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學數學教學中“自主互助、合作探究”模式應用研究

2022-05-30 15:10錢夢潔
啟迪與智慧·下旬刊 2022年5期
關鍵詞:教學分析合作探究應用策略

錢夢潔

摘要:在新課程背景下,教學模式的創新成為社會關注的話題,教師需要在教學過程中修正以往存在的不足,結合新穎的教學模式提升學生的學習體驗。合作學習是當下提升教學水平的有效模式,利用學習小組的合理劃分,能夠促使不同層次的學生共同完成學習內容。同時,注重采用多樣化的探析任務指導學生,讓學生能夠對數學知識有一定的興趣,并愿意與身邊的小伙伴分享自己的心得,從而提升學生的積極性和學習效果。教師要優化小組合作的教學設計,給學生營造良好的氛圍,為其提供主動參與的動力,提升學生學習體驗。本文就小學數學教學中“自主互助、合作探究”模式應用研究進行簡要分析。

關鍵詞:小學數學;自主互助;合作探究;教學分析;應用策略

素質教育和新課改的不斷推進,使各種教學方法應運而生。傳統教學模式已經不再適用當下的教學要求,教師要根據教材內容選擇相應的教學方式,并且結合學生的學習能力調整教學內容,從而幫助學生快速找到通往解題終點的正確路徑。教師可以運用合作學習的方式,讓學生之間相互溝通和交流,通過合理分工讓學生承擔屬于自己的責任,從而加強學生之間的合作,讓學生相互配合,共同完成學習任務的探析。另外,教師還要注意趣味教學任務的設計,這樣才能激發學生的自主探究欲望,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對學生的思維與能力有很大幫助,所以,教師要合理設計運用“自主互助、合作探究”模式,促進教學水平的提高。

1 ? ?“自主互助、合作探究”模式的教學分析

1.1提升學生課堂參與度

教與學的課堂關系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參與度,所以教師首先要提升學生的課堂地位。在不斷發展的現代教學模式下,合作學習順應了時代趨勢。通過合作學習,學生不僅能在課堂上學到知識,也能在良好的學習氛圍中提升學習參與度和融入感,自主學習積極性也得到了極大提高。小學數學教學通過合作學習的開展,使本來較難的學科學起來更加容易接受了,提升了學生的學習體驗?!白灾骰ブ?、合作探究”的學習模式能夠通過學生之間的溝通提高學生整體的學習參與度。在現階段的小學數學課堂上,教師要注重學生的學習感受,這是新課程改革的重要要求之一,也是一個需要重點思考的問題。教師要為學生帶來符合其學習需求的趣味探析任務,增強課堂學習氛圍,使學生愿意主動參與到任務的合作與探究中,進而給學生帶來愉悅的內心感受,促進教學質量的提升。

1.2拓展學生數學思考路徑

小學數學說來簡單,可是在具體的學習過程中,卻要經過嚴格規范的訓練才能達到對數學知識融會貫通的目標。因此,教師應統籌課堂教學內容,然后將數學問題進行分類,再按照每類數學問題用何種方法解決的思路拓展學生的數學思維,促進學生自身學習能力的進步。通過豐富多彩合作任務的構建,針對不同類型問題構筑不同的教學內容,以此豐富學生的數學思維,提高其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教師可以布置探究任務給各個學習小組研究解決。學生在完成任務過程中能夠相互討論分析,不斷展示各自的解題思路、使用方法、碰到的問題、如何解決問題等建模過程,學生在這樣的討論學習氛圍中不斷辨析與吸收他人的相關觀點,從而能夠形成小組之內的最佳解決方案。例如,教師在講解相關數學定理或公式時,可以向學生講解這一定理或公式是誰最先提出來的,在實際生活中如何運用?讓學生主動查找資料,研究相關信息,進行知識拓展。這樣,學生在互助學習中就能對定理或公式的知識脈絡、思維流程有清晰的認知,也會讓學生在他人的思維之路上強化自我思維能力。學生在認識這種數學思維定式的過程中也會對自己的思維模式做出適當調整,從而獲得更多學習路徑。

1.3實現多元化教學體系的構建

“自主互助、合作探究”模式可以為學生提供豐富多彩的教學內容,激發學生的自主學習欲望。數學科目學習的綜合性思考,要結合立體化的教學內容。對于合作探析式學習可以結合多媒體教學、實踐教學等模式的應用,形成深度學習效果。教師應做好教學調查分析,創設科學性的教學方案,突出小組合作主題,挖掘相關教學資源,將教學重點全部呈現在探究任務中,并融合學生喜愛的元素,加強學生的直觀感受。數學知識的體系性和邏輯性較強,在解決數學問題過程中需要學生進行不同維度的思考。在實際授課中,由于部分學生的接受能力有限,很難快速掌握學習內容,逐漸跟不上整體教學節奏,積重難返。

