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雅克·德里達解構主義的南京金陵船廠景觀更新設計研究

2022-05-30 07:05朱偉靜
美與時代·城市版 2022年6期
關鍵詞:解構主義景觀設計

摘 要:20世紀60年代,法國哲學家雅克·德里達對西方形而上學的哲學思想發起了批判,在他的解構主義哲學的啟蒙下,大批思想家、創作者開啟了顛覆性的解構思想,強調差異性,主張多元化風格,質疑中心化理論。德里達式的解構主義也深入影響了當代景觀設計的思維模式和創作手法。因此,研究解構主義的產生背景和核心內容,結合彼得·埃森曼的解構語言,探索當代景觀設計非歐幾何的表現方式,并將其運用到南京金陵船廠的景觀更新設計項目中。

關鍵詞:解構主義;景觀設計;解構語言;南京金陵船廠

德里達思想誕生于胡塞爾的現象學,德里達借《胡塞爾〈幾何學起源〉引論》批判了傳統形而上學二元對立的哲學理論,借助海德格爾的概念將西方的傳統哲學稱為“在場的形而上學”[1]。德里達通過解構傳統哲學,批判了將神的精神與自我意識看作萬物“本源”,并提出“無中心”的思想,他的“無中心”思想承認事物或結構中存在中心的客觀事實,反對邏各斯遵從的絕對中心觀念。然而摧毀和瓦解傳統哲學的價值體系并不是德里達解構主義的真正意圖,擺脫本體論對思想的禁錮才是解構思想的終極目標。胡塞爾的思想與海德格爾的解構思想既是德里達解構思想的理論資源,又是被解構的對象,德里達稱對他們的理論結構進行瓦解又構造的過程,實質上也是對他們哲學理論的最好回應。

一、解構主義的精神內核

德里達的解構主義從語言學、符號學的角度對形而上學的“邏各斯中心主義”進行一系列的解構與批判[2],“語音中心主義”是“邏各斯中心主義”的基本形態,主張“言語”與“邏各斯”具有等同性質。德里達為了破除“邏各斯中心主義”這一傳統哲學,決定對“語音中心主義”進行批判,他創造性地提出了具有解構意味的術語:延異、蹤跡、播撒、替補等。德里達從空間與時間的層面解構了索緒爾的“差異”概念,誕生了“延異”一詞?!安町悺笔墙Y構主義的產物,表示符號內部之間的相互區別與聯系以及符號的意義產生于“之間”的差異性。德里達從時間因素考慮了“差異”的延誤[3],“延異”具備間距化和延宕化兩方面的意義,從空間上來說,間距化指符號之間在相互區別的情況下差異的顯現;從時間上來說,延宕化指的是符號之間差異的不斷延伸和滯后。這兩個方面的意義揭露了符號的不確定性,并成為解構西方傳統哲學的關鍵所在。

二、解構主義的建筑思想與形態特征

德里達解構主義學說的批判精神深入影響了建筑思想活動,同時為解構主義建筑開辟了新的道路[4],建筑通過外部形態將晦澀的解構內涵進行了物質性的闡述,解構主義建筑的實踐作品便成為解構哲學在三維空間的視覺化延續和擴展。彼得·埃森曼善于將其他學科的理論思路引入建筑設計,他將解構主義視為一種思維方式,開始審視和質疑現代主義建筑的缺陷。通過研究解構主義的哲學術語,比如能指與所指、分延與差異等,埃森曼發展出了一系列的設計手法和表現方式,他嘗試通過深諳的理論結構、語法規則和形式語言來實現解構主義在建筑領域的轉譯過程,錯位、疊置和分裂的建筑形態呈現出了混亂無序的狀態,但是內部結構的邏輯關系依然能夠表明埃森曼清晰的思辨過程。

