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協同合作機制的高職市政工程專業群探索與實踐

2022-05-30 10:04肖川楊轉運
理論觀察 2022年8期
關鍵詞:專業群建設復合型人才協同發展

肖川 楊轉運

摘 要:伴隨著我國市政行業發展的新業態和新模式,市政工程項目呈現出綜合化、多樣化、復雜化趨勢,不同專業間的橫向關聯度也逐步提升。而為順應現代化社會的進步,市政道路、橋梁、管網等傳統產業升級與綜合管廊、海綿城市、城市智慧供熱等新興產業發展齊頭并進,引發了市政工程行業從業人員的長期供不應求,其中高職層次的一線施工技術人員缺口尤為明顯。在此基礎上,本文提出了基于職業教育協同合作機制的市政工程專業群的建設與實踐,以多專業協同發展模式、多元交互的資源融通平臺、師資團隊的雄厚實力培養市政工程行業復合型技術技能人才,以此完善現代職業教育改革體系。

關鍵詞:專業群建設;職業教育改革;協同發展;復合型人才;產教融合;校企合作

中圖分類號:G712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 — 2234(2022)08 — 0169 — 04

引言

以自2010年起的教育部《高等職業學校市政工程技術專業教學標準》研制為驅動引擎,依托四川省2009-2012年高等教育人才培養質量和教學改革項目——《基于<四川省建筑施工工藝標準>,創新土建市政類高等職業教育工學結合教學模式的研究與實踐》,對接市政施工技術領域的發展趨勢和崗位能力要求,逐步開展專業群建設創新與實踐。面向“一人多崗、一崗多能”的復合型人才培養,以多元交互的“產學研用”資源共享平臺強化專業核心競爭力,以緊密型雙師結構團隊引領校企融通的師資隊伍建設,探索出一條多元融合、創新驅動的專業群高質量發展路徑。

1.背景

1.1 職業教育協同發展現狀

我國高職教育致力于培養可推動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應用型、復合型人才。職業教育作為國家區域發展戰略中為其他領域提供專業型人才的重要板塊,其對于構建更合理的人才結構以使其與區域產業結構相契合至關重要。

2015年6月,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了《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以下簡稱《綱要》)[1],首度將推動京津冀的協同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圍繞該《綱要》,我國又相繼出臺了一系列與職業教育相關的政策和決議,如《京津冀協同發展教育專項規劃》、《關于辦好深度貧困地區職業教育助力脫貧攻堅的指導意見》等,以從頂層設計、產業等層面建立健全的京津冀職業教育協同發展的體系。

在國家戰略的基礎之上,2021年,重慶市與四川省也開始著手推動川渝職業教育的協同發展,通過產教融合、擴容提質、交流合作等策略,構建了較為完善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通過實施中職—本科“3+4分段式”和高職—本科“3+2分段式”人才培養模式,號召各校參與“1+X”證書制度試點工作,構建職教成才的“立交橋”;持續改進人才培養模式,踴躍推動和探索“城?;?、資源共享”“園?;?、校企融合”等職教辦學模式;簽署合作協議,成立了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職業教育協同發展聯盟。

將職業教育與市場需求相結合,可顯著提升職業院校的科技成果轉化率,從而帶動生產力水平的提高。此外,探究市場運行機制,提高職業教育與各行業、企業的系統配合能力,可以推動區域經濟的快速發展,為實施多元交互融通平臺提供了有力支撐。

1.2 市政工程復合型專業人才匱乏

在新型城鎮化、脫貧攻堅及鄉村振興等建設背景下[2],市政道路、橋梁、管網等傳統產業升級與綜合管廊、海綿城市、城市智慧供熱等新興產業發展齊頭并進[3],引發了市政工程行業從業人員的長期供不應求,其中高職層次的一線施工技術人員缺口尤為明顯。伴隨市政行業發展的新業態、新模式,市政工程項目呈現出綜合化、多樣化、復雜化趨勢,不同專業間的橫向關聯度逐步提升。如何培養適應行業轉型升級的復合型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給市政工程類專業建設帶來了新的挑戰。

