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深度學習的英語課堂活動評價體系探究

2022-05-30 22:45段慧敏
校園英語·下旬 2022年7期
關鍵詞:英語課堂

摘 要:近年來,深度學習理念成為中小學教師重要的教研課題。不同學科、學段的教師及教育教學研究者對深度學習理念的理解與闡釋不盡相同。對于英語學科深度學習的研究主要圍繞英語學科核心素養進行探討。在深度學習理念的指導下,本研究主要聚焦英語課堂活動的評價體系,從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四個維度來探究英語課堂活動評價標準。

關鍵詞:深度學習理念;英語課堂;課堂活動評價

作者簡介:段慧敏(1994.02-),女,河北邯鄲人,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康巴什區第二中學,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語教學論。

近年來深度學習理念逐漸滲透于課堂教學中,引起了廣大學者與一線教學工作者的關注。在義務教育階段評價與考核系統不斷深入發展與完善的背景下,傳統的機械式學習方式已不再適用,因此促進學生進行深度學習成為教師的重要任務。從2010年起,有關深度學習的研究大幅度增加,對深度學習的研究涉及各學科、各學段,主要集中于探究不同學科學段的教學模式、教學策略、評價方式等,且不同學段與學科之間存在很大差異。對英語學科深度學習的研究主要圍繞語言能力、文化意識、思維品質、學習能力這四項核心素養展開,主要探究了各學段英語教學模式及課程建設,對英語課堂活動評價體系的相關研究不足。已有的相關研究還存在諸多問題,如評價體系指標繁多,對推廣深度學習評價常態化造成障礙;淺層學習評價與深度學習評價之間界定模糊,難以分層評估等。探究英語課堂活動評價體系是完善現代英語教育教學體系的需求,以深度學習理念為指導建立英語課堂活動評價體系是實現課堂教學走向深度化的現實需求。

一、英語課堂活動評價的理論依據

當前的教育教學不再強調學生掌握知識的廣度,學生的記憶能力,更側重學生能力的發展,要求學生在掌握新知識的基礎上具備深度理解、遷移、創新的能力,也就是深度學習的能力。深度學習作為培養學生核心素養教學改革的核心理念和價值追求,對課堂活動評價體系的構建具有重要指導意義。深度學習不僅體現在學習成果上,更體現在學習過程當中。深度學習注重單元基礎知識,更強調批判性思維、知識遷移能力和問題解決能力,要求學生將已掌握的基礎知識遷移應用于新的情景中,還能批判性地分析問題并使用一定的策略方法解決問題。而淺層學習是相對于深度學習的一種學習方式。在發生深度學習之前,先出現的是對知識信息進行表層加工的淺層學習。淺層學習和深度學習相互之間存在一定的關聯,區分淺層學習與深度學習有利于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判斷與使用不同的教學手段,同時有利于更有層次地評價學生學習效果。對英語學科而言,發展英語學科核心素養是深度學習的落腳點,因此應當以深度學習為方法論,將落實英語學科核心素養培養作為課堂活動評價的最終歸宿。英語課堂活動評價體系的構建應當以深度學習理念為指導,開展持續性學習評價,最終以發展學生的綜合能力與高階思維品質為目標。

二、英語課堂活動評價體系的構建

構建英語課堂活動評價體系首先需界定英語課堂活動的目的。開展英語課堂活動的目的是培養學生的英語學科核心素養,即語言能力、文化意識、思維品質、學習能力。因此,英語課堂活動的評價應以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為最終落腳點。為了更有層次地評價課堂活動,首先應厘清各項核心素養包含的評價要素,區分各要素屬于淺層學習亦或深度學習范疇,再確定適用于英語課堂活動的各項評價要素。

(一)語言能力評價

語言能力指的是通過課堂對學生聽、說、讀、寫等訓練,使其掌握一定的語言知識和語言技能,包括語音、單詞、語法、語篇、語用等英語語言知識。文化意識指的是對英語語言文化背景的了解、理解。以上兩種語言素養助力學生吸納新知,學生對新知識的理解記憶和對舊知識的整合,需要教學材料作為參考和輔助。布蘭思福特認為,初始學習達不到一定的深度和水平,遷移是不會發生的。因此吸納新知不完全屬于深度學習,但卻是發生深度學習的基礎與前提。

