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時代共同富裕思想的三重邏輯探析

2022-05-30 10:48蘇勛強吳金晏李銀兵
老區建設 2022年19期
關鍵詞:實踐邏輯歷史邏輯理論邏輯

蘇勛強 吳金晏 李銀兵

[提 要]共同富裕是中華民族長期追尋的奮斗目標,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特征。百年來,中國共產黨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在明確國家獨立與人民富強、物質生活富裕與精神生活富裕、全體人民富裕與少數人富裕等多重關系中,始終保持黨性和人民性的高度統一,不斷夯實了共同富裕思想的理論基礎和歷史依據。新時代,中國共產黨在偉大夢想、偉大目標、偉大斗爭和偉大工程戰略部署指導下,緊緊抓住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這條主線,著力解決不平衡不充分發展的這個核心問題,在精準扶貧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踐中,充分展現了新時代共同富裕思想的科學性和價值性。因此,新時代共同富裕思想,不僅具有嚴密的邏輯體系,也具有強烈的時代訴求,更是集中體現了中國共產黨理論創新和實踐創新的特點和優點。

[關鍵詞]共同富裕;理論邏輯;歷史邏輯;實踐邏輯

[作者簡介]蘇勛強,黔南民族職業技術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教師,貴州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貴州都勻 558022)吳金晏,南開大學周恩來政府管理學院學生,研究方向為社會學(天津 300350);李銀兵,貴州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三級教授,博士生導師,研究方向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貴州貴陽 550001)

[基金項目]國家社科基金西部項目“鄉村振興視域下西南多民族村落文化研究”(22XMZ032)

一、研究綜述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共同富裕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也是一個長期的歷史過程。我們堅持把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現代化建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著力維護和促進社會公平正義,著力促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堅決防止兩極分化”[1]。相應地,學術界對共同富裕思想也進行了深入研究,成果豐碩??偟膩碚f,研究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對共同富裕理論邏輯的研究。李敬煊等人提出,科學的共同富裕是馬克思主義學說的偉大構想,體現了馬克思主義公平觀的根本立場,符合馬克思主義再生產理論的內在要求,彰顯了馬克思主義學說的人民性特質。[2]李正圖提出,科學的共同富裕理論是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有機組成部分,馬克思深刻洞悉了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絕對規律是生產剩余價值,從生產關系和生產力的角度揭示了貧困產生的客觀根源,最終呈現兩極分化日益加大的趨勢。[3]第二,對共同富裕歷史邏輯的研究。張占斌等人提出,中國共產黨對共同富裕的百年探索歷程,推動了馬克思主義共同富裕理論的創新與創造。新民主主義革命偉大勝利,為共同富裕創造了根本社會條件,社會主義改造的成功確立了實現共同富裕的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為實現共同富裕提供了體制保證和物質條件,進入新時代,黨帶領人民朝著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重要目標繼續前進。[4]第三,對共同富裕實踐邏輯的研究。蔣永穆等人提出,新時代扎實推動共同富裕,推動生產力高質量發展,夯實物質基礎;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效,守住小康底線;完善收入分配制度體系,彰顯制度優勢;改善人民生活品質,增進民生福祉;等。[5]方寧提出,新時代共同富裕的實現路徑包括,以創新理念引領高質量發展,以協調理念引領均衡發展,以綠色理念引領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以共享理念引領公平正義,以開放理念引領中國與世界共同富裕。[6]研究新時代中國共產黨共同富裕思想的生成邏輯,繼承和發展馬克思主義共同富裕思想,傳承賡續中國共產黨人百年來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初心和使命,解決新發展環境下現實矛盾問題,對新時期扎實推進共同富裕和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具有重要意義。

二、新時代中國共產黨共同富裕思想的理論邏輯

馬克思、恩格斯認為,實現共同富裕首先需要消滅資本主義的生產方式,增加社會財富總量。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是科學社會主義的重要目標,馬克思通過觀察資本主義社會現實問題,揭示了實現共同富裕的一般物質基礎和前提,發現了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絕對規律是生產剩余價值。通過研究政治經濟學揭示了實現共同富裕的規律。

