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市群戰略視角下甘肅新型城鎮化水平評價

2022-05-30 10:48齊欣謝望齊淵
中國集體經濟 2022年18期
關鍵詞:新型城鎮化甘肅

齊欣 謝望 齊淵

摘要:隨著新型城鎮化進入新的發展階段,國家提出城市群戰略以加快新型城鎮化進程。在城市群戰略視角下,從經濟發展、居民生活、基礎設施、生態環境、城市聯系緊密度5個方面構建新型城鎮化水平評價指標體系,采用熵值法確定指標權重,對甘肅14個市(州)新型城鎮化發展水平進行測度,并進行聚類分析,清晰地認識甘肅新型城鎮化發展狀況,為提升甘肅新型城鎮化質量提出具有針對性的對策。

關鍵詞:甘肅;城市群戰略;新型城鎮化;水平評價

新型城鎮化是統籌經濟社會、城鄉、區域發展的重要舉措,是實現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著力點。隨著城鎮之間空間距離和經濟距離等不斷縮小,城市發展趨于集團化,國家實施城市群戰略,新型城鎮化有了新的發展邏輯。因此,現階段評價新型城鎮化水平應立足于城市群戰略視角,根據新型城鎮化內涵及城市群發展特征構建新型城鎮化評價指標體系,能夠真實地反映新時期新型城鎮化發展狀況,并促進我國新型城鎮化的健康發展。

“新型城鎮化”問題一直是學術熱點。關于新型城鎮化的研究成果非常豐富。進入新發展階段,新型城鎮化更加強調“以人為本”,要重點實現“人的城鎮化”(陳如鐵,2017),對新型城鎮化的評價也更加注重綜合性、系統性、高質量和可持續性,從人口、經濟、社會、生態、空間等方面設計新型城鎮化指標體系并進行評價(杜志國,2018;張春玲,2019)?;谝延械难芯?,引入一個全新的視角,從城市群戰略出發,構建指標體系,對甘肅新型城鎮化水平發展進行測度,更好地認識甘肅城鎮化發展現狀以及存在問題,為甘肅新型城鎮化高質量發展提供對策建議。

一、指標體系的構建

新型城鎮化的內涵涉及多個方面,參照新型城鎮化質量評價指標體系(杜志國,2018;張春玲等,2019),借鑒其他有關新型城鎮化研究成果,從經濟發展、居民生活、基礎設施、生態環境、城市聯系緊密程度5個方面確立一級指標,并進一步選取13個二級指標構建指標體系(見表1)。從城市群戰略視角出發,除傳統新型城鎮化水平評價指標外增加了“城市聯系緊密度”一級指標,其中包括城市空間距離和城市經濟距離兩個二級指標。

二、數據收集及方法選擇

根據新型城鎮化水平評價指標體系,對2020年《甘肅發展年鑒》和甘肅各市州統計年鑒、公報中的統計數據進行收集整理,形成2019年甘肅新型城鎮化水平評價各項指標的橫截面數據。

綜合評價基本步驟:首先,將數據無量綱化處理。其中城市距離指標和城市經濟差距指標為負向指標,應采用負向指標標準化處理方法,其余指標皆采用正向指標標準化處理方法。其次,為消除零值將標準化后的數據進行平移處理,即全部標準化數值加上同一正數。在消除零值后,計算標準化數據總和中的比重、各指標熵值、差異系數以及評價指標權重。再次,計算各市(州)的綜合得分以及單個一級指標得分。最后,根據綜合得分和分項得分進行聚類分析。

三、定量分析

(一)指標權重

運用熵值法對2019年甘肅14個市(州)的13個二級指標數據進行計算,得出新型城鎮化指標賦權表(見表2)。其中,基礎設施中人均道路面積指標的熵值最小并且權重最大,說明該指標數據變異程度大,提供的信息多,在綜合評價中起到的作用大。生態環境中的空氣質量達到二級以上天數所占全年比重指標的熵值最大并且權重最小,說明該指標的變異程度小,可提供的信息少,在綜合評價中起作用較小。

(二)綜合分析

通過甘肅新型城鎮化指標賦權表進一步計算得到甘肅各州市新型城鎮化水平評價結果(見表3)??傮w來看,甘肅省14個市(州)的新型城鎮化水平差異相對明顯。其中,嘉峪關市新型城鎮化水平綜合得分大于0.2,排名第一,領先于其他各地級市。蘭州市和金昌市兩大工業城市排名緊隨其后,綜合得分全部大于0.1。甘肅南部定西以及隴南兩市排名墊底,新型城鎮化水平發展相對落后。

