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情境教學法指導下民辦高職院校思政課教學模式啟發

2022-05-30 20:01常青
客聯 2022年7期
關鍵詞:民辦高職院校情境教學法思政課

常青

摘 要:情境教學,是在對社會和生活進一步提煉和加工后才影響于學生的。其形式多種多樣。但最重要的形式莫過于生動形象的語言,是寓教學內容于具體形象的情境之中,這個具體形象的情境靠的是生動形象的語言來完成。

關鍵詞:情境教學法;民辦高職院校;思政課;教學模式

情境教學,是在對社會和生活進一步提煉和加工后才影響于學生的。其形式多種多樣。但最重要的形式莫過于生動形象的語言,是寓教學內容于具體形象的情境之中,這個具體形象的情境靠的是生動形象的語言來完成。其含義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有目的地引入或創設具有一定情緒色彩的、以形象為主體的生動具體的場景,以引起學生一定的態度體驗,從而幫助學生理解教材,并使學生的心理機能得到發展的教學方法,其核心在于激發學生的情感。

語言是人類敞開心扉的交流形式;是人類搭架心靈橋梁的快捷方式;是人類情感交集的抒發模式;是人類釋放悲喜的表達公式。如何淋漓盡致、唯美完善地運用語言這門深奧的哲學,是一種深內涵、高層次的學問。語言是一門藝術。大膽地設想一下,用我們的語言打造一個思政課學習的情境,將會是怎樣的呢?這是我長期探索的一個問題。

我為什么要研究如何將語言藝術與思政課巧妙地結合起來的原因主要是對于民辦高職學生的學習情況堪憂,長期以來接觸了不少民辦高職學生,對他們的學習情況有一定的了解。民辦高職院校學生是一個相對復雜的群體,他們大多在高中階段或者職業高中階段學習成績不佳,存在各種厭學情緒。高職學生在中學階段普遍成績一般,受到老師和家長的表揚相對較少。以致對學習常有一種回避、厭惡,甚至恐懼心理。進入職校,受到這種慣性左右,多數人仍然不能主動汲取在中學階段學習失敗的教訓,繼續渾渾噩噩,得過且過,對學習依舊漠不關心,缺乏興趣和動力。另外,有些高職學生自我約束能力較弱,紀律觀念淡薄,做事習慣以自我為中心,對校規校紀無所敬畏。教室內遲到、曠課猶如常事,宿舍物品隨意擺放,公眾場合大聲喧嘩,課堂之上目無教師尊長,校園內不重儀表,喜著奇裝異服等等。我們說教師備課,要備教材備學生,面對這樣的受眾群體,如果用普通的語言很難吸引他們的目光,我也曾試著創設一些活動和案例,有一定效果,但很多學生不愿意配合學生課前搜集資料,做大量地準備工作,所以我用一種說書類似的語言來上課,感覺效果更好。

我小時候最喜歡的節目就是趙忠祥的《動物世界》,王剛的《夜幕下的哈爾濱》,劉蘭芳的《岳飛傳》?,F在很多年輕人不太熟悉評書,但是以前生活條件艱苦,很多人喜歡通過收音機聽評書,真可謂說的你唱得還好聽。評書即一人演說,通過敘述情節、描寫景象、模擬人物、評議事理等藝術手段,敷演歷史及現代故事。北方語系通稱評書,南方多稱“評話”,也有稱“評詞”的。如何將語言藝術與思政課教學巧妙地結合起來,用生動形象的語言創設一個和教材內容契合的情境,是我們把思政課上成學生喜歡的課的有效途徑。

