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入《十六年前的回憶》,把文章開頭寫得看點十足

2022-05-30 10:48莫笑君
中學生博覽·文藝憩 2022年9期
關鍵詞:點題懸念熱點

上一期講了如何讓文章結尾余韻悠長,為了做事“有頭有尾”,這一期就講講開頭。有沒有那種短短幾句話,就立刻讓文章看點十足的開頭呢?《十六年前的回憶》里就有,作者短短幾句話,就展示了營造懸念、開門見山、直擊熱點等多個開篇技巧。這篇敘事散文由革命先驅李大釗的女兒、現代作家李星華于1943年創作,文章回顧了李大釗遇害那天的種種細節,深情表達了作者對父親的敬仰與懷念。許多具有沖擊力的情感,在開篇就已顯露。

營造懸念, 讓開篇吸引人

明代文人謝榛在《四溟詩話》中說:“凡起句當如爆竹,驟響易徹;結句當如撞鐘,清音有余?!币馑季褪?,結尾應當余音裊裊、不絕如縷;但開頭恰恰相反,當像爆竹乍起,劇烈響徹。只有“動靜”夠大,才能吸引注意,激發讀者抽出時間把文章看下去。

如何讓文章“驟響易徹”呢?這個技巧其實在欄目第一期就講過,營造懸念!

還記得懸念的本質是什么嗎?說話說一半,不把話說完。你剩了半句話吊人胃口,自然引人上鉤。

《十六年前的回憶》開篇就用一句簡明易懂的話,直接引我們“上鉤”:

1927年4月28日,我永遠忘不了那一天。

短短一句,懸念油然而生。

“懸”在哪兒?你是不是想說,“永遠忘不了”就是最大的懸念,它讓讀者產生了強烈的好奇:作者為什么忘不了?而且還“永遠”忘不了?

你說對了一半。其實,全文最大的懸念從“1927年4月28日”就開始了。不要小瞧這個日期,當作者把一個日期寫得十分具體、精確的時候,她就是在暗示:這個日子在我腦海里清清楚楚,一個數字都不會模糊。至于“我永遠忘不了”,是作者對這個日子感情程度的說明,用來進一步強化懸念的。

可以回憶一下你看過的懸疑小說,有一些可能是這樣開篇的:“1997年5月3日下午4時08分,被害人的尸體被發現在……”開篇給出的信息越細越準,就越能引人懷疑:如此詳細的信息里,肯定暗藏了一些伏筆吧?狡猾的作者一定在這里設置了機關,以便與后文形成呼應……因此,一個精確的時間,一份強烈的情感,一個神秘的現象,都可以成為開篇懸念的載體,這些要素都充滿著某種不合常規的顯性特征,能營造出讓人欲罷不能的閱讀氛圍。

今年7月6日,歌手周杰倫上線了新歌《最偉大的作品》——有人說,他把歌名取得“毫無退路”,實在太狂了!其實,這首歌給了我們很好的啟示:要想制造勾人的懸念,一個很簡便的方法,就是用一些“最”字句來開頭!

比如,你的作文可以這樣開篇“我沒想到,一個曾讓我最討厭的人,竟變成了我最敬佩的人?!薄拔易詈ε碌氖虑?,終于還是來了……”有了這個懸念,接下去你就能輕松展開這個人、這件事了。都因“最”這個字眼,情感色彩極其強烈,越外顯、越張揚的描述,往往能吸引人們的注意。

當然,“最”字的使用要注意“用法用量”。過去,有些廣告喜歡用“最佳”“最高級”“最便宜”等字眼招攬顧客,現如今都不允許了,以防過度包裝、夸大其詞。這給我們的警示是,寫作情感可以強烈,但切記不能造假。此外,你記性好的話,一定還記得,營造懸念還有個很簡便的手段,就是“問句”。運用“設問”“反問”等給文章開篇,其本質也是營造懸念。比如“假如記憶可以移植,我們的生活會變成怎樣?”

我們試著把《十六年前的回憶》的開頭也寫成問句——

你可知,我這一生最難忘的是哪一天?

1927年4月28日,那是父親的被難日,離現在已經十六年了。

在營造懸念、吸引讀者注意上,依然能取得較好的效果。

不過,也別光顧著營造懸念,寫到最后還得把懸念揭曉,才能圓滿收尾哦!

直接點題, 讓開篇切入快

無論敘事或議論,都講究“開宗明義”。一上來,最好就把文章的中心給說明白。讀者心中有數后,再細讀正文,就更有方向,也更易理解。

我上學時,經常存在“入題過慢”的困擾,現在回看,暴露的是那個年紀傾訴欲強、不懂節制的問題。事實上,高明的作者都有一顆“快刀斬亂麻”的心,他們對開頭不會過多留戀,奉行著“人狠話不多”的原則,往往一上來就點題,扎針似的,簡單幾句話就把中心意思迅速“扎進”皮下,再把正文輸液似的一點點輸入讀者大腦。所以,寫文章還得有點兒“護士精神”——快、狠、準。要練就這個本領很簡單,開篇第一句直接點題就行了!

