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優化營商環境促進鹽城民營企業高質量發展

2022-05-30 00:26宋永春
商場現代化 2022年15期
關鍵詞:營商環境高質量發展民營企業

摘 要:良好的營商環境意味著當地政府對經濟資源配置的干預和管制更少,要素市場發育更好,經濟發展更加活躍,企業納稅活動和地方政府稅收征管更規范,企業面臨的融資環境和信用環境更好,文章以營商環境對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影響機理為研究目標,分析了存在的問題,提出了優化營商環境的對策,聚焦市場主體關切點、痛點,持續推進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以促進鹽城民營企業高質量發展。

關鍵詞:營商環境;民營企業;高質量發展

營商環境是一個地區的軟實力,經濟發達區域的實踐經驗也表明,一個地區要發展,短期靠項目,中期靠政策,長期靠環境。2020年為鹽城市優化營商環境年,鹽城市委、市政府于2020年3月下發了《關于進一步優化全市營商環境的實施意見》的通知,推出24條新政策,從降成本、強服務、樹誠信、治頑疾四個維度發力;2021年8月8日鹽城市進一步發布《2021年鹽城市優化營商環境行動方案》,推出30條新政,全市域、全方位優化,充分激發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市委市政府在營商環境改進方面有決心,有目標,有措施,有落實,那么經過努力,民營企業對我市營商環境滿意度到底如何?以全市民營企業為樣本,參考相關研究資料設計從開辦企業、融資效率及成本、稅負程度、公平競爭等八個方面衡量營商環境的調查問卷,并實際走訪了部分代表性企業,同相關負責人進行深度交流,總結出企業對于當前營商環境需要建設的熱點和焦點問題,提出了相應解決措施,現將有關情況總結如下:

一、鹽城市營商環境建設取得的成績

從問卷調查和與企業負責人深度交流情況來看,大家一致認為通過優化營商環境年活動的開展,特別是24條新政的落地,鹽城市的營商環境得到質的提升,總體滿意度為93.80%,具體成績表現如下:

1.政策落實得力。對政策制定的合理性和延續性的滿意度為95.58%,在政府承諾的稅收優惠政策的落實上基本做到不折不扣執行,滿意度為96.46%。過去那種政府換屆,承諾“歇菜”;部門重抓權輕落實得到有效抑制。

2.降本提效顯著。降本方面:在新冠疫情防控期間為了紓解小企業困難,相關部門在精準落實緩交社保費、土地出讓金繳納后置等政策的同時,還主動幫助小微企業解決融資難的問題,并減免許多費用;企業稅負負擔的滿意度為91.96%,這些都為企業生產經營起到雪中送炭的作用。提效方面:如開辦企業環節審批工作效率的滿意度為95.58%,納稅申報和繳納系統便捷度的滿意度為100%。以往跑斷腿、磨破嘴、哭喪臉求政府同情辦事的現象不復存在。

3.公平誠信氛圍濃厚。市場公平競爭滿意度為95.54%,對市場違法行為打擊有效性滿意度為95.58%。過去那種市場競爭無序,地方保護主義,劣幣驅趕良幣現象在鹽城基本絕跡,市場公平競爭,司法公正、程序透明形成共識。誠信經營誠實做事風尚進一步夯實。

4.服務質量能力提升。政府電子政務服務水平的滿意度為100%,政府服務態度服務能力滿意度為97.35%,政府對企業的關懷的滿意度為94.69%,政府廉潔情況評價滿意度為94.69%。政府人員服務意識濃,態度好,能力強;關懷企業親商情懷已成服務宗旨,基本消滅門難進,臉難看,事難辦的三難現象。

5.配套環境質量改善。中介機構服務能力及水平滿意度為98.23%,銀行提供貸款服務滿意度為93.8%,物流交通服務滿意度為95.58%,商業配套設施的滿意度為97.33%,水電土地等要素獲得性滿意度為96.46%,社會治安和地區應急管理滿意度為99.11%。配套環境的質量改善,滿意度高,為打造鹽城一流的營商環境提供有力的支撐,進一步提高企業留鹽、駐鹽加大投資力度的信心和決心。

