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最高法院的門楣上,為什么會有孔子

2022-05-30 10:48許翔云
華聲 2022年11期
關鍵詞:門楣愛默生尼爾

許翔云

摩西、孔子和梭倫被選中,以代表三個偉大的文明,居于該門楣中央。

近日,華春瑩的一條推特讓美國最高法院的門楣雕塑設計成為大眾關注的焦點,該門楣上雕有來自中國、猶太和古希臘的智者,其中孔子代表著中國。在華春瑩看來,這些雕塑的存在象征著美國曾經對多元、開放和包容的追求。

孔子為什么會出現在美國最高法院的門楣上?以儒家為代表的中國文化在美國社會經歷了怎樣的命運?該歷程反映出中西方間文化交流的哪些特點?

孔子的法律思想

雕塑群中,與孔子并立的是摩西與梭倫,三人都是作為古文明立法者的代表出現在美國最高法院的門楣上。大家或許會覺得奇怪,儒家又不是法家,雕塑家是不是搞錯了?實際上,孔子盡管強調德行,但他的著述與生平也涉及司法刑名。

孔子繼承發展了西周“明德慎罰”思想,主張重德輕刑,正所謂“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德主刑輔”,但他并非否認刑罰的作用?!笆ト酥位?,必刑政相參焉”。

“刑罰不中,則民無所措手足?!比绻塘P不公正合理,百姓就會手足無措,從而失去善惡的判斷標準。

“人有小罪,非眚,乃惟終,自作不典,式爾,有厥罪小,乃不可不殺。乃有大罪,非終,乃惟眚災,適爾,既道極厥辜,時乃不可殺?!狈矊俟室夥缸锘蛘邞T犯,即使罪行較輕,也要從嚴懲處;凡屬過失犯罪或偶犯,即使罪行較重,也可從輕給予減刑。

“無訟”是理想,“聽訟”是現實,孔子甚至就刑訊發表過自己的見解,“明清于單辭,民之亂,罔不中聽獄之兩辭,無或私家于獄之兩辭”,即應當明察一面之詞,注意聽取雙方的口供。

孔子在實踐中也重視刑罰的使用。有學者認為,孔子的法律思想是根據不同的情形,抱以不同的處理態度。通常情況下,以道德教化為基本統治手段,而一旦涉及政治性話題,或危及統治政權的穩定,則會將刑罰擺在首位。

美國國父心目中的儒家思想

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學說在明朝末年(16~17世紀),經由耶穌會士利瑪竇等人的譯介,流傳到歐洲,并為18世紀啟蒙運動思想家伏爾泰等人所推崇。歐洲啟蒙運動中的這股“中國熱”也傳到了當時尚為英國殖民地的北美大陸,本杰明·富蘭克林便多次引用和推崇孔子的思想。

伏爾泰和富蘭克林所強調的大多是孔子的道德教誨與在此基礎上構建的充滿美德的社會,但也不乏對中國律法的贊美。除此之外,亞當斯、杰斐遜、麥迪遜等美國國父也對儒家思想不吝贊美之辭。

當時美國社會對儒家思想的主流看法既源于他們對中國的觀察,也與他們對美國的自我認知密不可分。換言之,中國文化成了美國建構自身國家與文化身份的他者。

不過,當中國無需作為美國的他者出現時,一些美國思想家仍舊不吝對儒家思想給予贊美。1836年,愛默生在波士頓圖書館讀到了傳教士翻譯的《孔子的著作》,做了大量的摘抄,并與許多好友分享。與愛默生往來密切的美國詩人朗費羅擁有一個“東方圖書館”,收藏了大量來自中國的書籍,愛默生經常前往翻閱,在自身作品中多次提到孔子,并稱贊其為“民族的光芒”。愛默生對儒家思想的借鑒也影響了他的學生梭羅,梭羅在《瓦爾登湖》中數次引用孔子的話語。

此外,傳教士也樂于強調中國在改良和進步方面所取得的成就,而他們無法否認的是,儒家思想在其中扮演著重要角色。美國人畢德格和美國傳教士李佳白便參與了甲午戰爭后強學會的創辦,而作為清末改良維新的核心人物,康有為自然卷入其中,并作《孔子改制考》,將孔子塑造成中國政治改革的先驅。此外,在20世紀20年代,傳教士樂靈生也認為儒家思想中有很多重要的價值是對人類的獨特貢獻。

雕刻者的生平與時代

正是在這樣一種對儒家思想褒貶不一的復雜環境中,孔子出現在美國最高法院門楣的雕塑群中。

雕塑設計者麥克尼爾的人生履歷與世紀之交的美國歷史文化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

1891年,他結束了在巴黎的求學生涯、返回美國后,便投入到為哥倫布世界博覽會創作雕塑的工作中去。1893年在芝加哥開幕的博覽會,紀念了哥倫布“發現”新大陸400周年,成為美國展示自身工業實力的舞臺,并依據白人心目中的種族等級秩序來編排各國展廳。

兩年后,他踏上了前往美國西部的旅程,潛心研究印第安人的歷史、習俗與儀式,開始創作以印第安人為題材的作品。數年后,他又投入到為紀念購買路易斯安那100周年舉辦的1903年世界博覽會的準備工作中去,緊接著,又承接了為遇刺的前總統麥金利塑像的工作。

從麥克尼爾的作品中可以看出,他既有對多種文化的觀察,又帶有時代局限下的種族主義和帝國主義思想。麥克尼爾雕刻的印第安人莊嚴且孔武有力,但又體現出當時美國主流社會對印第安人作為“高貴的野蠻人”的想象。在麥金利雕像兩側,分別有著象征“和平”與“繁榮”的塑像,全然不顧麥金利將美西戰爭的戰火燃燒至遙遠的菲律賓,并且在與菲律賓游擊隊攜手擊敗了西班牙軍隊后,調轉槍口,鎮壓菲律賓人民反抗美軍占領的起義。

在此情況下,麥克尼爾對于最高法院門楣的設計也具有復雜的意味。在他提交給委員會的設計陳述中,麥克尼爾解釋:“在這個國家,作為文明要素之一的法律自然繼承了先前文明的遺產。最高法院大樓的東側門楣因此表明基本法律與觀念來自于東方。摩西、孔子和梭倫被選中,以代表三個偉大的文明,居于該門楣中央?!?/p>

盡管關于東西方古典時期文明并立的“軸心時代”觀點此時尚未問世,但這種對古典文明偉人的追述在美國社會中長期存在。

這固然反映出美國對先前古典文明的借鑒,但實際上是表示自己青出于藍而勝于藍之意。

依據黑格爾的歷史哲學,歷史發展便經歷了從東方到古希臘,再到羅馬,最后到達日耳曼的進程。代表東方的孔子,實際上并沒有被當時的美國人真正尊重,彼時《排華法案》尚在,華裔美國人的形象也還是與餐館、洗衣店甚至幫派活動聯系在一起,根本無法奢望成為市長、州長和內閣官員。美國的地區研究也尚未興起,還缺乏系統了解和研究中國的興趣。

因此,站在最高法院門楣上的孔子,最終成了一種裝點,沒有見證美國多元、開放和包容的到來。

摘編自微信公眾號“國家人文歷史”

猜你喜歡
門楣愛默生尼爾
由《美國學者》看愛默生的教育思想
吟翁述懷(新韻)
愛默生的“尊嚴”
家訓掛門楣 家風潤人心
納撒尼爾·霍桑的《紅字》
尼爾絲歷險記
國內期刊對愛默生的研究綜述
浮世繪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