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準教學模式下高職教師角色的嬗變與重塑

2022-05-30 23:16朱婉瑩
職業時空 2022年4期
關鍵詞:高職教師精準教學教師角色

摘要:精準教學模式是基于數據技術支持下的高職教學改革,是強調高職學生個性化發展的教學實踐,需要高職教師能更新教育理念,能設計差異化的教學活動,能推送個性化的教學資源以及能實時進行教學監測。傳統教學模式中作為課堂主導的教師已不能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個性化教學。在精準教學模式下,高職教師應當是精準教學改革的參與者,精準教學活動的設計者,精準教學數據資源的整合者及學生個性化學習的陪伴者。

關鍵詞:精準教學;教師角色;教學模式;高職教師

一、引言

智能技術時代,隨著人工智能、大數據、云存儲、VR/AR等新興技術在教育領域的不斷應用,為促進學生個性化全面發展,提升學生個性化學習成果的“精準教學”理念已獲得越來越多的關注。2018 年,教育部印發了《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文件中明確要“探索在信息化條件下實現差異化教學、個性化學習、精細化管理、智能化服務的典型途徑”。2020年教育部印發《職業教育提質培優行動計劃(2020—2023年)》中提出“鼓勵職業學校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推動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滿足學生的多樣化學習需求,大力推進‘互聯網+‘智能+教育新形態,推動教育教學變革創新?!边@些國家文件強調了利用信息技術促進學生個性化學習的重要性,并且也將學生個性化培養作為人才培養改革的核心和重點。個性化學習逐漸受到教育者和學習者的認可和重視。傳統的班級授課是以提升教學效率為前提,高職教師只能考慮大多數學生的學習情況,無法照顧每個學生個性化全面發展的需求。但是,教育信息化的發展為個體學習需求的實現提供了可能,促進學習者個性化發展是信息技術時代教育的基本特征之一,也是培養創新型人才的重要手段。[1]因此,教育信息化為高職學生個性化需求提供精準的教學服務成為現實。如何為學生提供個性化學習路徑和方法是未來職業教育的改革重點。在高職課堂引入精準教學這一新型教學模式,也將意味著教師知識傳授者的角色將會減弱,高職教師角色面臨重塑。

二、精準教學模式的內涵與主要范式

(一)精準教學模式的內涵

“精準教學”的概念最早由20世紀60年代的奧格登林德斯提出,是以行為主義為理論基礎。由于過分強調行為主義在教學中的作用,對學生個體需求關注不夠,傳統的精準教學存在著一定的局限性。但隨著“互聯網+”教育時代的到來,提高教學的“精準度”與“靶向性”,為不同的學生提供個性化學習建議,使每個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獲得最大程度的進步,已成為未來教育改革及教師專業發展的重要方向。學者們為精準教學賦予了更為深刻的新內涵。王亞飛認為“精準教學”是依賴大數據技術和學習效果評估方法,實現差異化教學和個性化學習。[2]梁美鳳指出精準教學必要的精準特征應表現在學情分析、教學內容與策略選擇。[3]彭紅超、祝智庭提出當前信息技術支持下的精準教學應重新定義。他們認為精準教學包括目標精準、問題精準和干預精準,為個體提供精準的改進策略。[4]

精準教學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能夠精準地設定教學目標、設計教學活動、采用精準的測量及評估監測學生學習效果,并不斷調整教學策略的一種方法。高職院校在“三教”改革的背景之下,已然要摒棄忽略學生個性化及差異化發展的傳統教學模式,依托智能教育環境,實施精準教學,提高職業教育教學質量,培養高素質職業技能型人才。具體來說,精準教學模式是高職院?;谥悄芗夹g時代背景下,根據學生個性化學習需求,為學生提供個性化學習服務,提升學生核心素養,提高學生創新思維的新的教育模式。

(二)高職精準教學模式主要范式

高職推行精準教學模式意味著教學范式的轉變,精準教學模式要求教師從傳統的課堂講授的范式轉化為基于數據技術支持下,對高職學生開展個性化教學的范式。

1.精準教學模式是基于數據技術支持下的高職教學改革。數據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能突破傳統教學中高職教師及課堂的局限,拓展教學的內涵與外延,改變傳統教學結構,在打破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模式的同時,也能創生出多元化的學習模式,教學中各個元素及關系發生了徹底的改變,這是數據技術作用于教育改革的實際。

