高職部分學生學習能力較弱,更多是學習習慣有待優化。工匠精神依托并呈現為工作學習中專注、細致等優秀習慣。教師要根據課程特點,對學生學習方法進行點撥、糾偏。

以語文課程為例,教師應根據語文課程人文性與工具性兼備的基本特征,挖掘課程中的工匠精神內涵。目前學校采用的蘇教版語文教材中的工匠精神內容不多,但深挖之后還是有一些篇目可以關聯。這樣的教材現實與剛進五年制高職的學生對于專業及工匠精神的認識在一定程度上是適配的,所以可以采用點破法,對一些課文進行深度挖掘,側重引導學生發現、感受工匠精神。

2.發揮團隊力量,加強融入系統性構建,提升融入的整體性。工匠精神培育融入教學要獲得較好成效,就必須發揮團隊的力量,進行科學系統的課程構建。對于五年制高職而言,要集結校企雙方力量主動構建五年制高職工匠精神培育共同體,根據五年一貫制的學制特點與服務區域經濟呈現的區域特色,整合區域教學資源,系統設計與人才培養相適配的課程體系。以江蘇為例,依托江蘇聯合職業技術學院等五年制高職發展共同體,發揮課程建設的協同效應,集結各分院五年制高職教育專家的人才優勢,圍繞“長學制、中高職貫通”等五年制高職特色,制定融入工匠精神培育課程的標準,并構建各個課程同向共進的育人網絡。

從學校層面來說,則是要在遵循課程標準的基礎上做好校本規劃。一是要根據學校所設專業的特點,對于學校工匠精神培育的內涵進行進一步的精準甄別,要遴選出真正適合學校專業的工匠精神培育內容。如在“愛國、團隊精神”等共同內涵之下,機電類要更側重“精益”,而藝術設計類則要偏于“創新”。二是要明確專業課與公共文化課及校園文化建設等在培育中的不同分工,并建立一定的協同推進機制。如專業課程以工匠精神培育為主線,從德技兩個方面推進;公共基礎課則作為輔助引導,圍繞學生工匠精神培育,側重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校園文化建設則是聚焦工匠精神培育進行氛圍營造和平臺搭建。三是要為課程優化提供必要的助力,如一定的學分支撐等。在課程考核中對工匠精神培育效果適當配分。同時設立弘揚工匠精神的校級專題選修課程,并要求學生在五年高職期間進行相應選修。

以語文課程為例,要發揮語文教研室和課程協作組等各級各層團隊的力量,根據學校人才培養方案及相應的課程標準,在個別試點的基礎上草擬融入語文課程的試行方案,并在試行中逐步完善。同時集結五年制高職語文教學專家,對現有嘗試進行把脈和引導,形成一定的理論及實踐成果。

(三)把握關鍵節點,在五年制高職教學中提升學生工匠精神培育融入的效能

1.聚焦學生發展,多維推進資源建設。課程資源建設要根據五年制高職學生特點,擷取學生喜聞樂見的工匠精神培育資源。形式應貼近學生生活,趨于多樣化,內容則要能突破學生現有的信息繭房,讓他們看見真實的工匠生活與工匠精神的重要作用。對于工匠精神意蘊的選擇,要根據五年制高職人才培養方案的要求進行必要的精煉,并能在學生現實的學習生活中進行實踐試練。

人力資源建設上,要充分發揮各級各類培育共同體的作用。如集結各五年制高職校組成工匠精神培育融入課程共同體,在共同體內可以構建一定的輔助平臺,如組織、活動、資源等。構建慕課集成的網絡資源平臺,利用網上空間共建融合工匠精神培育的課程資源并實現共享與迭代。通過這些組織與網絡平臺,實現課程建設人力資源與課程資源的集約協同發展。

2.堅持激勵原則,活化優化培育評價。一是正視工匠精神培育融入中評價的難點,堅持激勵原則,靈活評價。工匠精神培育效果很難量化,部分培育效果在短期也無法呈現,這就決定了培育融入考量需要具備靈活性。培育融入結果的考量,不應只是量化的測試,而要根據學情與課程特點展開,將過程性評價和結果性評價相結合。二是要看到技術技能培養與工匠精神培育間的區別及耦合。應該說,技術技能的培育也是工匠精神培育廣義內涵之一,但工匠精神的培育除了側重技術技能這樣的實踐維度,也應該包括工匠生命體悟的人文、審美維度。這些維度的培育,技術技能培養能夠起到一定的作用,但以語文為代表的公共基礎課也有課程自身優勢。以語文為例,以閱讀代評價,以寫作代評價,以交流代評價,都是相對卷面問答式評價更有效的評價方式。三是要明確五年制高職是技術技能人才成長過程的一環,培育要求要適當。評價工匠精神培育融入達到的效能上要考慮此時的培育融入大體屬于五年制高職學生的職業啟蒙,能夠了解工匠精神的基本內涵,并在學習生活中有意識地結合課程展開踐行就是成效。

參考文獻:

[1]夏成滿,成潔,徐偉.五年一貫制技術技能人才培養體系的生成邏輯與實施路徑[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21(13).

[2]莊西真.多維視角下的工匠精神內涵剖析與解讀[J].中國高教研究,2017(5).

責任編輯:章躍一

*本文系江蘇省職業技術教育學會2021—2022年度江蘇職業教育研究立項課題“工匠精神培育融入五年制高職語文教學的實踐研究”(XHYBLX2021140)階段性研究成果。

收稿日期:2022-03-01

作者簡介:楊勁平,無錫機電高等職業技術學校??瘓绦兄骶?,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高職語文教學、職業教育。

猜你喜歡
語文課程
新文科背景下《語文課程與教學論》教學改革研究
臺灣語文課程中文化傳承教育及啟示
以端午節為例談傳統節日作為語文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實施
站在語文課程的高度教學
論文言文理解能力的提高
小學語文課程與教學改革的困惑與轉向
運用多媒體技術提高語文課堂效率的探究
語文課程考核評價體系在外語課程考核評價體系改革中的運用
新課標下中學語文口語教學改革初探
論語文課程內容與課程目標的一致性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