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避暑山莊建筑遺址的數字化展示與傳承研究

2022-05-30 07:05劉娜孫雨
美與時代·城市版 2022年6期
關鍵詞:避暑山莊數字技術

劉娜 孫雨

摘 要:在數字化設計的背景下,圍繞2021年習近平總書記在承德考察時的重要講話精神,尋找避暑山莊文化遺產展示與傳承的新方向。結合避暑山莊的文化遺產內容、建筑遺址研究現狀及數字化設計研究內涵,拓寬避暑山莊建筑遺址遺產的展示和傳承研究廣度,加深避暑山莊文化遺產的數字化研究深度,構建避暑山莊文化遺產的數字化展示創新模式,令避暑山莊文化遺產重新“活”起來,形成避暑山莊文化遺產的數字化展示傳承思路。

關鍵詞:數字技術;避暑山莊;建筑遺址;清音閣建筑群

基金項目:本文系2021年度承德市社會科學發展重點研究課題“避暑山莊文化遺產的數字化保護與傳承研究”(20211108)研究成果。

2021年8月24日上午,習近平總書記考察了承德避暑山莊,重點察看了避暑山莊主要建筑和旅游服務設施,詳細了解山莊歷史和文物保護工作。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國是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大國。承德避暑山莊底蘊深厚,在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宗教與社會相適應、傳統文化保護和傳承、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等方面具有重要歷史價值和時代意義?!北Wo好、傳承好避暑山莊文化遺產,不僅是承德歷史發展的重要內容,更有助于對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弘揚和發展起到積極的推進作用。其中,對于避暑山莊已消失建筑遺址的呈現研究更是山莊文化遺產遺跡研究的主體,也是清代歷史文明的重要內容。如何將建筑遺址復原,使山莊文化內涵與數字技術展示深度融合,令避暑山莊建筑遺址重新“活”起來,是本次課題研究的重要內容。

一、避暑山莊建筑遺址概述

承德避暑山莊始建于1703年,是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其占地面積約為564萬平方米,其中山區面積約為443.5萬平方米,湖區面積約為49.6萬平方米,平原面積約為60.7萬平方米,宮殿區位于山莊南部,占地面積約為10.2萬平方米。建筑群包含3組宮殿、15座寺廟、50組庭園、73個亭子、10個城門和100余座橋閘等,總建筑面積達10萬多平方米。然而在清末,避暑山莊中大部分建筑歷經野蠻掠奪和破壞,至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近90%建筑被毀。截至2020年,康乾72景經過不斷修繕,已恢復55景,建筑遺址現存44處。避暑山莊文化遺址的保護充分結合本土的文化自然因素,在歷史建筑、空間環境、生態價值及服務體系上均進行了充分考量。在其古建筑遺址保護方面,不僅要對現存建筑進行修復和完善,同時還需加強對周邊自然景觀的維護和對歷史文化的傳承。

二、避暑山莊建筑遺址研究概述

(一)研究進展

通過對相關文獻及資料的查閱可知,國家自1951年陸續下發多項通知及規劃文件,著重對避暑山莊及周圍寺廟文化遺產進行保護。黨和國家領導人多次指示保護避暑山莊歷史文化遺產的重要意義。山莊的保護工作者也堅持按照“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強管理”的指導思想開展工作,根據相關法律法規,制定保護規劃,確保山莊文化遺產能夠得到及時、有效的保護。

目前,對于避暑山莊建筑遺址的保護和研究大多處在理論研究層面。由于勘探測繪的難度大,測繪數據不完整,存在修繕不準確和保護措施不當等問題,其復原研究工作需要長時間的積累和研究。這其中,中央美術學院避暑山莊復原研究課題組與承德市文物局陸續開展了多項研究課題,致力于研究避暑山莊清代盛期消失建筑群的復原和呈現。其研究成果重點反映了清代盛期避暑山莊的建筑原貌模型、場景動畫等。

