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讓小學語文非紙筆測評走向合理高效

2022-06-01 17:09潘燕莉
教學月刊小學版·語文 2022年5期
關鍵詞:低年級教學小學語文

潘燕莉

【摘 ? 要】比起以分數為唯一判斷指標的傳統紙筆測評,非紙筆測評更加契合低年級學生的心理發展特點,同時幫助他們查漏補缺,提高學習水平,實現語文素養的全方位提升。從低段非紙筆測評現狀出發,對存在的問題、應用前景和改良路徑進行分析,可幫助教師更好地開展學業測試。

【關鍵詞】小學語文;低年級教學;非紙筆測評

非紙筆測評指的是在書面考試之外,對學生的知識和能力水平進行綜合考查的評價手段。通俗來說,即不通過試卷測驗,而是在日常教學情境中對學生展開觀察和判斷,通過制訂科學、細致的評價指標,對其表現進行量化。比起以分數為唯一判斷指標的傳統紙筆測評,非紙筆測評更加契合低年級學生的心理發展特點,同時幫助他們查漏補缺,提高學習水平,實現語文素養的全方位提升。在小學語文低年級課堂實施非紙筆測評,已然成為義務教育課程改革的關鍵舉措。隨著雙減政策的落地,如何在無紙化的測評中減輕學生負擔,同時又能精準反饋學情,體現學業質量評價的激勵性和發展性,成為語文教師面對的新難題。下面從小學語文低段學業測試現狀出發,對非紙筆測評存在的問題、應用前景和改良路徑進行逐一分析,希望能對其他教師的教學工作有所幫助。

一、低段語文教學中非紙筆測評存在的問題

非紙筆測評的推行初衷是引導教師關注核心素養,激勵學生在認識自我的過程中不斷進步,體現評價的導向作用,賦予評價以學習功能。當下,非紙筆測評主要以游園樂考為手段,在具體實踐中暴露出許多不足。

譬如,在游園樂考時,學校會設計一系列任務,通過觀察學生在游園中的行動表現、思維方式以及各項任務的完成度來衡量其發展水平。游園樂考的本意是讓低年級學生在活動體驗中發展綜合素養,減少學業負擔,從而健康成長。但學者普遍認為這一模式“熱鬧有余而理性不足”,測試內容淺顯,指向泛化,無形中淡化了學業評價的成分。游園樂考很容易成為一種娛樂游學活動,其觀賞性遠大于實用性。而且,因為學生人數眾多,它在實踐中很容易走向低效化,需要學校組織大量測評人員在場觀察、記錄和統計,耗時費力。對于班額較大、人數較多的學校而言,需要好幾天時間才能完成測評,效率甚至不如傳統的紙筆測評。

另外,缺乏具體的量表與數據模型,使得非紙筆測評的結果難以貼近學生的客觀表現。以量表的作用為例,有了詳細的學業評價量表,教師才能將學生在任務完成過程中的行為和素養進行對照,并進一步將素養轉化為可供觀察的行為和可培養的習慣,從而提取出可視化的數據。以核心素養中的“審美創造”為例,教師可以將這一素養細化成若干學習表現和課堂習慣,如鑒賞課文中的名言美句,表達自己對美的感受,有一定的審美想象,等等。再通過量表來考查學生的素養成長情況,記錄數據。以量表為依托,學生的知識素養和能力表現都能得到直觀的表達,學業評價便會趨于準確。但目前的非紙筆測評顯然還無法達到這一水準。學校對評價量表的重視程度不足,評分標準籠統,數據單一……這些都是值得關注的問題。

二、低段語文教學中非紙筆測評的發展方向

結合小學語文低年級課堂教學的特點,筆者認為,未來非紙筆測評的主要發展方向有三個,即信息化、多元化和常態化。

信息化,即借助現代科技手段,如語音自動識別技術、多媒體智能教學技術等,實現非紙筆測評的精確化和高效化。首先,語文作為一門語言類學科,離不開拼音、朗讀和口語交際訓練。尤其在低年級的語文課堂教學中,學生的聽讀頻率較高,語音測評在學業質量評價中所占的比例相當大。在這種情況下,僅依靠教師一對一去聽辨、測評,工作量未免過大。而借助信息化手段,例如教育類App的語音識別功能,能夠有效緩解教師的監考壓力,同時提升測評的可信度。其次,諸如即時反饋系統、智能測評項目的使用,可以實現當堂測驗、即時結算、自動統計,且降低學生相互間的測評干擾。非紙筆測評的信息化改革,不僅能夠減少人力投入,還能夠為學生制訂更立體綜合的測評方案,對教師的教學反思也更具參考性。