(三)維度分析

從經濟發展維度來看,嘉峪關市得分超過蘭州市,也是全省得分唯一大于0.05的城市,位于領先地位。蘭州市以及金昌市得分均超過0.03,分別位于第二和第三。隴南、武威、臨夏以及定西得分均低于0.01并且依次排名后四位,說明這四個市(州)在經濟發展方面遠低于同省其他市(州),要在促進經濟發展上多下功夫。

從居民生活維度來看,嘉峪關市依舊排名第一,并且是全省唯一得分大于0.03的城市。蘭州市和金昌市依舊包攬二、三位。天水市和隴南市均以低于0.005的得分排名墊底,表明這兩個市要多多在居民生活水平問題上發力。

從基礎設施維度來看,嘉峪關市以0.1227的得分位于第一名,而其他各市(州)得分均低于0.1。蘭州市和金昌市以0.0499和0.0336的得分位于第二和第三。慶陽、天水、甘南、臨夏、定西以及隴南六個市(州)得分均低于0.001,依次排名末位。說明這六個市(州)還需進一步完善基礎設施建設。

從生態環境維度來看,甘肅14個市(州)差距不太明顯,得分均低于0.006。但排名卻相比其他維度大不相同。甘南州和天水市以0.0055和0.0052的得分位于第一、第二位。蘭州市卻出乎意料地以0.0018的得分墊底,這證明了高速度的城鎮化并不是高質量的城鎮化。而在這方面表現較好的是金昌市,得分0.0051仍然居于高位。

從城市聯系緊密度看,蘭州、嘉峪關和酒泉作為蘭西城市群中心城市,得分并列第一。天水市、平涼市和慶陽市屬于關中城市群的重要節點城市,但因為地緣問題離關中城市群中心城市西安市較遠,得分不理想,排名均于后位。金昌市和武威市不包含于三大城市群,武威市比金昌市更接近蘭州市,但金昌市的總體發展能力大于武威市,抵消了空間距離的影響,因此金昌市得分位于第四位,而武威市位于第十位。

(四)聚類分析

甘肅各市(州)區域性差異較大,通過聚類分析可以將甘肅14個市(州)新型城鎮化水平分為三個梯隊,第一梯隊嘉峪關市,第二梯隊包括蘭州市、金昌市和酒泉市,其他各市(州)均為第三梯隊。

嘉峪關市為甘肅新型城鎮化水平的第一梯隊,是國家重點項目建設的新型工業城市,也是區域性中心城市,在新型城鎮化發展各方面表現突出,僅有生態環境方面略顯不足。嘉峪關市經濟基礎條件良好,產業集聚功能較強,公共服務較完善,與周邊中心城市的空間距離和經濟差距相對較小,新型城鎮化水平和質量高于其他市州。嘉峪關市進一步推進新型城鎮化的重點是生態環境的改善。

第二梯隊中的城市都是發展較為快速但存在自身劣勢的工業城市。第二梯隊中的蘭州市,作為甘肅省會城市,有著優越的區位條件以及人口吸引力在各個方面表現較為亮眼,唯一不足的是生態環境問題突出,只注重了發展速度而忽略了發展質量。金昌市各方面表現很穩定,一直處于中上游,劣勢在于城市規模不大,城市發展動力不足,是第二梯隊中唯一不是城市群中心城市的城市,與城市群中心聯系緊密度相對不高,也是無法進入第一梯隊的主要原因。酒泉市是甘肅面積最大的市,也是酒嘉玉城市群的中心城市,各方面較為優良,但相對于其他工業城市城鎮化進程稍顯落后,城市發展稍顯吃力。

第三梯隊中大部分都是甘肅農業城市。這些城市不論是從經濟發展、居民生活、基礎設施還是生態環境層面都相對落后,同時與其他城市的聯系度也比較差。這些城市共同的特征是經濟總量較低,與前兩個梯隊差距較大,產業結構中農業占比較大,工業及服務業發展不夠亮眼,基礎設施建設不完善,生態環境污染也比較嚴重。此外,交通條件不發達導致這些城市與其他地區聯系不夠密切。

四、結論和啟示

第一,甘肅新型城鎮化發展總體水平不高,且發展不平衡。資源型工業城市如嘉峪關市、酒泉市以及金昌市新型城鎮化水平相對于其他地區較高,而甘南州、臨夏州、隴南市等新型城鎮化水平發展相對落后。此外,如蘭州市等競爭力較強的工業城市,環境問題卻不容樂觀,因此甘肅省新型城鎮化的發展需要全方位多角度考慮,不能顧此失彼,經濟層面、社會層面、基礎設施層面、環境層面、城市群區位聯系層面需全面考慮,才可實現甘肅省新型城鎮化快速、穩步、全面發展。

