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時代高校輔導員隊伍開展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的矛盾論

2022-05-30 10:48張彤
關鍵詞:矛盾論高校輔導員思想政治教育

張彤

摘? 要:矛盾論是唯物辯證法中最根本的法則。用矛盾論的基本觀點和方法分析新時代輔導員隊伍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諸多矛盾,對于提升高校輔導員隊伍的思想政治教育水平、更好地落實高校立德樹人目標具有重要意義。在新時代的背景下,高校輔導員隊伍在開展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存在著思想領域客觀形勢與思想政治教育要求的矛盾、社會發展需要與個人價值選擇的矛盾、主導性學習與主動性學習的矛盾、輔導員隊伍建設情況與輔導員工作職責要求的矛盾、輔導員隊伍育人模式與高校人才培養目標的矛盾、網絡思政與線下深度輔導的矛盾、第一課堂與第二課堂的矛盾等。解決高校輔導員隊伍在開展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的諸多矛盾,應從唯物辯證法的方法論出發:一是堅持矛盾的對立統一原則,實事求是、敢于揭露和面對矛盾,二是,堅持矛盾普遍性與特殊性的統一,具體分析普遍矛盾和具體矛盾。三是堅持矛盾“重點論”與“兩點論”的統一,科學解決矛盾。

關鍵詞:高校輔導員;思想政治教育;矛盾論

高校輔導員隊伍是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在新時代的背景下,輔導員隊伍在開展思政教育過程中存在著諸多矛盾,輔導員隊伍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差強人意?!懊苷摗睘檠芯克枷胝谓逃I域問題提供了科學的理論工具。用矛盾分析法客觀研究當前高校輔導員隊伍開展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的諸多矛盾,有利于發現問題、加強改進,進一步提升高校輔導員隊伍思想政治教育水平,更好地落實立德樹人目標。

一、矛盾論在思想政治教育領域的重要意義

矛盾論是唯物辯證法中最根本的法則,其帶來的具體方法論啟示在于:一是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發展的始終,要勇于揭露矛盾;二是矛盾有其特殊性,要科學分析矛盾,既要看到客觀普遍的矛盾,又要分析具體的矛盾;三是要堅持“兩點論”和“重點論”的統一,抓主要矛盾,科學解決矛盾。

高校是思想最為活躍的場所,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項復雜的社會實踐活動,其發展過程具有諸多矛盾因素。輔導員是大學生日常思政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組織者、實施者和指導者。新時代以來,我國的社會主要矛盾發生了轉化,國際國內形勢復雜變化。這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領域帶來了新的挑戰。高校輔導員隊伍開展思想政治教育既面臨著思想政治教育領域的普遍矛盾,也具有輔導員隊伍開展思想政治工作的特殊矛盾。從現實來看,輔導員隊伍在工作時往往面臨著很多難點和無力感,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難免差強人意。用矛盾論的基本觀點和方法分析新時代輔導員隊伍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諸多矛盾,對于提升高校輔導員隊伍的思想政治教育水平、更好地落實高校立德樹人目標具有重要意義。

二、新時代高校輔導員隊伍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矛盾

(一)思想領域客觀形勢與思想政治教育要求的矛盾

進入新時代,黨和國家對大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強調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然而,新時代國內外形勢發生了深刻變化,國內思想領域的客觀形勢日益嚴峻。一方面,隨著對外開放的不斷擴大和互聯網的飛速發展,西方文化對大學生思想價值觀的形成影響深遠,尤其是西方意 識形態觀中披著民主、自由、平等外衣的“普世價值” 通過信息、科技等大量輸入到國內,誘導著大學生相 信社會中多元價值觀存在的合理性,而沒有一定理論思考和閱歷積累的大學生無法透過現象看到資本主義意識形態中的結構性矛盾,因此造成了大學生思想上的混亂,這種思想狀態與我國堅持馬克思主義一元指導思想的社會主義主 流意識形態具有一定的矛盾。另一方面,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和社會轉型的深化,當前社會的經濟成分、社會關系、利益分配等日益復雜多樣,改革過程中出現的貧富差距、教育不公、腐敗問題等現象深刻影響著學生對社會經濟、政治等方面的看法,拜金主義、功利主義、個人主義在學生思想價值觀形成上產生了諸多負面影響??傮w來說,當前大學生受到多元文化、思潮的影響,其思想呈現多元性、差異性的傾向。大學生思想政治素質的整體水平與黨和國家要求的“時代新人”還存在一定差距。思想領域嚴峻的客觀形勢與新時代對思想政治教育提出的更高要求之間的矛盾,為新時代高校輔導員隊伍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帶來了新的挑戰。