此外,市政工程項目的綜合化、多樣化、復雜化以及施工技術的智能化趨勢,意味著單一專業培養方式及教學內容已無法滿足新業態、新模式對于“一專多能”型人才的需求。市政行業轉型升級催生了“四新”技術的不斷涌現,傳統建設施工模式已無法滿足行業發展需要。數字經濟的蓬勃發展,對于職業教育供給模式與課程教學資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4]。

1.3 高水平教師教學創新團隊不足

教學團隊是職業教育的主體和關鍵,是高職院校培養高素質復合型技術技能人才的根本保證。目前,師資團隊在數量、質量、結構等方面均難以達到高水平教師教學創新團隊的發展要求,亟需完善并突破“雙師”隊伍培育途徑,從而創新、引領、示范教師教學團隊建設。全國各省市職業院校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均大力推進產教融合、團組融合、科創融合、院校融合等模式,深入開展國家級職業教育教師教學創新團隊建設,推動職業教育高水平發展,為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做貢獻。

在此背景下,以標準制定為引領驅動、以資源平臺共建共享為支撐、以多元融合發展為推進方式,開展高職院校市政工程專業群探索與實踐,從而面向市政工程施工一線精準培養理論知識、實操能力和綜合素質協調發展的“一人多崗、一崗多能”的復合型技術專業人才。

2.專業群建設的實踐路徑研究

2.1 以多專業協同發展模式培養市政行業復合型技術技能人才

“雙帶頭+三聯動+四融合+五對接”協同發展:校企聯合組建專業建設工作領導小組與工作委員會,搭建校企雙向參與、雙向服務、雙方獲益的育人平臺。由領軍型校企“雙帶頭人”領銜,以“領導小組—工作委員會—二級系部”三級聯動工作機制為保障,實施“專業基礎相通、教學資源共享、技術領域相近、職業崗位銜接”專業群“四融合”,遵循“專業設置對接專業需求、課程內容對接職業標準、教學過程對接生產過程、技能訓練對接崗位標準、畢業證書對接職業證書”的“五對接”匹配原則,實現“群效應”專業協同發展。

“試點先行、輻射推進”逐步彰顯市政工程專業群影響力:主動適應市政行業轉型升級需要,契合市政工程傳統產業及新興產業,以市政工程技術專業和道路橋梁工程技術專業為核心實施試點建設,凝練提升工作體系和可復制的經驗,輻射帶動給排水工程技術、城市軌道交通工程技術等具備大類專業群招生屬性,橫向關聯度高,縱向可持續發展崗位相近的專業共同提升。采取“試點先行、輻射推進”的方式,統籌實施專業協同發展,形成以共享教學資源、共用實訓基地、服務一線施工企業為基礎,有效實現專業融通的集群模式輻射帶動效應。

以標準編制為驅動,重構書證融通的模塊化課程體系:以主持市政工程技術專業的國家教學標準制定驅動教學改革,結合四川省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規劃及學院專業建設實施標準,融合崗位標準、教學標準、競賽標準以及職業技能證書標準,構筑“國家級-省級-院級”專業群建設標準鏈。以標準為引領,細化市政工程復合型技術技能人才能力矩陣,進一步匹配課程對能力的貢獻度?;趯I間的資源共享、協同發展、優勢互補、就業相關,構建“基礎共享模塊+專業特色模塊+專業拓展模塊+頂崗實習模塊”的課程體系,并通過思政拓展、創新創業等途徑,實現第二課堂育人功能。

