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村民自治

  • 人民性治理:積極發展基層民主助推鄉村治理有效
    監督的實效。村民自治是基層民主的重要實現形式。但是,21世紀以來,以行政村為組織單元的村民自治形式越來越難以適應民主發展的現實需要,出現民主參與質量不高、公共服務有效覆蓋不全面、村莊建設合力不足等問題,嚴重掣肘鄉村治理有效的實現。對此,湖北省枝江市廣泛開展村灣夜話活動,在村民小組以下的灣落層面建立民主自治單元,通過協商“單元、平臺、內容、主體、流程、制度、結果、保障”等的體系化配合,破解了民主形式與人民需求銜接不充分的問題。以人民群眾為主體重構了鄉村治理體

    決策與信息 2023年9期2023-09-05

  • 全過程人民民主視域下村民自治制度的優化研究
    。以此來看,村民自治中的“民主決策”和“民主管理”兩個環節恰恰在實踐中無法保障民主的充分實現,為此需要嵌入協商民主機制。而在全過程人民民主的精神要義上,它要求在民主實踐過程中,不受外界干擾,村民能夠積極主動參與村莊治理的全過程,實實在在地實現人民當家作主。就此而論,村民自治由于常常受村兩委關系、鄉村關系以及受村民政治參與的效能感差等因素的影響,在很大程度上并不能充分實現村民的當家作主,因此需要用“權責清單”來合理劃分鄉村關系、兩委關系并且用“微自治”機制來

    湖湘論壇 2023年4期2023-08-08

  • 村民自治視域下民主監督問題探究
    。民主監督是村民自治中的重要內容,也是強化對村級組織監管的重要途徑??梢詮耐晟票O督體制機制、強化村民教育、創新村民自治形式等方面探索民主監督路徑,完善村民自治機制,為鄉村振興奠定堅實群眾基礎。關鍵詞:村民自治;民主監督;村級組織一、村民自治視域下民主監督概況自1998年我國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村民委員會組織法》以來,我國村民自治中的民主監督形成了以民主集中制為基本準則,以全體村民為主要監督主體,以村內財務走向等為主要監督內容,以村民監督委員會為主要監督機構

    農村農業農民·A版 2023年5期2023-05-24

  • 涉“外嫁女”權益保護民事生效裁判監督重點及完善舉措
    問題。在對以村民自治為由裁定駁回起訴的生效裁判開展檢察監督時,應重點審查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資格認定主體、標準以及人民法院受案范圍。作為國家的法律監督機關,檢察機關應從維護法律統一正確實施的高度加大對婦女權益的保護力度,發揮民事生效裁判監督的糾偏、創新、進步、引領作用,準確適用民事檢察復查制度,切實保護“外嫁女”等婦女權益。關鍵詞:“外嫁女”權益保護 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 村民自治 復查 民事抗訴一、基本案情及辦案過程馬某某姐妹2人出生后戶籍一直在某村民組,婚

    中國檢察官·經典案例 2023年4期2023-05-15

  • 基于人力資源開發的村民自治水平提升路徑研究
    摘? ?要:村民自治是鄉村治理的重要關節,而農村人力資源是實現村民自治的關鍵因素和重要保障。但目前我國廣大農村普遍缺乏精英人才,尤其在少數民族地區,要實現鄉村振興戰略、提升村民自治水平,人才是關鍵?;诖?,以阿壩縣甲依村為例,對人力資源開發來開展村民自治水平提升路徑進行了研究。關鍵詞:人力資源開發;村民自治;民族地區;治理中圖分類號:F323.6;F40? ? ?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22)17-0012-032021年中

    經濟研究導刊 2022年17期2022-06-30

  • 走出鄉村治理困局的現實路徑:共治推進自治
    非均衡狀態、村民自治中存在行政化的趨勢、缺乏科學的利益糾紛調解機制的現實因素,也有鄉村熟人社會具有內在特殊性的歷史因素。因此,破解鄉村治理困局可以采取以共治推進自治的治理思想進行統籌,通過治理機構改革、運行機制改革、自治制度改革3個方面的具體配套措施來保證鄉村治理有效目標的實現。關鍵詞 鄉村治理;村民自治;利益;改革中圖分類號 D422.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0517-6611(2022)11-0247-04doi:10.3969/j.issn

    安徽農業科學 2022年11期2022-06-16

  • 走出鄉村治理困局的現實路徑:共治推進自治
    非均衡狀態、村民自治中存在行政化的趨勢、缺乏科學的利益糾紛調解機制的現實因素,也有鄉村熟人社會具有內在特殊性的歷史因素。因此,破解鄉村治理困局可以采取以共治推進自治的治理思想進行統籌,通過治理機構改革、運行機制改革、自治制度改革3個方面的具體配套措施來保證鄉村治理有效目標的實現。關鍵詞 鄉村治理;村民自治;利益;改革中圖分類號 D422.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0517-6611(2022)11-0247-04doi:10.3969/j.issn

    安徽農業科學 2022年11期2022-06-16

  • 走出鄉村治理困局的現實路徑:共治推進自治
    非均衡狀態、村民自治中存在行政化的趨勢、缺乏科學的利益糾紛調解機制的現實因素,也有鄉村熟人社會具有內在特殊性的歷史因素。因此,破解鄉村治理困局可以采取以共治推進自治的治理思想進行統籌,通過治理機構改革、運行機制改革、自治制度改革3個方面的具體配套措施來保證鄉村治理有效目標的實現。關鍵詞 鄉村治理;村民自治;利益;改革中圖分類號 D422.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0517-6611(2022)11-0247-04doi:10.3969/j.issn

