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情境教學法在高中化學課堂教學中的有效應用

2022-05-30 19:56吳曉婷
名師在線·下旬刊 2022年9期
關鍵詞:生活情境情境教學法問題情境

摘 要:高中化學是一門與生活息息相關的學科,通過學習這門學科不僅可以增強學生的生活體驗,還可以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環保意識,為其未來的發展奠定基礎。然而,高中化學知識比較瑣碎且抽象,這給學生的學習帶來了新的挑戰?;诖?,文章對情境教學法在高中化學課堂教學中的有效應用進行了探究,在分析情境教學法的概念、分類、應用的價值及原則后,提出了具有可行性的教學策略,并結合教學案例加以說明,以期為廣大教師提供借鑒,讓更多的學生喜歡上化學課。

關鍵詞:情境教學法;高中化學;課堂教學:問題情境;生活情境

中圖分類號:G427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2097-1737(2022)27-0067-03

引 ?言

為了促進學生的成長與發展,教師可以運用情境教學法,讓學生置于與知識情境相仿的環境中,從而主動構建知識體系,積極完成學習任務。在高中化學課堂教學中應用情境教學法,對學生而言是一種機會,它利于學生加深對化學基礎知識,如化學概念、化學方程式、化學現象的認識,還利于學生化學技能的提升,讓學生在情境的探究中提升自身的操作能力、創新能力。最終,學生就能在化學學習中發揮主體作用,在自主構建知識的同時掌握學習方法和思路,以此完善自身的知識體系,提高自主學習能力。

一、情境教學法的概述

(一)情境教學法的內涵

情境教學法是指教師運用圖片、動畫、文字等多種方式刺激學生,讓學生在情境中產生學習的行為,在激發、推動、維持和強化的引導下調整學習活動、實踐活動,最終形成更高的思維能力和知識體系。在整個過程中,學生的行為能力、心理素質都得到了增強,其情感也得到了升華。將情境教學法應用于化學課堂教學中,能讓學生的學習變得更加靈活,提高學生學習的有效性。

(二)情境教學法的分類

1.問題情境教學法

情境教學法的開展是為了引發學生思考,使其能夠對問題進行分析、總結和解答。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結合學生的接受能力和教學目標,為學生設計合理的問題,讓學生能夠積極參與有趣的、挑戰性的學習活動,從而激發探究的心理,并改變自己的思維方式,完善自身的知識框架。問題情境的創設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首先,問題的設計要層層遞進,這樣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讓學生深入地探究問題,并拓展思維。其次,問題的設計要以學生的基本學情和生活經驗為依據,體現問題的熟悉度和典型性,避免出現過難或者過易的現象[1]。

2.故事情境教學法

一些化學知識相對于學生而言有些陌生,教師可以通過講述化學史和化學故事的形式讓學生認識著名的化學家,或者以趣味故事的形式讓學生對化學知識進行分析和探究,從而調動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讓學生主動思考和探索化學知識,并在教師的引導下提升自身的化學綜合能力。

3.多媒體情境教學法

化學學科的知識點比較瑣碎,包括基礎知識和化學實驗,而在探究化學方程式和定理時離不開對化學現象的探究。為了幫助學生觀看化學現象,將抽象的知識形象化,教師可以在課堂教學中利用多媒體設備將化學知識以圖片、動畫的形式展示,滿足學生的求知欲,拓展學生的化學思維,讓學生更加深入地探究化學知識,并在深度學習過程中逐步提升自身的化學能力和素養[2]。

4.生活情境教學法

化學與生活息息相關,學生學習化學知識不僅可以提高生活技能,還可以改變自己的生活態度。所以,在化學教學中,教師可以為學生創設生活情境,讓學生回顧生活中的經歷,并增強情感體驗,能夠運用化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最后在生活情境中提升自身的化學技能,為今后的發展奠基。

二、情境教學法在高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價值

(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很多學生之所以對化學知識不感興趣,原因在于有些化學知識相對于學生而言有些抽象。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教師可以通過創設情境來幫助學生理解化學知識,讓原本抽象、陌生的知識變得更加有趣,以此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其更加積極地探究課堂知識,構建化學知識框架。

(二)調動課堂教學氛圍

很多教師常常采用“教師主動教,學生被動學”的模式開展教學,這讓整個教學過程變得死氣沉沉,不利于學生自我構建知識體系。而情境教學法的應用不僅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還給化學課堂教學增添了活力,如多媒體的播放、問題的探究、生活情境的展示等讓學生的主體性得到體現,使其在合作與交流中解決問題,深入掌握課堂所學知識,提高了自主學習能力[3]。