教學的本質就是信息的傳播,技術的改進使得學習者不再是信息受眾,而是可以主動選擇互聯網中“知識超市”里的多元且優質的教學資源,讓學習者擁有更多的自主性和選擇性??梢?,及時掌握學生的學習需求是高職教師開展精準教學模式的前提。各種智能技術的發展,多種學習設備及學習系統的更新,學生學習的行為數據都能夠被有效采集,為高職教師實施精準教學提供數據支持。高職教師獲得學生學習數據后,了解學生個性化的學習需求,掌握學生的最真實情況,并基于數據對學習者進行精準分析,做出最適宜的推薦,從而更好的提供個性化教學服務,讓學習者更好地實現思維發展與知識建構的目標。面向每一個學生最真實的學習體驗,培養學生創造力,高職教師在教學指導、決策的選擇上能夠更加精準和聚焦,提供個性化學習方案和差異化學習路徑。

2.精準教學模式是強調高職學生個性化發展的教學實踐。高職院校精準教學模式包括了構建遞進回歸的精準教學目標、優選推送基于精準目標實現的教學內容、設計差異化的精準教學活動、開展基于精準目標的診斷與評價、精準監測與干預。[5]高職教師在精準教學過程中,就是在認同每一位學生個體價值的實現,尊重學生學習的個體差異,將差異作為教學的現實條件。當高職教師將此作為實施精準教學的核心理念后,會更加關注每一位學習者的需要,尊重與滿足學習者的意愿,對于學習者進行全方位的刻畫與表征,從教學內容、教學過程、教學方法及教學評價上全方位精準對接,從而優化學習過程,提升學習效率,實現整體學習效果之上的精準。精準教學模式尊崇“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正如人本主義代表人物羅杰斯所認為的:教師應該尊重學生,成為學生學習的促進者,如此才會取得理想的教育效果。[6]也就是說學習只是學生個體價值的實現手段,并不是教師教學的最終結果??梢?,精準教學模式充分體現了查爾斯·瑞格魯斯所描繪的“后工業社會”的教育核心:教育應更關注學生個性化學習發展,關注個體差異性。[7]

三、精準教學模式對高職教師角色提出的新要求

“教師角色”是指教師結合外界的客觀期望并憑借自己的主觀能力,為適應所處環境所表現出來的特定的行為方式。[8]隨著社會技術的發展,高職教師的角色會隨著時代及社會教育觀念的轉變而發生變化,即呈現出一定的復雜性與動態性。一直以來,高職教師作為課堂主導,其權威感將在精準教學時將受到沖擊,這也意味著精準教學對高職教師角色的重塑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高職教師亟需更新教育信念

傳統教學模式中教師的角色定位,最早是源于韓愈《師說》中的解釋:“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歷經千年,高職教師們在傳統課堂中,已然形成了自己固有的教育信念:高職教師是專家,代表著教學權威,是學生獲取知識的窗口,是教學的中心。所以教師往往擁有“絕對話語權”。但隨著時代的發展,“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模式已經受到質疑,在此教學模式之下,高職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很難得到發揮,勢必會影響教學效果。

教育信念體現了時代賦予教師的期望與任務,不同的時代下,教師的職責、角色都將發生改變。同時,教師的教育信念會在教師的教學中逐漸形成與發展。因此,教育信念和教師行為并非單向的決定關系,而是相互作用、相互影響。[9]可見不同的教學實踐經驗會使教師的教育信念存在差別。相較而言,在智慧教育時代背景之下應運而生的精準教學模式,是基于大數據基礎的因材施教,且能夠最大化滿足學生個性化、差異化的學習需求。所以 “互聯網+”背景下的教師不再是單回路教育的實施者,而應該是雙回路式的探索者。 [10]這意味著高職教師在實施精準教學時教育信息亟需更新,高職教師要明確自己在教學時不再僅僅是知識傳授者,且也不能僅滿足于教學技能的熟練,而應該關注學生個體,不斷追求反思性實踐。

高職教師應從課堂教學的“主角”轉變為教學的“引領者”。因為教師在教學中只停留在知識層面的講授是無法完全滿足學生成才的需要。因此,高職教師需要勇氣徹底轉變自身的教學觀念,甚至是改變教學習慣,成為創新教學方法的革新者。