    安徽農業科學 2022年11期2022-06-16

  • 農村環境治理中村民參與方式的創新探索
    性和長期性,村民自治是解決農村環境問題的有效手段。我國農村通過共識會議、焦點小組、協商民意調查、民眾調查群等方式,鼓勵村民積極參與村莊環境治理,取得了顯著成效。實踐表明,參與方式的創新雖然有效提高了村民參與程度,但是存在參與信息公開不充分、參與制度不固定、參與效率不高、缺少監督激勵措施等問題?;诖?,文章提出加強村莊環境信息公開、完善村民參與制度、引入環保組織幫扶、設置監督反饋渠道等方式,以鞏固村民環境自治成果,同時進一步拓展村民參與的空間,提升農村環境治

    領導科學論壇 2022年5期2022-06-09

  • 湖南衡南屋場懇談會促進村民自治探析
    就是一種探索村民自治的良好實踐。衡南屋場懇談會本著“宣傳宣講、解疑釋惑、排憂解難、凝心聚力”的原則,在推動“廁所革命”中發揮了村民自我管理的平臺、村民自我教育的課堂、村民自我服務的舞臺、村民自我監督的載體之作用。通過分析發現,衡南屋場懇談會在促進村民自治中成效顯著,主要歸結于堅持黨對村民自治工作的全面領導、深刻把握農村社會治理格局新形勢、維護逐漸增強的村民權利意識、利用本土深厚的紅色基因激發村民自治熱情等因素。關鍵詞:屋場懇談會;村民自治;衡南村民自治指的

    農村農業農民·B版 2022年8期2022-05-30

  • 新時代農村基層黨建嵌入村民自治的實踐與啟示
    基層黨建嵌入村民自治推動基層黨建及村民自治的有效形式成為一種可行的探索。本文以貴州省麻江縣農村為研究對象,考察農村基層黨建嵌入村民自治的實踐,并總結其經驗,為其他中西部農村今后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推動鄉村振興提供經驗參考。[關鍵詞]鄉村治理;農村基層黨建;村民自治;基層治理[作者簡介]劉慧,南京農業大學碩士,江蘇南京 210095。[中圖分類號] D267.2[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006-8031(2022)10-0057-03引言近年來,黨

    黨史博采·理論版 2022年10期2022-05-30

  • 試論鄉村治理中的村民自治
    摘要:我國村民自治制度的發展完善一直面臨著村民自治被鄉鎮政府過度干預的事實。但實際上,村民自治作為鄉村治理的一部分,對村民自治的合理干預是為了有效行使政府職能,實現鄉村振興。然而,村民自治作為當前鄉村治理的重要形式,維護村民自治的權利對鄉村治理乃至鄉村振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改革開放后,全國的鄉村積極推行村民自治,這是行政化的鄉村治理與村民自治兩種治理方式的有效結合。實現村民自治的治理權限還存在著層級政府體制的結構性障礙和實現村民自治組織體系現代化的實踐障

    領導科學論壇 2022年8期2022-05-30

  • 農村村民權利現狀研究
    是對基層農村村民自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有必要了解當下村民權利的授予現狀,普及權利救濟知識,提高他們的權利意識與維權意識。關鍵詞:農村;村民權利;村民自治;權利意識關于村民權利的研究,我國諸多學者從不同學科角度形成了十分豐碩的成果。近年來,村民權利的研究熱度有所下降,侵犯村民權利的研究也被冠以“過去式”,但權利的法律保障及權利救濟依然是當下熱門的話題。因此,本文基于L市D村村民權利現狀,提出了以下優化措施。一、村民自治制度的出現在古代中國,隋朝以后的封

    農村農業農民·B版 2022年5期2022-05-27

  • 政治經濟學視域下村民自治對農村地權的影響及對策
    代中國特色的村民自治的大背景下,土地糾紛的大量產生也呈現出不可避免的趨勢。盡管我國法律對農村自治與土地問題作出了相應規定,但在實施過程中,因自治權的行使觸碰到農民土地利益,因而產生的問題屢見不鮮?;谡谓洕鷮W視域,在介紹農村土地制度的內涵及功能的基礎上,分析我國目前村民自治對農村地權治理的影響,提出完善二者關系的對策。關鍵詞:政治經濟學;村民自治;農村地權;對策中圖分類號:F321.1? ? ? ? 文獻標志碼:A? ? ? 文章編號:1673-291X

    經濟研究導刊 2022年10期2022-05-15

  • 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鄉村治理創新模式研究
    :鄉村振興;村民自治;村民代表提案制黨的十九大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關系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必須始終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重大歷史任務。沒有農業農村現代化,就沒有整個國家的現代化。鄉村振興是解決鄉村發展問題的重要路徑,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以及鄉村的全面振興,鄉村治理是基石和保障。鄉村振興,治理有效是關鍵,要實現治理有效,需要優化治理模式來適應新發展

    河南農業·教育版 2022年4期2022-05-06

  • 農村自治組織再生產與區域社會再整合
    分析范式,從村民自治和組織網絡的角度對這一實踐的生成原因、運行過程和組織結構進行探討?!吧玎徆步ā币宰灾谓M織再生產為手段,構建起橫向合作體系,形成了鄉村區域秩序構建的合力,進而將村民自治引向深化?!叭壜搫印币詤^域社會再整合為手段,構建起縱向權力關系,形成了官民互動機制。在此過程中,國家力量與“社會”力量相互交織,最終形成權力體系的差異性均衡,進而重塑社區秩序,達致社區共生與社區和諧。[關鍵詞] “社鄰共建”;村民自治;調解;組織[中圖分類號]D082??