《十六年前的回憶》就是這么做的:

那是父親的被難日,離現在已經十六年了。

很干脆利落吧!短短一句話,前半句揭曉了我們前面說的懸念:作者為何永生難忘?因為這個日子是父親的忌日。后半句直接點題——“十六年前的回憶”指的就是父親已經去世16年??!

這種點題法就是所謂的“開門見山”,能使閱讀變得高效。經過多年寫作實踐,我總結了一個非常管用的小技巧,可用來快速點題,那就是——開篇第一句,你什么都不用想,只需對標題進行擴句!

我們以2022年部分中考作文題為例,用“擴句法”來試著開篇——

2022云南《耳畔總響起那句話》:多年過去,每當遭遇困惑,我的耳畔總會想起XX說的那句話……

2022蘇州《學問藏在里》:你若問我,學問在哪兒?我想告訴你,學問無處不在!不過,它也沒那么好找,因為真正的學問都藏在XX里!

2022永州《我選擇的路》:魯迅說,世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便也成了路。我想說,世上本沒有路,可我勇敢選擇了,所以便也有了自己的路!

開篇對標題進行擴句,既能豐富、解釋標題的內涵,方便引出下文,還能讓你一登場就鮮明地向老師展示:瞧,我仔細審題了,正牢牢扣著題目在寫呢!

此外,在上面的開篇中,還同時運用了設問、引用名人名言等多個技巧,這些都可以綜合到一起,讓文章起好頭、開好局、邁好步。

結合熱點, 讓開篇更“時髦”

乍一看,《十六年前的回憶》開頭哪有熱點?事實上,所謂“熱點”隱藏在文章背后。當時,李星華寫這篇文章,正值李大釗遇難16周年——紀念李大釗,不就是當時的“熱點事件”嗎?

用熱點現象為文章開篇,最大的好處是讓素材免于陳舊。很多同學的積累可能還一直停留在“愛迪生孵雞蛋”“鑿壁借光”“克隆羊多莉”等古早素材,寫出來都難免給人一種“穿越感”。

當然,積累熱點、關注時事、拓寬眼界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如何有效地把熱點化用到作文里。目前,最常見的一類錯誤就是:直接把素材原封不動、逐字逐句地抄進第一段。

素材可以原文引用,但這引用是有講究的。照抄照搬不僅占用篇幅,還顯得寫作十分機械刻板、缺乏思索。正確的做法是,選取材料中的關鍵信息,用自己的語言進行歸納,再穿插個人觀點、看法,以此形成一個漂亮的開頭。接下去的正文,就須圍繞你個人的看法、體悟來展開。

我們以2019年深圳中考為例,這是一個典型的基于新聞熱點的材料作文:

榮獲 2017 年全國“向上向善好青年”稱號的韋慧曉博士,放棄優厚待遇,選擇“與民族崛起緊密結合”的海軍事業。因為有她的努力,中國海軍誕生了第一位女艦長。

同樣,在我們的生活中,因為有我的努力,家庭會更加溫馨;因為有我的付出,集體會更加和諧;因為有我的奉獻,社區會更加美好;因為有我的參與,城市會更添活力……因為有我,世界會更加精彩。

請以“因為有我”為題,寫一篇文章。

為了結合材料,有些同學可能會把素材照抄一遍,開頭寫成:韋慧曉博士作出了這樣的選擇——她放棄優厚待遇,選擇“與民族崛起緊密結合”的海軍事業。因為有她的努力,中國海軍誕生了第一位女艦長。這讓我意識到……

這樣照搬照抄,雖然扣住了材料,卻并不能提升額外的印象分。此處素材還算短,有些素材長,照抄起來就更累贅了。正確的做法應是“總結式引用+個性化分析”,讓素材“潤物無聲、春風化雨”般有機融入開頭——

韋慧曉博士選擇海軍事業(只提取關鍵信息來總結大意),其實是選擇把個人“小我”放進了民族“大我”(此句是對材料的分析、升華)。因為有“她”,海軍有了第一位女艦長(依然是對關鍵信息的提?。?;因為有我,人生的大潮里也多了一朵活躍的浪花?。ù司涫窃谝玫幕A上,對自我的展望、升華,放在開頭可引出下文,放在結尾可用來收束。)

如此運用熱點,才能讓開頭煥發光彩。你學會了嗎?

編輯 苗嘉琳

作者簡介: 莫笑君,原名胡姚雨。東南大學碩士畢業,青年作家。曾獲香港中文大學第五屆全球華文青年文學獎一等獎、2013全國冰心兒童文學新作獎等。已出版青春中短篇小說集《余聲不回》。

猜你喜歡
點題懸念熱點
熱點
巧在開篇設懸念
普京記者會留下最大懸念
熱點
結合熱點做演講
咬定青山不放松——談高中議論文點題策略
《我是歌手》的懸念構建與懸念表現
起伏跌宕 曲徑通幽——“懸念”在高考作文中的運用
浙江文成:“點題公開”打造“陽光黨務”
中考作文點題技巧“一點通”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