(二)社會發展需要與個人價值選擇的矛盾

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明確的目的性和鮮明的意識形態導向。在我國,開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即引導青年學生的思想行動服務于黨和國家建設需要。在新時代民族復興的目標下,黨和國家對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進一步提高,對青年學生的政治素質和業務能力上都有更高要求,旨在培養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各行各業需要的“又紅又?!比瞬?,因此高校要鼓勵大學生順應大勢、立下大志,在個人發展上引導他們去做符合時代需求的選擇。但從當前學生個人發展的現實選擇來看,當代青年有著更多自由選擇的機會,有著更高的開放性和包容度,學習能力創新能力更強,自我意識強烈,具有較強主動設計和規劃自己人生的意愿和能力,在人生規劃的價值選擇上也呈現多元化傾向。同時,在快節奏、高壓力的現代生活下,“內卷”“佛系文化”在年輕人中的影響深遠,年輕人在不管是“內卷”與“躺平”的狀態中更多地追求的是個人在身心上的舒適度或價值感。整體上看,在人生價值的選擇上,越來越多學生更加關注自己的“小幸?!?,在“大我”和“小我”之間更多追求個人更好發展的平臺,而對于國家號召的如脫貧攻堅戰的一線崗位、國防軍事的艱苦崗位等急需的行業積極性不強。這些現象說明了多元的個人價值選擇與國家社會發展需要之間還存在著一定的矛盾,與思想政治教育的導向有一定偏差。

(三)主導性學習與主動性學習的矛盾

在教與學的關系上,當前,中國的教育改革處于一個從傳統教育理念到現代教育理念的過渡時期,即從以教師、課堂和教材為中心,到向以學生、活動、經驗為中心過渡,尤其是大學教育更強調自主性學習,即通過自己觀察思考、尋找興趣點、查閱資料、發現問題、討論分享、積累創新、解決困難等環節進行自我學習,激發學生自我發展成長動力,發揮學生的主體性作用。

但對于思想政治教育來說,馬克思主義認為,反映一定社會發展要求和人們階級利益的思想、理論、真理只有通過革命、宣傳、教育等特定的輸入方式才能得以傳播。[1]即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中不同于專業教育,有其特殊性,即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強調教師要有特定的目的意識、有計劃地將正確的理論知識傳授給學生,學生要在教師主導的思想政治教育體系中不斷強化理想信念和集體認同。即使當前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形式上有很多創新嘗試,但本質上學生還是“被動接受”的一方。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的強制性決定了其教學方式的教師主導性地位,而這種教師主導性學習方式與當前所倡導的主動性學習之間的矛盾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學方式的創新帶來了挑戰。

(四)輔導員隊伍建設現狀與輔導員工作職責要求的矛盾

教育部第43號令中明確了對輔導員九大職責的劃分,可以說輔導員的工作最本質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但要求的工作職責覆蓋了大學生發展各方面的需求,其工作性質既有管理內容又有育人功能,其工作內容對輔導員個人的政治素養、專業素質、業務能力、創新技能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輔導員隊伍建設中還存在不少現實問題,與輔導員的工作職責要求之間存在著一定的矛盾。首先,輔導員隊伍的總量還存在較大不足,大部分高校輔導員的配比還不能夠達到相關文件所要求的額定比例,大部分輔導員都在超額管理學生,其工作的精細化程度無法保證,工作實效性也大打折扣。其次,輔導員人員配置科學化上還有待優化,一方面是輔導員的學歷層次相比于專任教師來講要偏低,另一方面職業準入專業門檻不限,思想政治教育專業、教育學專業等專業出身的人數比例不高,大部分輔導員對思想政治教育領域的基本理論掌握度并不高。這導致很多輔導員在開展理論教育時對自身理論素養自信不足,面臨著較大的“本領恐慌”。其三,在發展機制上,雖然輔導員具有雙線晉升的發展機制,但由于行政任務繁重、工作面覆蓋廣,大部分專職輔導員很難在完成工作的同時完成職稱評聘所要求的教學科研任務,輔導員崗位向教學科研崗位轉崗的機會少而難。另外,大家存在一種共識即專職輔導員的工作大多是吃“青春飯”,很多人在干完幾年輔導員工作后便轉崗去行政管理崗位,甚至有很多高校不單獨設行政人員招聘通道,就從專職輔導員隊伍中選調管理人員,因此造成輔導員隊伍穩定性不足、流動性較大,職業發展機制不健全。很多人將輔導員經歷作為過渡性工作,并沒有沉下心來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規律認識,輔導員隊伍的發展動力與后勁不足??偟膩砜?,輔導員隊伍建設的諸多問題使其在履職過程中存在分身乏術、干勁不足、職業化專業化程度不夠等現象,輔導員很多時候無法滿足學生發展的諸多需求??偟膩砜?,輔導員隊伍建設現狀與輔導員工作職責要求之間的矛盾是輔導員隊伍開展思政教育過程中的一項比較突出的矛盾。