(二)現存問題

承德文化遺產數量眾多,其中,世界文化遺產僅承德避暑山莊1處。承德避暑山莊文化遺產是承德地域文化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受學科限制,目前國內針對避暑山莊文化遺產的研究多從其皇家文化特點、文創產品研發、民族文化開發設計等角度開展,而鮮有從其文化遺產展現形式和傳承的創新思路方面進行深入研究和挖掘,利用數字技術對避暑山莊建筑遺址、文化遺產進行虛擬現實技術呈現和交互設計也少有案例。因此,本次課題研究是從跨學科的角度,利用數字技術對避暑山莊建筑遺址的展示和傳承創新方法進行研究,以促進避暑山莊文化遺產的有效傳播,同時加強對避暑山莊文化遺產的保護和傳承。

三、數字化展示研究內容及思路

數字技術的出現為當下遺址遺跡的展示及傳承提供了更多可能性,用戶能在參觀游覽的過程中更加真實和完整地進行感官體驗??梢哉f,數字技術為遺址遺跡重新“活”起來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支持。本次課題研究以避暑山莊清音閣建筑群遺址為例,依據當下時代特征和清音閣建筑遺址的特點,在數字技術理論研究的基礎上,從清音閣建筑群組的數字化展示創新模式出發進行實踐,為避暑山莊文化遺產的再現、展示和傳承提供可行性實踐思路及策略。

首先,研究團隊積極與承德市文物局進行合作,在已有清音閣測繪數據的基礎上,對清音閣古建筑的建筑形制、彩畫、空間格局、庭園做到真實準確的三維模型復原。與此同時,深入研究清音閣建筑群的歷史文化內涵,調研建筑及周邊場地環境遺址遺跡特點,查閱相關資料及文獻,了解清音閣建筑的主要功能及建筑地位,梳理建筑背后的故事脈絡,為下一步虛擬現實場景的搭建及交互內容的設定夯實基礎。

其次,結合數字技術,對三維模型場景進行虛擬現實載體的構建和實踐,從聲音氛圍營造、交互界面設計、UI觸碰點擊內容設計、虛擬現實交互設計等方面進行合理性分析。同時,將古建筑復原、文化遺產保護、數字技術、心理學等多項內容充分融合,使其展示成果在滿足技術創新性的同時,更加符合用戶使用心理,進一步增強避暑山莊古建筑遺址數字化展示設計的可行性和完整性。

最后,基于以上研究及實踐的積累,構建多元化的古建筑遺址展示模式,使建筑遺址重新“活”起來。進一步完善避暑山莊建筑遺址的展示形式,可為避暑山莊文化遺產的數字化展示及傳承創新研究提供新思路,實現避暑山莊文化遺產與數字技術融合發展,有效推動避暑山莊文化遺產的保護及傳承。

四、數字化展示及傳承策略

通過運用數字技術,可有效構建避暑山莊建筑遺址的數字化展示與傳承策略,具體內容有四個方面(圖1)。

(一)推出避暑山莊交互漫游App

相關研究者可通過數字技術資源整合及平臺的構建,推出避暑山莊交互漫游App,使用戶既可以宏觀游覽欣賞山莊的三維全貌,也可以對其內部核心區域、重要文化景點進行查看,了解建筑遺址背后的故事。通過手機移動App,用戶可以第一視角在清音閣建筑群中以行走、飛行等多種動態模式進行近乎真實的游覽觀賞,也可通過后臺設定好的路徑對整體全貌進行動畫游走,觀賞建筑群全貌。同時,App界面中還增加了全景地圖查看、移動、跳遠、旋轉等動作,以增強參觀者與環境的交互體驗(圖2);在建筑及環境關鍵性文化節點位置增加UI按鈕,點擊其會出現建筑知識語音講解、遺址文化闡述、背后故事延展等,配合聲音、環境的氛圍營造,加強界面內容的吸引力,促進避暑山莊文化遺址的傳承和推廣。