    中共南京市委黨校學報 2022年2期2022-05-01

  • 鄉村治理視域中村規民約的功能偏差及其改進
    民約具有保障村民自治、規范村民行為、解決村民糾紛等功能。村規民約存在制定或修改程序不民主、條文內容滯后于時代、部分條款與法律法規相抵觸、實際執行不到位及救濟渠道不完善等問題,一定程度上妨礙了其作用的發揮,應從提高程序正當性、調整條文內容、完善運行機制、暢通救濟渠道、創新傳播途徑等方面加以改進。關鍵詞:鄉村治理;村規民約;村民自治一、村規民約的功能(一) 保障村民自治鄉村治理體系重在“以法治‘定紛止爭’、以德治‘春風化雨’、以自治‘消化矛盾’”[1]。村規民

    河南農業·教育版 2022年2期2022-03-27

  • 農村“外嫁女”糾紛案件司法處理的變遷
    司法審查 村民自治 司法處理變遷一、從“策略性避讓”到“能動性接受”的司法處理變遷在廣東地區,法院最初以雙方主體法律地位不平等、村委會不屬于行政機構、法院無權審查村民大會決議等理由將“外嫁女”糾紛阻擋在行政案件與民事案件受理大門之外。法院此種避讓作法導致矛盾日趨增漲,故2001年最高人民法院(以下簡稱“最高法”)研究室作出應當將此類糾紛作為民事案件受理的回應。但在次年,最高法立案庭又給出了不應作為民事案件受理的相反意見。直到2004年,在經歷長時間爭論后

    中國檢察官·司法務實 2022年2期2022-03-22

  • 深化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的策略探討
    份權益,協調村民自治與集體產權的關系,搞好生產經營,確保農民福利。關鍵詞:農村集體產權;清產核資;股份權益;村民自治;生產經營中圖分類號:F321.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6432(2022)01-0033-02DOI:10.13939/j.cnki.zgsc.2022.01.033我國農村持續發展與進步,人民生活日漸富裕,這得益于黨和政府的富民政策,也是與農村集體產權制度的調整及改革分不開的。農村集體產權制度的改革可以更好地保障農

    中國市場 2022年1期2022-03-19

  • 鄉村治理格局、困境與創新研究
    組織治理”“村民自治”到“新時代新形式治理”,這是社會客觀環境與國家主觀治理選擇相結合的產物。新時代,“村民自治”面臨多重困境:民主合法性與治理有效性如何兼顧、村黨支部黨內民主與村委會人民民主如何形成治理合力和鄉村治理復雜化等。從傳統治理到新形式治理,不斷探索出有效鄉村治理的新形式、新機制。隨著城市化與工業化不斷推進,衍生了一系列鄉村治理難題,加大了鄉村治理的難度。但是,鄉村治理實踐中,只有加強民主合法性與治理有效性相統一,不斷破除鄉村治理困境,把治理的有

    農村農業農民·B版 2022年2期2022-03-04

  • 引領式協商:協商系統理論下黨領導自治的新發展
    發展。以中國村民自治發源地廣西宜州木寨村的自治實踐為研究對象,運用協商系統理論,在結構研究基礎上更多從過程層面對黨領導自治的內在機理進行深入闡釋,基于對典型案例中三種自治樣態的比較分析后發現,在選舉后的基層民主實踐中,黨領導自治主要表現為協商自治的過程。根據協商系統理論的構成要素,可以將黨領導自治的過程概括為引領式信息交互的協商,主要表現為黨組織將元協商性質的話語實體在公共空間的傳播引導至授權空間,在一定的協商程序中達成決斷性共識的協商結果過程,形成引領式

    湖湘論壇 2021年5期2021-12-03

  • 鄉村全面振興何以實現?
    對黨建引領、村民自治、自力更生、產業發展“四大法寶”進行理論和實踐分析。研究表明,實現鄉村全面振興,黨建引領、村民自治、自力更生、產業發展“四大法寶”起決定性作用,要強化村黨組織建設,選優配強村黨組織帶頭人,引導村民自立、自強、自信、自尊,以“廣泛參與、民主協商”推動村民自我管理、參與管理,把村民參與、村民受益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善于運用經濟利益驅動作用,構建起共建共享利益聯結機制,堅持規劃引領,遵循客觀規律,發揮自身力量,做好資源、資產、資金整合文章,因

    當代經濟管理 2021年11期2021-11-24

  • 村集體角色與土地流轉秩序
    組織化流轉以村民自治的形式進行時,作為農民的聯合體,村集體獲得了農戶的充分授權,交易雙方的市場關系也得以保留,土地秩序實現了良性運轉。因此,要充分認識制度安排對流轉秩序的影響,防范地方政府過度干預土地流轉的行為,在此基礎上保持村民自治活力和規范性的制度建設,引導地方政府做好農業建設的基礎性工作。關鍵詞:組織化;村集體;土地流轉;行政主導;村民自治中圖分類號:F321.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07(2021)06-0085-09收稿日期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21年6期2021-11-17