(一)高度發展的生產力是實現共同富裕的物質基礎和前提條件

馬克思富有遠見地指出,“在未來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社會中,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將如此迅速……生產將以所有的人富裕為目的”[7]。生產力高度發展是實現共同富裕的前提。生產力對社會發展起到決定作用,生產著人類物質生活和社會關系,實現共同富裕需要生產力的高度發展,因為生產力的發展為社會運行提供物質基礎。生產力水平不高,即使建成了社會主義社會,也會受到資本主義毫無節制追求利益生產方式的制約,難以逃脫資本束縛。只有生產力高度發展,社會主義生產關系才能真正確立下來,從而消除貧困和生存競爭,在生產力發展的基礎上實現共同富裕。[8]理解共同富裕理論來源需要以唯物史觀為參照。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以唯物史觀為方法論,實現共同富裕需要從生產力層面來研究。實現共同富裕需要大力發展生產力,通過生產活動創造和積累豐厚的物質財富,為社會的繁榮發展提供基本的物質基礎。

發展生產力的同時需要積極揚棄資本主義生產方式,揚棄資本立場,堅定人民立場。將人民群眾聯合起來,有計劃地利用生產力來實現共同富裕。始終代表人民的利益,有組織有目的地調控社會生產,發揮每個人的長處和優勢,為實現共同富裕創造良好發展條件。[9]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基礎是解放和發展生產力,需要推動生產力的快速發展。影響生產力的重要因素是生產資料歸誰所有,資本主義生產方式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但是無法解決社會化大生產和私人占有之間的矛盾,壟斷地位得到鞏固和加強,經濟危機給人們生活造成損失。大力發展社會主義生產力,減少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對社會主義生產方式的束縛。[10]

(二)實行社會主義公有制是實現共同富裕的前提條件

資本主義私有制發展條件下無法實現共同富裕,社會生產資料被資本家私人占有,雇傭工人被迫進行生產活動,資本家榨取工人生產的剩余價值,導致兩極分化越來越嚴重。資產階級追求剩余價值,延長工人勞動時間和提高勞動生產效率,擴大資本的積累,資本家和工人階級貧富差距加大。共同富裕需要制度保障,社會主義公有制是實現共同富裕的制度保障和基本原則。資本主義私有制使得勞動和生產資料相分離,勞動者和勞動產品相異化,無法共享生產成果。只有消滅資本主義生產方式,建立社會主義公有制才能實現共同富裕。[11]

馬克思主義揭示了實現共同富裕的歷史發展規律,其一社會生產力高度發展,其二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生產資料公有制的建立,資本主義私有制的滅亡。[12]在生產力高度發展的基礎上,未來美好社會實現共同富裕的制度基礎是實行“個人所有制”,這種美好社會是建立在“自由人聯合體”基礎之上。[13]在《共產黨宣言》中馬克思、恩格斯指出,無產階級奪取國家政權,利用資產階級的資本優勢,充分發揮生產工具的作用,發動由無產階級領導的革命,建立無產階級政權。建立社會主義公有制可以讓全體社會成員共同占有生產資料,克服資本逐利的盲目性。社會主義經濟制度中生產資料公有制是基礎和前提,生產資料公有制可以保障所有人的共同利益,組織大家有計劃進行生產,避免分配不均的現象發生,促進生產力快速發展,使得所有人共享不斷增長的社會財富,解決貧富分化問題。[14]

(三)人的自由全面發展是實現共同富裕的價值目標

人的存在方式和發展狀況是由人類社會的生產方式決定,有什么樣的生產方式就會產生相應的生活方式。生產力不斷發展,人們的發展狀況從低級階段發展到高級階段。共產主義社會是自覺、豐富、全面的社會形式,人們在共產主義社會中可以自由全面發展,人們共同生產,共同享受創造的勞動成果,每個人都能成為具有自由個性的人。[15]人的自由全面發展的共同富裕是馬克思主義所追求的共同富裕。在社會主義社會中,消滅資本主義私有制,繼續大力發展生產,鞏固和完善社會主義公有制和分配制度,沒有人剝削人的現象,人們不再被迫勞動,而是主動創造社會財富,為實現人的自由勞動和全面發展創造政治和社會條件。共同富裕的目標是每個人自由勞動,個人能力得到全面發展,每個人都富裕起來。不僅物質方面共同富裕,精神方面也富裕起來,形成自由勞動的環境。人的全面發展和共同富裕有著重要關系,彼此之間相互促進,社會不斷向前發展,不斷推動共同富裕的實現。實現自由全面發展不僅物質方面得到極大豐富,精神方面也得到滿足,為人的自由全面發展創造了發展條件,為共同富裕明確了價值維度。