2.2 多元交互的資源融通平臺對專業高質量發展形成有力支撐

緊跟技術前沿打造立體化教學資源,實現線上線下育訓并舉:依托國家專業教學標準、行業和地方技術標準的制定,對接“四新”技術積極開展以立體化教材為核心的教學資源開發,共出版教材8部,其中入選“十三五”國家規劃教材5部、校企合編活頁式教材3部。以學習者需求為導向,以“一體化設計、結構化課程、顆?;Y源”為建構邏輯,持續推動現代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的深度融合,依托國家級教學資源庫持續優化教學資源。推進優質課程資源在線開放應用,形成第一課堂向第二課堂的融合延伸。已成功開發一大批優質在線開放課程,其中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1門、省級精品在線開放課程2門、省級“課程思政”示范課4門。注重以工匠精神引領高技能人才培養,為學生搭建完備的校內外實訓平臺,建成國家級生產性實訓基地3個,國家級現代學徒制校企共建實訓基地1個。

打造“五維一體化”產學研用融合創新平臺:校企共建共享全國土建類高職唯一大型結構技術中心,積極開展關鍵施工技術研究,產品和裝備開發,以及技術標準與指南制定。通過技術中心與教學平臺的集成與整合,提升技術中心創新能力,并將企業資源、學校技術開發及科研成果轉化為教學資源,確保技術創新始終服務教學一線,打造集學生培養、生產實踐、師資培訓、技術研發、社會服務于一體的“五維一體化”平臺,形成教學資源平臺服務技術創新,技術研發反哺教學的可持續發展模式,代表性的多元交互育訓資源。

2.3 以示范教學團隊為引領,實現師資隊伍的校企互聘共培

強化示范引領作用,激發師資隊伍內生動力:制定雙師型教師標準,形成以國家級教學創新團隊、省級“雙師型”名師工作室、省級緊缺領域教師技藝技能傳承創新平臺、專業群模塊化團隊為核心的“示范性梯隊”,充分彰顯國家級團隊負責人、“雙師型”名師、企業能工巧匠等對于教學團隊的示范引領作用。

堅持內培外引、專兼結合的雙向互動培養模式:采用定期與不定期相結合、綜合與單項相結合、短期與長期相結合的方式,選派專業教師分批到企業掛職鍛煉、頂崗實踐;同時堅持多樣化柔性引進高素質高技能的企業兼職導師,開展校企導師“結對子”,實現人才共享,促進師資流動及結構多元化。建立起48名成員組織的校企互聘共培師資團隊,校企導師“結對子”超過20對。

依托校企合作項目,凝聚學校行業企業優勢:以“校企合作項目”為載體,打破傳統教研室架構,抽調專業教師與企業專家共建項目組,以合作項目或共建實體的效益為紐帶,實施項目化教學,協同開展教學改革與技術研發,建立聯合授課研討、分類分層管理、成果互補互認、多元評價考核的工作模式,形成“善教學、精技能、懂研發、能互補”的緊密型雙師結構團隊。

3.專業群建設的實踐與應用

四川省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中提到“完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推進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提高技術技能人才培養質量、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建設高水平教師隊伍、提升服務能力和開放水平、完善改革保障措施”等七大落實方向[5]。

依據四川省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由四川建筑職業技術學院聯合全國住房和城鄉建設教指委市政工程類專指委、重慶建筑工程職業學院共同建設了高職市政工程專業群。在專業群的實踐與應用中,高校人才質量得到了顯著提升,諸多優秀畢業生成長為企業技術骨干或中高層管理人員;師資隊伍實力愈加雄厚,培育出四川省學術和技術帶頭人后備人選、四川省優秀教育工作者等若干;同時也創造了教材、教改類論文、國家級科研項目、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省級“課程思政”示范課等突出的教學科研成果。

4.總結與展望

現代職業教育作為連接教育與區域經濟發展的關鍵環節[6],在培養符合區域各行業經濟發展的復合型人才上,能夠實現人力資本的快速、穩健和長期積累,是一項健全職業教育體系的重要體現。結合市政專業群建設研究總結了以下經驗:

一是協同創新、集約發展,凝練“2345”模式的專業群建設新理念:在探索實踐過程中融入產業集群、協同創新、資源共享等理論,創新提出專業群“2345”協同發展?!?”:校企雙帶頭人發揮領軍作用,實現互補共贏;“3”:自上而下三級聯動,形成工作機制保障;“4”:以專業基礎相通、教學資源相融、技術領域相近、職業崗位相繼“四融合”,厘清組群原則,突破專業間和院系間壁壘,創建集群式專業結構;“5”:遵循專業設置對接專業需求、課程內容對接職業標準、教學過程對接生產過程、技能訓練對接崗位標準、畢業證書對接職業證書的“五對接”匹配原則,實現專業群優化配置和動態調整。

二是標準引領、平臺支撐,實現多元融合的教學資源供給:融合崗位標準、教學標準、競賽標準以及職業技能證書標準,分層次構筑“國家級-省級-院級”專業群標準鏈。對接標準整合課程,重構書證融通的模塊化課程體系。以“一體化設計、結構化課程、個性化需求”建構邏輯,由新型教材、教學資源庫、在線開放課程、實驗實訓室等組建多元育人載體,構筑突破時空限制的“多維-立體-交互”式資源平臺,為線上線下育訓并舉供給內容豐富、動態更新的立體化教學資源;同時通過技術中心與教學平臺的資源整合,打造集學生培養、生產實踐、師資培訓、技術研發、社會服務于一體的“五維一體化”產學研用平臺,形成教學資源服務技術創新,技術研發反哺教學改革的可持續發展模式。

三是校企融通、項目驅動,培育“雙師素質”結構化團隊:明確雙師素質標準,建立以“國家級創新團隊-省級名師工作室和傳承創新平臺-專業群模塊化團隊”為核心的“示范梯隊”,以領軍型師資帶動結構化團隊建設,激發內生動力;通過內培外引、專兼結合的雙向互動培養,實現人才共享,促進師資流動及結構多元化;以“校企合作項目”為載體,聯合大中型企業共建共享師資培訓基地,打破傳統教研室架構,依托團隊實施項目化教學,聯合授課研討、分類分層管理、成果互補互認、多元評價考核的共建共管模式,逐步形成“善教學、精技能、懂研發、能互補”的緊密型雙師結構團隊。

專業群建設是高職院校發展的核心工作,而對高職院校而言,最基礎的工作便是培養專業技術型人才,為社會輸入高質量專業技術人員。同時,高職院校需要根據社會的經濟發展劃分專業的類別,優化和提升專業課程的改革,提高辦學與師資團隊質量,通過產教融合、校企合作等方式搭建完善的、適應現代化職業教育的協同合作體制。

本文以市政工程類專業為切入點,對于深化專業建設改革、強化雙師型教師隊伍、改進教學內容與教材等具有重要指導意義。對于建成具有引領改革、支撐發展作用的高水平專業群,具有顯著的應用推廣價值。

〔參 考 文 獻〕

[1]中央財經領導小組.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S].2015-2-10.

[2]孔聰.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農村職業教育的發展困境及創新路徑[J].河北職業教育,2020

(05):41-45.

[3]吳建.綜合管廊在市政工程建設中的應用探討[J].江西建材,2021(10):328-329.

[4]郭璇瑄,陶紅.數字經濟賦能職業教育適應性研究[J].貴州師范大學學報,2022(01):65-74.

[5]四川省教育廳.四川省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的通知(川府發〔2020〕14號)[EB/OL].2020-09-27:http://edu.sc.gov.cn/scedu/c101518/2020/9/

27/f072a8918382489f848e862d47b1a7aa.shtml.

[6]劉希.高等職業教育服務區域經濟發展問題研究[J].東方企業文化,2014(11):303.

〔責任編輯:楊 赫〕

猜你喜歡
專業群建設復合型人才協同發展
從“專業”走向“專業群”
高職院校專業建設向專業群建設轉變的分析
以復合型人才培養為目的的第三語言韓國語教育
基于校企合作的“互聯網+”復合型人才的跨界培養
山東省旅游產業與國家“一帶一路”戰略協同發展探析
淺析高中化學教學中探究式教學的實施策略
土木工程人才培養模式研究
高職院校特色專業群建設的實踐探索
基于內外貿一體化的高職商貿專業群建設探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