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河南豫劇聲腔音樂的發展與創新

2022-05-30 14:20張賀旗
客聯 2022年5期
關鍵詞:豫劇創新音樂

張賀旗

摘 要:眾所周知,豫劇又可以叫河南梆子,是河南省中原地區民間戲曲的一個主要劇種。豫劇的發展是個漫長且復雜的過程,它始終伴隨著廣大人民的生活,擁有著非常深厚的群眾基礎,深受廣大人民群眾的喜愛。在形成和發展的過程中,老一輩藝術家以及當代青年豫劇演員,他們繼承、借鑒與吸收傳統中各流派、各唱派戲曲音樂的長處和特點,使豫劇的演唱藝術和音樂特點得到了豐富和發展。

關鍵詞:豫劇;音樂;創新

一、豫劇音樂的發展

(一)地域關系

豫劇有著大量的傳統劇目,它的音樂與河南的民歌,民間音樂,特別是民間說唱音樂有著密切的聯系。與中原地區的語音音韻、語言語氣和諧的結合在一起,形成了自己濃郁的地方特色和鮮明的民間風格。地處黃河流域的中原地區是我國文化發展的搖籃,因而說豫劇早期就已形成為完整的、獨具一格的戲曲形式完全毋庸置疑的。而它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也曾受到了同州梆子、昆曲、弋陽腔的影響也是不容否定的。如它的板腔結構,以及早期使用的樂器,有些就與同州梆子相似。它的曲牌音樂也有一些是來自昆曲。

(二)時代的變遷

豫劇雖然是一個具有悠久歷史的劇種,但它的形成和發展很長一段時間是在封建社會中度過的。再加上河南連年遭受水、旱、蝗、湯四大災害的嚴重摧殘,廣大勞動人民處于水深火熱之中。特別在國民黨反動統治下豫劇藝術已被糟蹋得不成樣子。使豫劇傳統中許多具有民族民間特色的優秀劇目和優美的唱腔音樂逐漸失傳。直到解放后,在黨和毛主席革命文藝路線的指引下,實現“百花齊放、推陳出新”,古為今用、洋為中用的一系列文藝方針政策,豫劇藝術又獲得了新生,煥發出新的青春,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蓬勃發展時期。

(三)推陳出新

建國以來,豫劇中的許多優秀傳統劇目搬上了舞臺,發出了耀眼的光彩,如《花木蘭》、《穆桂英掛帥》、《秦香蓮》、《打金枝》、《白蛇傳》等等。經過推陳出新,又產生了一批優秀的反應當前人民群眾生活現實題材的劇目,如《朝陽溝》、《李雙雙》、《人歡馬叫》等。在許多的劇目中,鮮明地體現了音樂設計的成果,也出現了一批受到全國人民喜愛的音樂唱腔。

二、豫劇音樂流派及兩大聲腔體系

(一)姊妹關系

根據解放后的初步調查,就河南各具風格和特點的地方戲有二十余種,如豫北一帶的大平調、大弦戲、懷邦;南陽一帶的宛梆、大調曲子;許昌的大油梆、二油梆、越調;豫東的二夾弦、道情;還有流傳全省的曲劇、墜子、四股弦等。這些劇種和豫劇都有著極其親密的關系。河南豫劇在諸多劇種當中是流傳最廣,影響最大的劇種。這是因為豫劇音樂是受到各地鄉土人情、風俗習慣、語音音調等因素的影響,發展為多種不同風格和特點的流派。如祥符調、西府調、靠山簧、高調、小梆子等。而這些又形成了不同風格和特點的唱派,如常香玉、陳素真、崔蘭田、馬金鳳、閻立品、桑振君等。這幾位藝術大師的唱腔音樂各不相同,各有千秋。

(二)豫東聲腔

豫劇音樂在各地的流傳過程中,雖然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流派與唱派,但從這一劇種唱腔的板式、結構、調式、旋律、節奏,以及語言音調和句法的組成等諸多方面來看,它們都包括在豫東豫西兩個聲腔體系之中。豫東聲腔以豫東調為代表,以商丘為中心,它包括祥符調、沙河調和高調聲腔。語言基礎是中州音韻的豫東地區的音韻和語調。在傳統中演唱多用假聲,二本腔,聲高而音細,唱腔中花腔較多。具有高亢、奔放、挺拔、明朗的特點。比如豫東調的傳統唱腔,馬金鳳大師演唱的。轅門外三聲炮如同雷震,天波府里走出來我保國臣。頭戴金冠壓雙鬢,當年的盔甲我又披上了身。還有陳素真大師的三上轎等等。這就說明豫東聲腔結構的骨干音是由4、5、6、7、2五個音組成,曲調進行的基本旋律線是562765245。旋法多向上進行,主音落在5音上。因而在傳統中稱豫東聲腔為上五音唱法。唱腔的句法結構一般都是眼起板落,這些都是構成豫東唱腔的主要特征。