第二,甘肅新型城鎮化存在城市功能結構單一、輻射帶動能力不明顯等問題。甘肅城市職能大都較為單一,不是單一的工業城市就是單一的農業城市。除省會城市蘭州的城市功能較全面,產業結構較合理,第二、三產業發展較好,城市競爭力較強之外,其他中小城市均存在功能單一、產業結構不合理、競爭力不足等問題。同時,甘肅中小城市的資源依賴特征比較明顯,主導產業比較傳統,主要以工礦業為主,產業鏈條短,產品附加值低,城鎮發展動力和潛力不足,對區域的輻射帶動作用有限。其中,金昌、白銀、慶陽等資源型城市還面臨資源枯竭、轉型困難等問題。

第三,從城市群區域聯系看,雖然當前已經提倡組團發展,優勢互補發展等,但甘肅各個城鎮之間、與省外其他城鎮之間的聯系度普遍不高,發展相對獨立,相互間的合作與區域一體化態勢不明顯,經濟聚集度弱。如天水市從地理位置來看,處于關中平原城市群,并一直發揮重要作用,有較大的人口規模,但區域定位不明確,未被納入城市群規劃范圍,產業帶動力和規模效應不足,第三產業發展滯后,新型城鎮化發展指標差強人意。這些狀況制約了以城市群推進新型城鎮化的腳步。

五、政策建議

第一,加強蘭西城市群在甘肅中部地區的輻射帶動作用。應充分發揮以蘭州市為核心的蘭西城市群的核心帶動作用,繼續發揮蘭州規模效應,提升對吸納人口的配套服務能力,更新蘭州新區建設發展理念,加快建設蘭州白銀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推進白銀資源型城市轉型發展,形成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助推力。加強交通基礎設施一體化規劃建設,提高城市群一體化水平。探索互利共贏的稅收分享機制和征管協調機制,鼓勵社會資本參與城市群建設與運營。

第二,提升關中平原中心城市在隴東南地區的帶動能力。通過政策和資金扶持,加強與關中地區基礎設施網絡互聯互通,積極建立城市之間的緊密聯系,充分借力關中地區發展資源,協同構建以綠色生態為特色的現代產業體系,不斷提高中心城市經濟和人口承載能力,促進城市集約發展,提升綜合服務功能,形成對隴東南地區較強輻射帶動作用。

第三,依托河西走廊節點型城市,構建絲綢之路文化走廊。受自然地理條件的限制,河西走廊進一步吸納人口的空間有限,未來應以“一帶一路”建設為契機,發揮河西走廊厚重的絲路文化底蘊優勢,加大對外開放,構建文化和城鎮化領域的國際交流合作平臺,充分挖掘文化資源,加強城市精細化管理水平,不斷提高沿線節點型城市的城鎮化質量,建設絲綢之路文化走廊。

參考文獻:

[1]陳如鐵,楊青山,宋寧,王越.遼寧省新型城鎮化路徑及其影響因素[J].經濟地理,2017,37(03):71-80.

[2]杜志國.山西省新型城鎮化發展水平評價及對策研究[J].中國農業資源與區劃,2018,39(06):122-127.

[3]張春玲等.縣域新型城鎮化質量評價研究——以河北省為例[J].區域經濟研究,2019,40(01):102-108.

[4]肖振宇,寧哲,張杰. 新型城鎮化新型度評價研究——基于城市群的視角[J].經濟問題,2017(07):92-98.

[5]藍慶新,劉昭潔,彭一然.中國新型城鎮化質量評價指標體系構建及評價方法——基于2003~2014年31個省市的空間差異研究[J].南方經濟,2017,35(01):111-126.

[6]張勝軍.基于TOPSIS模型的河北省新型城鎮化發展質量評價及對策研究[J].經濟論壇,2018,32(11):127-132.

[7]姚旭兵,羅光強,吳振順,段超群.糧食主產區新型城鎮化發展水平綜合評價[J]商業經濟研究,2017,36(05):126-128.

[8]郎美玉.甘肅省新型城鎮化發展水平評價與影響因素分析[D].蘭州:甘肅農業大學,2018.

[9]王朋.西北城市群城鎮化發展水平的綜合測度與評價研究[D].蘭州:蘭州大學,2017.

*本文系2020年度甘肅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項目“城市群國家戰略視角下甘肅新型城鎮化推進研究”(項目編號:20YB097)階段性成果。

(作者單位:齊欣、謝望,隴東學院經濟管理學院;齊淵,隴東學院數學與統計學院)

猜你喜歡
新型城鎮化甘肅
行走甘肅
甘肅卷
我叫甘肅,花開時節待君來
大美甘肅,我們來了
甘肅卷
大美甘肅
國內各大城市新型城鎮化建設的對比研究
新型城鎮化進程中的失地農民就業路徑探索
新型城鎮化背景下我國耕地保護的困境與制度創新芻議
新型城鎮化是經典城市化的回歸和升級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