憑借廣博的知識,思維可以超越表面結構,就產生了相對的深度學習。學生可以將學到的語言知識遷移應用到實際語境中,英語語言的表意功能得以體現。因此對語言能力的評價應分為不同階段,起始階段應為對課堂語言目標的掌握程度,在掌握了基本的語言知識后,學生可以通過整合、加工,將它應用于新的語境中。學生深入思考,進行深度學習,將新知識與舊知識形成連接,并遷移應用于新的語境中,是語言能力達到高級階段的表現。

(二)文化意識評價

義務教育階段的學生應當了解一定的外國文化,應當將學生的文化意識納入評價體系中。文化意識的掌握包括起初的了解、理解,再到進一步對比與鑒別,因此對文化意識維度的評價分為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為對新知的掌握,包括理解和記憶,第二階段是在掌握新知的基礎上,對其進行遷移應用及區分鑒別。在第一階段,通過閱讀教材、聽講及對英語課堂活動的體驗,學生應當了解并熟知該課堂活動中既定的文化知識目標。學生在了解、認知外來文化的同時,能夠對外來文化進行甄別與判斷,認同并熱愛本民族文化。這就要求學生有一定的辨別與鑒賞能力,對外來文化進行深度體驗與辨別,對這種文化進行深度分析,認識到這種文化的優劣之處。并將其與本國文化進行深入比較,從多角度探究外來文化與本國文化之間的異同之處。第二階段,學生對中外文化進行比較,最終能夠形成正確的文化觀和價值觀。

(三)思維品質評價

思維品質指的是通過對英語語言的學習掌握相應的思維能力,包括批判性思維、邏輯思維以及創新思維等,這些思維能力是深度學習所需要的。思維品質是思維能力的外在表現,是學生的思維邏輯性、創新性、批判性等方面所表現的水平和特點,是衡量思維能力發展程度的標志。對學生思維品質的培養本身沒有特定的教學材料,而是滲透在課堂活動中,體現在學生領悟、分析和思考的內隱過程中,屬于深度學習的范疇。思維的邏輯性主要指學生在表述一件事情或論述一種觀點的時候,前后是否是相關聯的,是否有矛盾,段落之間是否順序得當、條理清楚,所用論據是否能有效支撐論點, 所得結論是否順理成章等。批判性思維是深度學習過程中的重要表現。批判性思維并不是僅指批判與質疑,也包括積極思考、深度理解 、分析判斷、明辨是非、推理論證等。學生在課堂活動中有自己的判斷和認識,不盲從他人的意見并能夠批判性地進行分析與自我糾正。創造性思維指的是學生在語言分析、理解和運用時有創新性,要求學生能夠開放性地、創造性地表達英語語言。

(四)學習能力評價

英語學科學習能力指的是學生能夠調動已有的知識和策略,主動去吸納、掌握和運用新的語言知識,提高學習效率的能力。學習能力主要是對學習材料的深度加工能力,幾乎不涉及重復記憶、機械模仿等淺層學習的過程,因此學習能力存在于學生英語課堂活動深度學習階段。英語學科的學習能力包括策略和意識兩方面。策略方面指的是學習英語語言的各種學習方法策略,包括運用正確有效的學習方法和途徑和一定的學習資料,最終使學生能夠有效地獲取新知。掌握一定的英語學習策略是評價學生英語語言能力的重要指標。意識方面指的是自我評價、監督與調節,學生能在學習各個階段給予自己合適的評價,在學習過程中進行自我監督和調節,同時還包括學生能夠對英語學科投入正確的情感、態度、價值觀,以期對英語學科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學習能力不僅為學生的自主學習和終身學習創造了有利條件,更有助于學生提升以英語為工具學習其他課程的意識和能力。

三、基于深度學習實施英語課堂活動評價的前提

由于英語課堂具有課型豐富、活動多樣等特點,因此教師應將評價內容與教學目標進一步整合。教師應依據教學計劃與活動安排,對英語課堂活動評價體系進行適度調整,使各個評價標準與教學目標的結合更加緊密?;谏疃葘W習實施英語課堂活動評價應具備以下前提:

(一)評價應貫穿課堂活動全過程

深度學習可以發生在課堂活動的各個環節,因此評價應貫穿于課堂活動的全過程,教師應以促進學生深度學習和發展學生英語核心素養為目的開展持續性評價。在評價的過程中發現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向學生提供幫助和反饋,促進學生有效學習。教師進行及時的反饋和指導,讓學生能夠有效調整、監控自身的學習情況,推進學生的學習進程,使學習不斷深入。教師還可以通過在活動過程中不斷地評價學生,促進學生進一步深入思考,使得教師的深度評價與學生的深度學習之間相互影響、彼此促進。

(二)評價前應掌握每個學生的基本情況

深度學習不僅發生于基礎扎實、思維靈活的學生身上,也存在于基礎相對薄弱或思維緩慢的學生身上,且每個學生深度學習的范圍、程度不同。因此,教生不能用同一評價標準衡量所有學生的深度學習情況,而是在一定的評價體系內對不同的學生采取不同的評價標準。教師應提前了解每個學生的基本情況,了解每個學生的學情以及最近發展區,在課堂活動過程中精準地判斷每個學生發生深度學習的范圍和程度,并給予及時、有效的評價。

(三)評價形式應多樣化

對學生的評價反饋應當不局限于正式評價, 除了有計劃、有目的的評價之外,還要發揮非正式評價的積極作用。教師應在課堂中隨機應變,除了階段性地總結與評價之外,在教學的關鍵期給予學生正面或側面的評價與提示往往能讓其在學習過程中有所突破。評價形式的多樣性也可以體現在評價主體和評價對象上。一方面,評價對象可以是個人,也可以是群體。評價不僅可以來自教師,還可以讓學生針對自身情況進行自評,或學生之間進行互評。另一方面,評價的方式可以是系統的書面評價,也可以是口頭評價等。

四、結語

教學評一體化是當前英語課堂教學的發展趨勢,評價在整個教育教育過程中起著關鍵作用,是檢測教學成果的重要保障。在全面深化課程與教學改革的大背景下,用科學的評價體系評估學生在英語課堂活動中的表現,有利于促進學生開展深度學習和培養學生深度學習的能力,最終發展學生的英語學科核心素養。本研究依托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確定了英語課堂評價體系的評價要素。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教師應以具體課堂活動目標為基準,對評價體系與教學計劃進行整合。針對不同的英語課型,制訂更細化的評價方案。后續的研究將繼續關注英語課堂活動評價體系各項標準的成分,并結合具體教學案例,修改及完善評價體系的內涵與外延。

參考文獻:

[1]劉哲雨,郝曉鑫.深度學習的評價模式研究[J].現代教育技術,2017(4):12-18.

[2]張瑋.基于深度學習的智慧英語課堂設計[J].教育學術月刊,2019(10):99-104.

[3]郭華.深度學習及其意義[J].課程·教材·教法,2016(11):25-32.

[4]約翰·D·布蘭思福特,安·L·布朗,羅德尼·R·科金.人是如何學習的:大腦、心理、經驗及學校(擴展版)[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3.

[5]蘭春壽.英語課堂教學目標設定與思維品質培養[J].課程·教材·教法,2019(9):107-113.

[6]Elder L Paul R. Analytical thinking[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6.

[7]陳則航,王薔,錢小芳.論英語學科核心素養中的思維品質及其發展途徑[J].課程·教材·教法,2019(1):91-98.

[8]黃遠振,蘭春壽,黃睿.為思而教:英語教育價值取向及實施策略[J].課程·教材·教法,2014(4):63-69.

[9]朱芬.基于英語核心素養提升的深度教學模式探究[J].教學與管理,2018(30):102-104.

[10]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猜你喜歡
英語課堂
用愛澆灌英語課堂
美味的英語課堂
英語課堂上討論與爭辯之探
巧用電子白板 激活英語課堂
讓快樂回歸英語課堂
如何提高英語課堂教學質量
高效英語課堂的打造
如何讓學困生走進英語課堂
行走在卓越英語課堂的路上
讓初中英語課堂充滿活力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