  • 鄉村振興背景下基層村民自治問題與對策研究
    興戰略背景下村民自治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完善村民自治的對策建議,以期實現鄉村有效治理。關鍵詞:鄉村振興;基層治理;村民自治中圖分類號 F323 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007-7731(2021)15-0016-031 引言1.1 研究背景 鄉村治理作為社會治理的基礎性環節之一,在推進基層治理規范化過程中,是國家治理體系、治理能力現代化實現的必要選擇,從村民自治為切入點分析鄉村治理現代化具有重要的意義[1]。一直以來,“鄉村”這個字眼在人們的認識中都

    安徽農學通報 2021年15期2021-09-14

  • 鄉村精英在村民自治中的作用探析
    經濟的發展,村民自治呈現多樣性和主體性的精英化傾向。文章基于對鄉村精英的角色扮演研究,探析鄉村精英在完善其治理機制、推動鄉村社會發展、建設新型農村中的作用。[關鍵詞]鄉村精英;村民自治;權威性資源整合[DOI]10.13939/j.cnki.zgsc.2021.27.0191 研究背景和意義關于中國鄉村社會和農民的研究一直是中外學者關注的焦點。不僅是由于中國是一個農業大國,還因為中國文明的本質是建立在農業文明基礎之上,民族的價值觀、生活態度和社會行為方式等

    中國市場 2021年27期2021-09-14

  • 鄉村治理基本單元的多層化體系建構
    政村;鄉鎮;村民自治;集體資產中圖分類號:F320;C912.8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8131(2021)03-0097-13一、引言治理單元是治理體系的基本要素,治理單元的范圍及屬性不但影響到治理路徑和技術的選擇,也對治理效率和績效具有重要影響。早在古希臘城邦時期,人們就對治理單元與治理績效的關系有了深入思考。亞里士多德認為,最美的城邦,其大小必然有度[1]。這里的“度”即為治理單元的規模,指的是人口規模和土地面積。啟蒙運動以后,西方開

    重慶工商大學學報(西部論壇) 2021年3期2021-08-09

  • 全面推行村“兩委”負責人“一肩挑”面臨的潛在風險及其防范
    :黨的領導;村民自治;“一肩挑”;風險中圖分類號:D262.3 ? ?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0751(2021)05-0007-08全面推行村“兩委”負責人“一肩挑”是黨的十九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為加強黨對農村工作的全面領導、提升鄉村治理效能、推動鄉村振興而作出的一項重大決策?!耙患缣簟本哂忻黠@的制度優勢,但是同時也蘊含著一些潛在的風險。在全面推行“一肩挑”模式的新形勢下,我們應當秉承科學理性的態度與精神,以客觀現實為依據,對“

    中州學刊 2021年5期2021-08-06

  • 村民自治背景下推進村級黨組織領導法治化的現實路徑
    織領導,保證村民自治的有效運行,推進法治鄉村建設具有重要意義。在村民自治背景下推進村級黨組織領導法治化需要著力解決以下關鍵問題:完善村級民主決策的法律機制,通過合法途徑將村級黨組織的意志上升為村莊的公共意志;全面貫徹落實黨管干部原則,為堅持黨對村民自治的領導提供可靠的組織保障;健全村級黨組織領導和支持村民自治組織依法行使職權的體制機制。關鍵詞:村民自治;村級黨組織;黨的領導;法治化中圖分類號:D267.2文獻識別碼:A文章編號:1009 - 5381(20

    貴州省黨校學報 2021年3期2021-08-02

  • 鄉村振興背景下村民參與選舉問題探究
    棟摘 要 在村民自治視野下,村民有"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監督"的權利,有管理村里事務和決定村里重大問題的多種權利。在這些權利中,最重要的權利就是村民的民主選舉權,它是村民自治重要的前提。村民民主選舉是村民自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擴大農村基層民主的關鍵。真正使村民民主選舉落到實處,需要壯大農村集體經濟,規范和完善行政指導規則,大力發展農村文化教育,提高農民的文化素質和政治參與意識,同時還要轉變村干部的工作作風。關鍵詞 民主參與;村民自治;鄉村

    南方農業·下旬 2021年2期2021-06-30

  • 黨建引領下的村民自治
    黨建引領下的村民自治新路徑、新手段。[關鍵詞]黨建引領;村民自治;鄉村治理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和政府不斷優化鄉村治理方式,扎實推進鄉村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習近平總書記在2018年、2019年兩次考察上海時,都強調發揮基層黨組織的引領作用,發揮自治功能。由此可見,在黨建引領下,全面推進村民自治工作,是助力鄉村振興建設的有力抓手。本文以金山區亭林鎮為例,探析黨建引領下的村民自治工作。一、基本實踐1. 在“引”上下功夫,夯實黨建基礎(1)筑牢基層堡壘,壯