總之,馬克思主義共同富裕思想為人們實現自由全面發展指明了道路,通過消滅資本主義私有制,大力發展生產力為實現共同富裕創造社會條件。共同富裕建立在物質財富豐富的基礎之上,推翻資本主義私有制,建立社會主義生產資料公有制,為實現人的自由全面發展創造物質條件和政治基礎。

三、中國共產黨共同富裕思想的歷史邏輯

新時代中國共產黨共同富裕思想體現了黨對實現共同富裕的執著追求,彰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初心和使命,生動體現了中國共產黨一心為民辦好事的宗旨。繼承和堅持黨實現共同富裕理想信念,對于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具有重要意義。

(一)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對共同富裕的探索

土地革命時期,中國共產黨提出“打土豪,分田地”的口號,并將其作為土地革命的核心內容,目的是廢除封建階級的土地所有制,解決農民的土地問題,這種以共同富裕為目的的理念,改善了根據地人民的生活水平,使得黨得到人民擁護,鞏固了蘇維埃革命政權。[16]在抗日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及時調整了農村政策,團結一切抗日的力量,對富農由限制轉向積極利用。九一八事變后,中日矛盾上升為主要矛盾,抵御日本侵略者成為最緊迫的任務。由于抗日戰爭的長期性,必須解決好民主和民生問題,需要發展進步勢力,爭取中間勢力,孤立頑固勢力。[17]克服了經濟封鎖造成的物質困難,實現了糧食和日用品的自給自足,保障了抗戰時期物資供應。盡管這一時期談不上富裕,但與剝削階級的舊制度形成了鮮明對比,窮苦人翻身做主人,對實現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義。[18]解放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在解放區開展了徹底的土地革命,解決了當時中國最大的民生問題,為促進共同富裕提供了社會條件。[19]

(二)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對共同富裕的探索

建立社會主義公有制才能實現共同富裕。毛澤東一生都致力于讓農民擺脫貧困,過上幸福生活,使農民脫離受壓迫的境地。他堅信只有把農民組織起來,實行集體化生產,才能讓農民過上幸福生活。1955年毛澤東在《關于農業合作化問題》中提出了“共同富?!崩砟?,他指出,“要鞏固工農聯盟,我們就得領導農民走社會主義道路,使農民群眾共同富裕起來”[20]。毛澤東認為,我們國家實行的是社會主義制度,按照計劃生產方式發展經濟,遵循這條道路一年一年干下去就能夠實現國家富強。我們要實現人民一起變富,而不是少數人的富足,每個人的生活更加幸福,國家繁榮昌盛。

進行社會主義改造。改造農業生產方式,目的是在發展生產力的基礎上通過改變生產關系實現共同富裕。當時,我國農業發展模式主要以小農經濟為主,發展小農經濟容易走上資本主義發展道路,農業生產力無法提高,導致兩極分化,影響農業發展。毛澤東認識到對農業、手工業、資本主義工商業進行改造,對社會主義建設過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實現中國工業化,尤其是重工業建設對經濟發展、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具有主導作用。大力發展重工業和輕工業,特別是進行重工業的發展,提高手工業合作生產的效率,通過和平贖買的方式對資本主義工商業進行改造,大大提高生產力水平,實現工業與農業相互促進局面。通過共同富裕式的發展道路,擺脫受到國內外社會發展條件限制,提高生產力水平和生活質量。[21]

(三)改革開放初期對共同富裕的探索

社會主義的本質是實現共同富裕。鄧小平指出,“社會主義的本質,是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保?2]。資本主義社會無法實現共同富裕,推翻資本主義私有制,將社會生產資料歸還給廣大人民群眾,建立社會主義公有制來鞏固生產資料的所有權,解決好生產力與生產關系問題才能實現共同富裕。在此基礎上鄧小平對實現共同富裕提出具體要求,實現共同富裕必須大力發展生產力。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推進,人民不僅追求物質生活共同富裕,而且還要達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重視精神文明建設。反對搞平均主義,也反對少數人富裕而多數人貧窮。