(三)提升學生的探究意識

化學知識的學習對學生的成長具有積極的作用,但是很多學生的化學學習處于淺層學習,并沒有對化學知識的內涵及深層意義進行探究,而情境教學法的應用則解決了這一問題。它要求學生以小組合作的方式對課堂知識進行探究,對深層含義加以掌握,讓學生邊探究邊樹立化學思想和意識,最終在探究過程中實現發展化學學科核心素養的目標。

三、情境教學法在高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原則

(一)主體性

情境教學法在高中化學教學中應用時首先要考慮學生的主體性。學生是課堂教學的主體,他們的思考方式和行為是教師教學活動開展的依據。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嚴格以學生為主體設計教學情境,一來讓學生在情境中進行主動思考,二來讓學生能夠在情境中學會運用化學知識解決生活問題,體驗學習化學知識的樂趣,從而更積極地進行探究,構建自身的化學知識框架[4]。

(二)探究性

情境教學法的應用要利于學生的自主探究,讓學生邊學習邊直面問題,在教師的指引下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最后在適當的推理和思考下獲得自我提升。教師在設計問題時應考慮學生的綜合水平,讓學生在情境中能夠積極地探究課堂知識,同時將自己的探究結果進行交流和分享,讓學生的思維得以發展,使其思考問題更加全面,為今后更好地應用化學知識打好基礎。

(三)合作性

合作、探究是課程標準中明確提出的教學目標和要求,所以教師在設計教學情境時應注意體現學生的合作性。很多學生在學習化學知識時通常是自己去思考,缺乏與他人的合作,這不利于學生的共同成長與發展。再者,學生之間存在一定的差異,學困生在課堂學習中常常會遇到困難,而學優生在理解這些知識時卻相對容易。為了讓他們共同發展,教師可以在創設問題情境時,鼓勵學生進行合作學習,在共同探究中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保證每個學生都能獲得提升。

四、情境教學法在高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一)創設生活情境,幫助學生理解化學概念

概念是化學學習的基礎,也是掌握化學知識的關鍵。由于一些化學概念比較抽象,理解起來有些困難,很多學生在學習化學概念時感到吃力。這時,教師可以創設一些生動的生活情境,幫助學生理解化學概念,讓學生結合生活實際,回顧生活現象和場景,將概念加以理解和內化,為化學知識的學習打好基礎。

以“摩爾”這一化學概念為例,由于學生對化學世界中分子和原子的認識不到位,所以理解起來有些難度,于是筆者在講述這一概念時首先給學生展示了這一生活情境:小明的媽媽是禽類飼養員,每次在收了雞蛋后都會放到托盤上,收雞蛋的客戶來后,她會把雞蛋托盤擺放整齊,然后一車車運走。在結算時,小明媽媽就會以托盤為單位(一托盤為30個雞蛋)算出總費用。在創設了這一生活情境后,學生在理解“摩爾”這一概念時就相對容易。由于原子、分子的數量太多,計算起來有些復雜,這時,學生需要將它們進行歸總,把6.02×1023個作為一個單位進行計算,而這個單位就是1摩爾,與生活情境中的雞蛋計算方式相同,即將30個雞蛋作為一托盤來進行計算。通過這一生活情境的創設,學生對概念的理解變得更容易,明確了“摩爾”這一概念的含義就是原子和分子數量的歸總,便于計算方便。

(二)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探究化學原理

化學原理是化學學習的重點,也是化學學習的難點。很多學生在學習化學原理時常常處于淺層學習狀態,無法對其中的內涵和深層含義加以探究,缺乏深度學習意識,所以在課堂教學中看似已經掌握這一知識,但是在解答題目時就會出現知識的漏洞。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教師可以在教學活動中創設問題情境幫助學生探究化學原理,讓學生在層層遞進的問題中進行深度學習,最終將化學原理加以掌握,為實驗的探究和題目的解答做好鋪墊[5]。