二、鹽城市營商環境中仍存在的問題

通過與民企負責人的深度訪談以及調查問卷反映情況表明,盡管市政府推出優化營商環境年的活動,取得很大成績,但仍存在一些新的堵點、痛點與難點,這些仍然是鹽城市在優化營商環境需要進一步解決的問題,具體來講有以下幾個方面:

1.融資環境方面

(1) 融資的差別化待遇

主要是國企與民企享受差別化待遇,表現一是信用認可度差別化。由于小微企業資產總量小,盡管許多民企或小微企業信用度很高,但仍不及國企,具體操作中加大了程序成本和時間成本。二是審批環節裁量權差異化。在融資審批環節,根據相關融資要求,往往是國企只要滿足基本要求就行甚至于變通滿足也行,但對民企則要求相對較高甚至頂格要求,導致民企難以融資或融資成本較國企高。三是約束差異化。在融資的風險考量上,對民企是零容忍,甚至于潔癖,沒有回旋空間,導致民企困難時期釜底抽薪。而對國企往往是回旋余地較大,甚至于沒有邊界。這種戴著有色眼鏡的服務意識一定程度上惡化了營商環境

(2) 融資的成本高

國有四大銀行服務對象主要是大企業、大集團,民營小微企業難以沾邊,地方銀行雖然服務于小微企業,但自主決策權限小,項目需要向省行申請,程序多時間長,不確定性高,貸款難度大,因此融資渠道不但窄而且需要審批環節多,逼迫小微企業通過民間借貸經營,所有這些不但加大了融資成本,更加大了經營風險。

(3) 惠企的金融政策難落地

市政府為了民企解決融資難的問題,出臺一些許多好政策支持其發展,但真正落地有時比較困難,可能是負責此項目的人有顧慮,怕擔責。如市政府投資設立小微企業的發展基金,根據政策要求許多小微企業應該有資格享受,但由于宣傳不到位,把關嚴格,許多企業申請無門,導致部分資金閑置,造成浪費。

2.市場競爭環境方面

(1) 業務發包中存在偏向性。較為典型的是有些地方政府在項目發包上由于采用的程序上有利于國企,因此大型國企中標的幾率會比較大,民企即使大型民企都難以染指,但國企通過工程總承包最終還是再分包給民營企業,由于地位差異,民營企業利潤空間被壓縮。

(2) 招標中存在圍標現象

在某些項目工程招標中出現許多違規現象,有成頑疾之勢。主要一是操作空間大。招標中程序很合法,但程序實施細則模糊或沒有細則,為有控制權的人留下操作空間。二是相互捧場。由于招標中圍標的潛規則盛行,大家心照不宣,你唱罷來我登場。三是中介成掮客。我國正處于大發展階段,建筑工程量大,潛規則盛行,許多不法中介把圍標當作市場來做,惡化了整個招標市場環境。

(3) 企業競爭性資源獲得性差別化

主要表現一是國企與民企可利用資源差別化。二是本土企業與外來企業優惠資源差別化。

3.政府人員服務環境方面

(1) 政策落實難以精準到位

上級政府通過的中小企業一系列優惠政策較多,但執行不力,無法一竿子到底落實到位,政策落實反饋機制尚不健全。

(2) 辦事人員服務主動性意識不足

小微企業人員少,基本無完整的組織架構,面對政府各部門的檢查,企業主需要對稅收、法律、安全、環保等樣樣精通,成為全能型的人才方可應付,而政府辦事人員只顧檢查發現存在問題,不提出改進辦法,辦事人員意識是注重罰而不是改,服務主動性不足,缺少幫扶意愿,企業主知識又有限,不知如何改進,等來的是一直罰款,加重企業負擔。