通過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彼得·埃森曼總結出了自己的解構創作手法,也設計了許多經典的解構主義建筑作品,其中維克斯納視覺藝術中心是他的解構理念的集合體[5]。埃森曼反對傳統博物館只是作為一個封閉的展覽容器,希望采用解構思想和創作手法將視覺藝術中心打造為一個全新的博物館建筑。埃森曼認為維克斯納視覺藝術中心應擺脫俄亥俄州立大學中軸線的約束,并將哥倫布市最初成立的城市網格“杰弗遜網格”與校園網格相疊加[6]。埃森曼遵循城市網格系統,在兩座建筑形體之間以白色腳手架設計了一個巨大的通道,白色腳手架是對外部空間的一種補充和延伸,在視覺上模糊與消解了建筑之間的界限,起到了“非建筑”的作用(圖1)。埃森曼還運用反記憶操作手法挖掘視覺藝術中心場所基地之下的遺跡,達到場所對自身歷史文脈進行追憶的目的,被肢解、錯位的塔樓成為舊址軍械庫的印記(圖2)。埃森曼擺脫了傳統流線組織和空間秩序對功能劃分的約束,以“碎片”的概念使功能呈現非連續的狀態。室內展覽空間打破了傳統的展覽模式,沒有可供展示的墻面,也沒有以展品為中心的光線效果,網格狀的燈光和日光構成了室內的空間背景。這種設計模式消解和重新定義了美術館與藝術作品,而建筑也不再是藝術品的隱藏之所。

三、南京金陵船廠的針對性景觀設計

目前,南京市政府正在大力開展濱江岸線的環境綜合整治工作,而南京金陵船廠處于城北濱江風光帶的斷裂區,隨著生產制造事務的搬遷,金陵船廠原址也將面臨新的產業轉型。通過資料檢索、實地調研、問卷調查等形式,筆者總結出南京金陵船廠的三個現存問題:第一,景觀面積較大,與建筑缺乏聯系,綠化面積匱乏,且空間層次單一,同時現場散落了大量工業零部件和船體結構;第二,建筑排列有序,以單元為主,相對分散,整體缺乏大體量建筑,工業符號較弱;第三,濱水區域的灘涂面積較大,水源污染嚴重,并且遺留碼頭的功能性弱,缺少親水互動的場地。

以下主要從平面規劃、空間形式兩個角度進行設計解讀。第一,從二維層面展開非線性敘述場地文脈:通過分離與散構兩種設計方法,消除中心結構,散點式呈現各個功能,使得場地內的活動更具偶然性和隨機性。第二,從空間層面還原場地建造的過程,再現船廠的工業文化:通過解構主義的設計語言改造與利用遺留構筑,營造工業硬核的視覺效果。

(一)“去中心化”的規劃設計

金陵船廠的工業景觀改造設計可提取具有場所符號精神的工業構筑——船,采用分離與散構的設計方法將船的符號元素運用到平面規劃和豎向空間設計中,以此消解空間構成上的內在結構與中心?!叭ブ行幕笔菍⒄麄€場地內的功能打碎,以非線性和沖突的方式進行空間重組,通過對形式和空間的排布,場地變成了敘述的參與者,述說著過去的生活故事和歷史事件。

根據金陵船廠的現狀分布,廠區的景觀空間從橫向上主要分為三個層次:工業文化景觀軸線、史事記憶景觀軸線、濱水運動景觀帶。整個工業文化景觀軸線建立在船舶建造的基地上,因此在空間形態的表現上,應圍繞船舶的建造流程和建造形態進行設計,為觀眾營造建造船體時的視覺感受。此外,工業文化景觀軸線主要融入了文創制作、藝術展演、科技展覽、數字體驗等功能,軸線上分布的龍門吊作為景觀窗口,帶領觀眾縱覽各個片區。史事記憶景觀軸線在縱向空間上通過景觀干預和串聯了場地零散的建筑,形成了一條敘述場地歷史故事的空間脊梁,圍繞軸線由點到面形成以博物館、數字沙龍、創意工作坊為主要模塊的景觀空間。濱水運動景觀帶以灘涂酷跑、水岸瑜伽、滑行單車、自然氧吧、極速滑板、空中競攀、水幕影院等項目為主要功能。其中,濱水運動景觀帶保留了現有的工業碼頭,利用碼頭與水域的圍合關系,化水為幕,將觀影活動融入濱水碼頭。