所以教師要充分發揮合作探究學習活動的教學價值,把多元化的內容融入小學數學教學中。從培養學生思考分析和合理運用角度開展教學引導,拓展學生的學習路徑。學生也能積極參與學習任務的自主分析,進而促進學科素養發展,順利完成教學目標。

2 ? ?“自主互助、合作探究”模式的應用策略

2.1合理構建生活化合作探究教學活動

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培養需要通過反復鍛煉,如果只是對教材上的文字概念進行講解,很多學生在學習之后不能立即進行有效運用,就會降低學生的學習興趣,無法實現自主互助。尤其對于年紀較小的小學生來說,很多知識概念都是初次接觸,對學生的反應速度、接受能力都提出了更高要求。

在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教材內容組織小組合作教學活動,讓學生提升學習能力,從而順利掌握知識點。通過生活化的情境教學,可以讓學生增加體驗感,能夠體會到身臨其境地運用知識、學習知識的樂趣,讓學生增強知識運用的靈活性,并且在探究活動中提升學生的主體地位,激發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

同時,教師必須對生活化教學設計進行深度解析,找到與教學內容進行有效融合的切入點,幫助學生在生活和實踐場景中思考如何解答數學問題,鍛煉學生的數學應用思維和解題能力。教師要選取學生熟悉的生活素材,利用輕松詼諧的教學語言對學生進行耐心指導,讓學生有足夠的欲望參與合作探究,各個小組之間形成良好的交流和信息互換氣氛。這樣課堂學習氛圍不僅會變得輕松,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也能和他人積極互動。舉例來說,在一年級“10以內加法和減法”的教學中,教師可以為學生導入一個生動的學習題目,給學生帶來非常熟悉的生活“劇情”。

比如,班級里10個小朋友到運動場去玩耍,運動場上有5個皮球、6個跳繩。首先,教師布置第一個探究任務,讓各個小組進行分析和討論:“10個小朋友如果都選擇跳繩的話,可以嗎?”學生經過討論,分析出原因:“不可以,因為只有6個跳繩,10>6,小朋友的人數比跳繩多?!苯處熃又贾玫诙€探究任務:“那么有幾個小朋友沒有跳繩玩呢?”學生通過探究后得出:“10-6=4,有4個小朋友沒有跳繩?!苯處熃又梢詮娀虒W深度,布置第三個探究任務:“那4個小朋友如果去玩小皮球的話,皮球夠嗎?”學生立刻就被這些生活化的劇情吸引住,馬上討論得出答案:“可以,因為皮球有5個,4<5,每個小朋友都能分到一個皮球?!蓖ㄟ^這種方式,可以把學生的思維完全融入教學過程中。

由此可見,結合生活化情境增強教學設計,可以促進學生更主動地進行數學探索,強化學生的自主學習意愿。采用不同的提問方式,轉換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夠充分發揮小組合作學習的作用,也能在生活化教學活動中提升學生對數學概念的掌握程度。這種以符合小學生認知的事物作為學習工具的教學方式,會使他們增強對知識的理解和體會,也提升了小學生的交流能力。與此同時,學生在輕松的學習氛圍中還能夠全神貫注地完成合作探究任務,促進數學素養的發展。

2.2設計對比式探究任務,拓展學習思路

構建“自主互助、合作探究”課堂的另一重點就是探究任務的設計。教師需要發揮小組互動和合作討論優勢,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進行不同思維角度的展示,按照由淺入深、由簡及難的順序進行排列。首先是讓學生根據問題變化自行解析并找出疑問,在思考相關知識點的時候鼓勵學生以小組合作形式學習,讓學生之間相互溝通和交流,了解他人的想法和解題思路,從而拓展學生思維,讓學生掌握更多解題方式,提升學習質量。在討論中,學生會產生思維混亂的情況,教師要及時引導學生,幫助學生梳理思路,從而使學生加深對知識點的記憶,有效提高記憶的牢固程度;最后可以讓學生結合所學內容進行實際演練,在訓練時鞏固知識,真正實現數學知識的有效掌握。

例如,在“混合運算”的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當堂課所講的內容讓學生進行合作探究,共同完成學習,不斷提高學生對實際問題的解決能力。此外,小組的合理分配是合作學習的基礎,教師必須將不同水平、學習能力的學生進行有效分組,才能實現“自主互助、合作探究”學習模式的有效構建。