以“電解質在水溶液中的反應”為例,為了讓學生對這一化學原理進行深度學習,筆者首先給學生展示了這一化學現象:將稀硫酸與氫氧化鋇溶液進行反應,并將電路的正負極插入溶液池中。結果發現,電流計的指針有移動。之后創設問題情境:稀硫酸與氫氧化鋇溶液發生了什么反應,結合上節課的知識分析本實驗中的電解質和離子反應式,同時思考正極的反應式和負極的反應式,最后寫出這一電解質的總反應式。之后,學生便根據教師提出的問題對這一電解反應的原理進行了探究,并寫出硫酸的電離方程式“H2SO4=2H++SO42-”和氫氧化鋇的電離方程式

“Ba(OH)2=Ba2++2OH-”。由于在水溶液中二者被電離出H+和OH-,結合后生成水,而Ba2+和SO42-結合生成BaSO4沉淀,所以出現了電流,電流表的指針偏離??梢?,在問題情境的創設下,學生對化學原理進行了深入的探究和分析,得出結果后解釋了實驗的現象,最終解決了問題。

(三)創設故事情境,加強學生對化學實驗的探究

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提高學生的化學實驗技能,教師可以為學生創設故事情境讓學生思考化學知識間的聯系,并設計化學實驗驗證故事中的現象,解答故事中的難題。這樣一來可以激發學生的求知欲,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二來可以達成化學實驗的教學目標,讓每個學生投身于實驗,并積極探索實驗的步驟,總結實驗結果,在反思中提升自身的化學綜合技能。

以“探究碳酸鈉和碳酸氫鈉的化學性質”實驗教學為例,為了讓學生對這一實驗進行探究,并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筆者在講述這一實驗之前給學生講述了“侯氏制堿法”的歷史故事:當時國內外市場需要大量的純堿,為了將工藝縮短并增加產量,侯德榜在1939年首先提出新的聯合制堿方法:第一步將氨氣、水和二氧化碳反應生成一分子的碳酸氫銨,第二步將碳酸氫銨與氯化鈉反應生成一分子的氯化銨和碳酸氫鈉沉淀,然后根據低溫下NH4Cl比NaCl溶解度小的原理,向母液中加入食鹽細粉,最后將得到的副產品NH4Cl晶體拿來做氮肥。這個故事運用到了這一化學方程式“2NaHCO3(加熱)=Na2CO3+H2O+CO2↑”。結合這一故事情境,學生開始對碳酸鈉和碳酸氫鈉的化學性質進行探究,并設計化學步驟驗證“2NaHCO3(加熱)=Na2CO3+H2O+CO2↑”這一化學方程式的真實性,然后思考并設計化學實驗,探究碳酸鈉可能與哪些物質發生反應,以及碳酸氫鈉可能與哪些物質發生反應,并且能夠準確地區分二者,當看到一堆白色固體粉末時能夠迅速判斷是碳酸鈉還是碳酸氫鈉。與此同時,教師在教學中充分運用這一情境,還能引導學生掌握相關的化學方程式,提升學生的化學素養和實驗探究能力。

結 ?語

綜上所述,情境教學法在高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一方面為學生的學習提供了輕松的學習環境和氛圍,另一方面促使學生在情境中發揮主觀能動性,對課堂知識進行探索、總結和內化,最后完善自身的知識框架。因此,情境教學法的應用不僅提高了教學質量,還調動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活躍了課堂教學氛圍,是值得推廣和應用的教學方法。當然,情境教學法的應用還存在一定的不足,需要教師對此進行深入研究,以將其教學價值發揮到最大化,最終提高高中化學教學的質量。

[參考文獻]

盧紅青.問題情境教學法在高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J].中學化學教學參考,2019(06):6-7.

李莉.情境教學法在高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黑河教育,2019(06):36-37.

董曉晴.關于情境教學法在高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學周刊,2016(21):46-47.

丁永勝.情境教學法在高中化學教學中的運用策略[J].試題與研究,2021(28):69-70.

盛乃東.以情境引導激發學習興趣:試析情境教學法在高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J].數理化解題研究,2021

(12):82-83.

作者簡介:吳曉婷(1982.11-),女,福建惠安人,

任教于福建省廈門雙十中學,中學一級教師。

猜你喜歡
生活情境情境教學法問題情境
利用生活情境開展小學數學教學的探討
關于優化教學策略和建立空間觀念的實踐與思考
淺議中學物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例談打造生活化物理課堂
淺談中職語文課堂教學問題情境的創設
初中科學課程中利用情境教學法滲透德育的探討
小學英語課堂情境教學法探討
創設情境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
淺議學生問題意識培養策略
淺析生活情境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運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