例如,《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第五章中講述:對外開放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一項基本國策。歷史和實踐證明,改革開放是新時期最鮮明的特點,改革開放是社會主義社會發展的直接動力。改革開放所帶來的成就福澤著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切實提高了我們的生活質量。1.理論原因: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對社會主義社會基本矛盾的認識;毛澤東對社會主義基本矛盾的認識;鄧小平對社會主義社會基本矛盾的豐富和發展。2.現實原因:案例展示:小崗村十八個紅手印的故事?!缎彺迨藗€紅手印的故事》就可以運用語言藝術。首先,挖掘故事的主題,聚焦主題的界定,把握主題的要求。展開故事的情節,營造故事的開頭,鋪展故事的主體,勾畫故事的結尾。塑造故事的人物,刻畫神態表個性,揭示命運展風貌?!俺龊跗渫狻薄适碌闹v述,生動敘事、強化感染,彰顯人物個性,注重用語口語化,駕馭語速節奏。凸顯細節、深化印象,注重語言細節,強化動作細節,掌控心理細節。再現場景、融入故事,渲染故事場景,烘托故事氣氛,再現故事環境,體驗故事角色。運用體態、增強表達,恰如其分的肢體再現,剛柔相濟的眼神傳達,聲情并茂的擬聲傳達。其次,講故事的過程中夾雜評論,提出疑問,并引導學生思考,可以加入學生回答問題的環節,這樣等于教師是夾敘夾議,有講有評,互動思考,面面俱到。在本次教學實踐中,平時上課睡覺、玩手機的學生都打起了精神,因為他們已經被吸引住了。講完這個故事,引導學生總結出改革的現實需要的問題,整個過程有理有據,環環相扣,有條不紊。通過這次成功嘗試,在思政課的各個教材和章節里面都滲透運用,起到了很好的效果,用語言魅力引導學生進入思政教學的情境當中,使抽象的理論變得更好理解。

當然,這種語言藝術打造的情境教學法的氛圍固然很好,但對教師的語言功底要求很高。這就要求教師練好基本功。記得有一次參加省教育廳組織的備課會時,其中講課的專家是北京師范大學的教授,這個教授講得非常好,語言藝術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層次,本來思想政治課就很枯燥,可在他嘴里完全不同感受,教師們基本上是三兩分鐘就開懷大笑一次,講的還是正題,語言非常有感染力,當時我就佩服得五體投地,下定決心好好學習。

教師表達能力是教師能力素質的重要內容和有機組成部分。它是教師從事教育、教學、科研工作,向學生傳授知識和技能的重要工具和必備條件。教師的表達能力主要是語言,教師的課堂語言應該通俗簡潔使學生易懂;留下闖隙,便于學生思考;與書面語言基本一致,便于學生筆記;生動形象,以引起學生興趣;抑揚頓挫,以吸引學生注意力。教學語言最忌拖泥帶水,學生不得要領;放連珠炮,學生無法思考;過于高亢,學生精神緊張,頭腦發脹;過于低沉,學生精神分散,昏昏欲睡。語言表達能力這個基本功是必須通過刻苦的學習和實踐才能掌握的。

第一,教師要錘煉自己的語言。

由于教材是用規范的書面語言表達嚴整的知識體系,不少句段內蘊繁富,教師讀過或學生看過未必能理解、記住。這就要求教師能把某些概括性強的語言表述得明確、具體、通俗些,讓學生一聽就懂;盡量用直觀性強的語言,把內容描繪得生動些,將所要傳授的知識勾畫成一幅幅鮮明的圖畫,使學生形成一個個印象清晰的概念。同時,語言要幽默。一方面,幽默能增加講授內容的形象性和鮮明性,容易使大腦皮層處于興奮狀態,有助于聽者的記憶和理解;另一方面,青少年學生腦神經系統的發育還不成熟,要發展其邏輯(抽象)思維,也離不開形象思維的支持,而幽默往往是以形象思維為特征的。從這個意義上說,幽默的教學語言(特別是內含哲理的幽默語言)是發展學生思維能力的一個重要方面。

第二,教師要有扎實學識。

四有好老師是指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實學識、有仁愛之心的“四有”好老師。出自2014年第30個教師節前夕,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北京師范大學時勉勵廣大師生的講話。教師要想有扎實學識必須有終身學習的習慣。終身學習能使我們克服工作中的困難,解決工作中的新問題;能滿足我們生存和發展的需要;能使我們得到更大的發展空間,更好地實現自身價值;能充實我們的精神生活,不斷提高生活品質。學習是人類認識自然和社會、不斷完善和發展自我的必由之路。 無論一個人、一個團體,還是一個民族、一個社會,只有不斷學習,才能獲得新知,增長才干,跟上時代。十六大報告強調:要“形成全民學習、終身學習的學習型社會,促進人的全面發展?!边@就從深度和廣度上對學習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終身學習,講的是人一生都要學習。從幼年、少年、青年、中年直至老年,學習將伴隨人的整個生活歷程并影響人一生的發展。這是不斷發展變化的客觀世界對人們提出的要求。人類從誕生之日起,學習就成為整個人類及其每一個個體的一項基本活動。不學習,一個人就無法認識和改造自然,無法認識和適應社會;不學習,人類就不可能有今天達到的一切進步。學習的作用又不僅僅局限于對某些知識和技能的掌握,學習還使人聰慧文明,使人高尚完美,使人全面發展。正是基于這樣的認識,人們始終把學習當作一個永恒的主題,反復強調學習的重要意義,不斷探索學習的科學方法。同時,人們也越來越認識到,實踐無止境,學習也無止境。古人云:吾生而有涯,而知也無涯。當今時代,世界在飛速變化,新情況、新問題層出不窮,知識更新的速度大大加快。人們要適應不斷發展變化的客觀世界,就必須把學習從單純的求知變為生活的方式,努力做到活到老、學到老,終身學習。

