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腦卒中患者恢復期康復護理效果觀察

2022-05-30 22:57楊銀霞李建云丁冬紅
健康之家 2022年4期
關鍵詞:恢復期康復護理腦卒中

楊銀霞 李建云 丁冬紅

摘要:目的 分析在腦卒中患者恢復期引進康復護理方案的效果。方法 選取2021年6月~10月寧夏自治區第五人民醫院收治的120例恢復期腦卒中患者,按照護理模式不同分為一般干預組和康復干預組,每組各60例。一般干預組行一般干預護理,康復干預組行康復護理,對比兩組患者的身體指標變化情況,評估康復護理項目運用的可行性。結果 干預之前,兩組患者的臨床癡呆評定量表(CDR) 與簡易精神狀態評價量表(MMSE) 評分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均 P > 0.05) ;干預之后,一般干預組患者的CDR、MMSE評分顯著小于康復干預組(均 P < 0.05) ;干預之后,一般干預組患者與家屬對護理態度、整體干預成效、整體護理環境的評分均小于康復干預組(均 P < 0.05) ;干預之后,一般干預組患者的身體健康、精神健康、情感能力、軀體能力、精力調節能力、社會功能、生理職能等評分低于康復干預組(均 P < 0.05) ;康復干預組并發癥發生率是8.3 %,小于一般干預組的16.6 %(P < 0.05) 。結論 腦卒中患者恢復期應用康復護理效果理想,安全可靠,值得推廣。

關鍵詞:腦卒中;恢復期;康復護理;評估效果

腦卒中,本質上是腦血管疾病所致的高死亡疾病,對應的致殘概率也是比較高,特別是在中老年人身上發生。當前中青年腦卒中患者數量有所增加 [1]。隨著醫療技術的創新,腦卒中疾病的死亡率指數出現降低趨勢,可是疾病存在多變性,患者在藥物治療階段很有可能出現功能障礙。目前,腦卒中的致殘率大約是80 %??祻妥o理理念能夠有效改變患者肢體功能,促使其活動能力不斷提升,讓患者的身心功能盡早恢復。本文通過對120例恢復期腦卒中患者實施不同的護理干預方案,評估康復護理的有效性?,F報道如下。

1對象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1年6月~10月寧夏自治區第五人民醫院收治的120例恢復期腦卒中患者,按照護理模式不同分為一般干預組和康復干預組,每組各60例。一般干預組中男性29例,女性31例;年齡50~76歲,平均(70.38±4.16) 歲??祻透深A組中男性33例,女性27例;年齡53~79歲,平均(72.06±5.13) 歲。組間基本資料對比無統計學意義,P > 0.05,可對比。

本次調查中,選取的120例患者均達到腦卒中疾病診斷標準,利用CT診斷與MRI診斷確診,患者及家屬對研究內容知情并簽署同意書,臨床資料比較齊全。排除存在肢體運動功能障礙的患者與伴隨認知功能障礙的患者。

1.2 方法

1.2.1 一般干預組

對患者實施一般干預護理,關注患者生命體征的變化,幫助患者盡早恢復身體健康。

1.2.2 康復干預組

對患者進行全方位的康復干預,具體包括以下內容。

(1) 心理干預?;颊呷朐汉?,護理人員耐心與患者溝通,分析患者心理情緒的變化,結合患者實際的心理狀態,實施針對性的干預方案,細致描述患者應該保持的生活習慣以及飲食習慣,充分幫助患者減輕負面情緒 [2]。心理疏導時間30 min,提高患者對護理干預工作的參與程度。

(2) 功能護理。護理人員綜合評估患者肢體能力以及言語能力,制定針對性的實時康復方案,組織患者和家屬全方位參與康復訓練,顯著提升患者信心 [3]。組織患者參與體操、廣場舞等活動,增強患者肢體功能,在言語訓練中強化與患者的溝通,進一步幫助患者恢復言語功能。

(3) 認知功能的康復。因為患者患病后可能降低認知功能,尤其是處于腦卒中恢復時期的患者,如果沒有目的性的進行護理干預,會增加患者出現認知功能障礙的概率,難以保障患者生活質量。所以護理工作者要重點給患者及家屬介紹疾病,加深患者對疾病的掌握程度,對患者的腦部進行針對性訓練,鼓勵患者適當參與社會活動,提高康復訓練的效果。

(4) 神經刺激訓練。用具備鮮艷顏色的物體刺激患者,按摩與敲打患者患病部位,利用搭積木和練習拼圖的方式,提高患者記憶力,把較長的句子進行分解,不斷訓練患者記憶功能。