(二)推出虛擬現實沉浸式體驗

避暑山莊的虛擬現實展示是通過虛擬現實技術與Unity、SU、3D等建模技術結合,對避暑山莊消失的建筑遺址進行虛擬現實呈現,真實還原歷史中避暑山莊的輝煌全貌。本次實踐研究通過虛擬現實技術(圖3),對現實空間進行三維空間尺度定位,結合操控手柄,頭戴式設備與電腦PC端連接,可以沉浸式體驗避暑山莊清音閣建筑群的空間環境和遺址建筑的體量和質感,身臨其境般置身于清代避暑山莊的園林和建筑中,感受其獨特的空間環境和文化意境。

(三)運用全息投影技術

隨著數字技術的快速發展,全息投影技術在各行各業的展示活動中運用非常廣泛。全息投影技術可以在展覽展示中,對產品或場景進行不同角度的三維立體虛擬成像,給觀者帶來肉眼可見的逼真生動的視覺展示效果。通過全息投影技術,借助搭建好的避暑山莊清音閣建筑群遺址模型,利用干涉和衍射原理將建筑模型場景進行三維立體再現,全面展示清音閣建筑的立體形制,對空間氛圍進行立體營造和展示,使觀者的參觀感受更為真實和真切(圖4)。

(四)立體模型及動畫效果呈現

借助數字技術,通過掃描清音閣平面建筑圖,可以展示建筑的三維立體模型(圖5),搭配視頻動畫,對清音閣內的代表性活動和氣氛從敘事角度進行動畫模擬展現。例如,在清音閣遺址入口處設置平面掃描二維碼,參觀者掃描后,手機上可出現清音閣大戲樓建筑平面,參觀者可以更加仔細地觀察該建筑的三維模型細節,了解其建筑形制特點。同時,搭載視頻動畫,呈現該組建筑當時的戲臺表演氛圍,突出該建筑在避暑山莊總體環境中的獨特地位及對我國戲曲文化的重要推動作用。

五、結語

本文主要針對承德避暑山莊建筑遺址的歷史文化、現存問題進行分析,并對其展示、傳承措施進行策略研究和實踐。研究人員可利用數字技術進行數字技術展示平臺的搭建,對避暑山莊清音閣建筑群的數字化交互展示及虛擬漫游實景體驗進行策略分析和實踐探析,進而加強承德避暑山莊建筑遺址與數字技術的融合發展,令避暑山莊文化遺產重新“活”起來,有效推動其保護及傳承。同時,依據當下時代特征和避暑山莊文化遺產特點,將創新方法及實踐策略落實到避暑山莊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的創新思路上,為避暑山莊文化遺產的再現、保護和傳承提供可行性設計思路。

參考文獻:

[1]吳曉敏,范爾蒴,吳祥艷,等.避暑山莊清代盛期數字化復原教學研究[J].中國建筑教育,2019(1):81-87.

[2]詹秦川,趙洋.基于新媒體技術的乾陵大遺址數字化展示[J].包裝工程,2020(4):306-311.

[3]蘇麗萍,譚琢麒.承德避暑山莊及周圍寺廟世界文化遺產的保護研究[J].牡丹,2020(8):95-96.

[4]馬麗麗.基于空間格局分析的承德區域文化遺產整體保護研究[D].石家莊:河北師范大學,2018.

作者簡介:

劉娜,碩士,河北民族師范學院美術與設計學院講師。研究方向:數字化景觀設計。

孫雨,碩士,河北民族師范學院美術與設計學院講師。研究方向:景觀設計。

猜你喜歡
避暑山莊數字技術
北京 避暑山莊里的煙波致爽
“21世記避暑山莊”文化旅游產業園區
璿題云榜 景以名傳 清代避暑山莊里的匾額與楹聯
康乾盛景避暑山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