實現共同富裕需要制度保障。大力發展社會生產力,不斷為實現共同富裕提供堅實物質基礎,完善社會財富分配制度,防止出現兩極分化。堅持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堅持公有制的主體地位不動搖,公有制經濟關系到人民群眾切身利益,大力發展社會主義公有制經濟,必須將公有制經濟建設好并做大做強。支持非公有制經濟健康發展,為經濟社會發展增添動力。堅持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運用市場經濟發展規律促進經濟健康發展。運用好政府的宏觀調控職能,對市場經濟無法控制的發展局面采取有效的宏觀調控措施,保證國家經濟正常運行,打牢實現共同富裕的經濟基礎,為社會主義經濟發展服務。

(四)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對共同富裕的探索

面對錯綜復雜的國際局勢和國內發展情況,以江澤民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社會主義發展道路,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旗幟,加強黨的建設,大力推進改革開放,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穩步提高。加大對外開放力度,大力發展經濟同時兼顧社會公平,保障人民群眾享受公平的發展機會,在實踐中豐富和發展社會發展理念,對實現共同富裕進行了新的探索。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縮小東部地區和西部地區的發展差距,有效推動全國各族人民共同富裕的發展進程;解決三農問題,增加農民收入和農業投入,逐步實現農村小康;加強頂層設計是實現共同富裕的關鍵,制定政策時根據實際情況準確研判,在發展過程中做到協調統一,不斷提高發展速度和生產效率;同時要合理調節收入分配,保障效率和公平相互協調,進一步深化認識共同富裕實現規律。

進入新世紀以來,以胡錦濤為總書記的黨中央不斷構建和諧社會,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不斷發展。以人為本是和諧社會的核心理念,構建和諧社會助推全體人民實現共同富裕,實現共同富裕是建設和諧社會題中應有之意。堅持科學發展觀,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提高生產力效率的同時更加注重分配公平;改變農村地區貧困落后的面貌,促進農業發展,增加農民收入,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減免存在千年的農業稅,加大農村產業開發力度,解決農村貧困問題;促進東、中、西部和東北地區協調發展,不斷縮小區域發展的差距。

(五)新時代中國共產黨對共同富裕理念的創新與發展

習近平總書記繼承了中國共產黨關于共同富裕的重要思想,明確指出,“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特征”[23]。共同富裕是全體人民都富裕,而不是少數人富裕,不僅是物質富足,精神方面也豐富。實現共同富裕需要一個過程,循序漸進實現,需要全體人民共同努力。共同富裕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是社會主義社會和資本主義社會的根本區別,是中國共產黨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彰顯社會主義對比資本主義所具有的優越性。將實現共同富裕作為我們黨的奮斗目標,把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作為所有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打贏脫貧攻堅戰是實現共同富裕的關鍵一步。共同富裕的內在要求需要消除絕對貧困問題,在此基礎上逐步消除相對貧困,最終消除貧困問題的同時實現共同富裕,解決了貧困問題才能扎實推動共同富裕。新時代中國共產黨繼續帶領人民群眾不斷為扎實推進共同富裕努力奮斗,堅持共同富裕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帶領全國各族人民打贏了脫貧攻堅戰,消除了存在千年的絕對貧困問題,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以中國式現代化不斷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四、新時代中國共產黨共同富裕思想的實踐邏輯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必須清醒認識到,我國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仍然突出,城鄉區域發展和收入分配差距較大”[24]。新時期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發生變化,城市和農村發展還存在一定差距,東部地區和西部地區發展差距需要進一步縮小,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影響我國經濟發展,經濟發展缺乏動力,需要在高質量發展中解決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實現共同富裕,必須將解決社會矛盾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通過解決現實問題推動共同富裕實現。

(一)實現高質量發展是解決不平衡不充分問題的關鍵所在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必須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持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系,推動區域協調發展。[25]隨著我國社會矛盾變化,需要實現高質量發展,解決矛盾的立足點要放在更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上,把促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作為重點任務來抓,充分彰顯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把為人民謀幸福作為奮斗目標。推進高質量發展,提高人民的生活質量和生活標準。堅持新發展理念,扎實推動共同富裕,補齊改革發展短板,為高質量發展奠定基礎,不斷改善民生,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26]