多元化,可以理解為測試內容的多元化和評價維度的多元化。在以往的紙筆測評中,學生通常通過閱讀試卷上的圖片和文字來解題,獲取靜態信息。而游園樂考項目則是在實地走訪的基礎上,以多樣的挑戰活動為媒介,引導學生完成測評任務。筆者認為,語文學科非紙筆測評的內容會漸漸擺脫靜態化因素,通過動手實踐類、實地走訪類、創意類或者生活常識類測評項目來考查學生的綜合素養,因此必將呈現多元化趨勢。

常態化,即非紙筆測評不只在期末出現,而是滲透進語文課堂、課外活動甚至學生的作業中,成為學生熟悉的好伙伴。同時,測評項目也從單學科走向多學科整合。在大語文的教育背景下,考查更側重于學生的核心素養培育,而非單科知識儲備。常態化的非紙筆測評更符合終身學習的教育理念。

三、關于非紙筆測評走向合理高效的幾點建議

(一) 以課程標準為基礎,契合低段學生學習進度

語文是一門工具性和人文性統一的學科,其深層目標在于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與發展。因此,非紙筆測評若想走向合理高效,其操作必須符合語文課程標準的要求。測評項目要針對一、二年級學生所接觸的識字與寫字、閱讀與鑒賞、表達與交流、梳理與探究四大板塊,內容契合低年級學生的學習進度。以識字和寫字素養的評價為例,傳統紙筆測評通??疾閷W生對漢字的識記、理解、應用和分析情況,具體表現為生字默寫、組詞造句等等。這類題型只側重于考查學生對知識點的掌握程度和語言技能的運用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學生應有的識字方法和習慣,以及語文課程標準所強調的自主識字的情感態度??紤]到這一情況,教師可以設計靈活性高的表現性評價任務。例如,統編教材一年級下冊出現了“春風”“夏雨”“秋霜”“冬雪”等新詞匯,教師可先讓學生隨機抽取一個詞語,然后正確拼讀生字的音節,理解其含義,隨后聯系自身的生活經驗,對詞語進行延伸和擴充,比如“春風是暖暖和和的。它一吹來,花兒就開了”。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拼讀準確性和語言表達情況來進行合理評價。如果學生覺得詞語太過抽象,教師可利用多媒體教學設備,播放相關圖片或Flash動畫,進行動態化呈現,激發學生的靈感。這樣的評價方式開放性較強,學生能夠調動已有的知識經驗,建立生字和其他字詞的聯系,像是“春風—太陽—小花”,再以此類推,在不使用紙筆記錄的情況下,一樣能實現知識的主動建構,提升自身的思維能力。19970EC1-FB3F-4249-AA84-441360CBAAA5

(二)以多彩活動為依托,擴充日常測評考查素材

當非紙筆測評推進到一定階段后,游園式測評會逐漸被更高效、更智能化的項目式學評取代。雖然同為表現性評價方式,但項目式學評更傾向于學生核心素養的發展,同時以學校的育人目標和語文學科的課程標準為參考,創設真實情境下的項目任務。它的顯著特點有兩個,一是重視數據模型和量表的使用,二是實踐路徑多且豐富,不像游園樂考那樣只將測評活動安排到期末。項目式學評強調將素質教育融入課內外的實踐活動乃至校園的日常管理當中,將對學生素養的考查滲透到教學的每一個環節。

舉個簡單的例子,第一學段學生要“能就感興趣的內容提出問題,結合其他學科的學習和生活經驗交流討論,嘗試提出自己的看法”,那么教師可以依此目標來制訂測評項目,發起一個名為“我是小能手”的挑戰活動,以此考評學生的問題解決能力?;顒悠陂g,學生可以從教師布置的任務中任選一個完成,并將自己的經歷簡要描述出來。比如,用簡單的話語請人幫忙,在超市找到陌生的商品,獨自使用搜索引擎搜索自己想了解的知識,等等。在多樣化的實踐活動中,教師能夠獲取盡可能多的測評考查素材,從而將看不見的素養目標具象化,變成可實現的行為目標。學科知識和教學場景的融合,可以令學生得到更多鍛煉語言技能的機會。比起在課堂上按部就班地跟讀,他們能夠更明確地判斷自己即將遇到何種困難,利用何種方式解決,從而有針對性地改進。這一措施的實施,為全面落實素質教育提供了穩固的實踐路徑。

