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志愿服務對大學生精神培育的路徑研究

2022-05-30 10:31陳瑩瑩鄭文鳳
客聯 2022年8期
關鍵詞:路徑研究志愿服務大學生

陳瑩瑩 鄭文鳳

摘 要:志愿服務幾乎是每個文明社會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一種貼近實際的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有效載體和重要抓手,是現代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集中體現人類的奉獻精神。進入新世紀,志愿者的群眾基礎更加廣泛、優勢更加突出,“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精神深入人心,當代志愿精神深植于中國傳統文化的土壤。作為人類文明成果的體現,志愿精神與文明、和諧、自由、平等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容相契合,價值取向相通共融,是公眾參與社會生活的一種非常重要的方式。

關鍵詞:志愿服務;大學生;精神培育;路徑研究

一、志愿服務對大學生精神培育的重要性

志愿者服務的過程不止是志愿者精神的體現,也是對中華傳統優秀文化的延續和升華?!胺瞰I、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精神,體現了當代中國精神與價值追求,成為引領社會進步不可或缺的動力?!百浫嗣倒?,手留余香?!敝驹刚叻瞰I給社會的不僅僅是服務,同時也向全社會展示了助人為樂和與人為善的友好理念。

(一)有利于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

志愿服務構筑中華民族道德根脈新高地,《禮記·禮運篇》云:“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大同社會是中國人傳統思想中的理想社會,體現了古人高尚的價值觀。志愿服務精神秉承雷鋒精神的傳統美德,既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延伸,又飽含文明進步的成果,體現了中華民族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追求。大學生在積極參與志愿服務活動的過程中,可以得到內涵豐富的精神層面的收獲,其中參與敬老院進行愛老助老敬老活動、走進孤兒院獻愛心等活動均能與弘揚中華民族“尊老愛幼”的傳統美德高度契合。新時代的志愿者精神與我國傳統文化息息相關,伴隨時代發展,擴大且豐富了傳統文化的內涵。

(二)有利于增強大學生的社會責任感

大學生在參與志愿服務活動的過程中,通過深入鄉村與弱勢群體、受助人群的接觸,自覺萌發出構建和諧社會的責任感,進而提高對事物的理解與判斷,這也可以作為責任行為的原動力和內趨力。在幫助他人的過程中感受到自身價值所在,大學生志愿服務,能夠充分發揮社會服務組織發動、宣傳示范、服務與矯正的功能,推動社會活動取得實實在在的效果。

志愿者精神深層的內核是社會責任感,青年志愿者行動無疑是青年的社會責任與自身成長關系的一種示范,心懷天下、情系蒼生的社會責任感是獻身志愿服務的行動前提,青年要心懷“國之大者”,將志愿服務活動與愛國行、報國行緊密聯結,強化與提高專業知識和技能,更加有效地為社會公眾服務。

二、志愿服務對大學生精神培育中的現實困境

(一)大學生對志愿服務缺乏系統正確的認知

隨著時代的發展與變遷,志愿服務活動的教育價值和重要意義開始逐漸顯現,但與我國社會的飛速發展進程相比,部分大學生對志愿服務活動認識卻沒有達到相應水準。少部分大學生對于志愿服務的認識仍停留在“只為應付學校檢查”,無法切身實地感受到參與志愿服務活動所給我們帶來的幸福感與滿足感,缺乏對志愿精神內涵和意義的深入地了解,從而產生對志愿精神的認識和理解誤區,只是將大學生志愿者看成是做好人好事的好心人。認識是實踐的導向,只有對志愿精神有了正確全面的認識和理解,大學生才能更加認同志愿精神并積極參與到志愿服務活動中,并在實踐中獲得感悟和成長。

(二)高校對志愿服務精神培育重視力度不夠

高校是知識分子聚集的場所和思想文化創新的重鎮,承擔著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價值觀的重任。盡管絕大部分高校設有志愿服務組織,但經過走訪調查,仍有多數學生只是組織上加入,卻從未參與志愿服務,部分同學表示為了增加學分、評獎評優等而參與志愿服務活動,抑或是只為完成學校交代的任務,與志愿精神的初心有出入。長期以來,高校對于大學生志愿者學生的培育往往只停留在引導教育,而針對理論教學的必修課程及志愿者專業技能培訓仍有缺失,大學生志愿者“有心無力”甚至在未正式進行志愿服務前便自我逃避的情況時有發生。

(三)家庭教育理念與志愿服務培育理念有所相悖

志愿服務不是大學生或是某個群體單個人的活動。大學生志愿服務活動需要家庭、高校和個人的共同努力,以逐步培育大學生頑強的意志,助推志愿服務長效開展。但如今“為考而學”似乎已成為當下大多數學生與家長的通病,在應試教育制度下家長們更多將學習成績放在第一位,升學考試考什么即學生每日任務便是學什么,而類似于勞動教育、志愿服務活動教育等精神培育內容往往容易被束之高閣,甚至在學生萌發興趣前將其“扼殺于搖籃”之中,不利于豐富學生的精神世界。家長對學生志愿服務精神內涵培育不夠重視,學校統一開展志愿服務技能培訓的力度不夠,學生深入了解志愿服務活動機會不夠多,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對于大學生志愿服務精神的培育,也對志愿服務活動的深入推廣產生阻力。