    黨政論壇 2021年3期2021-06-24

  • 村民自治中農村流動人口的數字化參與
    流動人口參與村民自治是實現村民自治“治理有效”的題中之義?;谡憬瑼縣的“鄉村釘釘”案例,對村民自治中農村流動人口數字化參與問題展開探討,研究發現村民自治中農村流動人口的數字化參與主要是將參與場域由傳統的物理空間轉換為依托互聯網技術塑造的數字空間,打破了物理空間在時空條件上對農村流動人口參與村民自治的限制,實現了農村流動人口在身體缺場情形下參與村民自治目標。數字化參與的實現主要緣于治理邏輯、技術邏輯與數據邏輯的有機耦合。相較于傳統參與方式,數字化參與具有多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21年2期2021-06-15

  • 馬克思主義論域中關于農村基層治理的思想概論
    村社區治理;村民自治不同社會層面的自治,是社會治理的重要形式之一。農村社區治理與村民自治制度二者緊密相連,不可分割。在以數個行政村為社區單位的聯村社區,農村社區治理與村民自治基本相同,農村社區治理需要以各個行政村的村民自治為基礎。但不管多少行政村構成的農村社區,在治理過程中都必須和村民自治制度相互銜接、遵循。所以,農村社區治理的理論基礎最終還是要追溯到馬克思主義關于基層農民自治的思想。一、馬克思和恩格斯農村公社自治思想在19世紀初的歐洲,自治是一種思想理論

    決策探索 2021年10期2021-06-10

  • 嵌入型邏輯:中國特色基層民主政治制度建設的分析
    獨具特色的以村民自治為主要內容的民主治理模式。在新的歷史階段,如何推動中國特色的民主政治建設,完善中國內生性的民主話語體系,發揮好村民自治在民主政治建設中的基礎性作用,是擺在理想與現實之間的重大問題?;鶎用裰鹘ㄔO的歷史變遷,并非始終都是自發的單向過程,而是伴隨著國家對于鄉村社會民主政治建設的下沉、收縮、再下沉的持續嵌入。國家組織力量的增長,國家政治制度及其運行機制的完善,是基層民主建設的重要支點,實質上影響著基層民主政治的發展?;谥袊毺氐闹卫砟J?,從民

    荊楚理工學院學報 2021年6期2021-05-20

  • 村民自治的歷史嬗變與創新實踐
    道年摘 要:村民自治是由廣大農民自下而上摸索出的一種民主方式,在不同階段、不同時期有著不同的有效實現形式。安徽省全椒縣大季村試點實踐出一種復合自治模式,走出了一條“柳暗花明又一村”可推廣可復制的特色創新之路。關鍵詞:村民自治;大季村;復合自治;特色創新一、“天地茫茫成古今”的村民自治嬗變自治是一種十分悠久的治理方式,“當人類處于初始狀態時主要實行的是自治”,隨著社會的發展,自治方式也在不斷地歷史演進。(一)傳統社會:鄉紳自治在中國漫長的傳統社會里,“皇權不

    農村農業農民·B版 2021年4期2021-05-10

  • 鄉村振興戰略下有效實現村民自治的路徑探究
    摘? ?要:村民自治作為基層秩序規范機制之一,深刻影響著鄉村振興戰略的有效推進。一方面,村民自治的積極品質為鄉村振興戰略提供鄉土支持;另一方面,村民自治的消極陋習給鄉村振興戰略帶來內部阻礙。在農業農村現代化進程中,村民自治必然要借鄉村振興戰略的東風破解困境:破解自治化與行政化的沖突、程序與功效的缺陷、自我治理疲力難題。為此,要積極探索村民自治的有效實現路徑,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主心骨作用,合理發揮政府作用,主動完善村民自治機制,充分利用發展窗口,充分發揮社會

    中共樂山市委黨校學報 2021年1期2021-04-08

  • 淺談我國村民自治制度的溯源及意義
    摘要: 我國村民自治制度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基層民主政治的偉大實踐。隨著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普及,我國農村基層權力結構逐漸發生變化,以村民直接選舉村委會的村民自治制度作為一個新興的權力組織開始在一些地方出現,這一制度的出現和發展對我國民主和法治的建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關鍵詞:村民自治? 制度? 溯源? 意義我國村民自治制度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基層民主政治的偉大實踐,是農村一種有效的治理方式。它不是憑空產生的,不是黨和國家領導人主觀臆造的政治制度,而是通過基層

    中原商報·科教研究 2021年4期2021-03-03

  • 村民自治精細化路徑與機制研究
    摘 要:村民自治精細化是應對現階段村民自治亂象、村民自治制度陷入制度空轉的有效舉措?;谔镆坝^察的研究方法與案例對比的研究方法,本文提出制度嵌入、項目驅動與完全自發的三條村民自治精細化可行路徑,在此基礎上進一步依據發生路徑與實踐內容二變量歸納出四種模式的村民自治精細化運轉機制。關鍵詞:村民自治; 精細化; 基層自治組織村民自治是中國現代化進程中維持具有行政嵌入與村莊內生二元性的鄉村秩序、抑制國家政權內卷化的村級治理手段。①當前村民自治亂象反映村民自治無法達

    科學與財富 2021年28期2021-03-01

  • 村民自治視閾下賂選的本質、原因及對策
    策。關鍵詞:村民自治 ?賂選 ?法治 ?德治習近平指出:“加強農村基層基礎工作,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盵1]這一科學思想為村民自治指明了正確的發展方向。對村委會選舉中賂選的本質、原因及對策進行理性的考量,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和十分深遠的理論意義。一、村委會選舉中賂選的本質要從村民自治、依法治國、以德治國三個不同的維度建構一個適合中國現代農村基層基礎工作實際需要的鄉村治理體系,加強農村基層民主政治建設,必須首先厘清村委會選舉中賂選的本