在高質量發展中改善民生。新時代我國的主要矛盾變為社會發展不平衡不充分,主要表現為城鄉之間、地區之間、群體之間存在發展差距。地區發展差距是影響實現共同富裕的重大挑戰,國家出臺各種政策扶持西部地區發展,為西部地區發展注入強勁動力。群體之間收入差距是發展不平衡的重要表現,主要是居民收入差距過大。城鎮居民多數有穩定性工資收入,鄉村居民多數以種地為生,靠天吃飯,收入來源不穩定,沒有固定的工資收入,福利保障方面相較于城鎮居民有差距。針對居民之間收入差距過大的問題,增加居民收入水平,尤其是農村居民的收入,調節過高收入,通過稅收調控收入差距,保障低收入群體有穩定收入。

以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發展不充分問題主要體現在經濟社會發展面臨外部挑戰、經濟結構性失衡。國內外經濟發展困境影響我國的發展,影響人民生活品質的提高和實現共同富裕的進程。我國經濟社會運行存在結構性失衡問題,產能過剩問題亟待解決。我國經濟發展速度提高的同時,實現高質量發展是現階段重點任務,提高經濟發展核心競爭力,能夠滿足市場的高標準和高要求,能夠滿足人民群眾的更高質量需求。擁有核心技術,有效應對國內外風險挑戰,提高抗擊風險能力,有效解決發展不充分問題,是逐步實現共同富裕的有效途徑。

(二)完成新時期歷史任務是推進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

新時期的歷史任務是推進共同富裕。雖然全面建成了小康社會,但是還需要腳踏實地工作,為實現共同富裕而不懈奮斗。

消除絕對貧困問題。經過努力奮斗帶領人民群眾實施精準扶貧,攻堅克難打贏了脫貧攻堅戰。消除絕對貧困不是終點,接下來需要鞏固脫貧攻堅成果,防止發生大規模返貧現象發生,重點解決相對貧困問題。消除絕對貧困重點是有沒有的問題,而消除相對貧困問題關系到好不好的方面,兩者都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關鍵環節。解決相對貧困需要建立長效機制,制定相對貧困測度的科學標準,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以防止返貧,重點發掘相對貧困群眾的內生動力,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消除相對貧困是一項更加系統和復雜的工程,不斷加強鄉村建設,切實做好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縮小城鄉發展差距,不斷穩固脫貧成果。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充分挖掘和匯聚共同富裕的合力。共同富裕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共同創造美好生活,不再是少數人特權;實現共同富裕具有階段性,在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過程中逐步實現共同富裕,體現兩者進程相一致;新發展階段的共同富裕不僅物質方面要達到共同富裕水平,精神方面也要達到共同富裕水平,人民群眾生活其他方面也要達到共同富裕水平,讓人民群眾過上幸福生活。在實現中國式現代化道路過程中扎實推動共同富裕。共同富裕的美好社會形態是中國式現代化的未來圖景,需要堅持以人民至上,在高質量發展中正確處理好公平與效率的關系,為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繼續奮斗。黨領導人民經過多年艱辛奮斗取得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勝利,強調實現高質量經濟發展的同時嚴格遵循共同富裕的原則。[27]

(三)增進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質是扎實推進共同富裕的核心目標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我們要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緊緊抓住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堅持盡力而為、量力而行,深入群眾、深入基層,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舉措,著力解決好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健全基本公共服務體系,提高公共服務水平,增強均衡性和可及性,扎實推進共同富?!保?8]。不斷完善分配制度,縮小城鄉之間收入差距、地區之間收入差距、東部地區和西部地區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縮小居民之間收入差距,使我國基尼系數保持在警戒線以下。構建協調配套的制度安排,協調分配結構。勞動者報酬中工資性收入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較低,財產性收入占居民收入比重偏低,中等收入群體占比偏低,這些問題制約著共同富裕的推進。完善初次分配制度,提高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F階段均衡我國物質富裕和精神富裕發展,縮小城鄉之間精神生活富裕水平差距,在經濟發展中促進文化產業的發展,滿足人民的精神生活需要,消除貧困代際傳遞,調動人民群眾生產積極性。[29]促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不斷保障和改善民生,提升共同富裕的質量,著力加強民生領域的制度建設,大力發展經濟的同時,不斷完善收入分配制度,重點補齊民生領域的短板和不足,補齊教育、醫療、健康、就業等領域短板,朝著共同富裕目標邁進。提高就業質量,為更多勞動者提供就業創業的指導和服務,解決就業結構性矛盾問題,提高工資、改善工作環境,幫助更多人實現高質量就業??s小城鄉教育不均等差距,不斷提升農村各類教育的質量和水平,促進各類教育資源向農村地區傾斜,加大人力資本投入,實現教育公平。實施健康中國戰略,均衡醫療資源布局,將醫療資源向農村地區傾斜。保障住房安全,不斷完善住房制度,完善政府在保障基本住房要求的職能,激活市場提供多層次需要的住房能力,實現全體人民住有所居。更好解決養老問題方面,提高城鄉居民的養老金水平,健全養老制度,兜住最低生活保障。這些都涉及到人民群眾切身利益,也是扎實推進共同富裕需要解決的現實問題。[30]