(四)社會對志愿服務的支持力度仍有待增強

大學生志愿服務活動與社會生活息息相關,但在當下,大學生志愿者活動資金相對短缺也已然成為影響志愿服務活動深入開展的嚴峻問題,政府投入資金不夠充足、持續,社會支持力度也相對薄弱,顯然無法滿足當前志愿服務活動所需要的長效資金以及其他訴求。通過查閱資料得知,當前志愿服務團隊所獲得資金與物資支持更多來自于共青團中央下撥,但實際上對于滿足志愿服務團隊持續性開展志愿服務仍有較大差距,多數志愿組織甚至出現“有心做但無力實施”的現象,一定層面上打擊了大學生志愿者們對參與志愿服務活動的熱情和信心。

三、志愿服務對大學生精神培育中的路徑分析

(一)對學生加強思想政治引領,強化志愿服務本領

新時代大學生應當充分運用互聯網,進行自主志愿服務精神的學習,結合自身專業知識技能與本領,通過實踐強化自身的志愿服務本領,拓展志愿服務技能。大學生應充分領悟到志愿服務精神培育所帶來的精神富足是無可比擬的,志愿服務精神中浸潤著的自我犧牲的品格、敬業奉獻的精神境界以及對理想信念的執著追求等涵養著精神文明建設的生動實踐。大學生應當強化志愿服務實踐活動,徹底厘清“為何做志愿”,明確做志愿的核心要義并不是為了完成任務,而是互助、不求回報的精神,無償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們,收獲往往是遠高于物質回報的精神滿足,以此加強思想道德建設。此外,大學生還應該加強自己的綜合能力,強化自己的專業技能,以學為上,真正做到運用好自己的專業技能為服務別人做好充足的準備,深化志愿服務本領。

(二)高校應鼓勵引導大學生開展志愿服務項目

高校應當積極主動為大學生志愿服務提供平臺,助力大學生在有限的時間中付出自己無限的熱情。高??梢酝ㄟ^建立一批志愿服務組織,通過鼓勵、獎賞等方式設立資金審批制度,支持學生自主開展志愿活動,將主動權交給學生,從而激勵學生參與志愿服務,并在參與中充分感受到志愿服務活動所帶來的滿足感與濃厚的自豪感,通過“寓教育于服務”的理念與形式,幫助廣大青年學生要走出校園,步入社會,感知志愿服務精神的內涵體系。高校應該通過制定一系列的方案來支持學生志愿服務部門順利運行,并且不斷拓寬志愿服務內容,通過學校社團部門的帶動來引領更多人參與志愿服務活動當中。

(三)鼓勵提倡大學生與家長一同參與志愿活動

“我志愿,我快樂”。志愿服務的本質便是無償幫助,在一定程度上家長不允許學生參與與學習無關的其他事情,本質上也是因為家長們缺乏參與志愿服務的經歷,較少意識到志愿服務帶給我們自身的精神滿足感與幸福感。學生在學校接受志愿服務精神培育,家長們則應以身作則,主動帶領孩子參與進志愿服務行列中。家長首先需要明確孩子存在這個社會上的意義并非只有學習一說,如何與他人進行接觸、交流、溝通,如何快速融入社會更是家長所應當去鉆研的內容所在。家長們通過與孩子一同做志愿服務活動可以融洽家庭關系,同時在幫助別人的過程中了解孩子心中所想,營造良好的家庭氛圍,促使孩子不斷磨礪自我意志,塑造良好意志品格,推動其在志愿服務中能夠憑借自己的頑強意志堅持下去,為服務對象提供長效幫扶。

(四)加大國家與社會對大學生志愿服務的支持力度

一方面,應當建立新型的社會動員機制,切實提高大學生志愿服務的參與面、覆蓋面,廣泛向全社會普及志愿服務理念,培育大學生志愿服務精神。培育大學生志愿服務精神,需要推動大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到社會服務中,在利他過程中實現自我價值。另一方面,政府可以安排定向資金支持,合理整合社會資金資源,并且建立一定的制度審批流程,以推動大學生志愿服務實踐活動的順利進行。志愿服務應當由全社會共同支持,除了需要政府部門的支持,社會各界愛心人士也應當積極參與進來,政府可以通過優惠政策引進社會愛心企業,營造“全民做志愿”的良好社會風氣。

四、結語

參與志愿服務、傳承志愿服務精神是新時代大學生建設自我、實現自我價值的一種重要途徑。大學生的志愿精神不能只停留在認知和情感上,更重要的是落實到行動上,形成大學生志愿精神的行動認同,只有通過深入行動、認知和情感三方面的統一,大學生的志愿精神才能有效地內化成大學生主體的一種穩定的公益德行和志愿倫理。

參考文獻

[1]樊春汝.大學生志愿服務精神培育研究[D].天津工業大學,2019.DOI:10.27357/d.cnki.gtgyu.2019.000114.

[2]賈立榮. 新時代大學生志愿精神培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D].牡丹江師范學院,2022.

[3]卜云.新時代大學生志愿服務精神培育路徑探析[J].廣西民族師范學院學報,2020,37(06):149-152.DOI:10.19488/j.cnki.45-1378/g4.2020.06.036.

[4]胡忠婷.新時代高校大學生志愿服務精神培育路徑探析[J].開封文化藝術職業學院學報,2022,42(06):40-42.

[5]張文智. 新時代大學生志愿服務問題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9.

[6]王慧茹. 大學生志愿精神及其培育研究[D].遼寧大學,2017.

猜你喜歡
路徑研究志愿服務大學生
帶父求學的大學生
大學生之歌
哈爾濱新區對外開放路徑研究
大學生黨員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存在問題及培育路徑研究
基于協同發展理論的大學生志愿服務可持續化社會支持系統研究
新形勢下馬克思主義理論創新的路徑研究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視閾下的大學生志愿服務
志愿服務與“互聯網+”結合模式探究
讓大學生夢想成真
他把孤兒院辦成大學生搖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