    科學與生活 2021年30期2021-02-18

  • 村規民約合法性審查的探討
    推器,是凸顯村民自治作用、建設法治鄉村的重要法寶。制定合法的村規民約是村民實現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監督的起始階段,也是依法治國的重要主題之一。目前我國農村村規民約與國家法律相抵觸的問題屢屢出現,且相關法律法規對村規民約合法性審查的規定并不明確,導致村民合法權益難以得到有效的法律保障。因此,完善村規民約合法性審查機制,有效發揮審查主體的作用,明確村規民約制定主體、內容和程序等等是目前刻不容緩的解決方式。關鍵詞:村規民約;合法性審查;村民自治一、引言201

    湖北經濟學院學報·人文社科版 2021年5期2021-02-09

  • 中國農村社區治理實踐探索
    ;全員參與;村民自治[中圖分類號]F320.3[文獻標識碼]B農村社區治理的好壞既關乎國計民生,又關乎農民的切身利益。2009年10月,中共十六屆六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明確提出了在全面開展城市社區治理的同時積極推進農村社區治理建設。通過對國內外社區治理的分析,提出中國當前農村社區治理的新型治理模式,對于規范和引導我們當前你新型農村社區治理的建設有著重要的意義。1國內外社區營造的案例分析1.1日本古川町社區:一個

    農村經濟與科技 2020年19期2020-12-21

  • 嵌入式整合:推進“基層黨建+村民自治”的有效治理
    基層黨組織和村民自治組織自身發展不完備以及兩個不同組織在協作過程中的摩擦甚至沖突,制衡與約束機制不完善等問題,都成為兩者聯結過程中的薄弱環節。通過以提高雙方能力建設為先,把議事協商作為關鍵聯結點,在內部機制和外部要素兩個方面做到兩者整合。[關鍵詞]基層黨建;村民自治;嵌入;整合[中圖分類號]F320.3[文獻標識碼]A1基層黨建與村民自治的困境1.1基層黨建的引領作用發揮不到位《中國共產黨農村基層組織工作條例》中明確指出鄉鎮黨的委員會和村黨組織是黨在農村的

    農村經濟與科技 2020年19期2020-12-21

  • 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的基層治理研究
    為契機,通過村民自治進一步夯實和發揮村兩委與集體資產管理公司的核心作用;以土地管理法和自然資源、農村農業等相關部門出臺的規章制度為準繩,通過法治進一步規范各主體行為和各環節流程;以培育和引導新鄉賢為抓手,通過德治進一步發揮和強化家庭條件較好、威望較高的鄉村精英的示范作用。關鍵詞: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農村基層治理;村民自治;法治;德治;集體產權制度改革中圖分類號:F301.3;F320.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8131(2020)05-0

    重慶工商大學學報(西部論壇) 2020年5期2020-12-21

  • 村民自治中農村婦女政治參與問題研究
    【摘要】隨著村民自治制度的正式實行,中國對于基層民主建設越來越重視,而基層民主的建設離不開廣大農村婦女的參與。通過對150名農村婦女的調查發現,農村婦女的政治認知水平不高、參與態度消極、參與程度較低,必須要不斷加強農村婦女的文化素質、積極發展鄉村經濟、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以提高農村婦女的參政水平,推動農村基層民主建設?!娟P鍵詞】村民自治;農村婦女;政治參與[中圖分類號】D6【文獻標識碼】A隨著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不斷深入發展,約占農村一半人口的農村婦女逐漸成

    農村經濟與科技 2020年17期2020-12-14

  • 農村面源污染治理的對策
    染治理中發揮村民自治作用、完善相關法規等,以期為保護農村環境提供參考。關鍵詞 ? ?農村面源污染;治理對策;積極性;村民自治中圖分類號 ? ?X71 ? ? ? ?文獻標識碼 ? ?A文章編號 ? 1007-5739(2020)19-0178-03《2013中國環境狀況公報》顯示,在當年的化學需氧量與氨氮排放中,農業污染源排放量分別是工業污染源的3.52倍和3.17倍,分別占全國排放量的47.8%和31.7%?!?016中國環境狀況公報》顯示,廣大鄉村地區

    現代農業科技 2020年19期2020-12-07

  • 鄉村振興背景下村民自治問題研究
    效的前提,而村民自治是鄉村治理體系的必要途徑。本文從村民自治的意義和存在問題入手,并探索村民自治的合理方式以契合鄉村振興戰略的需要。關鍵詞 鄉村振興 鄉村治理 村民自治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要求加強農村基層民主政治建設,健全“三治”相結合的村民自治機制,是鄉村振興戰略的必然要求。村民自治擁有很大的治理空間自由度和多形式的自治內容,使村民自治在推進鄉村振興進程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重大作用。一、村民自治有助于推進鄉村振興戰略(一)村民自治有利于協調各類基層組織村民自治