(二)“反秩序”的空間形態建造

金陵船廠內空間節點的形態塑造并非刻板生硬地再現船體結構,而是融入了解構主義的表現語言,運用消解、分裂、畸變、扭曲、拼湊、重疊等非理性的設計手法,形成對比強烈、不穩定的動態空間。通過研究船舶的五個建造流程階段:鋼材料加工、部件裝配、分段制作、舾裝作業、下水試航,解構各個建造階段的船舶形態與符號元素,以開展節點空間設計,使觀眾身臨其境,體驗工業文明的機械美感。

鑄模之境是工業文化景觀帶中的藝術工坊,位于原場地分段舾裝的建造階段,分段舾裝是將船體的各部分結構連接組合的過程,其中包含底部建造、船側組件、艏部建造、艉部建造、上層建筑建造等。因此,為了還原建造進行時的視覺效果,鑄模之境的空間形態通過解構手法將船體結構以剖切的形式暴露在觀眾視野中,同時融入新的玻璃材質和鋼架結構,形成了強烈的工業沖擊力(圖3)。

廠房是工業遺產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廠房的結構、材質承載著原場地的記憶精神,在整體建筑改造中相對保留廠房的內部結構框架,對于外部立面采用新的材質,整體形成了視覺上的沖突感。此外,場地內部廠房分散形成的圍合空間相對分散,并且建筑周圍的景觀較為破碎化,為了加強空間的聯系,形成新的空間序列,設計師利用架空廊架作為交通樞紐,從而串聯起各個空間節點。在縱向空間設計中,設計師根據船頭的外觀造型設計了一座高空景觀塔,以形成多層錯落的空間效果(圖4)。

金陵之塢是場地內的工業歷史博物館,用以講述南京船舶工業歷史的發展與轉變。設計師保留了金陵之塢原廠房的建筑架構,并重新改造內部的空間和外部立面。由于廠房尺度較大,內部設計采用屋中屋的手法將空間分割與聯系起來。博物館入口采用耐候銹鋼板設計成船頭造型,象征著對船舶工業歷史的溯源,外部以鋼架結構圍合立面,增強了廠房的工業質感(圖 5)。

科技展覽館是利用船舶遺留的外殼和部分內部結構改造成的后工業式的展覽空間。建筑外部基本保留了完整的船體造型,入口裝置嵌入玻璃材質,以在視覺上營造新舊的沖突感。建筑內部的空間整體錯落有致,在形態設計上,設計師借鑒了船艙的拱門結構,并利用樓梯、管道、鋼架等裝置串聯各個展覽區域(圖6)。

四、結語

現代主義影響下的景觀設計大都以歐幾里得式的幾何語言設計平面布局,追求均衡協調、功能明晰的空間效果,而解構主義摒棄了古典的軸線與構成關系,力圖在沖突、無序的動態下重構新的秩序,這種獨特的解構表達也成為景觀設計的創新點。

參考文獻:

[1]德里達.一種瘋狂守護著思想:德里達訪談錄[M].何佩群,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2]王向峰.從結構主義到德里達的解構主義[J].遼寧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8(1):118-122.

[3]席志武.雅克·德里達解構符號學與美學研究[D].南昌:江西師范大學,2010.

[4]馮余萍,孫明君.從解構哲學看解構主義建筑[J].浙江建筑,2007(4):1-3,21.

[5]石凱.解析維克斯納視覺藝術中心[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6(33):402.

[6]鄔烈炎.德里達與埃森曼:關于解構主義的理論與實踐[J].學海,2001(6):103-106.

作者簡介:

朱偉靜,南京藝術學院設計學院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景觀設計。

猜你喜歡
解構主義景觀設計
淺析解構主義的精神內涵以及對當代建筑設計的影響
——以山頂度假屋為例
巧用景觀設計和諧中的一致化
色彩在景觀設計中的應用
高科技園區景觀設計探討
探討現代景觀設計中意境的體現
解構主義服裝風格研究
解構主義翻譯探析
解構主義在現代室內設計中的運用分析
伍丹景觀設計作品
淺析解構主義對傳統翻譯理論的沖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