(二)高職教師需設計差異化的教學活動

高職學生學習動力大多不足,學習積極性不高,學習基礎差異明顯,而傳統的大規模教學很難顧及到每個學生的學習需求,教師針對全班所有同學的統一化的教學活動也會使得學習效果大打折扣??梢?,設計差異化教學活動是高職教師實施精準教學的關鍵,從教學活動設計出發,能夠激活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提升學生課堂參與度。在實施精準教學時,高職教師設計教學活動時大致會經過差異檢測、動態分組、共性教學、差異教學四個步驟。[5]可見,精準教學活動的實施應是考慮了學生基礎、學習興趣及學習行為等因素,根據學生學習效果的差異精準教學,層層遞進,從而達到教學目標,教學活動的多元性及層次性也將得以充分體現。因此,一方面高職教師需要利用大數據工具定位功能將整個教學活動個性化地定位于學生的“最近發展區”,有效完善課堂教學,甚至能夠更好地激勵學生學習自主性,提升學習興趣,促進學生知識的接受。另一方面,在職業院校中,高職教師還需要充分挖掘校企合作項目資源,與企業導師合作,以學生為核心,利用智能學習環境創設符合職業教育真實工作場景,基于項目及問題為教學核心,設計教學活動,從而更好的培養學生解決復雜問題、知識創造等學習能力。

在此,高職教師的角色應是課堂教學活動的工程師,有效運用智能學習環境,結合學生個性化、多樣化的需求,利用自己的優勢,合理精準設計,實現最優化教學。

(三)高職教師應推送個性化的教學資源

就目前學生在接觸網絡教學資源的現狀來看,還存在一定的問題:首先,高職學生作為網絡“原住民”,面對海量的學習資源與開放的學習環境,他們可以十分便捷地獲取自己需要的知識。但是網絡知識碎片化、海量化這一典型特征會導致學生在學習中出現選擇困難的問題。其次,學生獲取的碎片化知識必然缺少邏輯性和系統性,這也會導致學生在需要進行知識建構與加工時無所適從,當知識的學習無法體系化與結構化,也就不利于學生形成高階思維。最后,網絡的知識也并不一定都有益于學生,甚至會對學生產生誤導,不具備有效價值。由此可見,一方面學生雖然能夠自己通過網絡資源自主學習,但是仍需要高職教師對信息進行篩選與整合,加工網絡碎片化知識信息,幫助學生更好地系統化、結構化學習內容,整合學習資源,有效訓練學生思維,完成深層次知識的學習。正如盧梭所說:“我教育他的目的,不是想把世界上所有的知識教給他,而是想教給他怎樣在需要的時候去獲取知識,教給他如何準確地估價知識的價值”。[11]另一方面,隨著近年來百萬擴招政策的執行,高職院校的學生來源復雜而多元,學生年齡、經歷、學習能力、學習偏好都有著顯著的差異。這意味著高職教師需要遴選優質的教學資源,并根據學生學習特征,推送個性化的學習內容??梢?,個性化教學內容是高職教師達到教學目標的基本保障。在精準教學中,教學內容的設計將以問題為導向,重構教學內容,甚至是將問題置于真實的職業崗位場景中,理實一體、工學結合。[5]高職教師借助于大數據分析,在了解學生的知識領域、知識基礎之后,掌握學生目前所存在的學習問題,為其智能推送學生學習所需學習內容則顯得尤為重要。

總的來說,高職教師更像是一個學習分析師,他在推送教學資源時需要具備分析、甄別、處理、整合數據及內容的能力,提供的教學內容不僅符合學習者特征,且是一個完整的系統化、結構化的知識。

(四)高職教師需實時進行教學監測

在傳統教學中,高職教師往往只對學生學習結果進行評價、監測,難以掌握學生學習過程的真實情況。從現實層面來說,高職院校的學生對于學習的態度很大程度上來源于“以成績論英雄”的學習評價模式,如何讓學生獲得學習自信,提高學習效果,很大程度上就需要高職教師對學生學習過程進行多元化、差異化的評價、監控與指導。高職教師對學生學習過程實時精準地評價、監控與指導是精準教學區別于傳統教學的一個重要特點。在精準教學時,高職教師將需要采用大數據技術,通過采集、分析學生學習行為及學生學習數據,對學生整個學習過程及行為進行分析評價,評估學生各個學習階段的學習效果,在這一評價過程中,可充分體現學生個性化、差異化的需求。這代表著高職教師已經參與了學生個性化的學習過程,在此過程中,高職教師的角色更應強調陪伴,他需要針對學生學習中出現的問題和個性化學習需求,反思學生學習數據,及時發現數據背后所反映出的學生深層問題,實時處理并進行針對性指導,使學生學習能夠順利進行,最終讓學生實現高效、明確、個性化的學習。這也是高職教師運用大數據、智能學習平臺等技術實現因材施教的一種體現。