(三)豫西聲腔

豫西聲腔是以豫西調為代表,聲腔的語言基礎是中州音韻的豫西地區的音韻和語調。傳統的演唱多用真嗓,大本腔唱腔中的腔韻、哭腔較多,演唱時聲音圓潤,滿腔滿調。它的特點是粗獷渾厚、悲壯深沉。比如常香玉大師的白蛇傳,哭啼啼把官人急忙攙起,把為妻的屈情事細說來由。還有崔蘭田大師的秦香蓮等等。這也說明了豫西聲腔結構的骨干音是由1、6、5、3、1五個組成,曲調進行的基本旋律線是51655321。旋律多向下進行,主音落在1音上。所以在傳統中稱豫西聲腔為下五音唱法。唱腔的句法結構一般都是板起板落。這些也是構成豫西聲腔的主要特征。

三、豫劇聲腔的交流與發展

(一)交流融合

隨著豫劇的交流與發展,雖然有過興盛時期,但總的來看,這種發展也是極其緩慢的。這是因為當時的社會發展滯緩,文化落后,再加上有的地處窮鄉,交通閉塞,各地班社之間很少交流,許多老藝人都沒啥文化,各地班社都是自立門戶,從而還出現有門戶之見。雖然各自都有自己一些獨特的風格和特點,但從藝術的表現力上來說,還是有著較大的局限性。直到三十年代,有一些在藝術上有造詣的優秀演員,便開始了互相交流、互相學習,從而來豐富和發展自己的唱腔和舞臺技藝。

(二)新鮮血夜

建國以來,在黨的直接領導和許多老藝人的言傳身教下,培養了一批新的文藝工作者,以魏云、王善樸、高潔、馬琳、柳蘭芳、陳新理等為代表。他們繼承了傳統中各流派及各唱派的特點,又借鑒吸收了其它姊妹藝術的特長,從唱腔設計到唱法的改革,形成了一套各具特點,又富有濃郁的地方色彩和鮮明的時代特點及濃厚的生活氣息的嶄新的唱派藝術,從而博得了廣大群眾的喜愛。也正是有了這許多不同流派及各種不同的唱派,才構成了整個豫劇藝術的絢麗多彩。

(三)發展創新

隨著唱腔音樂的發展和創新,在諸多的豫劇舞臺上表現得更加豐富多彩、悅耳動聽。如豫劇現代戲朝陽溝里面銀環的一段唱,小杏兒小杏兒像蒜瓣,把樹枝壓彎啊,把樹枝壓彎啊。這是作曲家們在創作這段戲的時候把河南曲子,剪剪花的音調吸收并溶化了進來。使這段唱腔對當時的情景及人物情感的流露和喜悅的心情,表現的淋漓盡致。除了唱腔的變化以外,還有在前奏間奏上的變化。在保持原有的骨干音以外,以加花變奏和速度快慢變化的處理,根據劇情人物形象的需要,也可譜寫出各種創新的旋律。

四、結束語

繼承為了發展,發展也要創新。豫劇界的前輩們經過世世代代的積累和創造,給我們留下了豐富的音樂遺產,我們首先必須珍惜它,認真學習研究它,把它很好的繼承下來、發展下去,更好的為廣大人民群眾創作出悅耳動聽、優美新穎的豫劇音樂。

參考文獻:

[1]張紅蕾.豫劇新歌對豫劇音樂的創新發展[J].洛陽師范學院學報,2002(03):74-75.

[2]申永成. 從多元化發展角度論現代豫劇音樂的創新發展[J]. 戲劇之家, 2014(7):82-82.

[3]李卿. 現代豫劇音樂創作多元化的創新[J]. 大舞臺, 2012(9):2.

[4]王丹.河南豫劇在當代音樂創作中的創新性研究[J].百科論壇電子雜志,2020,(4):7.

猜你喜歡
豫劇創新音樂
民國豫劇唱片探論
品豫劇,聽秦腔:誰有滋味誰響亮
不老的豫劇
音樂
論豫劇電影的“影”、“戲”關系
音樂
秋夜的音樂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