(三)以教材內容為準繩,實現考點精準挖掘與呈現

前文中提到過,項目式學評的實施依靠創設真實情境下的項目任務來完成。學生個體和團隊在完成任務過程中的表現都將被觀察記錄,對應到詳細的評價量表當中。這也就意味著項目式學評是偏向于個性化反饋和指導的測評活動,能對學生的語文學習狀況進行更細致的檢測、更深入的分析,出具更有針對性的診斷報告,但前提是必須與學生的心理特點、認知規律和年齡段相匹配,同時符合語文教學的整體思路。因此,在低年級的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要以教材內容為基準,精準挖掘考點并進行梳理。例如,低年級教材中的語文要素可以為學生的素養考查提供很好的導向。教師抓住單元課文的提示,可以為語文要素化為不同形式的學習任務,吸引學生主動完成。

像二年級上冊第五單元中,有一個重要的語文要素是“聯系上下文和生活經驗理解詞句的意思”。換而言之,就是讓學生以生活化的語言來闡釋課本中傳達的道理,同時嘗試建立閱讀的整體意識。教師按照這一思路,結合聽、說、讀、寫等語文技能訓練,就可以分步驟對學生展開非紙筆測評了。

比如,教師以《寒號鳥》這篇課文為閱讀材料,讓學生在熟讀課文、理解立意的基礎上展開辯論,并做出設想:“假如寒號鳥度過了冬天,來年它會做些什么呢?”并引導大家將各自的想法和理由闡述出來,甚至可以模仿寒號鳥作一段內心獨白。有的學生認為寒號鳥性格固執又懶惰,冬天過后仍然會睡大覺,不想做窩。有的學生則認為它會吸取教訓,為來年冬天早做準備。教師可以從觀點、理由和語言表達三個評價維度出發,對學生的綜合表現進行記錄和評價,從而全面考查他們的理解、思辨和表達能力,形成相對客觀的測評報告。

(四)與紙筆測評相結合,相輔相成發揮最大效能

盡管非紙筆測評有著諸多優點,但它并不能完全取代傳統的紙筆測評。在語文學業質量評價中,仍有一部分語文素養的考查要依靠紙筆測評這種形式來完成。例如,對于字母表和拼寫規則這類基礎且實用性強的語文知識,學生需要通過反復背誦、默寫和實踐才能掌握。再如,對于閱讀理解、分析概括、賞析領悟等閱讀素養的考查,傳統的紙筆測評比非紙筆測評操作起來更加方便。因此,在低年級的語文課堂教學中,非紙筆測評應當和紙筆測評相結合,發揮紙筆測評易記錄、易留存的優勢,結合非紙筆測評靈活、開放性強的優點,讓二者相輔相成,從而更好地發揮教育職能。

以閱讀教學為例,教師可以從低年級常見的童話、寓言和故事入手,幫助學生做初步的閱讀積累。例如每讀完一個小故事,就制作一張書簽,將題目、日期和一句簡單的閱讀感受記錄到上面。然后以周或者月為單位,在班級內展開閱讀共享。有能力的學生可以標注出故事中令自己印象深刻的事物,比如一段話、一幅插畫、一個物品,將其一并記錄到書簽上。教師可以通過觀察每個學生積累的書簽數量、記錄內容和豐富程度來進行評價,并詢問其感受,作為閱讀反饋。借助這樣的測評活動,低年級學生初步形成對閱讀的感受和理解,為日后的個性化閱讀打下基礎。

綜上所述,在現代語文課程改革不斷深入的背景下,非紙筆測評會憑借其信息化、常態化、多元化的優勢走進語文課堂,成為更受歡迎的學業評價方式。作為語文教育工作者,我們應該積極促成傳統紙筆測評向非紙筆測評過渡,并借機進行教學反思,提升自身的教學水平,讓更多的學生從中受益。

參考文獻:

[1]朱秋蓉.“項目式學評”帶動學校評價方式變革:以杭州市小學低段非紙筆測評實踐為例[J].基礎教育課程,2019(1).

[2]陳群云,張莉渺.應用智慧教育手段 ? 實現高效“非紙筆”測評[J].教學月刊·小學版(綜合),2018(5).

[3]潘雪梅.基于學科素養觀的小學語文非紙筆測試實踐與思考[J].師道·教研,2016(2).

[4]馮蕓.小學語文低段非紙筆測試的實踐研究[D].杭州:杭州師范大學,2018.

(浙江省杭州市勝藍實驗小學 ? 310004)19970EC1-FB3F-4249-AA84-441360CBAAA5

猜你喜歡
低年級教學小學語文
淺談小學低年級數學教學激勵藝術
如何提高小學低年級學生學習興趣
淺談語文課堂的情感教育滲透
語文教學中師生互動語言溝通探析
優化朗讀技巧,提升語文實效
淺談如何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
讓多媒體課件為閱讀教學助力
撥動情感之弦,讓語文課堂綻放精彩
從讀中悟,悟中讀
淺論小學低年級語文朗讀教學的現狀及對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