(5) 翻身訓練。在患者進入恢復期之后,患者的病情會基本穩定,這時要指導患者進行康復訓練,要求患者保持良好的姿勢,適當在床上進行翻身鍛煉,保持動作的輕緩。

(6) 生活能力訓練。在患者可以自主行走時,護理人員指導患者家屬,鼓勵患者自主穿衣和用餐,逐步讓患者恢復正常的生活能力。

1.3 觀察指標

(1) 評估患者癡呆癥狀與精神狀態:采用臨床癡呆評定量表(CDR) 與簡易精神狀態評價量表(MMSE) 進行評價。

(2) 評估患者生活質量:采用健康調查簡表(SF-36) 進行評價 [4]。

(3) 對患者與家屬進行調查問卷,包含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整體干預成效、整體護理環境的評價。

(4) 比較兩組患者的并發癥情況。

1.4 統計學處理

應用SPSS 20.0軟件對臨床資料進行統計分析。計數資料用[n(%)] 表示,行χ2檢驗;計量資料用(x±s) 表示,行t檢驗。P < 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 兩組患者的CDR、MMSE評分比較

干預之前,兩組患者的CDR、MMSE評分對比無統計學意義(均 P > 0.05); 干預之后,一般干預組患者的CDR與MMSE評分顯著小于康復干預組(均 P < 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比較

干預之后,一般干預組患者與家屬的護理態度[(71.24±3.49) 分]、整體干預成效[(72.69±3.46) 分]、整體護理環境[(75.10±2.48) 分]均小于康復干預組 [護理態度(80.11±3.26) 分、整體干預成效(82.03±3.41) 分、整體護理環境(81.06±5.10) 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均 P < 0.05) 。

2.3 兩組患者的生活質量評分比較

干預之后,一般干預組身體健康、精神健康、情感能力、軀體能力、精力調節能力、社會功能、生理職能等評分均低于康復干預組(均 P < 0.05)。見表2。

2.4 兩組患者的并發癥發生率比較

康復干預組出現并發癥發生率為8.3 %(肢體腫脹3例、關節活動受阻1例、肌肉萎縮1例) ,小于一般干預組的16.6 %(肢體腫脹5例、關節活動受阻3例、肌肉萎縮2例)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 0.05) 。

3討論

腦卒中恢復期患者若沒有對其進行科學的指導,有可能給患者留下一些后遺癥,可能表現出運動與語言功能障礙,難以保障患者生活質量[5~6]。然而有些不良反應是可以避免的,早期對患者進行康復干預指導,能夠較大程度上幫助患者調整不良反應,從多維度對患者實施康復指導,能夠全方位提高患者恢復健康的信念,有助于患者盡早擺脫疾病的困擾[7~8]。

本次研究是通過康復干預的模式,針對性調整患者生活狀態,對患者的身體功能和心理功能進行疏導,一方面提高了患者運動能力和心理調節能力,另一方面強化患者正確情緒引導?;诖?,康復護理干預對腦卒中恢復期患者而言,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整體上調整患者生活狀態,提高患者生活質量。還可以降低患者出現并發癥的概率,推動臨床干預工作的創新。

參考文獻

[1]楊晨光,陳具堂,劉霞,等.中醫護理適宜技術在腦卒中偏癱患者康復期的臨床應用[J].亞太傳統醫藥,2017,13(15):2.

[2]羅愛群.探索腦卒中偏癱患者恢復期的心理特點及護理措施[J].心理月刊,2021,16(2):111-112.

[3]李具金.促進腦卒中偏癱患者恢復期康復的中西醫結合護理方式有哪些?[J].家庭生活指南,2020,(3):277.

[4]李寶娥.延續護理在腦卒中患者出院后提升生活質量中的作用[J].臨床醫學研究與實踐,2018,3(15):2.

[5]劉嬌,李偉. 中醫養生護理在缺血性腦卒中患者恢復期中的應用價值分析[J].基層醫學論壇,2019,23(33):4854-4855.

[6]林海紅,胡劍華.中西醫結合康復護理在腦卒中患者恢復期的干預效果研究[J].中華全科醫學,2019,17(3):515-517,520.

[7]王敏.探討護理服務在提高腦卒中患者恢復期功能鍛煉依從性中的效果[J].家庭醫藥.就醫選藥,2019,(2):226.

[8]賈美蓮.康復護理干預對腦卒中患者恢復期心理狀態、生命質量、肢體運動功能、血流變學及炎性因子的影響[J].菏澤醫學??茖W校學報,2018,30(1):56-60..

猜你喜歡
恢復期康復護理腦卒中
安全護理對于全身麻醉患者恢復期的應用效果
咪達唑侖與鹽酸右美托咪定對子宮切除術患者全身麻醉恢復期影響
康復護理對解鎖精神病患者康復效果的觀察
盆底肌鍛煉對產后尿潴留康復護理效果的臨床分析
早期護理介入在腦卒中患者構音障礙訓練中的作用
早期康復護理在腦卒中偏癱患者護理中的臨床效果
腦卒中合并腦栓塞癥的預防及護理觀察
良肢位擺放結合中藥熏敷降低腦卒中患者肌張力的療效觀察
重復經顱磁刺激對腦卒中恢復期認知功能障礙的療效觀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