(3) 風暴督查、過度檢查、多頭檢查盛行

如新冠疫情防控期間、響水大爆炸過后,政府部門對安全生產、環境保護等多部門風暴督查,多頻次重復、過度督查,密集式檢查,主要就是開罰單,且首查即處罰,無容錯糾錯機制,研究政策文件精神領悟欠缺,為罰而罰,以罰為目的來推責任。企業疲于應付,正常生產受到嚴重干擾。

(4) 懶政現象仍有發生

有些服務人員滿足于在規定的流程領域內做規定的事。一些部門為保自身安全,程序設計復雜,各部門數據信息不共享,重復認證現象突出;在執行政策中過于謹慎,縮水現象嚴重,在允許的范圍內有益于企業的事也不愿去做,拓展性工作更是稀少,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的心理較重,以明哲保身為第一要義,決不越“雷池”半步,無擔當精神。

4.其他方面

一是企業招工成本高。小微企業招工主要通過中介完成,或者人帶人的方式,政府的幫助少,招工成本高。二是員工權益過度保護。勞資關系相關政策設計有缺陷,過分保護員工,企業權益保護不足,如有些看似弱者的“老油條”,將政策精神吃透,惡意利用法律仲裁,使企業的不小心、小失誤變成了違規實錘。三是房價趕走人才,近期鹽城房價與收入比偏高,對年輕人不友好,難以留人。

三、優化營商環境,助力鹽城民營企業高質量發展

1.融資環境優化

(1) 完善信用平臺系統支撐服務功能

依托我市信用信息平臺,推進中小微企業融資信用服務模塊建設,實現政策發布、數據共享、名單推薦、成果反饋等服務功能;建設中小微企業融資信用信息共享庫,建立自動歸集和實時更新機制;做好與省中小企業融資綜合信用服務平臺對接工作,加快江蘇省聯合征信有限公司鹽城分公司的設立,以解決融資的差別化待遇。

(2) 創新“信易貸”產品和服務

金融機構要充分整合運用政府性融資擔保、貼息、專項資金等各類政策,按照“權責均衡、互利共贏”原則,完善中小微企業融資風險緩釋和共擔機制,對于已建立的“信易貸”專項風險緩釋或風險補償基金需加強考核其是否切實落地,惠及中小微企業。如以“信用信息+行業”(場景)為突破口,充分發揮金融機構、行業協會及第三方機構聯動作用,依托交通、電商、家政服務等行業,大力拓展“云稅貸”“家政貸”等行業“信易貸”。一方面解決融資風險控制,另一方面降低了借貸雙方的成本。

(3) 加強“政銀企”聯動

市金融監管局等相關部門應支持金融機構向總行爭取信貸資源,推動融資規模持續擴大,通過“政銀企”三端發力,有效緩解民營企業融資難和融資貴問題。

政府端:加強貸款成本、收費減免的監測考核,完善風險補償、應急轉貸、融資擔保等風險分擔機制,增強金融機構服務民營企業的信心。

銀行端:強化差異化考核激勵,加大信用和保證類弱擔保、無還本續貸、循環貸款、分期償還本金等產品投放力度,減輕對擔保抵押品的依賴。

企業端:提高規范經營管理能力,盤活低效存量資產,保持合理杠桿水平,加強流動性資金管理,實現經營現金流、融資現金流和投資現金流的動態平衡。

2.市場競爭環境優化

(1) 用市場手段解決不公平競爭

在健康市場經濟中,各利益主體之間競爭一定是公平競爭。因此政府要對有悖于此規律的各類文件進行清理,徹底解決不同類型企業差別化待遇問題,集中精力構建一流公平競爭營商環境,還權于市場,讓市場主體同臺競技,充分競爭,市場問題堅決用市場手段來解決,政府不插手。真正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決定性作用。

(2) 用法律手段打擊違規行為

市場是誠信經濟也是法治經濟,對于市場競爭中企業不講誠信和違規違法行為,多用法律手段少用盡量不用行政手段來解決,對市場運行中一些盛行的潛規則,如圍標、定向發包等,在加大懲治力度的同時,更要通過制定相應的法規來規范治理。