因此,高職教師需要具有多元評價的意識,因為對學生個性化學習過程進行監控與指導,意味著高職教師需要面對一個更加開放與復雜的評價體系,是以讓不同的人成為不同的人,而不是讓不同的人成為相同的人,這也對高職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四、精準教學模式下高職教師角色的重塑

精準教學模式服務于學生個性化學習與發展需求,在高職院校,班級授課制目前無法淘汰,但規模個性化教學也會是職業院校教學改革的主要方向。因此,為了提高教學的“精準度”與“靶向性”,有效開展精準教學實踐,為不同的學生提供個性化學習指導與建議,使每一個學生能夠獲得高效的學習效果,實現個性化成長,高職教師角色需要重新建構,是以適應精準教學模式。

(一)精準教學改革的參與者

個人認知與價值取向對個體行為能夠產生決定性影響。在傳統教學中,高職教師往往憑借經驗進行教學,不論是教學前輩的傳授或者是高職教師自身總結而來,教學經驗日積月累,高職教師便可以投入最少的精力即可維持舒適的工作狀態。但這些經驗在高職教師頭腦里大都是模糊且主觀的。而在精準教學模式之下,教學的“精準”,并不僅僅是停留于對客觀情況的簡單描述,而是具體的、數據化的、可測量的。精準是能夠對學生學習效率進行客觀描述,也是教師與學生在教與學中達成“共鳴”與“同步”的結果。隨著大數據技術和教育人工智能的發展,“按需訂制”課程與教學成為可能,高職教師則需要成為“引導者”與“教練”。

作為教學改革的參與者,高職教師應有精準教學的認知與取向,這是高職教師個性化精準教學的核心。首先,高職教師應對大數據技術充分認同,認可大數據技術在教學中的價值,并愿意在教育教學中積極、主動地應用大數據技術,否則精準教學無從談起。高職教師需要應用智慧教室、智慧學習空間、網絡學習空間等泛在化、個性化的智慧教學環境,教師的角色此時應更聚焦在特定情境,如在線學習、混合學習情境。當然,對高職教師而言,創設真實學習情境,實現專業崗位分析、典型工作任務分析,工作過程課程開發以及學生學習情境設計是面對精準教學改革的挑戰。顯然,對于高職教師而言,目前在課堂提倡的信息技術已然無法滿足精準教學的需求,信息化教學能力將會被智慧教學需要的數據素養及智能信息技術等相關技術能力取代。其次,高職教師還應樹立個性化精準教育理念,要理解大數據技術對教學的影響,并能強烈支持學生個性化學習及核心素養發展的理念,了解每一個學生,提升每一位學生學習能力,真正實現個性化教學,這是對傳統教學理念的徹底更新。兩者比較而言,能夠應用大數據技術,具有信息素養不是最重要的,而在開展精準教學工作時,高職教師能夠真正關注每個學生個體,真正認識學生個性化、差異化發展的價值和作用,才是教師真正貫徹精準教學的動力來源。最后,高職教師應充分具備精準教學意識,即高職教師能夠十分認同精準教學對學生個性化發展的價值,積極開展精準教學。一直以來,如何將教育規?;c個性化有效統一,是高職教師在教學中所面臨的現實難題,而有大數據支持的精準教學能夠有效解決這一問題,高職教師需要在充分考慮學生個性化學習需求時,在規?;慕虒W中,利用大數據技術,保證學生學習目標與學習任務的指向性,以此保證整體學習效果之上的精準。因此,只有擁有精準教學信念,才能真正決定高職教師對于教學工作的態度,也才能在教學活動中潛移默化地影響每一位學生,真正實現精準教學。

(二)精準教學活動的設計者

技術引領職業教育的“器物”的變化,職業教育經歷了由只能用黑板與粉筆教學的紙筆教學階段到采用投影、多媒體課件教學的多媒體教學階段。在傳統教學中,教學活動大多簡單粗放,而隨著技術更新,教育工具與手段不斷升級,教學活動將會更加個性化、精準化。