    現代企業文化·理論版 2020年21期2020-11-09

  • 鄉村振興背景下鄉村社會治理困境及規避策略
    有效措施調節村民自治的張力,科學合理地明確鄉村振興的成長坐標,合理有效地重塑鄉村公民的科學精神,突出新鄉村治理主體力量。[關鍵詞] 鄉村振興;鄉村社會治理;村民自治;治理主體[中圖分類號] D422.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7909(2020)26-08-2鄉村治理是國家治理的重要組成部分。2020年中央一號文件對農村基層治理提出了明確的要求:要加快推進鄉村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在鄉村振興大背景下,我國大力推動鄉村社會治理工作,

    鄉村科技 2020年26期2020-10-30

  • 微信群在歷史教學中作用初探
    ;歷史教學;村民自治當前,在國家推進“智慧校園”和“智慧課堂”的大背景下,信息化的教學手段,在平時的教育教學工作中成為常態。隨著微信、QQ等社交軟件在班級管理、同學交流、學校和家長的溝通方面普遍使用,信息傳遞的有效性和迅捷性得到提高?;谝陨弦蛩氐目剂?,微信群在教育教學工作中的使用成為一種新的嘗試。通過微信群在教育教學中的使用,筆者有以下幾個層面的體會,主要體現在對傳統課堂時空的突破、教師業務能力水平的提高、學生自主學習和合作探究能力的加強、學科表達能力的

    學習周報·教與學 2020年7期2020-10-21

  • 法治化視野下的鄉村能人角色變遷
    ;民間調解;村民自治;法律明白人[作者簡介]藍壽榮(1966—),男,南昌大學法學院教授,研究方向為經濟法、農村法;羅 靜(1995—),女,南昌大學法學院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經濟法。(江西南昌 330000)[基金項目]江西省社會科學“十三五”(2016年)規劃項目“環境強制責任保險立法研究”(16FX 08);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2018年)“深化基層矛盾糾紛化解共建共治機制及其風險預判研究”(18ZDA166)在人類社會發展進程中,人們長期就近相

    老區建設 2020年16期2020-09-27

  • “共同締造”理念下鄉村治理路徑探索
    同締造理念下村民自治的先導性,探索共同締造理念的具體實踐路徑。從公眾參與和村民自治的角度建設完善鄉村基層自治組織,以村民為主體,實現村莊的共建共治共享,探索新時代我國鄉村振興的新途徑。關鍵詞:共同締造;鄉村治理;村民自治;公眾參與;晏崗村doi:10.3969/j.issn.1009-1483.2020.07.015 中圖分類號:TU982.29文章編號:1009-1483(2020)07-0101-08 文獻標識碼:AExploring Rural Go

    小城鎮建設 2020年7期2020-09-22

  • 村民自治背景下鄉村關系的沖突及其原因研究
    晨晨摘 要:村民自治制度實施以來,給農村帶來了活力,但在實踐過程中鄉村關系出現與規范相沖突的現象。一方面是鄉鎮政府對村委會過度干預,從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監督四個方面影響村委會自治權的開展,另一方面,村委會自身存在行政化與過度自治問題。這些現象的根源在于壓力型體制、鄉鎮財政等宏觀體制和微觀層面村委會自身存在問題等所產生的影響。關鍵詞:村民自治;鄉村關系;沖突;原因中圖分類號:D9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311/j.cnki.167

    現代商貿工業 2020年29期2020-09-14

  • 我國鄉村治理桎梏與突破思路
    ;治理職權;村民自治[中圖分類號] D42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7909(2020)21-17-21 我國鄉村治理現狀1.1 鄉村治理職權不明一方面,部分地區農村兩委的權責關系定位不清。從制度方面而言,村民委員會與農村黨支部的關系應是黨支部處于領導核心地位,村民委員會在黨支部的領導下依法組織村民自治。而在實際工作中,部分地區往往存在黨支部與村民委員會無法明確分工的問題,合作也不夠充分,出現黨支部片面強調領導地位而村委會片面強調自治

    鄉村科技 2020年21期2020-09-01

  • 村民自治的發展
    省農村地區的村民自治實踐涉及到多方面的問題,其中最為關鍵的就是必須從實際上保障廣大農民群眾直接行使民主權利,依法辦理自己的事情,創造自己的幸福生活。鑒于此,M村村民自治的調研主要從鄉鎮政府、村委會以及村民三個方面展開。關鍵詞:鄉村治理;村民自治;鄉村振興一、鄉鎮政府方面1.鄉鎮政府的主要角色鄉鎮政府是國家與農村的連接點,對于實現鄉村治理現代化以及推進國家治理現代化發揮著重要的作用。鄉鎮政府在農村扮演的角色主要有兩個:領導者和指導者。領導者這一角色體現在鄉鎮

    新絲路(下旬) 2020年9期2020-08-14

  • 基層黨建引領民主與治理有效互聯的創新機制研究
    民主與治理是村民自治的兩大使命,兩者無法互聯使得村民自治陷入困境,并限制著“治理有效”這一鄉村振興戰略目標的實現。各地探索以黨建創新的形式引領兩者形成合力,擴大黨內民主,實現黨內民主與人民民主對接,推動村民自治的民主發展;拓展黨政職能,通過縱向政治職能擴展與橫向經濟職能延展,實現對鄉村各類事務的有效治理。農村基層黨組織在促進民主與治理互聯方面具有功能優勢、主體優勢和整合優勢。為激發村民自治的活力,農村基層黨組織的創新實踐應在發展民主與治理融合機制、構建“一