(3) 用市場準入反向清單制度約束國企壟斷無序擴張行為

市場經濟是競爭經濟不是壟斷經濟,國企憑與政府特殊關系,很容易通過行政手段變相的壟斷經營,而且有大勢擴張無邊界之勢,民營企業生存空間受到相當大的擠壓,這不僅對鹽城市一流的營商環境建設造成影響,更是對市場經濟健康穩定運行造成危害,能否適度劃些界限,規定反向的市場準入機制,即規定國企只能在哪些行業開展經營,如規定除了涉及公共產品或國計民生基礎性產業由國企準入經營或民企國企共同準入經營外,其他產業國企均不得涉足。其他不允許,讓市場、讓利于民企。

3.政務服務環境優化

(1) 以透明度為著力點,加大信息公開力度

政策信息資源的差別化獲得,人為造成信息不對稱,不透明,暗箱操作,嚴重打擊企業誠信經營積極性,政府公信力也受到質疑,惡化當地營商環境。為此要規范政府各類信息發布行為,通過創建信息發布平臺,使市場主體獲取信息資源渠道相對集中、便于查找,并實現“智能化”推送,有效保障潛在市場主體能夠平等、便捷、準確、迅速地獲取各類政策信息資源,通過提高市場透明度,促進政府公信力持續提升,進而激發企業誠信經營。如常州市公開資源交易中心通過構建政府信息發布平臺并與政府采購業務管理平臺無縫對接,所有項目均在政府采購網、公共資源交易網等網站同步發布,并及時調整更新公開事項內容和要素,實現公共資源配置全流程全

透明。

(2) 以幫扶提高人才技能為著力點,補上小微企業特殊人才短缺的短板

小微企業各類專業人才如安全、環保等人才短缺,使得生產經營中以安全、環保標準要求難達標。要樹立為用戶服務意識,多管齊下,主動幫扶,一是要求企業樹立安全環保經營意識,遵守各類法律法規;二是舉辦各類培訓班聘請相關專家教授講課,為企業培養相應的人才,補上職業技能上的短板;三是定期舉辦特殊人才招聘會,協助企業招聘相關人才。

(3) 以簡化流程為著力點,建立一站式服務工作機構

面對各部門程序設計復雜,各自為政,多頭重復認證蓋章,出現問題相互推諉懶政的現象。一是以簡化程序為切入點,盡量削減合并優化辦事程序。二是統一“五個支撐”(身份證、電子印章、電子證照、公共支付、電子檔案五統一),推進“一網能辦”式服務。三是整合“兩個暢通”。即整合數據通,完善政務數據共享交換平臺,打通國家、省、市、區、鎮、村六級共享通道,健全人口、法人、空間地理、電子證照、社會信用和宏觀經濟六大基礎數據庫,形成全市政務數據共享交換的核心樞紐;整合業務通,根據國家、省的要求,以一體化在線政務服務平臺為依托,加快部門自建業務系統整合,將分散、獨立、交叉的條塊政務服務系統整合成互聯互通、信息共享、業務協同“大系統”,形成“一網聯辦”式服務。

(4) 以實施部門聯動為著力點,降低各種檢查的頻率

面對暴風式、過度式、多頭式檢查,企業疲于應付。一是系統思考,按行業或產業應該監管項目,列出檢查清單,各檢查部門分工協作,各司其職。二是數據匯總,按照項目清單匯總各部門檢查數據,便于查驗,減少重復檢查。三是共享互認,各部門檢查項目相互認可,杜絕部門割據。四是一站式聯合檢查,各部門檢查盡量統一安排聯合檢查,減少干擾。