高職教師作為精準教學活動的設計者,高職教師需要創新應用互聯網、人工智能、大數據、VR等技術,以“學生為中心”進行公共課程、專業課程的設計與開發,滿足學生個性化、差異化學習。首先,在精準教學活動設計過程中,高職教師要具有智能技術教學創新應用的意識,同時深刻了解教學活動的創新對學生而言意義非凡。高職教師需熟練應用智慧學習平臺,學習預測與分析系統、VR技術設備等智能技術工具,在具備智能技術的工具與設備應用能力的基礎上,有效運用智能技術優化教學流程。具體來說,高職教師可以利用大數據做好學生數據、學習內容及學習資源的智能分析,通過人機協作分析學生學情、規劃教學資源、重構教學內容、設計教學策略、優化師生活動,從課前、課中、課后三個階段實現精準化教學活動設計。雖然時下提倡的在線學習突破了時間、地點的限制,但是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雙維教學與在線的單一學習更有助于師生間的互動交流,且能夠更好地促成學生高階思維能力的形成。所以,高職教師在進行精準教學活動設計時,應充分考慮如何利用智能技術完成教學創新,將課堂實體教學與線上虛擬教學不斷融合,構建泛在化、交互式的混合學習環境。其次,高職教師也要有一個清晰認知,即不能完全依靠智能技術改革教學問題,高職教師的主觀經驗在完成精準教學活動設計時十分必要。事實是,教學活動是人與人之間的深度相互,是復雜的,其涉及到的意志、情感等非理性因素是無法簡單量化及預測,要避免“唯數據主義”的錯誤傾向。[12]所以高職教師需要在把握教學設計的自主權,真正成為課堂工程師,不能完全依靠大數據,面對大量的學生學習數據始終保持審慎的態度,結合理性思考與教學經驗,通過與學生的交流、觀察等方法不斷補充信息,使精準教學活動的設計更加科學合理。

(三)精準教學數據資源的整合者

傳統教學中經常出現“一本書的大學”現象,即教師教一本書、學生學一本書、考試考一本書。[13]學生以集體的形式出現在高職教師面前,共同接受高職教師所教授的內容,再加上高職院校的學生接受知識的主動性不高,很少去主動接觸“課外書”,獲取知識的途徑也主要來源于教材或高職教師的經驗。

為實現精準教學目標,高職教師要能夠有效采集及分析學生學習數據,從而成為精準教學數據資源的整合者。首先,高職教師應具備大數據素養,能夠有運用數據進行問題分析和解決的意識。數據素養是指“教師能夠在復雜的教學情境中定位數據,能夠使用相應的工具對數據進行分析和表征,解釋和評估數據分析的意義及結果,進而對具體教學情境進行說理的能力?!?[14]具體而言,高職教師需要利用智慧學習平臺、移動學習設備等獲取學生學習數據,運用學習數據分析工具,解讀學習數據,根據學生學習特征,從而篩選與整合出教學數據資源。其次,高職教師還需有效獲取、采集及分析學生的學習數據。在大數據時代,高職教師要能夠將師生信息數據、作業考試數據、各課程資源數據等數據進行采集,及時識別、分析并發現有價值的信息,能在有限的時間內找到最有價值的資料,以此在教學中減少學生在學習時所產生的迷茫與困惑,保證學生個性化發展始終處于正確的方向。同時,高職教師也還應警惕“信息繭房”,在對數據進行加工時,以對每一個學生的知識基礎、知識領域的充分了解為基礎。最后,高職教師應科學處理及整合教學數據資源,為精準教學提供數據支撐。精準教學就是個性化教育的開始,高職教師通過數據掌握學生存在的問題,幫助學生明確學習目標,利用信息技術整合教學資源,為學生推送個性化、定制化學習內容。在高職院校中,為學生提供基于職業技能項目的學習,定制學習內容、個性化課表等,讓知識的構建、創造、分享成為課堂學習主題,在此,高職教師在各類數據中建立起聯系,思考的并非只有知識的講解,而是如何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理解掌握知識與技能,促成學生深度學習、培養高階思維。