(五)輔導員隊伍育人模式與高校人才培養目標的矛盾

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領域“三全育人”的理念下,高校輔導員面臨著角色轉型的問題,即要把握好思想政治工作的引領者與學生日常事務管理兩種角色的平衡。輔導員隊伍應該向思想政治工作育人格局的協同者、思想政治工作育人環境的整合者以及引領學生成長成才的人生導師這三個角色轉變。[2]但在現實情況中,輔導員承載著太多事務性的學生管理工作,經常忙于學校各行政部門布置的具體任務,而忽略了對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價值引領,其工作的育人功能不突出。這使輔導員的工作育人模式呈現出“保姆化”的現象。事實上,高校是培養具有獨立思考能力、創新精神和社會責任感的人才的場所,高校學生應該在學校生活中培養起自己獨立生活、自強不息的品質,而當前高校輔導員隊伍在開展思想政治工作中普遍存在的“保姆式”管理模式。這一方面使學生反感這種過度過細的事務管理,學生對輔導員這一角色產生厭煩心理,不利于思想政治工作的開展;另一方面,重事務而忽視價值引導和心理疏通,容易使學生在面對迷茫等情緒時產生思想上的偏差??傮w來看,當前輔導員隊伍中存在的“保姆式”育人模式與高校培養獨立思考、自強不息、勇于創新、勇于擔當的人才目標之間的矛盾,成為高校踐行“三全育人”理念、落實立德樹人目標亟待解決的現實課題。

(六)網絡思政與線下深度輔導的矛盾

隨著新媒體的快速發展,網絡思政為輔導員開展學生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新路徑,網絡也成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陣地。利用網絡推送、視頻等各種表現形式來開展工作,有助于輔導員不斷創新工作??偟膩砜?,網絡思政已成為當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至關重要的一部分,是輔導員工作必不可少的一項職責和技能。然而,網絡思政在實踐過程中也存在諸多現實問題。首先,網絡思政雖然方便快捷,但實效性并不盡如人意。比如,在疫情形勢下,網上上課、網上講座、網上開會等形式雖然為無法進行正常線下教學活動的師生提供了方便快捷的解決辦法,但網上教育的直觀性、監督性、互動性等都遠遠比不上線下交流。很多學生反映在網上聽課非常容易走神,老師和同學之間的互動也不能很好進行,有的同學甚至一邊開著網課一邊打游戲等等。其次,網絡手段雖然具有廣泛性、方式靈活、傳播力強等優點,但過多地注重網絡思政建設而忽視線下深度輔導的現實情況也影響著思想政治工作的實效性?,F實工作中,很多輔導員為了凸顯自身的工作成績,往往更注重通過方便的網絡手段開展名目繁多的線上活動,甚至過多地強調宣傳導向,不注重工作過程的育人實效,與學生面對面、心連心的深度交流大大減少??偟膩砜?,網絡思政為輔導員工作帶來便利和創新,但實際情況中深度輔導的缺乏使輔導員與學生之間的距離越來越遠,輔導員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大打折扣。

(七)第一課堂和第二課堂的矛盾

思想政治教育第一課堂主要指教師以教材為基礎,通過課程教學達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學目標。第二課堂是指在第一課堂教學之外,以高校的教育資源和教育空間為活動載體,開展的具有靈活性和開放性的系列育人活動。[3]第一課堂與第二課堂相互融合、互相補充、協同育人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能夠有效促進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水平。輔導員具有思想政治教育教師和黨團行政骨干的雙重身份,本應在協同兩個課堂方面具備天然的優勢,但在實際情況中,很多高校輔導員在開展第一課堂的理論教育方面存在“本領恐慌”,因為很多高校輔導員并不具備開展理論教育的專業素養和學歷資質,自身的理論水平不能夠達到開展相關課程的要求。同時,第二課堂的開展一般情況下由學生處、團委等部門牽頭負責,能夠有效協調和管理的隊伍是輔導員,教學科研崗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師往往將更多的精力和資源注入了第一課堂的教學。這就導致第二課堂由于理論教育水平不高而缺乏思想力和信服度,而第一課堂的老師又很少參與到第二課堂的系列實踐教育中去,輔導員在促進第一課堂和第二課堂在互相融合、協同育人上存在理論教育與實踐教育不匹配的矛盾。