(5) 以監管寓于服務思維為著力點,提高執法水平和效果

檢查監管非目的,監管目的是通過幫扶服務,監管是為了將來的不監管,為了企業更高質量運行,建立監管寓于服務模式,這要從服務思維上下功夫。一要體現“負責”思維,杜絕“問責避責”思維。檢查中發現問題,站在企業發展的角度負責任思考,分析問題癥結,而不是先考慮自己會不會被追責問責,如何避責。二要體現“服務幫扶”思維,杜絕“官僚”思維。在政策允許范圍內盡量幫助企業克服困難,尋求解決問題的途徑,而不是指點江山。三要體現“共同成長”思維,杜絕“共同腐敗”思維。服務人員和企業通過共同研究,提出切實可行解決問題的辦法,執法人員和企業一起共同成長,不僅提高了執法水平,更是提高執法效果。而不是出現問題企業通過行賄干部受賄來掩蓋問題,共同腐敗的思維。

(6) 以權力陽光運行為著力點,織密對政府服務人員的監管網絡

權力與腐敗是天生孿生兄弟,為了杜絕監管過程尋租現象,一是開通廉政碼。通過搭建線上企業與廉政監督機構溝通渠道,延伸監督觸角,并設立營商環境廉情監測點,權力陽光運行,探索紀檢監察機關服務企業發展新模式。二是建立監察督查制。對推進優化營商環境工作不力、進展緩慢或信訪舉報較多的部門開展專項督查,通過入企調研、滿意度測評等方式,著力發現不主動、不擔當、不作為、亂作為等突出問題,推動優化營商環境決策部署落地落實;聚焦侵犯企業合法利益的多種情形,專門成立問題線索處置組,強化會商研判,專項辦理,嚴肅查處;穩慎查辦涉企案件,堅持寬嚴相濟、精準處置,最大限度減輕對企業正常生產經營的影響。三是構建營商環境政務服務評估機制。對評估中發現問題建立整改清單,推動立行立改,對賬銷號,促進服務水平進一步提升;聚焦涉企監管執法開展明察暗訪,督促各職能部門嚴格控制各類涉企檢查活動,促進監管執法進一步規范。

四、結語

總之,通過這次問卷調查及企業訪談,總體上鹽城的營商環境近年有較大的改變,鹽城市政府也出臺了相關條例,企業與政府間關系已由非正常政企關系向良性關系發展,營商環境美譽度大幅提升,政府及各部門應以民營企業的需求為導向,用心換心才能成為真正暖心的“店小二”型服務型政府,營商環境沒有最好,只有更好,我們期待鹽城市的營商環境成為國內先進、長三角一流的營商環境。

參考文獻:

[1]楊微波,周小虎.區域營商環境優化、輕資產運營與工業企業盈利能力[J].財會通訊,2022(12):43-47.

[2]牛鵬,鄭明波,郭繼文.營商環境如何影響企業投資[J].當代財經,2022(01):90-101.

[3]謝繁寶,樊瑤.營商環境對企業勞動生產率影響效應的實證檢驗[J].統計與決策,2022,38(08):179-183.

[4]齊秀輝,權飛,李璐璐.營商環境、風險承擔與企業績效——基于35個大中型城市企業的實證研究[J].會計之友,2022(08):38-45.

[5]楊暢,曾津,沙宸冰.營商環境優化推動了金融支持實體經濟嗎——基于中國民營制造企業的研究[J].財經科學,2022(02):

60-73.

作者簡介:宋永春(1971.01- ),女,漢族,籍貫:江蘇省鹽城市建湖縣,碩士,教授,研究方向:財務會計

猜你喜歡
營商環境高質量發展民營企業
中國經濟改革“高質量發展”是關鍵詞
“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是我們自己人”
開啟新時代民航強國建設新征程
我國經濟怎樣實現“高質量發展”
淄博市淄川區優化營商環境推動老工業區轉型
準入規制與經濟增長:基于跨國面板數據的分析
營商環境視野下的自貿區金融糾紛多元化解決機制探析
尋租、抽租與民營企業研發投入
2014上海民營企業100強
民營企業關工委“五抓”出成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