(四)學生個性化學習的陪伴者

高職院校學生個人學習能力和學習動機差異性較大,雖然高職教師或多或少準備了一定體量的學習資源,但在傳統的灌輸式教學下,仍會出現部分學生缺乏應有的學習興趣的現象。

而精準教學模式意味著個性化、精準化和智能化的高品質學習,高職教師為學生提供“量身定制”的個性化教學服務,充當了學生個性化學習的陪伴者的角色。教育大數據能夠幫助高職教師掌握學生學習的實際情況,不僅包含對學生日常學習行為、平時作業、考試等學習數據,也會有智力特點、學習興趣、學習基礎和元認知水平等心理特征。這都能夠幫助高職教師結合具體的課堂教學目標,發現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問題,給予及時反饋與指導,實現有針對性的精準干預。同時,教育大數據也能讓學生自己對自我學習情況有清晰了解,能夠看到自己知識體系中存在的不足與漏洞,從而進行針對性地加強,實現個性化的學習。學習是個人的認知活動,具有私密且獨特的特點。在為學生提供個性化指導時,高職教師需要對每一個學生進行精準畫像?!皩W習者畫像”是用戶畫像在教育領域的應用,也是指以學習分析技術為基礎,通過多渠道、多維度地獲取學生數據,并結合大數據分析技術對學生行為數據進行標簽化處理,以生成全方位的學習者畫像,從而在分析學生特征的基礎上全面深入理解學生,以促進學生個性化地發展。[15]可以說,學習者畫像是以群體特征為核心,為不同學習者提供精準的支持服務。而高職教師要成為學生個性化學習的陪伴者,可以通過教育大數據、智能物聯網等復雜技術系統,嘗試對學生精準畫像,從而及時了解學生學習情況,科學合理進行評價,及時調整教學策略。

參考文獻

[1]? 孔晶,郭玉翠等.技術支持的個性化學習:促進學習者發展的新趨勢[J].中國電化教育,2016 (04):88-94.

[2]? 王亞飛,李林,李艷.大數據精準教學技術框架研究[J].現代教育技術,2018 (07):5-10.

[3]? 梁美鳳.“精準教學”探析[J].福建基礎教育研究,2016 (06):4-7.

[4]? 彭紅超,祝智庭.面向智慧學習的精準教學活動生成性設計[J].電化教育研究,2016 (08):53-62.

[5]? 陳熔,袁橙.大數據背景下高職院校精準教學模式構建研究[J].2020 (17):108-112.

[6] Rogers,C.R.A Way of Being [M].Boston:Mariner Books,1980:122.

[7] Charles M. Reigeth.Instructional-Design Theories and Models:The Learner-Centered Paradigm of Educaiton (Volume IV)[M].New York and London:Routledge,2017:58-87.

[8] 鞏建華.國外教師角色研究述評[J].上海教育科研,2011(10):35-39.

[9] 許純潔.我國教師教育信念研究:主題、趨勢與反思——基于知識圖譜的分析[J].當代教育與文化,2020 (01):74-82.

[10]? 楊爽.“互聯網+”時代的教師角色重構[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6(32):31-33.

[11]? 盧梭.愛彌兒[M].李平漚 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78:432.

[12]? 鄒逸,殷玉新.從“基于經驗”到“數據驅動”:大數據時代教師教學決策的新樣態[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8 (13):52-56.

[13]? 別敦榮.論高校內涵發展[J].中國高教研究,2016 (05):28-33.

[14]? 鐘婉娟,侯浩翔.教育大數據支持的教師教學決策改進與實現路徑[J].湖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報,2017 (05):69-74.

[15]? 肖君,喬惠,李雪嬌.基于xAPI的在線學習者畫像的構建與實證研究[J].中國電化教育,2019 (01):123-129.

[16]? 王建中.擴招背景下基于質量保障的高職分層分類教學法實施面臨的困難與對策[J].河北職業教育,2021,5(05):16-21.

收稿日期:2022-06-14

基金項目:湖南省教育科學規劃課題 “高職教師精準教學能力提升路徑研究” (XJK22CZY018)的研究成果

作者簡介:朱婉瑩(1988- ),女,湖南科技職業學院講師,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職業教育、教育學原理。

猜你喜歡
高職教師精準教學教師角色
以精準教學提升學生核心素養
敢問路在何方
淺談初中思想品德課中的精準教學
淺論新時期高職教師職業道德修養
新形勢下高職院校教師素質淺談
翻轉課堂背景下的高職教師專業素養提升探析
基于VBA控件技術與精準教學理念的授課課件設計實踐研究
高職教師教學自主權和職業承諾的關系研究
教師角色在英語學習中的作用及角色轉換
淺談新課改下教師的角色與教學行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