教師首先為學生布置探析例題:小雨到水果店買水果,水果店里1斤蘋果的售價是5元錢,1斤香蕉的售價是3元錢,那么買2斤香蕉和1斤蘋果需要花費多少錢?學生經過合作探究,會出現兩種計算方式,一種是3×2+5×1=11元,另一種是3+3+5=11元,教師可以根據這兩種計算方式,讓學生進行自由探究討論,使學生掌握混合運算的技巧與優勢,然后布置小組探究任務,如買3斤香蕉和2斤蘋果要花多少錢?這時學生做出解答:3×3+5×2=19元,通過這種對比式的合作探究討論,學生意識到混合運算明顯比單純的相加運算更為快速和簡便。

教師還應在活動過程中對重點難點知識進行強化解讀,幫助學生熟練掌握公式的運用。這種教學方式能讓學生之間充分溝通和交流,能夠創新解題思路,也能讓學生借鑒他人的學習經驗,同時讓學生承擔屬于自己的角色,發揮自身的閃光點,從而加強學生之間的合作,提升“自主互助、合作探究”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2.3結合多媒體資源構建趣味互動探究課堂

“自主互助、合作探究”模式中學生自主性的激發始終是這種教學模式應用的前提,也是難點。生動活潑的數學課堂對于小學生來說具有很大吸引力,也能夠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因此如何打造生動活潑的數學課堂成為教師面臨的一大難題。

新時代背景下,多媒體成為教學的重要輔助工具,能為數學教師提供更多教學素材,對于發展學生的數學能力也具有一定的推動作用,成為炙手可熱的教學工具。教師可以通過信息化手段來完成趣味教學內容的導入,展示豐富的趣味教學資源,根據教材內容選擇相應的教學素材,并且結合學生的學習能力調整教學內容,讓學生能夠加深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和認識。將動態圖片或者視頻等內容展示出來,幫助學生帶著好奇心和學習熱情走入課堂,也使學生的自主學習欲望、學習專注度、合作探究效率都有所提高。

舉例來說,學生在學習“找規律”的內容時,數學教師在課堂伊始直接利用多媒體資源創設趣味情境,呈現幾組圖片,引導學生思考各組圖片的規律。由于學生的年齡比較小,思維和想法不成熟,所以可能無法獨立完成學習任務,對此,教師可以讓學生組隊完成探究任務,從而提升學習效率。通過團體協作,學生可以激發學習熱情,并且能夠產生競爭意識,這樣不僅可以調動學生的思維,還可以活躍課堂氛圍,提升教學有效性。多媒體設備呈現的這些圖畫有學生喜歡吃的漢堡和冰激凌,還有學生喜歡的小汽車和洋娃娃,所以他們對于其中規律的探究熱情很高,積極地與其他同學進行互動討論。

在討論過程中,學生逐步發現圖片中不管是食物還是各種玩具都是按照“1、2、1、2……”的規律排列的。教師在指導過程中要充分尊重學生,要運用積極的語言點評合作探究的過程,讓學生能夠受到鼓勵,從而激發自信心和成就感,教師針對學生提出的想法要給予肯定,然后展示出更多圖片,鼓勵學生繼續探究。有了多媒體資源的輔助,很多知識點可以直觀地呈現在學生面前,課堂變得生動有趣,學生參與課堂活動的熱情也更加高漲。教師能夠秉承新理念進行教學創新,從而打造高效的趣味探究數學課堂。

3 ? ?結語

綜上所述,隨著新課改的推進,教師要為學生帶來先進的教學模式,讓學生不斷探索更多的未知內容,并鞏固自己的數學基礎知識。在合作教學模式運用過程中,教師要做到因材施教,以學生的實際情況為基礎優化教學設計,讓學生能夠跟上教師的思維,深入理解知識。通過“自主互助、合作探究”教學方式的有效設計,引導學生之間相互交流與探討,拓展學生的思維,提升學生的數學能力。相對以往的教學方式,“自主互助、合作探究”教學模式可以提升學生的邏輯思維和創新能力,讓學生能夠主動參與到教學活動中,探索更多數學知識,活躍了教學氣氛,更提升了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張曉英.小學數學合作探究教學研究[J].求知導刊,2020(04):16-17.

[2]張時婷.小學數學合作探究法的有效應用[J].魅力中國,2020(30):208.

[3]劉冬梅.小學數學合作探究教學研究[J].求知導刊,2019(49):30-31.

[4]韓存英,張愛玲.小學數學合作探究教學策略[J].中外交流,2017(04):276.

猜你喜歡
教學分析合作探究應用策略
中學物理教學探究
基于學習任務分析的教學設計
高中政治課“自主學習、合作探究”教學模式初探
有效提高農村初中化學課堂教學效率的探索
初中生物學案編寫的一些心得
小組活動在初中音樂課堂中的應用
試分析高中化學教學中概念圖的應用策略
技校制冷專業課程一體化教學探析
“等待”讓學生擁有更多的出彩機會
高職院?!敦泿陪y行學》課程教學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