第三、教師要注重肢體語言的運用。

肢體語言又稱為無聲語言、體態語言、形體語言。從動靜角度來看,肢體語言分為動態語言、靜態語言。動態語言包括眼神、手勢、表情等;靜態語言包括服飾、姿態、神態等。肢體語言可以分為三部分:面部表情(微笑)、眼神、手勢。微笑練習上臺時,就需要面帶微笑,這樣才能在第一時間給聽眾一個很好的印象,也使得自己的緊張感很快消除,盡快進入狀態。有魅力的微笑是天生的,但依靠自身努力也完全可以擁有。笑臉中最重要的是嘴型,根據嘴型如何動,嘴角朝哪個方向,微笑也不同。面部肌肉跟其他肌肉一樣,使用得越多,越可以形成正確的移動。面部表情最生動的部分就是眼神,人的喜怒哀樂都可以通過眼睛反映出來。眼睛注視聽眾,在與聽眾對視匯總游走,不斷和聽眾進行心靈對話。手勢是演講者運用手指、手掌、拳頭和手臂的動作變化,表達思想感情的一種態勢語言。

第四、教師人格要高尚。

法國作家羅蘭說過:“要散布陽光到別人的心理,先得自己有陽光?!狈駝t,不但無力說服學生,甚至會使學生對政治課內容的科學性、可信度產生懷疑。如果老師的師德形象與學生期望的相符,學生就會“親其師,信其道”,并以教師為榜樣和楷模,進行自我人格塑造;作為政治課教師,更應當言行一致,率先垂范。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必須做到。作為人生道路的引路人,政治課教師應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完美的人格,樹立正氣,以身立教;要做到實事求是,敢于說真話;具有頑強的意志品質,在困難面前不動搖,不退縮,目標始終如一。要求學生熱愛人民,自己首先要愛學生:要求學生求知探索,自己就應當博覽群書。這樣學生就會由敬佩老師的學識和人格而堅信政治課的科學性,增強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激起積極向上的情感??梢?,思想政治課的教學魅力也依賴于教師的人格魅力。

高職學生普遍對政治課不感興趣,究其原因主要有三點:一是存在偏見,認為思想政治課是空洞的理論說教,學了沒用;二是政治課堂枯燥乏味,缺乏吸引力;三是學生邏輯思維、抽象思維能力較弱,認為思想政治課晦澀難懂,有畏難心理。兩千多年前,孔子曾經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彼浴皹穼W”應成為教師教學效果的根本追求。同樣,教學也是一門藝術,教師要設法賦予政治課趣味性、生動性,尋求增進樂趣的途徑和方法,作到教學內容和學生喜聞樂見的教學形式的完美結合,使學生把上政治課看成是一件愉快的事情。教學情境是在課堂教學中,根據教學的內容,為落實教學目標所設定的,適合學習主體并作用于學習主體,產生一定情感反應,能夠使其主動積極建構性學習的具有學習背景、景象和學習活動條件的學習環境。教學情境可以貫穿于全課,也可以是課的開始、課的中間或課的結束。而所有的教學情境的設置中最主要的工具就是我們教師的語言藝術。我國古代偉大的教育家孔子早已進行了此教學實踐,孔子私人辦學,帶領學生周游列國,隨時隨地因事因人,對學生進行恰如其分的教育。

猜你喜歡
民辦高職院校情境教學法思政課
新時代高校思政課中中國故事的創新表達
——評《新時代高校思政課的打開方式》
淺議高校學生在思政課中的情感認同
思政課堂這樣“沸騰”——陜師大思政課從“有意思”到“有信仰”
民辦高職院校音樂欣賞課的教學實踐研究
民辦高職院校教師對職后培訓激勵制度分析
“互聯網+”時代民辦高職院校立德樹人教育的探析
建立健全民辦高職院校師德師風長效機制
初中科學課程中利用情境教學法滲透德育的探討
小學英語課堂情境教學法探討
創設情境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