總之,新時代共同富裕思想不僅具有嚴密的邏輯體系,也具有強烈的時代訴求,更是集中體現了中國共產黨理論創新和實踐創新的特點和優點。因此,新時代共同富裕思想,繼承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共同富裕思想,始終牢記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的使命擔當,不斷在風云激蕩中化解各種社會矛盾,為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不斷奮斗。

[參考文獻]

[1][25][28]習近平.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 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團結奮斗——在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N].人民日報,2022-10-26(01).

[2]李敬煊,王樂逍.中國共產黨共同富裕思想的歷史考察[J].學習與實踐,2022,(9).

[3]李正圖.論中國特色共同富裕道路[J].社會科學輯刊,2021,(6).

[4]張占斌,畢照卿.中國共產黨對共同富裕的百年探索:深刻把握與歷史貢獻[J].經濟社會體制比較,2022,(2).

[5]蔣永穆,豆小磊.共同富裕思想:演進歷程、現實意蘊及路徑選擇[J].新疆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1,(6).

[6]方寧.新時代中國共產黨共同富裕思想的發展與實踐研究[J].南京審計大學學報,2022,(1).

[7]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8][14]田超偉.馬克思恩格斯共同富裕思想及其當代價值[J].馬克思主義研究,2022,(1).

[9]付文軍,瑤莉.新時代共同富裕的學理闡釋與實踐路徑[J].內蒙古社會科學,2021,(5).

[10]呂小亮,李正圖.中國共產黨推進全民共同富裕思想演進研究[J].消費經濟,2021,(4).

[11]韓文龍,祝順蓮.新時代共同富裕的理論發展與實踐路徑[J].馬克思主義與現實,2018,(5).

[12]邱海平.馬克思主義關于共同富裕的理論及其現實意義[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6,(7).

[13]陳燕.中國共產黨的共同富裕:理論演進與實踐路徑[J].科學社會主義,2021,(3).

[15]劉向.不斷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全體人民共同富裕[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8,(7).

[16]謝小飛,吳家華.中國共產黨追求共同富裕的百年歷程與啟示[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21,(7).

[17]田克勤,張林.中國共產黨為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百年奮斗[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21,(6).

[18]侯曉東,朱巧玲,萬春芳.百年共同富裕:演進歷程、理論創新與路徑選擇[J].經濟問題,2022,(2).

[19]陸衛明,王子宜.新時代習近平關于共同富裕的重要論述及其時代價值[J].北京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2,(3).

[20]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建國以來重要文獻選編(第7冊)[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3.

[21]程恩富,劉偉.社會主義共同富裕的理論解讀與實踐剖析[J].馬克思主義研究,2012,(6).

[22]鄧小平文選(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23][24]習近平.扎實推動共同富裕[J].求是,2021,(20).

[26]劉洪森.新時代共同富裕的生成邏輯、科學內涵和實踐路徑[J].思想理論教育,2022,(3).

[27]梅榮政,朱瑩.中國式現代化視域下習近平關于共同富裕論述的解讀[J].廣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2,(1).

[29]蔣永穆,何媛.扎實促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時代要求、難點挑戰和路徑安排[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21,(11).

[30]燕連福,王亞麗.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核心內涵、基本遵循與發展路徑[J].西安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2,(1).

[責任編輯:李佳佳]

猜你喜歡
實踐邏輯歷史邏輯理論邏輯
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路徑依賴與超越
列寧從嚴治黨的思想實踐及其現實啟示
文化傳承視域下大理“三月街”千年發展的實踐邏輯
精神養老研究取向及其實踐邏輯分析
中國政治發展的歷史邏輯揭示中國模式的政治圖譜
基于宅基地置換的新型集中社區建設類型及其實踐邏輯
政府雇員制歷史與理論邏輯
淺談供給側改革
紅船精神融入創業教育的理論邏輯與實施策略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