    中共天津市委黨校學報 2020年6期2020-08-09

  • 村民自治實踐的思考
    張蘭君摘要:村民自治是我國基層群眾性自治方式,是我國農村基層民主實現方式,更是提高農村治理水平的一條有效途徑。然而在村民自治的過程中存在著各類潛在的問題。這些問題的產生大多是由于在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這幾個環節沒有落實到位。為了鞏固和保護農民的自主權,這就需要從源頭保障選舉的民主和自主,提高村民素質,頒布科學有效的相關法律規章,理清“村治”、“行政”、“黨務”、“經營”之間的關系,健全村民自治權的司法救濟制度,建立高素質村民干部隊伍。關鍵

    世界家苑 2020年4期2020-06-30

  • 從移風易俗角度看鄉規民約社會治理功能
    ;鄉規民約;村民自治在前往江蘇“最美鄉村”如皋G地、C地等地進行“鄉規民約與鄉村文化建設關系”的調研過程中,我們發現有關破除陳規陋習,推進移風易俗的規定格外引人注目,在當地鄉規民約的篇幅中占了四分之一以上,這激起了我們的興趣。在對村民的采訪中,我們進一步了解到,在沒有鄉規民約之前,許多村民對各種婚葬嫁娶的陋習苦不堪言,但迫于傳統觀念、從眾心理等壓力,移風易俗進程緩慢。在鄉規民約制定或修改后,當地紅白事中的不文明現象有了很大改觀。那么,農村陋習究竟“陋”在何

    青年與社會 2020年10期2020-05-28

  • 村民自治能力建設在應對重大公共衛生事件中的作用研究
    ?!娟P鍵詞】村民自治;公共衛生事件;自治能力此次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病毒疫情來勢兇猛,一時在國內外引起來極大的恐慌。在這關鍵時刻,以習近平為核心的黨中央及時采取了英明果斷的措施,舉國上下眾志成城,經過艱難的隔離封城,全國各條戰線一起行動,尤其是在醫務人員的英勇抗擊下,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但是目前疫情依然嚴峻。打贏這場抗擊新冠病毒肺炎戰役需要全民動員,城市社區基本可以做到可管可控,但是農村依然存在很多難以管控的地方,風險隱患非常嚴重。農村村民主體意識、責任意識不

    中國房地產業·上旬 2020年3期2020-05-26

  • 鄉村社會治理視角下的精準扶貧問題研究
    村;治理;“村民自治”我國貧困地區較多,若僅靠區域自身條件發展經濟是十分困難的,因此需要國家采取積極措施幫助貧困區域人民致富。精準扶貧與鄉村社會治理是相聯系的,貧困村的脫貧致富也是鄉村社會治理的治理路徑之一,因此從鄉村治理的視角下分析精準扶貧當前面臨的問題和分析治理對策更貼近現實,更為有效。一、鄉村社會治理視角下精準扶貧面臨的問題國家治理的基礎性工作是從鄉村治理開始的,鄉村治理是國家治理的第一步。深度貧困的地區仍舊是脫貧攻堅的焦點,是最困難的地方,最急需解

    青年與社會 2020年6期2020-05-03

  • 我國村莊規劃的法規制度沖突與應對策略研究
    劃管理制度、村民自治制度、土地產權制度,在具體的村莊規劃管理與實施過程中暴露出許多問題:一是村莊規劃管理權與村民自治權的相互制約,二是自上而下的行政決策與自下而上的民主決策的制度沖突,三是農村集體土地的收益權和使用管理權分離。文章系統梳理村莊規劃相關的法規和制度,從法規視角剖析目前國內村莊規劃中出現的管理與實施問題產生的原因,并基于現有的法律環境提出規劃應對策略。關鍵詞:村莊規劃;規劃管理和法規;村民自治;土地制度doi:10.3969/j.issn.10

    小城鎮建設 2020年1期2020-04-08

  • 試析影響西部基層選舉的因素
    主治理結構中村民自治的重要方式。本文概述了渭南市B村村委會換屆選舉過程,分析論述了經濟利益、血緣宗親、權利意識及民風閉塞對村民委員會選舉的影響。探析解決我國西部地區村委會選舉問題的對策建議:提高村民文化素質和政治素質;要大力發展鄉村集體經濟;要完善村委會選舉相關法律?!娟P鍵詞】 村民自治;村委會選舉;影響因素;對策在基層群眾自治中,村民委員會選舉作為村民自治機構隨著中國政治、經濟、文化的發展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從1980年中國第一個村委會產生到現在,村

    新西部·中旬刊 2020年1期2020-03-31

  • 村規民約現代化在村莊治理中的作用分析
    基層治理;村民自治;村規民約;作用在十八屆三中全會,中央首次提出“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緊接著十九大報告中制定了治理現代化的時間線與宏偉藍圖,基于前期的成就對治理現代化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要求。村莊作為基層治理的一部分,是國家治理體系的末梢或起點之一,也是國家治理現代化藍圖實現的重要攻堅版塊。而正如古時法家所云“法令行則國治,法令弛則國亂”,無論是國家還是村莊治理的現代化,“法”是其治理的關鍵與保障?,F行我國的村莊治理實行村民自治,在各部門法常規

    新西部·中旬刊 2020年1期2020-03-31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