三、矛盾論對新時代高校輔導員隊伍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論啟示

(一)堅持矛盾的對立統一原則,實事求是、敢于揭露矛盾

矛盾的對立統一是事物發展的根本動力。矛盾必然存在于事物當中,但如果因為矛盾復雜就產生畏難情緒,而不去分析解決矛盾,那永遠無法推動事物真正的發展。只有敢于發現矛盾、揭示矛盾、把握矛盾、解決矛盾,才能在對立統一中推動事物的發展。比如,造成高校輔導員隊伍建設中各種問題有復雜多樣的原因,其中有客觀形勢、機制、背景的因素,也有輔導員個人素質等主觀因素。多種因素交織在一起,使輔導員隊伍建設的現狀與當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還存在較大差距。面對復雜的矛盾和難題,不能持有得過且過、畏難甚至掩蔽的態度,應堅持實事求是,始終保持清醒的頭腦,用批判精神客觀看待輔導員隊伍中存在的問題和矛盾,把這些矛盾總結出來,敢承認和揭露矛盾。只有堅持矛盾對立統一的原則,正視矛盾、承認矛盾,才能精準把握好輔導員隊伍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問題所在,才能進一步把矛盾中不好的一面向好的一面積極轉化,不斷推動事物向前發展。

(二)堅持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統一,具體分析矛盾

矛盾既具有普遍性,又具有特殊性,要在把握普遍矛盾上堅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深入到事物內部精準地把握矛盾的特點。這就啟示在研究高校輔導員隊伍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矛盾時,既要看到新時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普遍矛盾,又要研究高輔導員隊伍這一專門群體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矛盾。比如,當前思想政治領域的嚴峻形勢與思想政治教育要求之間的矛盾、社會發展需要和學生個人價值選擇之間的矛盾等是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領域的普遍問題,而輔導員隊伍建設的問題與其在開展思想政治工作時展現出來的矛盾,是輔導員這一專門隊伍開展思想政治工作的特殊矛盾。因此,既要把握好當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領域的普遍矛盾,掌握好其中的規律和相關要素的條件轉化,又要根據輔導員隊伍建設的相關特點,解決輔導員隊伍開展思想政治工作中存在的現實問題,尋求工作新路徑、新方法,進一步提升輔導員隊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水平。

(三)堅持矛盾“重點論”與“兩點論”統一,科學解決矛盾

在事物發展的各種矛盾中存在著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主要矛盾是事物發展的根本動因,主次要矛盾在一定的條件下相互轉化。于是要求在解決問題時既要統籌兼顧,又要善于抓重點。具體到輔導員隊伍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各項矛盾時,首先,要找準輔導員在育人過程中的關鍵問題,集中力量解決主要矛盾。比如,輔導員隊伍建設現實情況無法滿足其職責要求是當前比較突出且關鍵的矛盾,在這一對矛盾中,不健全的隊伍建設機制是導致其工作實效性差強人意的主要原因,因此,要先找準輔導員隊伍建設存在的問題,對這些問題加以研究與分析,在機制措施、政策制度等方面想辦法解決存在的問題,才能真正提升輔導員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水平。其次,在解決主要矛盾時,要隨時關注到次要矛盾的條件轉化,進行全面統籌。比如,學生作為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的一方,其個性特點、思想動態等都是教育矛盾中的重要影響因素。在某些條件下,這個因素還會轉化為主要矛盾,因此要時刻關注這些具體因素的發展。既抓主要矛盾,也抓次要矛盾,才能全面、科學地解決問題。

參考文獻:

[1]王學儉,顧超.新時代思想政治教育矛盾的新特點與解決思路[J].思想理論教育,2019(02):10-15.

[2]白曉東.“三全育人”理念下輔導員角色定位的嬗變與調適[J].思想理論教育,2020(06):91-95.

[3]劉曄,張盼盼.新時期高校第一課堂與第二課堂協同育人機制的優化策略[J].河南教育(高教),2020(05):49-51.

[4]顧明遠.淺議教育矛盾論[J].中國大學教學,2020(Z1):4-7+109.

[5]王學儉,顧超.新時代思想政治教育矛盾的新特點與解決思路[J].思想理論教育,2019(02):10-15.

[6]簡福平.《矛盾論》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思想及其啟示[J].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研究,2019,5(02):55-66.

[7]劉歡.《實踐論》《矛盾論》對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導作用[J].新西部,2020(03):124-125.

[8]崔艷妮.矛盾論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應用[J].領導科學論壇,2019(01):93-96.

[9]林明惠,楊順昌.高校輔導員“隱性教育放棄”工作模式合理性的探討[J].教育評論,2017(06):63-66.

[10]趙巖.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主要矛盾研究[D].重慶:西南大學,2018.

[11]陳育芳,周越.高校輔導員隊伍建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中國人事科學,2020(04):35-40.

責任編輯? 黃邦道

猜你喜歡
矛盾論高校輔導員思想政治教育
全面從嚴治黨思想的時代內涵與哲學路徑——紀念《實踐論》和《矛盾論》創作80周年
心理學在高校輔導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應用分析
新常態視閾下高校輔導員做好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淺析儒家思想對高校輔導員專業化的作用
加強思想政治課在大學慕課開放課程的地位研究
淺析紅色文化與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體語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話語研究綜述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創新研究
淺談高職院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矛盾論的運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